是學傳統鍵盤手風琴好還是學巴揚手風琴好

2021-07-14 07:50:36 字數 4186 閱讀 1621

1樓:匿名使用者

巴揚入門要比鍵盤快些指法簡便,至於表現力都一樣屬於手風琴**,鍵盤琴的優勢是今後可以演奏鋼琴、風琴、電子琴等,對業餘愛好有利也更加普及。

2樓:盡頭是你是我

手風琴老友所談三排巴揚不知鍵鈕是如何排列。巴揚琴有5排鈕、4排鈕、三排鈕,據說還有6排鈕的。一般巴揚的鍵鈕排列右邊三排為有效音,左邊的一排或兩排為輔助鈕,是右邊三排鈕的重複設定,是為了演奏方便。

在手風琴傳統貝斯中重複鈕也很多,傳統貝斯的低音為12個大三和絃12個、小三和絃12個、屬七和絃12個、減七和絃12個加起來有效音60個,其他的鍵鈕設計都是輔助鈕,是為了演奏方便。至於三排鈕的巴揚,前蘇聯歷來有之,還有兩排鈕的、一排鈕的那。好像不是什麼發明吧?

3樓:扶睿敏香惜

謝謝!一位朋友說:“巴揚手風琴的鍵鈕要顯得簡捷順溜,而剛剛開始接觸手風琴你也會覺得鍵盤手風琴的鍵盤十分親切而簡單。

因為你用不著碰一下黑鍵,只用白鍵就足可以讓你演奏出一些動人的**來了。但是,只要你再往前邁一步問題就會接踵。巴揚手風琴的指法相對鍵盤手風琴的指法可謂簡便有規律,巴揚手風琴右手鍵距短而無黑鍵障礙。

巴揚手風琴伴奏時變調易如反掌, 巴揚式手風琴的音階指法可以簡便到二十四個大小調只用一個指法來完成。鍵盤手風琴要完成二十四個大小調的音階幾乎是一個音階一個指法。”是這樣嗎,請朋友們談談體會。

學鍵盤手風琴好還是學巴揚手風琴好?

4樓:羿向晨孟韶

巴揚入門要比鍵盤快些指法簡便,至於表現力都一樣屬於手風琴**,鍵盤琴的優勢是今後可以演奏鋼琴、風琴、電子琴等,對業餘愛好有利也更加普及。

5樓:丶舞所遁形

要點評鍵盤或巴揚孰優孰劣確實是一個難題。說鍵盤的排列不科學嗎?可是多少年來鋼琴、風琴、管風琴、電子琴、手風琴都使用這種排列,實踐證明這一排列方式是始終被樂手們認可的。

從感覺上來說,鍵盤手風琴等於把鋼琴的鍵盤立起來演奏,指法上和鋼琴相通,手法和鋼琴更接近。巴揚從手法上更接近一些西洋管樂器,如黑管、雙簧管、薩克斯(這些樂器演奏時手指活躍於音孔和鍵鈕之間)所以,有學習這些管樂器經歷的人對巴揚的鍵鈕排列更容易接受。我感覺巴揚的發明也是受這些西洋管樂器的演奏習慣影響。

自手風琴發明以來,鍵鈕琴和鍵盤琴差不多一直並行發展,誰也沒有取代誰,樂手們根據個人的愛好選擇鍵盤或巴揚。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分出孰優孰劣沒有什麼意義。 巴揚鍵鈕的排列很有意思,它是按照自然半音階從左上到右下(b系統)或從右上到左下(c系統)三個一排、三個一排順序排列下來的,所以,在巴揚上演奏自然半音階很容易,初學者經過暫短的訓練就可以演奏了,指法很簡單2、3、4、2、3、4,然而,在鍵盤上演奏半音階卻不太容易。

因為鍵盤的設計是按照c調的自然音階(白鍵)加黑鍵來構思的,所以在鍵盤上演奏c調自然音階更容易(順序下來就可以了)。 檢視原帖》

巴揚和鍵盤手風琴哪個好學

6樓:天之水雲

看你走什麼路線。。。專業還是業餘?業餘就鍵盤吧~~~專業的話還是學巴揚。

總的來說巴揚比鍵盤要複雜一些。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又要簡單一點。比如巴揚的音階練習很少。

一般只有2到3種指法。但手指的靈活要求要比鍵盤高很多。因為鍵盤有黑白鍵的盤列,高低位置不同,大拇指一般不上黑鍵。

但巴揚就不行。巴揚還分為c系統和b系統。嚴格的說來b系統的音位排列更為科學。。。

不過有一部分曲目鍵盤是無法演奏的。只有巴揚才行。從這方面來說巴揚比較難~~這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學好。都很難~~~

7樓:

我50多歲了,學手風琴4年了,建議買巴揚,鍵盤手風琴太重,練琴肩部很累,太小不夠,那個都不好學,越學越難,但是隻要肯努力,都能學會,建議買巴揚!不過巴揚老師相對少

8樓:匿名使用者

巴楊音域更寬,表現作品更豐富。都不難

9樓:匿名使用者

開始時巴揚琴有些彆扭,但以後就越來越好學了。因為巴揚的音階指法相對簡單,不必太考慮轉調,琶音及和聲,和絃的指法也比鍵盤琴簡單得多,此外巴揚琴右手鍵鈕和左手自由低音的排列相同,等到學自由低音貝司的時候,就越發省勁了。巴揚琴的音域比鍵盤琴寬,尺寸小,106鍵巴揚琴有64個有效音,達五個多八度,琴長不足500mm,而45鍵鍵盤琴有45個有效音,不到四個八度,琴長達550mm以上,坐著演奏就很費勁。

鍵盤琴的好處是右手指法和鋼琴,電子琴基本相同。所以如果您有鋼琴或電子琴的基礎,可以找個鍵盤琴玩,否則學巴揚。巴揚琴比鍵盤琴貴些,不過綜合學費和練琴時間考慮還是划算的

巴揚琴和手風琴那個好學,各有什麼優點?

10樓:船帆煇

手風琴是依據中國古老樂器“笙”的結構原理,與西方傳統的鍵盤結合而構成的,它的誕生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結晶。2023年阿莫依特神父把中國的“笙”傳入歐洲,促進了歐洲人把“笙”的活簧原理應用到其他樂器上,給世界樂器創造帶來了一場革命,催產了歐洲一系列樂器,其中包括手風琴和管風琴。2023年德國人佈施曼發明創造了用口吹的“奧拉”琴,後來又在琴上增加了手控風箱和琴鍵,研創出手風琴的雛形。

2023年阿迪力達木安在維也納發明了伴奏用的和絃鍵鈕,將其改良製造並命名了真正意義上的“手風琴”,於2023年5月6日在巴黎給手風琴申請了專利。傳統手風琴由三個重要部分構成:右手鍵盤部分是一個十二平均律的鍵盤,與管風琴、鋼琴、電子琴的鍵盤相同;左手鍵鈕部分為固定低音與和絃,第一排為輔助低音,第二排為基本低音,第三排為大三和絃,第四排為小三和絃,第五排為屬七和絃,第六排為減七和絃,這些和絃都是固定和聲,一個鍵鈕一個和絃;中間是風箱部分,手風琴是以風箱驅動空氣作為外力策動,使簧片震動發聲,理論上稱為機械通風簧樂器。

11樓:匿名使用者

樓主如果沒有鍵盤基礎,就直接上巴揚。巴揚的價位比鍵盤琴稍高一點,國內的生產和市場也不夠成熟。

12樓:匿名使用者

揚琴屬於民族彈撥樂,手風琴是鍵盤樂,說起來哪個好學一時說不好,各有各的特點,演奏好了哪個都有難度,想達到很高的水準不容易,就看你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對什麼感興趣了。只要想學感興趣,再找一個專業老師教,學得就正規、進步的也就快。

13樓:匿名使用者

琴就是個工具,關鍵是操縱工具的心和腦子才是最重要的。藝術本身就是感情的結晶。用心來創作和演奏是最能打動人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太贊同已經學會鍵盤琴的,再去轉學巴楊

15樓:雨落千音

開始時巴揚琴有些彆扭,但以後就越來越好學了。因為巴揚的音階指法相對簡單,不必太考慮轉調,琶音及和聲,和絃的指法也比鍵盤琴簡單得多,此外巴揚琴右手鍵鈕和左手自由低音的排列相同,等到學自由低音貝司的時候,就越發省勁了。巴揚琴的音域比鍵盤琴寬,尺寸小,106鍵巴揚琴有64個有效音,達五個多八度,琴長不足500mm,而45鍵鍵盤琴有45個有效音,不到四個八度,琴長達550mm以上,坐著演奏就很費勁。

鍵盤琴的好處是右手指法和鋼琴,電子琴基本相同。所以如果您有鋼琴或電子琴的基礎,可以找個鍵盤琴玩,否則學巴揚。巴揚琴比鍵盤琴貴些,不過綜合學費和練琴時間考慮還是划算的

是學傳統鍵盤手風琴好還是學巴揚手風琴好

16樓:

巴揚入門要比鍵盤快些指法簡便,至於表現力都一樣屬於手風琴**,鍵盤琴的優勢是今後可以演奏鋼琴、風琴、電子琴等,對業餘愛好有利也更加普及。

17樓:盡頭是你是我

手風琴老友所談三排巴揚不知鍵鈕是如何排列。巴揚琴有5排鈕、4排鈕、三排鈕,據說還有6排鈕的。一般巴揚的鍵鈕排列右邊三排為有效音,左邊的一排或兩排為輔助鈕,是右邊三排鈕的重複設定,是為了演奏方便。

在手風琴傳統貝斯中重複鈕也很多,傳統貝斯的低音為12個大三和絃12個、小三和絃12個、屬七和絃12個、減七和絃12個加起來有效音60個,其他的鍵鈕設計都是輔助鈕,是為了演奏方便。至於三排鈕的巴揚,前蘇聯歷來有之,還有兩排鈕的、一排鈕的那。好像不是什麼發明吧?

手風琴巴揚和流行的區別,學哪個好,我不太懂

18樓:巫覑錄

手風琴從右手結構來說分為巴揚(鍵鈕)琴和鍵盤琴,這和流行不流行沒關係。手風琴按演奏風格來說分為古典樂和現代流行樂,二者只是**表現形式上不同,演奏技法上該是巴楊還是巴楊,該是鍵盤還是鍵盤。無論是巴揚琴還是鍵盤琴都可以演奏古典和流行。

但是確實從專業上來說,流行樂的手風琴和古典樂的手風琴在琴的外觀裝飾和音色上有較大區別。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可以學巴楊也可以學鍵盤,還談不上古典和流行。

巴揚和鍵盤手風琴哪個好學

看你走什麼路線。專業還是業餘?業餘就鍵盤吧 專業的話還是學巴揚。總的來說巴揚比鍵盤要複雜一些。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又要簡單一點。比如巴揚的音階練習很少。一般只有2到3種指法。但手指的靈活要求要比鍵盤高很多。因為鍵盤有黑白鍵的盤列,高低位置不同,大拇指一般不上黑鍵。但巴揚就不行。巴揚還分為c系統和b系統...

學修車。是學汽車電路好,還是修發動機好還是學機電好

要是你的學歷低 英文不識幾個,建議你學機械方面的。英文較好,認識電路圖什麼的學電路。電路沒有機修累,掙錢也多。相對來說機修工資肯定要高點 但是工作累點 髒點 這個要看你個人怎麼選擇了!我是外行,但是我覺得學最重要最貴的東西比較好,發動機!我想學修車可是學修汽車電路好,還是學汽車發動機好,還是學,鈑金...

學化妝好還是學紋繡好,我在糾結是學化妝還是學紋繡呢?

要是兩者選一的話那個人覺得學化妝不錯了 對於紋繡個人也不是很了解了 但是最好是把化妝也當成一門副業了 還是選擇另外一門行業好好做了 其實,女孩子的話,還是學西點,現在西點發展很好的哈!好糾結,我是先學化妝呢還是先學紋繡,哪個賺錢啊 你想太多了,先想的是哪個賺錢!你應該先想的是,哪個你能學得好!這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