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冰川地貌的形成冰川地貌是怎麼樣形成的?

2021-03-05 22:31:24 字數 5598 閱讀 2013

1樓:豬豬將軍

歐洲冰川地形主要有兩類,乙個是峽灣,乙個是冰漬湖.

峽灣主要分布在北歐山海相連地區,主要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沿岸.成因:斯堪半島地區緯度高,冰河時期為大量冰川覆蓋,又半島地域狹窄,地形崎嶇,冰川河流流程短,但落差大,因此冰川能量巨大,侵蝕出巨大的峽灣.

冰漬湖主要分布在北歐、東歐的丘陵平原交界處.成因:北歐東歐緯度高,冰河期為大量冰川覆蓋,丘陵上的冰川向平原上運動,在平原上推挖侵蝕出大量坑窪,冰河期結束後冰雪融化,積水在坑窪處形成冰漬湖.

2樓:檢秀榮辛環

因侵蝕作用而造成的冰蝕地貌有:

(1)冰斗:為山谷冰川重要冰蝕地貌之一,形成於雪線附近,在平緩的山地或低窪處積雪最多,由於積雪的反覆凍融,造成岩石的崩解,在重力和融雪水的共同作用下,將岩石侵蝕成半碗狀或馬蹄形的窪地,典型的冰斗於是形成。冰斗的三面是陡峭岩壁,向下坡有一口,若冰川消退後,窪地水成湖,即冰斗湖。

(2)刃脊、角峰、冰啞:

若冰斗因為挖蝕和凍裂的侵蝕作用而不斷的擴大,冰斗壁後退,相鄰冰斗間的山脊逐漸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狀,稱為刃脊。而幾個冰斗所交匯的山峰,形狀很尖,則稱為角峰。在刃脊之間的低下鞍部處,則為冰啞。

(3)削斷山嘴、u型谷、石窪地:當山谷冰川自高地向低處移動,山嘴被削平成三角形,稱為削斷山嘴。又因為冰川谷的橫剖面形狀如u字形,故稱u型谷。

u型谷兩側有明顯的谷肩,谷肩以下的谷壁較平直,底部寬而平,若是在冰川谷的底部,因冰川的挖蝕,而造成向下低凹的水坑,石地。

(4)峽灣:在高緯度地區,冰川常能伸入海洋,在岸邊侵蝕成一些很深的u型谷,當冰退以後,海水可以沿谷進入很遠,原來的冰谷便成峽灣。

(5)懸谷:懸谷的形成是來自於冰川侵蝕力的差異,主冰川因冰層厚、下蝕力強,故u型谷較深;而支冰川因為冰層薄、下蝕力弱,故u型谷較淺。因為在支冰川和主冰川的交匯之處,常有冰川底高低的懸殊,當支冰川的冰進入主冰川時必為懸掛下墜成瀑布狀,稱之為懸谷。

(6)羊背石:為冰川基床上的一種侵蝕地形,是由基岩組成的小丘,常成群分布,遠望如匍匐的羊群,故稱為羊背石。其平面為橢圓型,長軸方向與冰流動方向一致,向冰川上游方向的一坡由於冰川的磨蝕作用,坡面較平,坡度較緩,並有許多擦痕;而在另一側,受冰川的挖蝕作用,坡面坎坷不平,坡度也較陡。

羊背石的形成,是由於岩層是軟硬相間的排列,當侵蝕、風化的作用查行時,軟的岩層會被侵蝕的較多較深;而硬的岩石抵抗侵蝕、風化的能力較強,所以在侵蝕、風化後,硬的岩層會較軟的岩層高,形隆起的橢圓地形,一面受磨蝕、一面受挖蝕。

(7)冰川磨光面、冰川擦痕:在羊背石上或u型谷谷壁及在大漂礫上,常因冰川的作用而形成磨光面,當冰川搬運物是砂和粉砂時,在較緻密的岩石上,磨光面更為發達;若冰川搬運物為礫石,則在谷壁上刻蝕成條痕或刻槽,稱之為冰川擦痕,擦痕的一端粗,另一端細,粗的一端指向上游。

由於冰川的侵運作用所產生的大量鬆散岩屑和從山坡崩落得碎屑,會進入冰川系統,隨冰川一起運動,這些被搬運的岩屑稱為冰磧物,依據其在冰川內的不同位置,可分為不同的搬運型別:

(1)表磧:出露在冰川表面的冰磧物。

(2)內磧:夾在冰川內的冰磧物。

(3)底磧:堆積在冰川谷底的冰磧物。

(4)側磧:在冰川兩側堆積的冰磧物。

(5)中磧:兩條冰川匯合後,其相鄰的側磧即合而為一,位於會合後冰川的中間稱為中磧。

(6)終磧(尾磧):隨冰川前進,而在冰川末端圍繞的冰磧物,稱為終磧。

(7)後退磧:由於冰川在後退的過程中,會發生區域性的短暫停留,而每一次的停留就會造成乙個後退磧。

(8)漂石:冰川的搬運作用,不僅能將冰磧物搬到很遠的地方,也能將巨大的岩石搬到很高的部分,這些被搬運的巨大岩塊即稱為漂石,其岩性和該地附近基岩完全不同。

冰川的搬運能力很強,但相對地,冰川的淘選能力很差。

歐洲南部為什麼會有冰川地貌

3樓:上海巨集慶服裝

在中生代期間(2.5億~6640萬年前),河水將被侵蝕的物質沖刷並沉積在被稱為特提斯海的廣闊洋底,並在這裡緩慢變成由石灰岩、黏土、頁岩和沙岩組成的水平岩層。[6]

在第三紀中期(約4,400萬年前),非洲構造板塊向北移動,與歐亞構造板塊碰撞,那些早先沉入特提斯海的深層岩石被擠壓向結晶體的基岩及其周圍而形成褶皺,這些深層岩石隨同基岩公升高至接近今日喜馬拉雅山脈的高度。這些構造運動持續到900萬年前才停止。在整個第四紀期間,侵蝕的力量啃咬著這龐大的新近形成褶皺而被推擠上來的山脈,形成了今日阿爾卑斯山脈地形的大概輪廓。

在第四紀期間,地形進一步被阿爾卑斯冰川作用和被填滿山谷並溢向平原而不斷伸展的冰舌塑造成形。如同圓形露天劇場似的凹地,宛如薄刀刨削過的刃嶺,諸如馬特洪峰(matterhorn)、大格洛克納山(grossglockner)之類的巍峨山峰,皆從山頂上聳起形成;山谷被擴闊並加深成為一般的u字形,大瀑布從高出主谷底部數百尺的一些懸谷噴瀉而出;修長而深不可測的湖泊給許多堅冰刨削後的山谷注滿了水;融化的冰川沉積了大量的沙礫。當冰離開山谷時,無論是對橫向山谷或z字形山谷都是重新向下切削。

迄今所有的河谷皆已被侵蝕成海拔大為低於周圍的高山。在白朗峰附近的阿爾沃河(arve river)的河谷中,地形凹凸的差異達3,993公尺(13,100尺)以上。[7]

地質構成

在阿爾卑斯山脈範圍內,各地的高度和形態大不相同:有主山脈周圍低窪的前阿爾卑斯形成褶皺的沉積物,也有內阿爾卑斯結晶體地塊。從地中海到維也納,阿爾卑斯山脈可分為西段、中段和東段,各段都有幾個不同的小山脈。

[7]冰川作用改變了自然環境:谷地的氣候比周圍的高處溫和得多,人類可深入山區建立居民點,交通便利了;由於冰磧沉積,土質也較為肥沃。在現代,仍有嚴重的冰川侵蝕在繼續。

在阿爾卑斯山脈中,仍有成千平方哩以上的冰川。

4樓:陽光的張賢佳

因為阿爾卑斯山的海拔比較高。

冰川地貌是怎麼樣形成的?

5樓:易書科技

冰川地貌指的是在冰川作用下塑造的地貌。冰川的運動包括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搬運、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力,而是與寒凍、雪蝕、雪崩、流水等各種外力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冰川地區的地貌景觀。

地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主要分布在極地、中高緯的高山和高原地區。第四紀冰期,歐、亞、北美的大陸冰蓋連綿分布,曾涉及比現在更為寬廣的地域,給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遺跡。因此,冰川地貌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和中國西部高原山地。

冰川地貌是鑑別冰川作用範圍和性質的標誌,對研究古地理和古氣候環境的變遷有重大意義。因冰磧物的工程地質特性不同於其他沉積物,故對於研究冰川沉積地貌有較大的實踐意義。

歐洲西部與冰川有關的地貌有哪些

6樓:匿名使用者

1、湖泊多——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阿爾卑斯山脈,「千湖之國」芬蘭2、峽灣海岸——挪威沿海

3、平原呈波狀起伏——波德平原

在第四紀冰期時,歐洲存在著兩個大的冰川中心,一為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大陸冰川中心,一為阿爾卑斯山脈的山地冰川中心,前者對歐洲的影響很大,由於它的作用,歐洲北半部遍布冰川地貌。

7樓:匿名使用者

挪威峽灣,還有冰漬湖

峽灣原因是受冰川侵蝕,冰漬湖是受冰川帶來的礫石堆積而成

冰川是怎樣形成的?

8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冰川地貌主要集中在極地和中低緯和高原地區,冰川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全球陸地表面有11%的面積為現代冰川覆蓋。冰川的運動包括了內部運動和底部滑動兩部分,侵蝕、搬運不是冰川地貌形成的惟一動力,是與寒凍、雪蝕、雪崩和流水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景觀。

冰川的形成

冰川在高緯度地帶,由於終年的氣候都比較的寒冷,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常年被積雪覆蓋,當覆蓋在地表上的積雪經逐年增厚,經過一系列的物理過程,積雪就逐漸形成了冰川冰。冰川冰多為固體,具有塑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逐漸形成了冰川。

冰川的對地表的塑造是很強烈的,冰川的進退都能引起海平面公升降和地殼均衡運動,導致海的輪廓發生較大的變化。所以說,冰川也是塑造地表強大的外營力之一。由於冰川強大的力量,凡是經它覆蓋過的地方,都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冰川地貌。

冰川地貌可以分為古代冰川地貌和現代冰川地貌兩種,現代冰川地貌僅限於約佔陸地面積的10%的現代冰川分布區,而古代冰川主要是指第四紀古冰川塑造的冰川地貌。冰川地貌分布最為廣泛分布於歐洲、北美洲和中國西部的高原山區。冰川地貌對研究古地理和古氣候的變遷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由於它不同的沉積物,對地質學家們研究冰川地貌有著很重要的實踐意義。

冰川的型別

在雪線以上的積雪,並達到了一定厚度,並轉化為冰川之後,如果冰川有一面坡度,冰川並都能沿著這個坡度下滑,從而形成了各種冰川。按照冰川不同的形態和規模或者是所處的地形,可以將冰川劃分為以下四種主要型別。

一、山岳冰川

這種型別的冰川發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在中緯和低緯地區。山岳冰川的形成和地形有關,根據冰川的形態和部位可分為冰斗冰川,懸冰川和山谷冰川三種。

二、大陸冰川

它是在兩極地區發育、面積廣、厚度比較大的一種冰川。大陸冰川不受下伏地形影響。在冰川表面突起的小部分的似盾狀的冰體成為冰盾,但還有一種規模更大的、表面有起伏的大陸冰體,叫做冰蓋,冰蓋是面積大於50000平方公里的陸地冰體,如格陵蘭冰蓋就屬於這種冰體。

三、高原冰川

高原冰川是大陸冰川和山谷冰川的一種過渡型別,由於它發育在起伏和緩的高地上,所以叫高原冰川,又稱冰帽,冰帽是指數千公里至50000公里的陸地冰體,規模巨大的山麓冰川和平頂冰川都是可以發育為冰帽的冰體。

四、山麓冰川

當山谷冰川從山地流出的時候,就會在山麓帶擴充套件或匯合成一片廣闊的冰原,這片冰原叫山麓冰川。

冰川的運動

冰川的流動速度很慢,要比河流的流動速度小的多,它一年只流動數十公尺或者是數百公尺,雖然也是會有一些快速流動的冰川,但還是比不上河流流水的速度。冰川運動是由冰的厚度和冰川下浮地形的坡度和冰川表面的坡度等因素控制,因此,處在不同位置的冰川,將會產生不同形式的運動。冰川的運動是由內部流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組成的。

總的來說,冰川運動速度十分緩慢。但是,也有一些奇怪的冰川,在長期的緩慢運動或者是退縮之後,就突發猛進的向前推進。

冰川的侵蝕、搬動和堆積作用

冰川有很強的侵蝕力,它的侵蝕方式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拔蝕作用、磨蝕作用和冰楔作用。

(1)拔蝕作用:當冰床的底部或者冰斗後背的基岩,沿節理反覆凍融從而變得鬆動,若這些鬆動的岩石和冰川凍結在一起,冰川在運動時就會將這些岩石帶走,這就是拔蝕作用。經拔蝕作用後的冰川河谷,在後期的發展中,它的坡度是崎嶇不平的,形成梯形。

(2)磨蝕作用:在冰川運動時,一些凍結在冰川表面的岩石,因受到冰川的壓力,就會對冰床進行磨刻,稱為磨蝕作用,經磨蝕作用的冰川,可以在基岩上形成帶有擦痕的磨光面,這也為冰川進行提供了良好的證據。

(3)冰楔作用:有冰水融入岩石裂縫中,經反覆的凍融作用時,體積進行熱脹冷肅,從而造成岩層破碎,從而成為碎塊。或者是從冰川兩側的山中墜落到冰川中,從而推動冰川前進。

冰川地貌的組合

由於冰川的型別和分布的地理位置不同,冰川作用的方式和強度也有很大的差異,因此冰川的地貌組合也是有區別的。同以地理位置的冰川的地理位置也是複雜多樣的,最多可以超過20餘種,但主要還是以侵蝕地貌為主。大陸冰川的地貌型別還是比較簡單的,只有10多種,多屬於冰磧地貌和水堆積地貌。

而山地貌組合的特徵是最明顯的,多是呈垂直分帶規律;大陸冰川地貌組合為水平分帶規律,以終磧堤為界,在堤內是以冰磧地貌為主,在後來會發育成冰磧丘陵和冰退終磧堤等,而堤外以冰水堆積地貌為主,發育外衝平原、冰水三角洲和鍋穴等地貌特徵。這幾種冰川地貌的組合都是比較明顯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是很明顯的組合特徵。

冰川剝蝕地貌,冰川侵蝕會形成哪些地貌

1.冰川的剝蝕作用 冰川在運動過程中,以自身的動力和凍結其中的礫石對冰床表面和兩側基岩所產生的破壞作用被稱為冰川的剝蝕作用 glacial denudation 其作用特點似用工具將冰床基岩機械地一層一層刮下,所以也稱刨蝕作用 glacial ploughing 根據刨蝕作用的特點,又可分為挖掘作用...

冰川地貌和冰川景觀地區是一樣的嗎

冰川地貌是指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屬於氣候地貌範疇,是在冰川退去後顯現出來的,不包括冰川本身 冰川景觀地區則是冰川和冰川地貌形成的風景。冰川的地貌景觀是怎樣形成的?冰川是準塑性體,冰川的運動包含內部的運動和底部的滑動兩部分,是進行侵蝕 搬運 堆積並塑造各種冰川地貌的動力。但它不是塑造冰川地貌的唯一動...

南極冰川的形成,南極冰川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一,南極冰川在億年前就存在!首先,緯度位置高,半年時間為極夜,氣溫極端低!全年冰雪不融解。南極大陸是乙個孤立的大陸,受人類的影響小。南極大陸的降水全部是以雪的形式降落的。二,南極降水稀少,以雪的形式降落,並且不會融解。三,其實南極大陸土壤層的海拔不高,但有厚厚的冰層覆蓋,故成為了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