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紀念哪位愛國詩人,端午節是為紀念哪位愛國詩人而設立的

2021-04-30 11:23:50 字數 5198 閱讀 2006

1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在西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後,他懷著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以後,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祭奠他。

後來,竹筒裝公尺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公尺,以線繩綑紮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

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製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外,中國各地還有一些吃食,比如吃鹹鴨蛋、喝雄黃酒,這都是取自民間避邪的說法。

除了吃,端午節還有很獨特的裝飾民俗。這一天,每家門前都要懸掛艾草和草蒲,這是兩種藥草,一方面是為了避邪,另一方面是因為初夏時節,多雨潮濕,毒蟲滋生,人容易得病,這兩樣藥草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另外,在端午節,人們還會給小孩纏繞五色絲線,寓意「長命百歲」,縫製香包,形狀就像老虎、葫蘆,裡面裝上香料,用絲線掛在小孩胸前,還要給小孩子穿虎頭形狀的鞋,圍上繡有老虎的肚兜,這都是為了保佑小孩平安吉祥的意思。

在中國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龍舟比賽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據說這一習俗也與屈原有關,傳說是老百姓發現屈原跳江後,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的風俗了。

每年端午,江邊湖邊的龍舟競賽,就成了一場規模巨集大的節日盛會,有的地方有五六十艘龍舟參賽,每艘船首都安裝有木雕龍頭,色彩鮮豔,形態各異。名船上鑼鼓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河岸上彩旗飄揚,萬眾歡騰。扣人心弦的龍舟競賽將端午節推向了高潮。

2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來歷: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一直是乙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端午節又名端陽節、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毅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

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成為中國的節日。

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這個偉大的詩人

4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紀念屈原,等三個人

5樓:匿名使用者

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呀!

6樓:良辰

有屈原,好像還有兩個

端午節是為紀念哪位愛國詩人而設立的

7樓:香香可愛多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生活在西元前3世紀的楚國,他的祖國被敵國攻陷以後,他懷著悲憤的心情跳入汩羅江身亡,這天正是五月初五日。以後,每到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高潔的品格,都要以竹筒裝公尺投入江中祭奠他。

後來,竹筒裝公尺又演變為粽子。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習俗。粽子在古時候被稱為「角黍」,它是以葦葉、竹葉等包裹糯公尺,以線繩綑紮成錐形或枕頭形,蒸煮而食。

在端午節前夜,家家都要包製粽子,上鍋蒸煮,以備應節食用。粽子還是互相饋贈的禮品,端午節走親訪友,人們都要互贈自家包的粽子。 端午節食品除了粽子外,中國各地還有一些吃食,比如吃鹹鴨蛋、喝雄黃酒,這都是取自民間避邪的說法。

除了吃,端午節還有很獨特的裝飾民俗。這一天,每家門前都要懸掛艾草和草蒲,這是兩種藥草,一方面是為了避邪,另一方面是因為初夏時節,多雨潮濕,毒蟲滋生,人容易得病,這兩樣藥草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另外,在端午節,人們還會給小孩纏繞五色絲線,寓意「長命百歲」,縫製香包,形狀就像老虎、葫蘆,裡面裝上香料,用絲線掛在小孩胸前,還要給小孩子穿虎頭形狀的鞋,圍上繡有老虎的肚兜,這都是為了保佑小孩平安吉祥的意思。

在中國南部長江中下游地區,進行龍舟比賽也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據說這一習俗也與屈原有關,傳說是老百姓發現屈原跳江後,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後來就演變成端午節舉行龍舟比賽的風俗了。

每年端午,江邊湖邊的龍舟競賽,就成了一場規模巨集大的節日盛會,有的地方有五六十艘龍舟參賽,每艘船首都安裝有木雕龍頭,色彩鮮豔,形態各異。名船上鑼鼓喧天,喊聲陣陣,你追我趕,河岸上彩旗飄揚,萬眾歡騰。扣人心弦的龍舟競賽將端午節推向了高潮。

8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在中國古代,端午節可是相當隆重的節日,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詩序》中記述:皇宮端午日盛況,召來儒雅臣僚,大張筵席,「廣殿肅而清氣生,列樹深而長風至」。

端午節在古代各個朝代和地方,紀念的風俗都有或多或少的區別,但是從現在看來,大體是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與菖蒲等;尤其是賽龍舟和吃粽子,成了過端午佳節的象徵。

一直以來我們接受的教育,賽龍舟和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傳說中,那些敬愛屈原的人們,駕著龍舟在汨羅江撒粽子,避免河中的魚蝦吃壞屈原的屍體;而屈原也因此成了端午節的象徵人物。

但是真是這樣嗎?其實這只是乙個美麗的誤會,端午節由來已久,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

而後世學者聞一多認為把屈原和端午節**在一起,是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中才出現的,而端午節很早以前便已存在。學者胡適一直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乙個人,因為在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列傳》之前,史書上沒有關於屈原的記載。

在司馬遷之前至屈原所在的戰國時期這段時間內對屈原的記載是空白的。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麼一牛人,史書上不該空缺的,司馬遷有可能道聽途說寫了個《屈原列傳》。把屈原和端午節**在一起始於南朝的文獻,而南朝離屈原跳江自盡間隔了七百多年。

在《荊楚歲時記》記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殉國的時間是西元前278年前後,愛國地點和目標是楚國。假如屈原真的是愛國,那他愛的只是他的楚國,屬於當時楚國的後裔吃粽子紀念屈原是有道理的。

但是當時的秦、齊、燕、趙、魏、韓這六個外國的後裔,吃粽子紀念屈原就莫名其妙了。據考,許多流傳至今的端午習俗也與屈原毫無關係,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記載出自許慎的《說文解字》,食粽子習俗早於屈原去世400多年。

再來說一說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由來;據考證,端午的"龍舟競渡"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代南方百越的吳越一帶於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而吃粽子也是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存在了,據記載,當時的人們用菰葉包黍公尺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公尺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公尺,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公尺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而端午節的真正發揚光大,還是在隋唐時期,原來有特定意義的節日風俗活動,到此大多演變為節日娛樂活動。「惡日」已不惡,逢凶化吉,充滿了節日的歡樂。

唐代端午龍舟競渡尤其值得一道。在唐代全盛時期,經濟繁榮,人民生活相對穩定,在節日娛樂方面,一方面是上行下效,蔚成風氣,另一方面對民間的一些風俗活動也受到官府的支援。因此,競渡之風尤為鼎盛。

不過,既然這個誤會已經形成,就讓它存在下去吧,有了屈原為國跳江自盡這個可歌可泣的愛國故事,端午節明顯豐滿了很多;就讓端午節的真正的起源及含義,留在學術界吧。

9樓:

用得著貼那麼多麼?

倆字就夠了屈原

10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節、蒲節、重五節、端陽節、天中節、天長節、五月節、女媧節、龍

子節、詩人節、女兒節、娃娃節、龍船節。香包節、沐蘭節、白賞節、解粽節、粽包節,時在農曆五月初五(唯溫

州地區為紀念明代忠臣劉景下獄而定在五月初四),並有「小端陽」(五月初五)與「大端陽」(五月十五)之分。

據晉周處《風土記》記載「端者,初也。」即每月初五這一天,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初五,當時的宰相為了討

好皇帝,避「五」字的諱,於是把「端五」改為「端午」。這一改意思更加明確,古代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

月為卯,順次五月為「午」,因此端午即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起源、傳說頗多,主要的有:

①普遍的說法是紀念受國詩人屈原,據唐文秀《端午詩》記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

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②紀念各族英雄人物。這裡面包括替父報仇雪恥的伍子胥。安貧守節的介子推,為操練水軍而創設龍舟競渡的

越王勾踐,威震西域的伏波將軍馬援,反對朱棣篡位的諫臣劉景,投江祭父的孝女曹娥,大理白族堅貞不屈的白潔

夫人,西雙版納神勇的傣族王子巖洪蹩,苗家的屠龍英雄保兒,採集百花降病魔的藏族姑娘蓮花,歲暮捉鬼的鐘馗,

忠於愛情的蛇仙白

娘子等。

③原始宗教的植物崇拜。如《詩經。大田》中有「與其黍稷,以享祭祀」的記登,以及《風土記》中「仲夏端

午,烹騖角黍(粽女)的記載。

④夏商周三代的蘭浴說。道教定農曆五月初五為「地臘」,是日要香場沐浴,驅逐瘴氣,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⑤古代吳越民族的圖騰祭說。吳越先民斷髮文身,以「龍子」自居,每逢端午,都要賽龍舟、拋筒粽娛神,以

求部落昌盛,以上諸説,長助並存,沒有定論。

端午節的禮俗、食俗。

①避惡去毒。古人認為五月是個「惡月」,「陰陽爭,血氣散」,漢人應劭的《風俗通義》甚至有「俗說五月

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記載。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惡去毒的禮俗。《夏小正》提倡「蓄採仙藥」,《後漢

書》主張「朱索五色柳桃印為門戶飾,以止惡氣」,《荊楚歲時記》也肯定「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

的作法。因此,後世端午節由許多習俗與食俗(諸如掛鐘馗像,貼午時符,採集蟾酥和草藥,懸掛菖蒲、艾草、

石榴花、大蒜頭和龍船花。祛除蠍子、毒蛇、壁虎、**與蜈蚣等五毒;飲用雄黃酒、硃砂酒和菖蒲酒,小兒塗雄

黃、佩香袋、掛藥包與系五彩絲,賜扇,沐格蘭湯;熙遊避災,露天飲宴;賽龍舟;比武;吃鹹蛋和粽子,喝龜肉

湯等),無不出自避兵鬼、驅魔癘、止病瘟、強身體之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端午節應當是個防禦疾病、衛生保

健的節日。

為了使之更有情趣,它在傳承過程中還融進了祝福、納吉、遊戲、踏青、競技、美食等內容,顯得文采煥燦,

英華紛披。 更有意味的是,端午節的許多宴席均用藥物或避邪的名稱命名,如《東京夢華錄》記載的「艾人宴」,《武林

舊事》記載的《禳會宴》,《勝飲篇》記載的「菖蒲宴」,《歲時廣記》記載的「解粽宴」等,這都可作為「端午

辟惡」的佐證。

端午節各地有不同的風俗,較流行的有龍舟競渡,也叫賽龍船,傳說是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它的活動還有

插艾、貼符、掛圖等。

端午節放假是為了紀念誰?端午節是用來紀念誰的?

紀念屈原的。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龍舟節 端陽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來的。後因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即端午這天投汩羅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他,向汩羅江投放一些粽子,意為祈求魚兒能夠不要食掉屈原的屍體。這只是人們的一種願望。端午節在2009年成功申請為世界非遺節日。端午...

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嗎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三大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許多活動來熱鬧一下。人們會喝雄黃酒 插蒲艾,以此求得平安。據說在5月,由於天氣由暖轉為濕熱,許多害蟲頻繁生殖,在5月初5這天更為厲害,因此,人們就在這一天避邪趨惡。在這一天,人們還要吃粽子,賽龍舟。這是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進行的...

民間對聯端午節對聯,紀念端午節常用經典對聯

試題答案 示例 春節 江邊柳線迎春綠?門上桃符耀眼紅端午節 青艾驅瘴千家樂?碧波競舟十里歡 端午節對聯 九子粽 五彩絲。天中節 地臘辰。日逢重五 節序天中。天中令節 地臘良辰。蘭湯試浴 蒲酒盈眉。釵符艾虎 蒲劍蒿人。門幸無題午 人慚不識丁。艾旗招百福 蒲劍斬千邪。撫辰逢地臘 建午屆天中。保艾思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