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請舉例說明

2021-03-19 11:16:27 字數 3445 閱讀 1196

1樓:三凌

這個問題我也曾考慮過,我認為還是應當因材施教,語文作為我們的國學,真

正需要學習的深刻知識並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學中出差錯,所以更加應該注重趣味性,要讓聽課的人感覺到語文的魅力,而不是語言的的枯燥。另外,很多時候,教學工具上的內容也有雞肋的感覺,有的地方感覺教了沒用浪費時間,不教又怕誤人子弟,此時還是要因材施教,跟學生提幾句,作為次要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私以為,語文的學習其實就是對語言的更好掌握,對文字的更好理解。

2樓:長江一號江敏

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想開明白的問題。不過,現在我想通了一些,在這裡與你分享一下:我覺得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給學生一定的語言文字訓練來完成。

如:在教《搭石》(人教版四年級)一課時,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定一些訓練環節來理解「搭石」裡所蘊含的感人至深的互幫互助的情懷。

不知道這樣說你能不能明白。

語文教學如何正確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請舉例說明。 15

3樓:匿名使用者

課程工具性是指運用教科書、資料、教學工具等,人文性則是指師生共同學習,融入教學,這是一種新課標提出的課堂教學。如:《年的來歷》,可以用角色扮演法,活躍課堂氣氛,也充分利用了教學工具。

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就語文課程的性質而言的。有關檔案中對語文課程性質的定位是: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5樓:魅影騎士

首先要將教科書裡的東西按照常規的教學理念解讀,在保證同學考試成績的前提下,盡量讓他們有自己的觀點。。。

1、怎樣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6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是基礎學科,所以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工具

文以載道,文學其實就是人學,當然具有人文性

語文課程的開設肯定是要工具性人文性兼備

如何理解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7樓:紫晶夢幻年華

我認為還是應當因材施教,語文作為我們的國學,真正需要學習的深刻知識並不多,可是往往也容易在教學中出差錯,所以更加應該注重趣味性,要讓聽課的人感覺到語文的魅力,而不是語言的的枯燥.

工具性與人文性如下:

1.工具性

語言是我們認識世界、熟悉世界、探索世界最重要的工具,是人類記錄幾千年來文明活動的載體。春耕秋收等自然規律,各門學科的積累,乃至日常生活我們都需要用到語言和文字。所以說想要學好其它學科,其前提就是要先學好語文。

否則怎樣去理解各個學科的知識內容?怎麼去聽懂課堂上老師的講解?如果說數學是一切現代學科的地基,那麼語文則是這地基中的基石;離開了語言文字,一切學科都像離開了水的魚,無法發展和傳承。

離開了語文,其他學科的知識只能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只有把語文學好,提高了溝通理解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和他人溝通,更加容易地學習各種知識。所以,語文的工具性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2.人文性

教育中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教育教學中做到人文性,以人為本的觀念開展工作;二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用一些積極、向上、陽光的東西來淨化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的身心能夠健康地成長。如果說,語文教學中的工具性是手段,是過程的話。

那麼人文性則是目的,是結果。希望學生通過語文課程的學習,淨化自己的心靈,實現自我的昇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輔相成,共同促進著語文教學地順利進行。

如何理解語文教學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8樓:匿名使用者

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

性、人文性。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課改」以來有人在強調人文性的時候,不恰當地「將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潑掉」。「孩子」即語文本體。這樣做又陷入了片面性,必然造成工具性與人文性兩敗俱傷。

工具性是語文課程的根本屬性,是設立語文學科的理由,也是區別於其他學科的獨特性。正如葉聖陶先生所說,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歷練之。訓練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語」指口頭語言,「文」指書面語言)是語文科的專責。

人文性是語文課程的重要屬性。課程內容、課程資源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決定了這一課程性質。人文性,可以理解為人性與文化性的整合,包括文化、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語言是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乙個民族總是把自己全部精神生活的痕跡都珍藏在民族的語言裡。」(烏申斯基語)因此,語文作為學習母語的課程,必然具有人文性。

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表與裡、皮與毛、血與肉的關係。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裡」。工具性是載體,人文性是靈魂。

工具性如「皮」,人文性如「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工具性如「肉」,人文性如「血」,有血有肉,才是鮮活的生命。工具性與人文性是與生俱來、相輔相成的。

沒了工具性,便沒必要設語文課,人文性也無從談起;沒了人文性,語文課只有孤立的字、詞、句、篇,枯燥的、機械的語言訓練,語文課便失去了生機、情感和韻味。恰切的做法是在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的過程中,在培養語感、發展思維、積累語言、積澱文化的過程中,吸收人文內涵,培植人文精神。

語文教師「守土有責」。要警惕內容龐雜、形式翻新、喧賓奪主、淡化本體。我們在漫長的改革過程中,已經交出了昂貴的「學費」,要防止左右搖擺,避免大的曲折,種好自己的田,澆好自己的園。

我是上海精銳的一名老師,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請結合自己的教學案例談談如何理解語文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性質?

如何理解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9樓:雨中漫步

語文課程不僅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還具有實踐性、教育性、綜合性、科學性、審美性等等。《語文課程標準》避開了這些難進其言的敘述,而著重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統一」,而不是「結合」,頗有深意。

即人文性蘊含於工具性之中,或者說,語文的工具性中本來就具有人文性。語文不是「純工具」,也不是「工具理性」。語文是交際的工具,是交流、傳承、積累文化的工具。

同時,語文又是一種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靈、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人們在交際活動中,在傳承文明、積累文化的過程中顯現人文精神,體現人文情懷。

10樓:great杞暖

因為語文及時日常生活中的工具,又是凝聚了我國古代勞動者經驗的一種文化。學習語文既是方便生活,又是傳承中華文化。

11樓:佛昂然粟慈

對。「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充分肯定現行語文教學大綱對於語文性質認識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樣新的表述。這一表述,擺脫了長期以來人們關於語文學科功能的爭論,正面論述了語文的學科性質和地位,即不能單純強調二者中的某一方面,應在二者統一協調發展的基礎上,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這是新的課程標準的一大突破和進步。

語文教學研究認識語文課程性質有何意義

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 1 語文是 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內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是人類容獨有的區別於世間一切生命的交往工具 但又不僅僅是工具和載體,其本身就是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組成部分 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人文,泛指一切與人類切身利益有關的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等.這...

如何發揮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功能,如何理解語文教學評價的發展性功能

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面向全體學生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關鍵是必須改革傳統的課 版程評價體系,實現課程評權價功能的根本性轉變。作者從新課程改革的實際出發,簡要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過程形成性評價的基本特徵,深入 了如何在語文學科中運用形成性評價促進每乙個學生語文素質全面發展的問題,對於當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具有...

高中語文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區別

使每一所學校成功,使每一位學生成功。這是本次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這意味著我國高中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眾教育。這意味著教育民主是本次課程改革追求的基本精神。本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是 1 遵循時代性 基礎性 選擇性原則,重建高中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社會進步 科技發展 學生經驗有機聯絡起來,把知識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