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裡是不是只有動詞才能作謂語,而名詞形容詞作謂語都要活用為動詞,能不能這麼理解

2021-03-22 13:44:40 字數 6647 閱讀 7067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文言文中形容詞也可以直接做謂語。名詞也可以直接做謂語,這種句式我們就稱為判斷句,判斷句中直接作謂語的名詞也不視為活用。

2樓:秀人秀語

對 謂語只能是動詞,如果其他詞性做謂語需要改變詞性,一般說的都是名詞活用作動詞當謂語

古代漢語詞類活用現象有哪幾種

3樓:鴻燕於飛

摘自 王力《古代漢語》:

1、名詞用如動詞,例:從左右,皆【肘】之。

2、動詞、形容詞、名詞的使動用法,例:焉用【亡】鄭以倍鄰。

3、形容詞、名詞的意動用法,例:以【賢】勇知。

4、名詞用作狀語。例:今而後知君之【犬馬】畜及(及有單人旁的,怎麼打不出呢)。

5、動詞用作狀語,例:【爭】割地而賂秦。

4樓:獨酌ai霜殿花

1、名詞活用為動詞:

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係,且無謂語,一般前乙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裡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能願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線,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2、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帶了賓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鄰之厚,君之薄也——《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3、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覆覆」)變化。

4、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

「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裡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1)動詞的使動用法:   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   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滿井遊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   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3)名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①: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 臣:使……稱臣。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使……為王。

5、意動用法:

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   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匪的選罰》)

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6、名詞作狀語

1)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2)表示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例: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

5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格式問題,可能有些亂,給你帶來不便對此向你道歉,請見諒

古代漢語中「十五種『詞類活用』」是哪十五種?

6樓:東一方

具體起來,確實是15種.

名詞作狀語

名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數詞活用為動詞作謂語

數詞活用為形容詞作定語或謂語

數詞活用為名詞

名詞的使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

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名詞的意動用法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動詞的為動用法

動詞的主語+謂語用法

動詞的狀語+中心語用法

古代漢語(自考)中,怎樣分辨名詞作狀語和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

7樓:匿名使用者

方法有二:

一、名詞作狀語時句子中一定有謂語動詞,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時句子中沒有謂語動詞。

二、名詞作狀語時的名詞在句中充當狀語,名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後在句中作謂語。

8樓:匿名使用者

最簡單的就是,例:「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犬,名詞,狗。放在「坐」前面,但並不是指乙隻狗坐,犬前面的「一」是指剩下的那只狼。所以名詞「犬」意為:像狗一樣。

所以,動詞前無端端出來乙個莫名其面的名詞,而且主語也不缺的情況下,這名詞就是狀語。

名詞用作動詞,同理,不缺主語,而沒有謂語,緊跟主語的是一名詞,這名詞就是作為主語的動作出現。就是活用做動詞

裡面的詞類活用

9樓:七色彩虹之毛毛

答:一、詞類活用的內涵

1、詞類活用是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象。

2、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

二、詞類活用的型別

1、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2、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

3、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4、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

5、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10樓:松茸人

是指某些詞臨時改變其基本語法功能去充當其它詞類或基本功能未改變而用法比較特殊的現象。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特點之一,其內容主要包括名詞、形容詞、數詞用作一般動詞,名詞作狀語,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等。

在古漢語中,某些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又可以靈活運用。臨時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當其它類詞。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就叫做詞類活用。

總的來說,古代漢語中的詞類活用主要有:

名詞活用為動詞,名詞的使動用法、意動用法、為動用法,

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活用為名詞,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數詞活用為動詞,數詞的使動用法,

此外,名詞用作狀語的現象在古代漢語中也很常見。在現代漢語中,普通名詞一般不能用作狀語,古今有別。

名詞作動詞

古代漢語當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處所等有關的行為變化時,常常使用表示這一事物、方位處所的名詞來表示,這就是名詞活用為動詞。

①規律:名詞連用,非並列修飾關係,且無謂語,一般前乙個名詞做動詞。

例:晉軍函陵。——《燭之武退秦師》

軍為名詞,在這裡就解釋為駐軍,作動詞用

②規則:名詞後緊接代詞或所處名詞,介賓短語。名詞活用做動詞

今王鼓樂於此。 鼓樂:擊鼓奏樂

③名詞前有副詞或情態動詞(欲,能)名詞活用做動詞

雲霏霏兮欲雨。 雨:下雨

④名詞前用「而」與動詞或動詞性短語相連線,名詞活用做動詞

扣舷而歌之。 歌:唱歌

衣冠而見之。衣冠: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⑤否定詞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未云何龍。雲:形成雲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孚:為人所信服

⑥「所」之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置人所罾魚腹中。罾:用網捕撈

⑦「皆」「都」等副詞之後的名詞活用為動詞

皆指目陳勝。指:指指點點

形容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性狀的形容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性狀相關的行為變化。或形容詞活用作一般動詞就是形容詞作謂語且帶了賓語(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這就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例: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②越國之中,疾者吾問之,死者吾葬之。老其老,慈其幼,張其孤,問其病,求以報吳。《國語·吳語》

③鄰之厚,君之薄也。 《燭之武退秦師》

厚、薄皆為形容詞,在這解釋為變雄厚、變薄弱,做動詞用

數詞作動詞

把表示某種數量的數量詞按動詞的語法規則使用,並表示與該數量相關的行為變化,這就是數量詞活用為動詞。

例 ①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做霸主是憑德行,但貴國(晉)使自己的德行沒有定準,那怎麼長期掌握諸侯呢?]

②籍令秦始皇長世,……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假若秦始皇長壽的話,……那麼即使是使秦始皇與三皇並列變成四皇,與五帝並列變成六帝,也不能比擬秦始皇的隆盛)

[簡析]數詞的使動用法,在於使事物發生數量的(如例②的「四」「六」)或以數量為比喻的(如例①的「二三」,「使……反反覆覆」)變化。

使動用法

所謂使動用法,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不一定需要用「使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和語譯。

例:①焉用亡鄭以陪鄰?

②項伯殺人,臣活之。

③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

以上例句中的「亡」「活」「忿恚」都是不及物動詞,都不能帶賓語,但因分別跟了「鄭」「之」「尉」,成為使動用法。「亡鄭」即「使鄭國滅亡」;「活之」即「使之活」,這裡可譯為「救了他」;「忿恚尉」即「使尉忿恚(發怒)」。

1)動詞的使動用法:

是指主語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動作,而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發出這個動作。

例如:不及物動詞類:

①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②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陳涉世家》)

③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

④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滿井遊記》)

及物動詞也有活用為使動的,但較少見。例如:

①晉侯飲趙盾酒。(《左傳沸》)

②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賈誼《過秦論》)

2)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這個形容詞

所表示的性質或狀態。

例如:①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②春風又綠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3)名詞的使動用法:

就是當名詞活用為動詞後,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成為這個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①: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毛遂自薦》)  臣:使……稱臣。

②: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鴻門宴》)  王:使……為王 意動用法

其動詞和賓語的關係,需要用「認為(或以為)賓語怎麼樣」的語言形式去理解或語譯。

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在主觀上認為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和狀態。

例如:①漁人甚異之。(《桃花源記》)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韓非子·說難》)

上老之。(《漢書、趙充國傳》)

2)名詞的意動用法: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這個用作意動的名詞所代表的人或物。

例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傷仲永》)

②父利其然也。(《傷仲永》)

③吾數擊殺響馬賊,奪其物,故仇我。(魏禧《大鐵錐傳》)

名詞作狀語

1)動詞前面有名詞,如果此名詞不是句子的主語,一定活用作狀語。

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2)表示時間、方位的名詞常常活用為狀語。

例:南取漢中,西舉巴蜀……(《過秦論》)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漢語助動詞有哪些,古代漢語助動詞有哪些

漢語助動詞又叫能願動詞,這樣的詞語有 1 表示可能 能 能夠 會 可 可能 可以 得以。2 表示意願 願意 樂意 情願 肯 要 願 想要 要想 敢 敢於 樂於。3 表示必要 應 應該 應當 得 dei 該 當 須得 犯得著 犯不著 理當。4 表示估價 值得 便於 難於 難以 易於。擴充套件資料 語法...

用來形容才氣的字有哪些,古代漢語裡面形容才氣的字有哪些

才學 八斗之才 辯才無礙 不櫛進士 才貌雙全 才氣過人 藏龍臥虎 滄海遺珠 出將入相 出類拔萃 出口成章 踔絕之能 大才盤盤 德才兼備 登高能賦 棟樑之材 斗南一人 斗酒百篇 多才多藝 風流才子 風華絕代 滿腹經綸,飽讀詩書。出口成詩,下筆成章。風流倜儻,揮灑自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古代...

古代漢語名詞性片語動詞性片語的結構關係

我覺得片語和片語之間的結構關係是不是可以參照短語的分類結構來考慮啊。另外 當你知道正確答案的時候,能不能也告訴我。為所當為的古代漢語解釋是什麼?兩個 為 都是動詞,做的意思。所,輔助性代詞,不譯,所代的是某種動作的物件。必須在動詞或者動詞性片語之前,構成所字結構,所 和後面的 當為 一起構成名詞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