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古文如何學習文言文

2021-03-04 09:36:56 字數 5229 閱讀 2419

1樓:匿名使用者

課內的文章首先學通,不是僅僅把翻譯書上的內容背下來就行了,而是更要關注一些實詞虛詞的掌握以及一些句式和詞類活用等,學會自己對應原文翻譯;遇到課外的文章,則是把課內學到的實詞虛詞以及一些句式用法等都應用起來,再積累一些常用的實詞虛詞(句式什麼的書上的用法就很全了)。學會總結已經學會的東西並會應用就可以了。

2樓:匿名使用者

古文考試考的都是課外內容,但是課內知識,課內要踏實學。

一般老師都會布置預習作業,這機會要把握,自己翻譯、要動腦子,再跟參考或老師上課的

內容校對,看錯誤是什麼,是記不住某幾個還是句子不會翻譯。

很多古文都是要背誦的,其實這看起來沒什麼意義但是很有用,古時候什麼「人之初 性本善」都是靠老師每天帶著同學念叨出來的,背誦過程中會體會到其中很多意義。

3樓:霧島幽雪

我上高中時的古文幾乎都是滿分以我的經驗不太建議你看課外的古文,我以前都是古文和翻譯對照著看,這樣最起碼可以知道全文大致的意思,然後在看重點的字,詞的翻譯,記住(因為這多半是考試的採分點)。通讀全文,不一定要會背,但一定要眼熟(老師要背的除外)。至於平時試卷上的課外古文,在老師分析試卷時要記下實詞,虛詞出現的特殊用法或意思,其它課本上其實應該都有涉及,可以忽略不計,因為你今天考完這篇,下回就不會再考了,不用廢太多時間,明白大致說什麼就好。

4樓:桌球

以下是周振甫先生說的:

怎樣學習古文?我們翻開《唐才子傳》,在《王勃》傳里,說:"六歲善辭章。

"他六歲已經會寫詩文了。當時的詩,就是古詩、律詩、絕詩,當時的文,即古文、駢文。六歲怎麼就會寫這樣的詩文呢?

再看《駱賓王》傳,稱"七歲能賦詩";《李百藥》傳,稱"七歲能文";《劉慎虛》傳,"八歲屬文上書",類似的記載還有不少。換言之,在唐朝,七八歲的孩子不僅會讀懂古文、駢文、舊體詩,還會寫古文、駢文和舊體詩。是不是當時的人特別聰明呢?

不是的。我們再看近代人,如康有為,"七歲能屬文"。梁啟超"六歲畢業《五經》,八歲學為文,九歲能日綴千言"。

可見古今人的聰明是相似的。那麼,不論是唐代人或近代人,他們從小就能讀懂古文,不僅會讀,還會寫古文和舊體詩。為什麼現在人讀懂古文會成問題呢?

這當跟讀法有關。

我曾經聽開明書店的創辦人章錫琛先生講他小時的讀書。開始讀《四書》時,小孩子根本不懂,所以老師是不講的。每天上一課,只教孩子讀,讀會了就要讀熟背出。

第二天再上一課,再教會孩子讀,讀熟背出。到了節日,如陰曆五月初五的端陽節,七月初七的乞巧節,九月初九的重陽節,年終的大節,都不教書了,要溫書,要背書。如在端陽節要把以前讀的書全部溫習一下,再全部背出。

到年終,要溫習一年讀的書,全部背出。到第二年年終,除了要背出第二年所讀的書外,還要揹帶書,即把第一年讀的書也要連帶背出。因此,像梁啟超的"六歲畢業《五經》",即六歲時已把《五經》全部背出了;所以他"九歲能日綴千言"。

因此,《唐才子傳》裡講的"六歲善辭章","七歲能賦詩",按照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說法,他們在六歲七歲時,熟讀的詩和唐詩一定遠遠超過三百首,那他們的會吟詩也就不奇怪了。

我向張元善老先生請教,問他小時怎樣讀書的。他講的跟章錫琛先生講的差不多,他說開始讀時,對讀的書完全不懂。讀了若干年,一旦豁然貫通,不懂的全懂了,而且是"立體的懂",它的關鍵就在於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裡。

假如不是熟讀背出,把所讀的書全部裝在腦子裡,讀了一課書,記住了多少生字,記住了多少句子,這只是"點線的懂"。記住的生字是點,記住的句子是線。點線的懂是不夠的。

因為乙個字的解釋在不同的句子中往往因上下文的關係而有變化,乙個字在不同的結構裡會具有不同的用法,記住了乙個字的乙個解釋和一種用法,碰到了這個字的解釋和用法有變化時就不好懂了。讀一課書,記住了這課書中的生字,記住了這課書中的句子,這叫平面的懂。平面的懂只懂得這課書中的字的意義和用法;同樣的字,在別課書中,它的意義和用法假如有了變化,就看不懂了。

因此,平面的懂還不夠,不夠解決乙個字的解釋和用法的多種變化。把一部書全部讀熟就不同了,開始讀時不懂,讀多了漸漸懂了。比方讀《論語》,開始碰到"仁"字不懂,"仁"字在《論語》中出現了104次,當讀到十幾次的"仁"字時,對"仁"字的意義漸漸懂了,當讀到幾十次、上百次的"仁"字時,對"仁"的意義懂得更多了。

因為熟讀背誦,對書中有"仁"字的句子全部記住,對有"仁"字的句子的上下文也全部記住,對於"仁"因上下文的關係而解釋有變化也罷,對有"仁"字的片語因結構不同而用法有變化也罷,全都懂了,這才叫"立體的懂"。

這個"立體的懂"有三方面,一方面是詞的具體解釋;一方面是乙個詞作為術語時,了解術語的理論意義;一方面是要讀懂文章的用意。就詞的具體解釋說,如《論語》中的"仁"字,在《學而》篇裡:"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這個"仁"字是指一種很高的道德標準,即仁德,認為孝弟是仁德的根本。在同一篇裡,說:"泛愛眾,而親仁。

"這個"仁"不指仁德,是指具有仁德的人,"仁"的解釋稍有變化了。在《里仁》篇,說:"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裡"指居住,這兩個"仁"指有仁德的地方,相當於好的環境,"仁"的解釋又有些變了。在《子路》篇裡,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假使有王者興起,一定要經過三十年才能推行仁政。這個"仁"字指推行仁政,解釋又有些變了。這個"仁"解釋成推行仁政,成了動詞,用法也變了。

在這些句子裡,"仁"字作為仁德的意義沒有變,只是由於上下文的不同,由於用法的不同,在具體解釋上有了變化。不懂得這種具體解釋上的變化,光懂得"仁"指仁德,碰到具體解釋上有變化的句子就看不懂了。要是把以上舉的句子都讀熟了,懂得了這些具體解釋上的變化,這就是對"仁"字在解釋上的立體的懂。

從前人讀《論語》,就要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了,才會懂得"仁"字在不同上下文中具體解釋的變化。用"仁"字作例,把《論語》全書讀熟背出了,《論語》中別的不少的字,它們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體解釋的變化和用法,也都懂了。有了這個基礎,再去讀別的古文,比方讀唐宋以來的古文,不論唐宋以來的古文中的字,它們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具體解釋有多少變化,它們的用法有多少變化,都可以理解了,這就是立體的懂在讀懂古文上的好處。

從前人讀書,為什麼六七歲七八歲的孩子,就會讀懂古文,不僅讀懂,還會寫古文,就因為他們小時,比方把《論語》全部讀熟背出,對《論語》中的字有個立體的懂,所以他們在六七歲或七八歲時就會讀懂古文了。再說,到了辛亥革命以後,廢科舉,興學校,學校裡不讀《論語》,改讀教科書了,那時從學校裡畢業出來的學生,他們會讀古文,又是怎樣來的呢?原來當時的學校裡,也教文言文,一到中學,就教傳誦的古文,不但教古文,也要熟讀背誦,當時的中學畢業生,讀四年中學,在四年中讀了不少篇的古文,讀熟背出了不少篇的古文,有了這個基礎,他們對讀熟背出的不少篇古文中的字,也就有了立體的懂。

在這個基礎上,就能讀懂唐宋以來的古文了;即使有些字不認識,查一下字典也就懂了。因此要會讀古文,不一定像私塾中的教法,一定要把《四書》《五經》都熟讀背出才行,像辛亥革命後的學校裡,教學生熟讀背出多少篇古文也行。

學會讀古文跟學會讀外文相似。我向語言學大師呂叔湘先生請教,他小時候怎樣學外文的。呂先生說,他小時讀外文,老師要背,不是整課書背,是就讀的書,老師挑出其中精彩的段落來要學生背,背精彩的段落不長,可以背出。

這次背出一段,下次再背出另一段,積少成多,就背出不少段落了。這是呂先生他們所以對英文有立體的懂的原因。《朱子語類》卷十一:

"人讀史書,節目處須要背得,始得。如讀《漢書》,高祖辭沛公處,義帝遣沛公入關處,韓信初說漢王處,與史贊《過秦論》之類,皆用背得,方是。若只是略綽看過,心下似有似無,濟得甚事!

"朱熹講讀史書,挑重要節目處來讀,跟呂先生的**相似。呂先生講就一篇中挑精彩的段落來背,更為靈活可行。不論讀古文或白話文,這方法都可行。

呂先生小時學英語的方法,可以參考來使我們達到對古文或外語的立體的懂。

再說張元善先生結合熟讀背誦來講"立體的懂",還有乙個意思,即培養語感。學習古文也是學習語言。《孟子?

滕文公下》:"'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

'使齊人傅諸

'。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喧嚷)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

引而置之莊岳(齊街裡名)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把方言區的孩子送到北京來念書,不用教他北方話,過幾年,他的北方話就講得好了,從發音到用詞都北方話化了。他回到家裡,聽到家裡的大人講話不合北方話的標準,還會起來糾正,他已有了北方話的語感了。

學習古文也這樣,熟讀背誦了多少篇古文,培養了對古文的語感,對於古文的用詞造句,尤其是虛詞的運用都熟悉了,也就會理解了。

5樓:匿名使用者

照著古文的翻譯背誦! 課文是一定要會背得! 在著重理解幾個重點詞語的意思 基本就沒問題了

6樓:匿名使用者

多看看多了就會了, 很多東西是猜出來的 然後有些東西看得多了 再去查字典 第一遍先別查 碰到6,7遍的再查

如何學習文言文

7樓:卓越教育

1、課內文言文

首先把課內的課文弄清弄懂,在學習課內文言文中最基本的

是課下的註釋還有通篇解釋時不懂的字詞意思或者語法,做到最起碼能夠把整篇文章完整的翻譯成現代語言,即大家能懂得意思。

其次,在初學文言文階段,文言文對我們而言如同一門外語,我們不了解的很多,這時需要我們要有一種較真的精神,具體到每乙個字都弄明白它的意思或者作用。

另外,多讀課文。「書讀百遍,其意自現」,起初不明白的,多讀幾遍意思慢慢就明白了,在讀的時候注意怎麼斷句,培養自己的語感。在判斷如何斷句的時候,它的意思大概就浮現眼前了。

課內文言文要做到熟練,對文中的字、詞、語法、作用做到印象深刻,自己課下做好總結,即同乙個詞它的作用遇到過多少個,分別是什麼,根據課文記住例子。

2、課外文言文

課外文言文起乙個拓展的作用。在起初接觸文言文時,由於缺乏對字、詞意思、詞類活用等作用以及語法的了解,起初學生讀不懂很正常,這需要乙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就像學生開始學習英語一樣,從開始的不懂到後來的熟練,都需要經歷一段知識積累的過程。課外文言文的擴充,是在課內文言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能夠接觸到同一字、詞更多不同的意思和用法,擴充學生的知識庫。

3、準備好古漢語詞典

在學習文言文,或者自己看文言文的時候,希望學生養成乙個習慣:古漢語詞典不離身。在看文言文時,遇到不懂的就去翻詞典,在看詞典的時候,養成乙個習慣,把它的每乙個意思看乙個遍。

同時有例句的,試著自己根據它給出的詞義,能不能看懂例句的意思。

好習慣的養成古漢語詞典不離身—養成查詞典的習慣

多動腦—思考它在文中屬於詞典解釋中哪個意思,可以一一套入嘗試翻譯對不對。

多動嘴—不明白的句子,不知道怎麼斷句的句子,發聲讀出來,看看怎樣斷句合理。

多動手—查詞典以及注意看懂後把詞典上遇到的幾個比較基本的,比較常見的意思記在這篇文章旁邊,最好配有例句。儲存好這份資料。

資料的收集—把文言文做過的資料都放在一起,為複習做好準備。

如何讀一些文言文古書,怎麼學習文言文?我想看些史書,有些不懂。

客家話雖然和普通話相比,含有不少古漢語的語音遺存,但靠客家話就能讀通古書還是不太可能的。一來自古 秦漢之後 文言文與口語就不同,古人並不是怎麼說話就怎麼寫東西的。如果沒有受過訓練,即使是古代人,聽別人 讀書 其實也是 聽 不懂的。說的話是白話,寫的書是文言,口語與書面語的分離是中國古文明一大特色。二...

文言文教學指南,怎樣學習文言文

應該說,絕大部分學生從內心深處是不會主動喜歡文言文的,他們學文言文純屬被動地接受。所以要讓學生聽得進學得好,老師必須下功夫。第一,必須幫助學生克服 怕 的心理。學生片面認為,文言文與自己的生活遙不可及,學習文言文難度很大。教師可通過一些日常語 成語告訴他們文言文和我們現實生活聯絡較緊密。攻心為上,我...

高中文言文有哪些學習方法,學習文言文的方法還有哪些?

與初中文言文相比,高中文言文篇幅更長,資訊量更大,語法要求也更複雜。初中的學習方法顯然不能適應高中的文言文學習,為此,高中生必須調整文言文學習的策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首先,對高中文言文的知識結構和學習重點應該有初步的把握。第一,從字的層面上看,應該做到讀得準 寫得出,即能準確把握字音和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