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以自我為中心而造出來的幻象,我們只是不斷的在無意義的輪

2021-03-27 15:01:10 字數 3842 閱讀 1428

1樓:匿名使用者

一、世界是真的是幻象嗎?錯,世界的一切表現,其實本身都是真實存在的,但是如何看待、如何理解、如何接納這些現象,卻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意思維、每個人的角度、每個人的知識層次的變化而不同,所以,我們自己心中對世界的種種認識和理解、思維,這才是乙個幻象。也就是說,我們看到的世界狀態、世間表現,所得到的概念和認識,其實只是「我們自己以為的」概念和認識。

二、我們的確是因為種種造作而在輪迴,但這輪迴的結果正是因為有各種造作,所以造作、行為,其本身就必然有其意義,也就是因為必然產生結果而使其行為有意義。當然,這些意義能夠產生多少、多大的影響力,則根據自己這些行為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我們的行為結果如果無意義,是因為我們自己的種種作為開始的思維就不正確、不如理、不能夠正確知見。錯誤的行為帶來不好的結果,正確的行為帶來好的結果,如是而已。

什麼是輪迴?一切世界的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迴圈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所以,輪迴是指現象,現象的有無意義,全在於對事物的認識和分析而後採取何種行為。

三、從理論上講,可能人生而後死,這個過程、這個現象,本身是沒有什麼價值和意義的,如果我們能看到自己永生不滅,可能覺得自己有些價值,看到自己長富長貴,那麼也許自己的生活有些價值,看到自己能夠一直被他人讚揚歌頌崇拜,那麼也許也是一種價值和意義,但是,很遺憾,這些都不可能,都不可見,因為一切都不長久。但是,並不是說一切都沒有意義,因為我們在做的每一件事,對他人、對自己,都會有不同的結果和影響,能夠讓自己在有限的生命中,在這個生命過程中,對他人、對自己都有好處,這不也是一種意義嗎?在自己的每時每刻,貫徹著自利而且理他的理念,那麼一切行為都是有意義的。

當然,只圖利於自己而不考慮他者,必然產生與他人的種種矛盾、煩惱,導致自己的相應的行為無意義。完全理他而無我的行為,產生的利益更大,意義也更大,但能否做到就不一定了,在於自己的覺悟程度。

所以,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意義就是你完成了你自己,證明了你自己,你實現了你自己的本身。人生意義的追求,是對人性意義的理解,以人最終能認識自己、控制自己為目的,他們的行為也為此而表現出對他人、對世界、對自然和生命的關注。

該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該盡的義務一定要盡責,不懈怠、不迷惑、不固執,要我們知道什麼是正確的行為,什麼是錯誤的執著,就是佛法帶給我們的智慧型。

**教講道講章大綱以自我為中心的章節人常常做什麼事都好以自我為中心,,卻忽略了神的恩典

2樓:匿名使用者

proverbs14:12 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

there is a way which seems straight before a man, but its end is the ways of death.

約翰福音8前面15節抓女人的那幫人都是自我為中心、為義的。

可悲的是,這樣的人今天在教會做領袖的,大把大把。

文化苦旅讀後感 10

3樓:受傷的鳥

書寫,書寫文化之苦旅。 描述,描述歷史之盛衰。

4樓:拜長青建午

這位小盆友出題難度好大。。。姐姐很有壓力。。。初一水平比較藍寫的。。。

想必你也木有看過。。。那莫這樣寫試試看~~。。。在此過程中一直提醒自己,,我是初一的我是初一的我是初一的。

希望不要被老師發現喲~嘻嘻~~

題目:讀《

文化苦旅

》有感正文:偶然一日在家看

青歌賽時,認識了

余秋雨先生。他淵博的文化見識和極深的

文學素養

很快征服了我這個小觀眾。閒來好奇,便找到他的《文化苦旅》來讀。

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靜靜體味的書。(lz沒有文采的話,建議把這段縮減一下)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裡的苦苦求索,

莫高窟的色彩、線條令他著迷:北魏色彩的渾厚沉著,隋朝的暢快柔美,唐代的噴射和

舒展,五代的精細、溫煦,...,這是一條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洶湧地向我們奔瀉而來。

雖然來不及仔細去揣摩,但我感觸很深,尤其是《

風雨天一閣

》。至今都使我記憶猶新。

乙個家族揹負著艱守一座

藏書樓(中國古老文化)的命運。

範欽,乙個擁有強大毅力和強烈愛國精神的藏書家。曾因撞過皇親國戚而遭到仗打重刑,還入過獄。但他毫不畏懼,始終堅持自己的信仰。最後誰都奈何不了他,因而才有這書樓。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反思一下了。為中學生,有多少能像範欽那樣監守正義。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來諷刺現代人,但我們要取長補短。

對我們來說範欽的意志力乍看顯得不近人情,然而我們的呢?

時間的流逝讓80歲高齡的範欽將死,連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都堅守著。自己的財產分成兩部分,乙份是他監守一生的藏書樓,另外乙份是一張萬兩

銀票。他讓他的兩個孩子去選擇自己想要的。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現在,有誰會願意繼承藏書樓,又不能賣而且不但沒好處還要惹得一身的麻煩。而有偉父必有偉子。他的大兒子範天衝毅然選擇子承父業。中國的古老文化就是因為像

范氏父子這樣真正的讀書人而留存至今!

《文化苦旅》使我對讀書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們讀書人讀書不能只為自己,要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奉獻自己的

微薄之力

,這樣才是真正的讀書人。我們所學的文化大都是古人用自己心血換來的。文化的保留是艱難的,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文化,不虛度光陰,真正領悟中華民族的優異文化,發揚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力,堅決不做學成之後忘本的人,更不做半途因為挫折而放棄學業的人。

5樓:蔡樂性嘉玉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隨著作者的筆觸在字裡行間中遊歷了大半個中國。旅行結束,本應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然而我卻無法使自己陶醉,心頭莫名地湧出一種苦澀的感覺。我一直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義,起初認為無非是指旅行的勞苦,現在才發覺這實在過於幼稚的理解。

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

」我以為,這乃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說:「如果說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是的,人生無非是漫長歷史的乙個縮影。

歷史從古代走到今天,還要繼續走下去。歷史的足跡卻成了無數人一生的執著追求。歷史的魅力便在於它的足跡總是隱藏在山水之間,難於尋找。

所以沒有博大的歷史情懷,深厚的文化內涵的人是永遠不會找到這些無價之寶的。無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寶」的勝利者,他的收穫便是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帶領著我在歷史長河中漫遊。我們面前出現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過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活劇,乙個個偉在大的人物出現了,他們的身上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們中的多數還是逃脫不掉那悲劇性的結局。我的心被打碎了!

但這破碎的心卻真的讀懂了中國文化。當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極具研究價值的敦煌文物時,人們在為歷史喝彩。然而歷史卻上演了一幕極其荒誕的鬧劇,讓外國人大搖大擺地將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貴文物搬到了他們的博物館裡。

或許歷史是要故意磨礪一下那些過於執著的歷史學家們,讓他們只能憑藉外國博物館提供的微縮膠卷來研究生長在中國的敦煌學。啼笑皆非的同時,我們不得不反問歷史,這種磨礪的代價是否太大了?當然,這部歷史更多地留給我的是對人生的思索。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嘆,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

人生之路是彎彎曲曲;回頭看一眼留下的足跡,自豪的同時難免感到一絲惆悵。因為無論你擁有多麼輝煌的成功,卻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是為了錄求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則是為了錄求人生的真諦。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第四章納什均衡的存在性於多重性 這是什麼書

不懂別人的感受,說話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若你還年輕,20歲以下,可以任性。畢竟小麼,家人和朋友會有一定的容忍度!若你已成年,20 40,不可以太任性,畢竟你要生存要生活要和社會接軌!必要的接人待物還是得有,不用說的太遠哈,就是你隨便找個工作,即使不是服務性的工作,也會有同事,回家也有家人。要顧念別人的感受喲!若你已經經濟獨立,那.可勁兒自...

有人認為幼兒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你認為這種說法是否合理

大部分幼兒是這樣的。不過個別的也會理解別人。要讓幼兒就懂得尊重或者理解什麼 的,很不合理哦。孩子不自信是什麼原因呢,孩子不自信應該怎麼辦 我以前也很不自信,究其根本,就是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這個跟原生家庭有關,跟年齡也有關。不要因此譴責他,給予他愛和支援,引導他面對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慾望.有些事不...

什麼是自我為中心,怎樣改變以自我為中心

自我中心者凡事以自我的利益 感受為重,不懂得顧及他人。如何改變呢?學會感恩。自我中心者大多自我重要感爆棚,情商欠費,不懂得感恩,總認為一切理所當然。學會感恩可以使他們開始去關注自己以外的事物,意識到如果沒有別的一切,或許自己什麼都不是,繼而變得謙卑,而不再那麼自我。為什麼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方法?我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