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恐龍生活的不同世紀

2021-06-04 23:01:30 字數 857 閱讀 6848

1樓:

實際上,人類發現恐龍化石的歷史肯定是由來已久。早在曼特爾夫婦發現禽龍之前,歐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當時人們並不知道它們的確切歸屬,因此一直誤認為是“巨人的遺骸”。

至於我們中國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開始採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動物化石入藥,並把這些化石叫做“龍骨”。誰能肯定,這“龍骨”之名與恐龍化石的發現就沒有聯絡嗎?

最古老的爬蟲類化石可追溯至古生代之『賓夕法尼亞紀』(31000萬年前—27500萬年前)。追本溯源,當系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能始發育。

爬蟲類演化出卵殼,可阻止水分散發。此一重大改革,使得爬蟲類可以離開水生活。

到22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蟲類成了地球上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稱爬蟲類時代。大型爬蟲類恐龍即出現於中生代早期。草食性的樑龍和雷龍,是最大的陸棲動物。

霸王龍是肉食性恐龍。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魚龍及生活於空中的翼龍等。

爬蟲類在地球上繁榮了約1億5千萬年左右。這個時代的動物中,最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龍。人們一提到恐龍,眼前就會浮現出一隻巨大而凶暴的動物,其實恐龍中亦有小巧且溫馴的小恐龍。

恐龍屬脊椎動物爬蟲類,曾產於中生代之陸上沼澤,中頸及尾皆長。後肢比前肢長且有尾。其中有數種好食肉,數種好食草,體概巨大,可認為陸生動物中之最大者。

其體格在下等之種類,有似最古之鱷及喙頭類,在高等之種類略與鳥類相似。

研究恐龍,全憑化石。古生物學家以其化石,推論其形態及習性。根據古生物學家的研究,恐龍就像現生的動物一樣:

有大的,有小的;有的以兩條腿走路;有的以四條腿走路;有的吃植物,有的吃動物;有的**光滑,有的**上有鱗或骨板。其共同相似之處是:所有的恐龍,腦子都很小,蛋下在陸地上(所有的爬蟲類都是如此)。

不同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不同的天氣會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哪些影響?

天氣關乎很多事情,具體到個人,主要是為了預防疾病,尤其是感冒,關注天氣變化,加減衣服。特別是突然下雨或者降溫,加減衣服不當很容易生病。關注天氣可以注意下雨及降溫。這種比較突然的天氣變化是住在城市的人的必須關注點。農村更不用說,需要關注天氣幫助植物定期調整種植方式啊。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如果要去外地,...

21世紀的人與過去的人有什麼不同

現在的人都太現實 有的人寧願做個牆頭草 分吹兩邊倒 而且這年代玩有義氣的廖廖無幾 不想過去的人什麼都以義氣為重 20世紀與21世紀的人有什麼區別 就是吃的好了,長的胖了,會打扮了,還有就是都不節省了。人情味淡了,冷漠了,拜金了,道德水準下降了 21世紀的軟體開發與與以往有什麼區別?21世紀的軟體發開...

專科和本科的性質不同,大學生活也會有所不同嗎?

生活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可能學習氛圍不一樣,然後能夠認識的人也不一樣。每個人都會有乙個自己的圈子,圈子裡都是和自己實力差不多的人,大學也是一樣的,本科大學和本科大學經常會有一些聯誼活動或文化交流,而一般來說本科大學是不會和專科大學進行這些活動的,而且本科大學的投入也是專科大學無法比的,學校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