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的來歷,甲骨文的來歷是什麼?

2021-05-01 17:37:44 字數 5716 閱讀 3071

1樓:歲月不寒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龜腹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一、雄偉期:

自盤庚至武丁,約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響,書法風格巨集放雄偉,為甲骨書法之極致。大體而言,起筆多圓,收筆多尖,且曲直相錯,富有變化,不論肥瘦,皆極雄勁。

二、謹飭期:

自祖庚至祖甲,約四十年。兩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賢君,這一時期的書法僅飭,大抵承襲前期之風,恪守成規,新創極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勁豪放之氣。

三、頹靡期:

自廩辛至康丁,約十四年。此期可說是殷代文風凋敝之秋,雖然還有不少工整的書體,但篇段的錯落參差,已不那麼守規律,而有些幼稚、錯亂,再加上錯字數見不鮮。

四、勁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約十七年。文武丁銳意復古,力圖恢復武丁時代之雄偉,書法風格轉為勁峭有力,呈現中興之氣象。在較纖細的的筆畫中,帶有十分剛勁的風格。

五、嚴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約八十九年。書法風格趨於嚴謹,與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長,謹嚴過之,無頹廢之病,亦乏雄勁之姿。

甲骨上細瘦的筆跡,也受到刀刻的影響。占卜時常用「是」或「否」刻於龜甲**縱線兩側,自此中線向左右書寫,故兩旁對稱和諧,具有行款對稱之美。且契刻後,大小字分別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藝術之意味,堪稱書史奇蹟。

2樓:笑笑笑君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

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

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

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2023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甲骨文的來歷是什麼?

3樓:葉子椰子耶耶耶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

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

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

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西元前17世紀-西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2023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諮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甲骨文**,來歷,傳說,故事。

4樓:何處惹丨塵埃

1、來歷

甲骨文是鐫刻或寫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陽小屯一帶,因為這裡曾是商代後期商王盤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稱為「殷」。商滅國,遂成為了廢墟,後人便以「殷墟」名之。

因此,甲骨文也稱「殷墟文字」。其內容絕大多數是王室占卜之辭,故又稱「卜辭」,或「貞卜文字」。這種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稱「契文」、或「殷契」等。

2、傳說:

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內會不會有災禍,天會不會下雨,農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勝利,應該對哪些鬼神進行哪些祭祀,以至於生育、疾病、做夢等等事情都要進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準備用來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鑽出一些小坑,這種小坑甲骨學家稱之為「鑽鑿」。

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使甲骨表面產生裂痕。這種裂痕叫做「兆」。甲骨文裡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樣子。從事占卜的人就根據卜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凶。

3、故事

在殷墟發現的一塊殘骨上,刻有關於某次戰爭戰績的記事殘文(《殷墟卜辭綜述》圖版16,甲骨學者或稱為「小臣牆刻辭」)。據現存文字推算,原文的字數當超過100字。甲骨卜辭的語言,一般很精紅練。

例如有一條卜辭說:「辛未卜爭貞(『爭』是管貞卜的人的名字):婦好其比伐巴方,王自東探伐,戎(陷)于婦好立(位)?」(《殷墟文字乙編》);

意思是:讓婦好和某某一起去征伐巴方,而王則親自從東方深入進擊巴方,敵人會陷入婦好的埋伏嗎?這20個字所包含的意思相當豐富,而且表達得頗為清楚。

擴充套件資料

甲骨文的發展歷程: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

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征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商代已有精良筆墨,書體因經契刻,風格瘦勁鋒利,具有刀鋒的趣味。受到文風盛衰之影響,其大至可分為五期,底下分別介紹。

商代晚期自盤庚遷殷至商紂王共約273年,經歷8世12王,這一時期的甲骨文也應有早晚先後之分。

對商代甲骨的分期斷代研究,有多種說法,如今主要採用的是董作賓依據世系、稱謂、貞人等十項標準劃分的五期說,即第一期: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

廩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5樓:自治區區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認為是現代漢字的初型,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是現存中國古代最成熟的一種文字。甲骨文的形狀會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異,大致為武丁時期的甲骨最為完整,同時也是現存甲骨數量最多的時期

歷史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商朝人好占卜,以火灼燒甲骨出現的「兆」(細小的縱橫裂紋)**未來的吉凶。甲包括龜的腹甲與背甲,骨多為或牛的肩胛骨與肋骨。甲骨文初發現於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一帶,距今約三千餘年,經過鑑定是比篆文、籀文更早的文字。

清光緒二十四年(2023年)以前,當地的農民在採收花生時,偶然撿到一些龜甲和獸骨,被當成中藥賣給藥鋪,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和學生趙軍偶然在中藥材上的「龍骨」片發現有古文本[1][2],經過查證後才知道是商代國都所在地。但後人考證王懿榮並非發現甲骨文的第一人,其他尚有王襄[3]、孟定生、劉鶚、端方、胡石查[4]等人。最初,在古物中獲利的人為壟斷甲骨文,故意把出土地點說成是湯陰或衛輝,學者多受其誤導。

2023年**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由董作賓領導,第一次有計畫對甲骨文的考古發掘,共有六人參加,至2023年,前後共進行十五次;發掘地點,除了洹水南岸的小屯村以外,更擴大到後岡、和洹水北岸的侯家莊西北岡、高井台子、大司空村等地。一共出土龜甲、獸骨有二萬四千九百多片。抗戰期間,工作被迫停止,有大量的甲骨隨同眾多文物等被運往日本,達一萬二千多片。

2023年小屯南地出土4805片甲骨文。

2023年殷墟花園莊東地h3坑中出土甲骨文689片。

[編輯] 研究

2023年,王國維發表第一篇甲骨文研究的科學**《殷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司馬遷的《史記·殷本紀》,提及商朝自商湯建國到商紂滅亡,有三十一王,歷經六百多年。王國維利用甲骨文上面的資料證實了《史記·殷本紀》的記載,也更正不少錯誤,如:

上甲以後的世系次序應為「報乙—報丙—報丁—示壬—示癸」,《史記·殷本紀》誤為「報丁—報乙—報丙—主壬—主癸」[5],又發現王亥之名「乃知王亥為殷之先公」,與《呂氏春秋》、《史記·殷本紀》、《三代世表》及《漢書‧古今人表》所記載的胲、核、該、王冰、振和垓,「實係一人」,有「中宗」稱號的本來是祖乙,《史記·殷本紀》誤為大戊,《史記殷本紀》誤康丁為庚丁、誤文丁為大丁[6]。

從事甲骨文研究的學者有羅振玉、丁山、武龍章、王襄、商承柞、葉玉森、陸懋德、胡光瑋、程憬、林義光、柯昌濟、馬衡、容庚、聞宥、餘永梁、陳邦懷、陳邦福、張鳳、羅福成等人。王襄還著有《甲骨文本典》以及《室殷契徵徵文》。2023年,孫詒讓依據《鐵雲藏龜》,寫成《契文舉例》一書。

羅振玉著《殷墟書契》、《殷墟書契奢華》、《鐵雲藏龜之餘》、《殷商占卜文字考》、《殷墟書契考釋》等有關甲骨文的書。董作賓著有《殷虛文字甲編》、《殷虛文字乙編》、《殷虛文字外編》。

目前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甲骨文大約有4500個單字,解讀了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甲骨文使用了象形、指事和會意等漢字造字的方法。在字的使用上可以看出假借的造字方法。

形聲字佔大約25%左右。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以龜甲來記載,甲骨的內容涉及天文、氣象、地理、職官、畜牧、宗教等方面。甲骨文的會意字,求意思明確,甲骨文的體積和甲骨文的繁簡往往決定文字的大小。

[編輯] **

光緒二十五年(2023年)甲骨被金石學家購藏,在2023年至2023年期間,**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殷墟掘出甲骨約二萬五千片,2023年在河南安陽掘出四千多片甲骨。自2023年開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學家亦先後在山西、北京、周原遺址等地出土甲骨文約三百片

現存的甲骨文

甲骨發掘存世的有十五萬四千片,其中中國大陸藏有大約十萬多片,台灣藏有大約三萬多片,香港藏有大約一百片,因各種原因流散其他國家,例如:日本、英國、加拿大、瑞典等12個國家就藏有大約兩萬七千多片

歷來著名甲骨學者

早期: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王襄、內藤湖南、唐蘭、楊樹達、郭沫若、容庚、於省吾、金祥恆、島邦男、松丸道雄、張秉權、姚孝遂、陳夢家、劉淵臨、董作賓、胡厚宣、李孝定等等。

現今:裘錫圭(復旦大學古文化研究中心)、李學勤(大陸清華大學)、林沄(吉林大學)、黃天樹(首都師範大學)、蔡哲茂(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李宗焜(台灣中研院史語所)、李家浩(北京大學)、劉釗(復旦大學古文化研究中心)、宋鎮豪(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饒宗頤(香港中文大學)等等。

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的定義是什麼,甲骨文的含義

甲骨文甲骨文,是商代 公元一四 的文字。這些文字因為刻在獸骨或龜甲上,故名獸骨龜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劃的,故又名 契文 契刻 文字的內,除極少數屬於紀事外,大部分是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人們使用毛筆和小銅刀,把文字書寫 刻畫在龜甲或獸骨上,當時所用材料大部分是烏龜的腹甲以及牛的肩胛骨,後人於是合...

甲骨文的簡介甲骨文的簡介

一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 契文 甲骨卜辭 殷墟文字或 龜甲獸骨文 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於上古漢語 old chinese 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二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 約西元前17世紀...

甲骨文用甲骨文怎麼寫,教的甲骨文怎麼寫的

甲骨文 三字在甲骨文中的寫法。點選 檢視原圖。附圖 教的甲骨文怎麼寫的?教,就是乙個小孩子,對著一串爻,在學習。旁邊呢,則是乙個人拿著一根棒子,在教。教的甲骨文寫法如下 從上列甲骨文本形我們可以看出,它的右邊是乙隻手拿著一根教鞭 攴 左下方是乙個 子 字,表示小孩,子 上是兩個交叉符號 爻 表示鞭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