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選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社會即學校 從做中學是基於什麼現狀提出來的

2021-04-19 21:26:42 字數 5317 閱讀 4716

1樓:匿名使用者

杜威提出「教育bai即生活」及du其引申到「社會即學zhi校」和「從dao做中學」,實質上是針對專

當時教育脫離社會生屬活的現狀,三個觀點是依次遞進的。

除此以外,杜威提出「教育即生長」,實質上是針對當時教育無視兒童天性,消極地對待兒童,不考慮兒童的需要和興趣的現狀。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有點深奧**

「生活即教育」,「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誰說的? a 杜威 b陶行知

3樓:小狐狸的麥麥浪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是陶行知

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 是杜威

不屬於杜威提出的教育基本原則的是() a.教育即兒童 b。從做中學 c。兒童中心 d。學校即社會

4樓:匿名使用者

個人覺得

是ba項我覺得是可能打字錯誤,今天做到這個題目a項是教育即生活,有人覺得是b的原因:

以兒童為中心是杜威教育思想的中心,然後提出了教育本質——教育即生活,杜威又在教育即生活的基礎上提出了要使「每個學校都成為乙個雛形的社會生活……」,學校即社會。

另外我覺得「從做中學」算是教學理論的中心原則。

5樓:匿名使用者

d。學校即社會

兒童中心論是由杜威提出來的,他提出「兒童是起點,是中心,而且是目的。兒童的發展、兒童的生長,就是理想所在。「以兒童為中心」,體現在教育過程,它要求教師應考慮兒童的個性特徵,使每個學生都能發展他們的特長,尊重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從做中學「是杜威教學理論的基本指導思想,在理論上是以他的經驗論哲學觀和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是對傳統教育的教學進行全面否定的乙個中心論據。

杜威「兒童中心論」的基本觀點 19世紀中期以後,資本主義確立並進一步發展。社會生產由機械化進爾發展到電氣化。科學技術逐漸普及,從教育自身發展而言,則在擺脫一般文化教育或古典文化教育,走向生產性、實踐性教育,原來的傳統教學方式偏重裝輸、說教,與新時期所要求的教育、教學以及培養新型的人才,日益發生尖銳的矛盾,要求進行變革。

出現了現代教育的教學體系。杜威就是現代教育的代表人物,他把赫爾巴特作為傳統教育的主要代表,給予了激烈的批評,他抨擊赫爾巴特主義剝奪了兒童自我活動的餘地,實施的是強制的、非民主的、有抽象主義傾向的教育。 杜威認為,「傳統教育」就是一種「靜聽」的教育,學校裡的一切都是為「靜聽」準備的,消極的對待兒童,機械地使兒童在一起,課程和教學方法的劃一,概括地說,重心是在兒童以外,重心是在教師、在教科書以及你所喜歡的任何地方和一切地方,唯獨不在兒童自己的直接的本能和活動。

針對傳統課程編制的弊端,他提出要改造課程,使之能真正適於兒童的生活,並特別強調了兩個觀點:第一,兒童和課程之間不是互相對立,而是互相關聯的,「兒童和課程僅僅是構成乙個單一過程的兩極,」兒童是起點,課程是終點。只要把教材引入兒童的生活,讓兒童直接去體驗,就能把兩點連線起來,是兒童從起點走向終點。

第二,「學校科目相互聯絡的中心點,不是科學,不是文學,不是歷史,不是地理,而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

6樓:匿名使用者

a,杜威的教育本質是教育既生長,教育既生活,教育既經驗改造

7樓:匿名使用者

b選項的陳述有點問題,個人愚見是a

杜威關於教育的三個思想是 ? 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 還活著是其它?

8樓:楊利益

杜威實用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一)關於教育的本質

杜威關於教育的本質的論述,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組」。

首先,杜威從生物化的機能主義心理學出發,在批判傳統教育無視兒童本能和性向的基礎上,提出教育就是促進兒童本能和天性生長的過程。他在《民主主義與教育》中說道:「教育即生長,除它自身之外並沒有別的目的」。

[v]認為學校教育的價值在於能否運用適當的方法為學生創造不斷的「生長慾望」。基於此,他提出了「兒童中心主義」的教育原則,強調教育在兒童本能生長方面的本質作用,提倡教育要遵循兒童生長規律,順應學生發展的需要。

其次,杜威又從教育與社會生活的關係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即生活。在他看來,兒童的生長是在生活中進行的,「生活即是發展,發展、生長即是生活,沒有教育就不能生活」,因此,可以說「教育即生活」。[vi]他還指出,教育的過程就是眼前的生活,而不是為未來生活做準備,提倡教育要與兒童當下的生活融合,教會兒童適應眼前的環境過好當前的生活。

再次,杜威還從知識獲取的途徑出發,提出了教育的本質就是「經驗的不斷改造和重新組織」。杜威把求知的過程與知識本身看成同等重要,視二者為同一物體。認為教育就是促使兒童主動去經驗一切事物,從而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

他十分重視兒童親身經歷的活動,認為只有通過親自去做,兒童獲取的知識才是自己的知識。因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乙個教學中心原則:「從做中學」。

(二)關於教育的目的

基於對教育本質的認識,杜威認為教育只是乙個過程,除了這種過程本身,教育並無其他目的,指出兒童的本能、興趣和需要所決定的教育過程就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外界社會和人們強加的過程以外的目的。他視教育的過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如果在過程之外設立其他的目的,那麼教育過程就失去了意義。他認為良好的教育目的應當是根據受教育者個人活動、需要和能力制定,而不是受制於社會政治目的。

但他在2023年來華演講,看到當時中國正如火如荼開展的「五四運動」時,又說「教育的目的是要養成配做社會良好分子的公民」。[vii]可以看出,他之前所說的「教育無目的」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三)關於教材和課程

在強烈批判傳統教育以知識為中心的教材和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的基礎上,杜威提出應當以兒童直接經驗組織教材以及課程要以兒童的活動為中心。他認為傳統教育把「早已準備好了的教材」強加給兒童,這與兒童的天性相違背的,同時,以學科為中心的課程存在著致命的弊端,它割裂了課程與兒童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絡,不利於學生的思維和能力的生長、發展。因此,他強調組織教材應當從「兒童當前直接經驗中尋找一些東西」,學校教學的科目不應當是科學、文學、歷史地理等,課程應當是兒童本身的社會活動,應該是具體的社會需要的活動作業如:

木工、鐵匠、修理工等。

(四)關於教學方法與步驟

基於「從做中學」的原則,杜威認為教學方法最根本的要求是在活動中進行教學。應用活動將教學方法與教材緊密聯絡起來,並指出兒童的直接經驗活動應當既是教學方法又是教材,提倡通過直接、主動的活動使兒童獲得個人直接經驗。他反對傳統教育中灌輸式、宣講式的教學方法,認為它僅重視教師和教材的權威,而忽視了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兒童的需要和興趣。

根據對人的思維發展階段的劃分,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學法」,即:學生要有乙個真實的經驗的情境;在情境的內部有個真實的問題;學生佔有知識資料並進行觀察;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檢驗方法是否有效。他批評傳統教育方法是填鴨式的教育,不能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以「引起思維」的情境,不重視學生的主動性和傾向。

(五)關於教學組織形式

杜威批評傳統的學校教學組織形式,認為班級授課制是一種舊式的教學,它使教師處於主導地位,置學生於被動的處境。他還指出傳統的課堂教學只能使學生單純學習書本上的課文,只能靜靜地聽講,而沒有提供學生活動的情境和空間。因此,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就無從談起。

所以杜威提倡活動式的教學形式,不僅要保證兒童充足的活動時間和空間以及活動器材,還要促使學生親自在製作或服務的活動中學習,以獲得直接的經驗,而不是安靜地坐在教室呆讀死記,聽憑教師的指揮和灌輸。

(六)關於師生關係

在活動式教學過程中,師生關係不同於傳統教育中教師主導、獨斷專行,學生被動、聽從指揮的師生關係。杜威指出,以學生活動為中心而進行的教學,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需要、興趣和當前的能力,教師不再是發號施令者,他只是學生活動過程中的「參謀」而已。杜威進一步駁斥傳統教育的「三中心」理論模式,呆之以現代教育的新的「三中心」教育理論。

即:以活動教學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課堂教學中心,以兒童經驗為中心代替書本教材中心,以學生主動活動為中心代替傳統教育的教師主導中心。

9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這三個。

還可以說三個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

杜威教育思想有哪些

10樓:暴走少女

1、教育即「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

教育能傳遞人類積累的經驗,豐富人類經驗的內容,增強經驗指導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把社會生活維繫起來和發展起來。

2、教育無目的論

在杜威的心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會中,教育只是外力強加於受教育者的目的的。在民主的社會中就不同了,應當奉行無目的論。

3、學校即社會

杜威認為人們在社會中參加真實的生活,才是身心成長和改造經驗的正當途徑。 所以教師要把教授知識的課堂變成兒童活動的樂園,引導兒童積極自願地投入活動,從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養成品德和獲得知識,實現生活、生長和經驗的改造。

4、教學論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長和經驗改造的理論為基礎,對教材和教法等課題。作出和傳統觀念不同的論述。

5、道德教育論

杜威說:「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終的目的。」「道德過程和教育過程是統一的。」在杜威看來,德育在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杜威極力強調道德才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力量。

6、兒童中心論

杜威是在批判舊教育的過程中提出「兒童中心主義」思想的,也就是說,是在「破舊」中「立新」的。

在杜威看來,在傳統教育那裡,「學校的重心在兒童之外,在教師,在教科書以及你所高興的任何地方,唯獨不在兒童自己即時的本能和活動之中」,教科書「是過去的學問和智慧型的主要代表」,而「教師是使學生和教材有效地聯絡起來的機體,教師是傳授知識和技能以及實施行為準則的代言人」。

擴充套件資料:

杜威教育思想的影響:

1、強調知行合一,將教學中死的知識變為活的知識。

2、教育是人與環境的互動作用的觀點是內**和外鑠論的超越和突破。

3、教育是生長和生活的觀點從心理學角度**了教育的本質。將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

4、教育即經驗從認識論的角度**教育的本質,解決知識、經驗的獲得以及心理與社會、過程與目的的協調問題。

5、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是從社會的角度出發將個人與社會統一起來。將學校的生活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解決教育與社會的脫離問題。

6、教材心理學化,適合學生經驗的心理發展,而不是邏輯順序。

7、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和**精神使科學精神成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8、教學專業,提高教育學的學科地位,增強學術性。在其影響下教育專業機構大量設立。

9、杜威具有世界性影響,其教育理論對世界教育程序發揮巨大作用,對日本中國土耳其蘇聯墨西哥等國有直接影響。

10、杜威的理論中過於強調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而使得教育實踐忽視了系統知識的傳授,並引發了自由和紀律、師生關係等諸多矛盾。另外根據經驗和教材心理學化原則編寫新型教材的設想過於理想,難以實現。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異同

關於陶行知的 生活即教育 的資料 所謂教育環境的和諧發展,首先表現為學校教育環境與社會教育環境的和諧發展。社會是育人的大學校,是學生學習的大課堂,無論是杜威提倡的 教育即生活 還是陶行知提倡的 生活即教育 他們的教育理論都是主張教育與生活的一致性,強調的都是教育環境的和諧發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強調學...

多選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包括的內容有哪些A會計理論

a.會計理論 b.政策法規 c.業務知識和技能 d.職業道德 16gb 說明那款手機本身自帶有16g的記憶體 一般情況下不再需要安記憶體卡了 完全夠用了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一 會計理論與實務 二 財務 會計法規制度 三 會計職業道德規範 四 會計電算化知識 五 其他相關知識 六 其他相...

教育是熱門的社會話題。在六年小學學習生活即將結束時,請你從教育的角度給班主任寫下你的臨別贈言

1 親愛的老師,幾年來是您帶領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 是您引領我放飛理想,我想對您說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2 三年的時光如雲般飄過,時間的天使不苟地將時針撥向離別。在這臨別之際,我們的心情如大海的波濤洶湧澎湃。曾記得,我們剛進校門時,還是蹦蹦跳跳的少年,多麼幼稚 多麼天真!而如今,我們已長大,臉上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