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外交故事

2021-07-06 00:06:49 字數 4943 閱讀 3405

1樓:最強大腦花

1.一個西方記者說:“請問,中國人民銀行有多少資金?

”***委婉地說:“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資金嘛?有18元8角8分。

”當他看到眾人不解的樣子,又解釋說:“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面額為10元、5元、2元、 l元、5角、2角、 l角、5分、2分、1分的10種主輔人民幣,合計為18元8角8分……”

-------***舉行記者招待會,介紹我國建設成就。這位記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有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嘲笑中國窮,實力差,國庫空虛;一個是想刺探中國的經濟情報。***在高階外交場合,同樣顯示出機智過人的幽默風度,讓人折服。

你說這樣的問題事先怎麼準備,沒有雄辯的口才和飛速的思維怎麼可能做到?

2.外國記者不懷好意問***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麼卻要叫‘馬路’呢?”***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

--------這位記者的用意是把中國人比作牛馬,和牲口走一樣的路。如果你真的從“馬路”這種叫法的**去回答他,即使正確也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把“馬路”的“馬”解釋成馬克思主義,恐怕是這位記者始料不及的。

3.美國代表團訪華時,曾有一名**當著***的面說:“中國人很喜歡低著頭走路,而我們美國人卻總是抬著頭走路。

” 此語一出,話驚四座。***不慌不忙,臉帶微笑地說:“這並不奇怪。

因為我們中國人喜歡走上坡路,而你們美國人喜歡走下坡路。”

-------美國**的話裡顯然包含著對中國人的極大侮辱。在場的中國工作人員都十分氣憤,但囿於外交場合難以強烈斥責對方的無禮。如果忍氣吞聲,聽任對方的羞辱,那麼國威何在?

***的回答讓美國人領教了什麼叫做柔中帶剛,最終尷尬、窘迫的是美國人自己。

4.一位美國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

“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聽後,風趣地說:“談起這支鋼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

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留下了這支貴國的鋼筆。

”美國記者一聽,頓時啞口無言。

-------什麼叫自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一個典型事例。這位記者的本意是想挖苦***:

你們中國人怎麼連好一點的鋼筆都不能生產,還要從我們美國進口。結果***說這是朝鮮戰場的戰利品,反而使這位記者丟盡顏面。也是,想和***較勁,門都沒有。

2樓:韓沐飛

1、“派克”的來歷

50年代,有一次,***和一位美國記者談話時,記者看到總理辦公室裡有一支派克鋼筆,便帶著幾分諷刺,得意地發問:“總理閣下,也迷信我國的鋼筆嗎?”***聽了風趣地說:

“這是一位朝鮮朋友送給我的。這位朋友對我說:”這是美軍在板門店投降簽字儀式上用過的,你留下作個紀念吧!

“我覺得這支鋼筆的來歷很有意義,就留下了貴國的這支鋼筆。”美國記者的臉一直紅到了耳根。

2、馬路

一次,***接見的美國記者不懷好意地問:“總理閣下,你們中國人為什麼把人走的路叫做馬路?”他聽後沒有急於用刺人的話反駁,而是妙趣橫生地說:

“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之路,簡稱馬路。”這個美國記者仍不死心,繼續出難題:“總理閣下,在我們美國,人們都是仰著頭走路而你們中國人為什麼低頭走路,這又怎麼解釋呢?

”***笑著說:“這不奇怪,問題很簡單嘛,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當然要仰著頭走路了,而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是低著頭走了。”記者又問:

“中國現在有四億人,需要修多少廁所?”這純屬無稽之談,可是,在這樣的外交場合,又不便回絕,***輕輕一笑回答到:“兩個!

一個男廁所,一個女廁所。”

3、***妙語斥對手

***在幾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風趣著稱,不管在何種場合,遇到什麼樣的對手,***都能脣槍舌箭,以超人的智慧,應酬自如,對手甭想佔到便宜。有一次***應邀訪問蘇聯。在同赫魯曉夫會晤時,批評他在全面推行修正主義政策。

狡猾的赫魯曉夫卻不正面回答,而是就當時敏感的階級出身問題對***進行刺激,他說:”你批評的很好,但是你應該同意,出身於工人階級的是我,而你卻是出身於資產階級。“ 言外之意是指總理站在資產階級立場說話。

***只是停了一會兒,然後平靜地回答:”是的,赫魯曉夫同志,但至少我們兩個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我們都背叛了我們各自的階級。“ 出其不意地將赫魯曉夫射出的毒箭掉轉方向,朝赫本人射去。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

3樓:愛吃脖子

歷史與文學的區別與聯絡如下:

一、區別

1、定義不同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現形式不同

文學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最早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

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 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其屬於社會意識形態之藝術的範疇。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歷史是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

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絡。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

二、聯絡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學性,因為歷史中隱藏著許多文學性的奧祕。歷史是一種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學奧祕,絕不會因為作家個人的情緒和價值觀而發生變化。人們常說:

“生活比**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發生的歷史。

文學有兩個作用:第一個作用就是做夢,就是作家通過虛構來營造一種夢境。另一個作用則恰好相反,不做夢,而是在細緻地觀察和了解事實之後,用文學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現這些事實。

巴爾扎克說:“**是一個民族的祕史。”說的就是文學與歷史的關係。

這恰好也是《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關係,《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之間其實是一脈相承的,並不存在價值觀的彼此對立和歷史事實的全然不同

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三國演義》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學手法,來表現《三國志》裡面所記載的歷史事實。從這個意義上講,《三國演義》其實就是一部歷史書,它的歷史學價值可以與《三國志》相得益彰。

4樓:我是劉翔

歷史是真實發生的歷史事件,是真實存在的不可更改的。文學不同於歷史,文學源於歷史,同時又虛構部分,同時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價值觀的影響,會對歷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變,使得文學又更多的感**彩,二不是百分之百的忠於歷史的原型。

經過文學的加工歷史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同時歷史又給了文學創作更多的源泉的靈感。

5樓:告別安琪

歷史是文學的一個側面面,文學記錄歷史。

就像魚兒和水的關係,歷史就是水,文學就是魚。沒有文學歷史照樣存在,但缺少思考;沒有歷史文學根本無從談起。

文學: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文學是由語言文字組構而成的,開拓無言之境),往往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和再現一定時期,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由於出版和教育的進步以及社會的全面發展,已經失去其壟斷地位成為大眾文化的一支。產生了所謂的嚴肅文學和通俗文學或大眾文學之分。

歷史: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真相只有一個。然而記載歷史、研究歷史的學問卻往往隨著人類的主觀意識而變化、發展完善,甚至也有歪曲、捏造。

正因為如此,當年胡適才說:“歷史就像一個小姑娘,你愛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這裡的“歷史”一詞,嚴格說來,應該是狹義歷史學的含義。

也因此,我國古代優秀的史學家們特別重視“史德”——“善惡必書”、“析理居正”,通俗地說,就是實事求是地記錄、公正客觀地分析論斷。

文學歷史都有什麼

6樓:瀲

文學歷史

一般指歷史文學

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藝術性,亦指以歷史題材寫成的文學作品。前者屬於史學,後者屬於文學。此處所謂歷史文學,係指前者,即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審美要求。

一是真實之美,這是通過史學家的文字表述所反映出來的歷史撰述的本質的美。二是質樸之美,指歷史撰述的文字表述在反映真實史實的基礎上,寫出事物的本色,說人如其人,論事如其事。三是簡潔之美,“文筆簡潔在任何時候都是優點,尤其是在內容豐富的場合;這個問題不僅是修辭的而且是本質的問題。

四是動態之美,歷史是運動的,歷史人物是運動的,歷史事件也是在運動中發展的,歷史撰述表現出這些運動形式,是為動態之美,此亦梁啟超所謂應把歷史寫得“飛動”起來。五是含蓄之美,亦謂隱喻之美,或謂之“用晦”。“晦也者,省字約文,事溢於句外。

六是力量之美,這首先在於歷史撰述的真實性及其給予人們的教育,如警誡,啟迪,智慧,鼓舞。同時,歷史撰述在文字表述上的生動、感人,亦是力量之美所不可或闕。

三大要素有歷史性,文學性,當代性

周恩來的故事

一 保證良好的睡眠,不要熬夜,定時就寢。堅持午睡。二 學習時要全神貫注。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 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 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 的境界,只有我的手...

關於周恩來的童年故事短一點周恩來簡短的小故事越短越好!!!急急急

1一位美國記者在採訪 的過程中,無意中看到總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國產的派克鋼筆。那記者便以帶有幾分譏諷的口吻問道 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產的鋼筆呢?聽後,風趣地說 談起這支筆,說來話長,這是一位朝鮮朋友的抗美戰利品,作為禮物贈送給我的。我無功受祿,就拒收。朝鮮朋友說,留下做...

求周恩來的,求周恩來的資料。

自述 我從事於革命事業,正如中國一般知識分子一樣,經過了從封建家庭轉到受西方學校教育,然後變成社會主義者這樣一個漫長的過程。我的祖父名叫周起魁,生在浙江紹興。按中國的傳統習慣,籍貫從祖代算起,因此,我算是浙江紹興人。紹興社會除勞動者 農民 手工業者 外,中上層有兩種人 一種是封建知識分子,一種是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