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博物館的十三大景區

2021-03-04 09:07:58 字數 5780 閱讀 8152

1樓:梅林曉風

神路神路是明十三陵的第乙個景點,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石象生,龍鳳門等組成。

石牌坊 為陵區前的第一座建築物,建於2023年(嘉靖十九年)。牌坊結構為五楹、六柱、十一樓,全部用漢白玉雕砌,在額枋和柱石的上下,刻有龍、雲圖紋及麒麟、獅子等浮雕。這些圖紋上原來曾飾有各色彩漆,因年代久遠,現已剝蝕淨盡。

整個牌坊結構恢巨集,雕刻精美,反映了明代石質建築工藝的卓越水平。

過了石牌坊,即可看到在神道左、右有兩座小山。東為龍山(也叫蟒山),形如一條奔越騰挪的蒼龍;西為虎山(俗稱虎峪),狀似 乙隻伏地警覺的猛虎。中國古代道教有「左青龍,右白虎」為祥瑞之兆的傳 說,「龍」、「虎」分列左右,威嚴地守衛著十三陵的大門。

大紅門 坐落於陵區的正南面,門分三洞,又名大宮門,為陵園的正門。大門兩旁原各豎一通石碑,上刻**人等至此下馬字樣。凡是前來祭陵的人,都必須從此步入陵園,以顯示皇陵的無上尊嚴。

大門兩側原設有兩個角門,並連線著長達80華里的紅色圍牆。在蜿蜒連綿的圍牆中,另設有一座小紅門和十個出入口,均派有重兵駐守,是百姓不可接近的禁地。這些圍牆都早已坍塌,有些殘跡尚依稀可辨。

大紅門後的大道,叫神道,也稱陵道。起於石牌坊,穿過大紅門,一直通向長陵,原為長陵而築,但後來便成了全陵區的主陵道了。該道縱貫陵園南北,全長7公里,沿線設有一系列建築物,錯落有致,蔚為壯觀。

碑亭位於神道**,是一座歇山重簷、四出翹角的高大方形亭樓,為長陵所建。亭內豎有龍首龜趺石碑一塊,高6公尺多。上題大明長陵神功聖德碑,碑文長達3500多字,是明仁宗朱高熾撰文,明初著名書法家程南雲所書。

該碑碑文作於2023年(洪熙元年),碑石卻是2023年(宣德十年)才刻成的。在碑陰面還刻有清代乾隆皇帝寫的《哀明陵十三韻》。碑文詳細記錄了長、永、定、思諸陵的殘破情況。

碑東側是清廷修明陵的花費記錄。西側是嘉慶帝論述明代滅亡的原因。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華表,其頂部均蹲有乙隻異獸,名為望天犭孔。

華表和碑亭相互映襯,顯得十分莊重渾厚。 在碑亭東側,原建有行宮,為帝後前來祀陵時的更衣處,現已無存。

石雕群是陵前放置的石雕人、獸,古稱石像生(石人又稱翁仲)。從碑亭北的兩根六角形的石柱起,至龍鳳門止的千公尺神道兩旁,整齊地排列著24只石獸和12個石人,造型生動,雕刻精細,深為遊人所喜愛。其數量之多,形體之大,雕琢之精,儲存之好,是古代陵園中罕見的。

石獸共分6種,每種4只,均呈兩立兩跪狀。將它們陳列於此,賦有一定含義。例如,雄獅威武,而且善戰;獬豸為傳說中的神獸,善辨忠奸,慣用頭上的獨角去頂觸**之人。

獅子和獬豸均是象徵守陵的衛士。麒麟,為傳說中的」仁獸」,表示吉祥之意。駱駝和大象,忠實善良,並能負重遠行。

駿馬善於奔跑,可為坐騎。 石人分勳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為皇帝生前的近身侍臣,均為拱手執笏的立像,威武而虔誠。 在皇陵中設定這種石像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就有了。

主要起裝飾點綴作用,以象徵皇帝生前的儀威,表示皇帝死後在陰間也擁有文武百官及各種牲畜可供驅使,仍可主宰一切。

櫺星門 又叫龍風門。由四根石柱構成三個門洞,門柱類似華表,柱上有雲板、異獸。在三個門額枋上的**部分,還分別飾有一顆石雕火珠,因而該門又稱「火焰牌坊」。

龍鳳門西北側,原建有行宮,是帝后祭陵時的歇息之處。

長陵明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號永樂)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寢。在十三陵中建築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地面建築也儲存得最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長陵的陵宮建築,占地約12萬平方公尺。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

第一進院落,前設陵門一座。其製為單簷歇山頂的宮門式建築,面闊顯五間,簷下額枋、飛子、簷椽及單昂三踩式斗拱均係琉璃構件;其下闢有三個紅券門。陵門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隨牆式角門(已拆除並封塞)。

院內,明朝時建有神廚(居左)、神庫(居右)各五間,神廚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廚、神庫均毀於清代中期,碑亭則儲存至今。

定陵定陵地宮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裡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后。 該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建於1584~2023年(萬曆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

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公尺。它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發掘了的陵墓。

定陵地宮可供遊人參觀。

明定陵地面建築的總布局,呈前方後圓形,含有中國古代哲學觀念天圓地方的象徵意義。定陵早在萬曆帝生前就開始營建,萬曆十二年(公元2023年)開工,歷時6年方完成,耗銀八百萬兩。陵墓建成時皇帝只有28歲,直到2023年才正式啟用,該陵墓整整閒置達30年之久。

定陵成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園之一。它的地面建築共佔18萬平方公尺,前有寬闊院落三進,後有高大寶城一座。陵正門前方是三卒漢白玉石橋。

過了橋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圍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監等建築物300多間。再往後就是陵園最外面的圍牆-外羅城(圍牆外的圍牆)。

昭陵明昭陵位於大峪山東麓,是明朝第十二帝穆宗莊皇帝朱載垕(年號隆慶)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規模復原修葺的陵園,也是陵區正式開放的旅遊景點之一。

昭陵陵園建築面積為35000平方公尺,現存有完整的祾恩門、祾恩殿及其東西配殿,和方城、明樓、寶頂等。這裡埋葬有明朝第十二帝穆宗朱載垕和他的三位皇后。 穆宗,年號隆慶(1537~1572),在明朝16帝中是個平庸的皇帝,登基6個月便不願過問政務,在位6年從未公開發表過自己的政治主張。

永陵明永陵位於陽翠嶺南麓,是明朝第十一帝世宗肅皇帝朱厚熜(年號嘉靖)及陳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 永陵的營建在世宗皇帝登極後的第十五年。係其在位時營建的「壽宮」。

但其卜選陵址卻是在嘉靖七年(1528)皇后陳氏去世之時。當時,世宗命輔臣張璁及兵部員外郎駱用卿等人為陳皇后選擇陵地。同時,也秘密選好了自己的陵地。

駱用卿在嘉靖年間以通曉風水術聞名,他來到天壽山後,外觀山形,內察地脈,為世宗選擇了橡子嶺和十八道嶺兩處吉壤。隨後,世宗就帶領從臣和欽天監**到駱用卿為他選定的兩處吉壤察看。看後,覺得十八道嶺風水最佳,決定在那裡建陵。

但還不放心,又派人到江西一帶找來著名風水師楊筠松、曾文迪、廖三傳的後人再次察看。最後十八道嶺被確定為建陵地點。世宗嫌十八道嶺山名**,下詔更名為「陽翠嶺」。

嘉靖十五(2023年)四月二十二申時,浩大的陵工開始了。世宗皇帝親自主持了祭告長陵的典儀,武定侯郭勳、輔臣李時奉命總理山陵營建事宜。在這一天動工的還有其他七陵的修繕工程、長陵神道甃石以及石像生加護石台等工程……

獻陵明獻陵,位於天壽山西峰之下,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熾(年號洪熙)和皇后張氏的陵寢。 獻陵的營建是在仁宗死後開始的。仁宗臨終曾遺詔:

「朕既臨御日淺,恩澤未浹於民,不忍重勞,山陵制度務從儉約。」宣宗朱瞻基即位後,遵照仁宗遺詔營建獻陵。他召尚書蹇義、夏元吉至皇宮,對他們說,國家以四海之富葬其親,豈惜勞費?

然古之聖帝明王皆從儉制。作為孝子也只是想使親人體魄永久儲存,並不想厚葬。秦、漢時期厚葬的弊病,足為明戒。

何況皇考遺詔從儉建陵,天下共知,今建山陵,我認為應遵皇考先志,卿等以為如何? 蹇義等回答說:聖見高遠,發於孝誠,這是對千秋後世都有益處的事。

於是,宣宗親定陵園規制,並委派成山侯王通、工部尚書黃福總理修陵事宜。從洪熙元年七月興工,到八月玄營落成,埋葬仁宗,僅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地面建築也陸續營建。

八月,行在工部奉命營建門樓、享殿、左右廡配殿和神廚。正統七年(2023年)十二月建造明樓,次年三月,陵寢建築全部完工。參加陵園營建的有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統領的萬名軍士,南京海船廠附近江北府衛旗軍工匠118000人,以及河南、山東、山西、直隸、鳳陽、大名等府州徵調的民夫5萬人……

慶陵明慶陵,位於北京昌平天壽山陵內黃山寺二嶺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貞皇帝朱常洛(年號泰昌)和皇后郭氏、王氏、劉氏的合葬陵寢。

慶陵的地下玄宮自天啟元年(公元2023年)三月定穴營建,七月二十九日合龍門,歷時四個月,耗帑銀150萬兩。且工程質量精細,除玄宮全部用石料外,其「後、中、前殿」,有「重門相隔」。天啟六年(公元2023年)地面建築完工。

其陵園建築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單空石橋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遺作,亭內豎碑,螭首龜跌,無字。

陵宮建築總體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占地約2.76萬平方公尺。前面有兩進方院,彼此不相連線,在二進院落之間有神道相連,並於第一進院落後建單空石橋三座。

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院內置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間。神帛爐兩座。

第二進院落,前設三座門,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案上擺放石質香爐一,駐泰、花瓶各二,方院之後為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簷歇山式明樓。樓內豎聖號碑,上刻「大明」「光宗貞皇帝之陵」。明樓后寶城內滿填黃土,**夯築上小下大的圓柱形體為寶頂,底部直徑約28公尺。

冢前攔土牆與寶城牆等高,並與寶城城台及兩側牆體圍成乙個平面近於「月牙」形狀的院落——啞巴院,院內有隨牆式琉璃照壁。零工外還有一些附屬建築,如宰牲亭、神廚、神庫、祠祭署、神宮監、朝房、果園、榛廠、神馬房等。

茂陵明茂陵,位於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是明朝第八帝憲宗純皇帝朱見深(年號成化)和王氏、紀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寢。茂陵的陵名定於成化二十三年(2023年)九月十五日.同日,嗣皇帝孝宗朱佑樘下旨建陵。

陵址由禮部右侍郎倪岳及欽天監監正李華等人卜定。內官監太監黃順、御馬監太監李良、太傅兼太子太師保國公朱永、工部左侍郎陳政奉命提督軍士工匠營造。九月十九日,山陵啟土動工,所役京營軍將達4萬之眾。

十二月十七日,葬憲宗及孝穆太后。弘治元年(2023年)四月二十四日,茂陵陵寢工程竣工,共用了七個多月的時間。陵寢制度大體如裕陵,但寶城內琉璃照壁後面設有左右兩個方向的踏跺,可上登寶山,又與其他各陵均不相同。

康陵明康陵,位於金嶺(又名蓮花山或八寶蓮花山)東麓,是明朝第十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號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寢。

景陵明景陵,位於天壽山東峰(又名蒙特內哥羅)之下,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年號宣德)與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 景陵的營建始自宣宗去世之後。英宗朱祁鎮即位後隨即派人赴天壽山陵區卜地。

宣德十年(2023年)正月十一日,陵寢營建正式動工。太監沐敬、豐城侯李賢、工部尚書吳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國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內府各衙門、錦衣衛等共發軍民工匠10萬人興役。

六月二十一日,葬宣宗。天順七年(2023年)三月十九日,陵寢工畢。其間斷斷續續共歷28年的時間。

陵園制度,一遵獻陵儉制。其神道從長陵神道北五空橋南向東分出,長約1.5公里,途中建單空石橋一座。

陵宮朝向為南偏西55o,占地約2.5萬平方公尺。寶城因地勢修成前方後圓的修長形狀。

前面的二進方院和後面的寶城連成一體。中軸線上依次修建祾恩門、祾恩殿、三座門、櫺星門、石供案、方城、明樓等建築。

泰陵明泰陵,位於筆架山東南麓,這裡又稱「施家臺」,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佑樘(年號弘治)及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泰陵陵事的籌劃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後。《明武宗實錄》記載,武宗即位後,即著手籌辦孝宗喪事。禮部左侍郎李傑、欽天監監副倪謙和司禮監太監戴義對武宗說:

「茂陵西面有個叫施家臺的地方,是個建陵的吉地,大行皇帝的陵寢可以在那營建。」工科右給事中許天錫也向武宗建議,派廷臣中精通風水術的人,前去複視一次。他還提議:

「如有疑,亟移文江西等處。廣求術士,博訪名山,務得主勢之強,風氣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著,庶可安奉神靈,為國家祈天永命之助。」禮部亦贊成這個提議。

於是,武宗命太監扶安、李興、覃觀及禮部右侍郎王華等人前往施家臺看視,最後確定在那裡營建孝宗陵寢。

德陵明德陵位於潭峪嶺西麓,是明朝第十五帝熹宗折皇帝朱由校(年號天啟)和皇后張氏的合葬陵寢。

裕陵明裕陵是明朝第六帝英宗睿皇帝朱祁鎮(年號正統、天順)和皇后錢氏,周氏的合葬陵墓。公元2023年建,由石供器、寶城和明樓等組成。陵制簡樸。

思陵明思陵,位於陵區西南隅的鹿馬山(又名錦屏山或錦壁山)南麓,是明朝最後一帝朱由檢(年號崇禎)及皇后周氏、皇貴妃田氏的合葬陵墓。

清朝入主中原後,為收買人心,籠絡漢族地主階級為清延效力,始將這座葬有崇禎帝後的妃子墳命名為「思陵」,並改葬崇禎帝後,營建了地上園寢建築。按《清世祖實錄》記載,清廷下令以禮改葬崇禎帝後,並營建思陵建築,時在順治元年(2023年)五月。

明十三陵是怎麼來的,明十三陵是什麼樣的?

明成祖永樂七年 1409 開始建陵昌平。歷經230餘年,先後建立了十三座皇帝陵墓。陵園建築規回模巨集偉,答一陵各居一山之下,中有神路勾通各陵,形成乙個整體。明代永樂到崇禎,共十四個皇帝,其中景泰帝朱祁鈺葬在京西金山,其餘十三個皇帝都在永樂的周圍安葬。所以統稱為明十三陵。這一大片陵區也因封山而名為天壽...

十三陵中,哪個陵墓最大,明十三陵最大的是那個最小的是那個

長陵長陵,位於天壽山主峰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 公元1360 1424年 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稜 礻旁 下同 恩殿。陵寢的主體部分陵宮,始建於明永樂七年 公元1409年 明宣德二年 公元1427年 竣工。占地約12萬平方公尺。主要建築有寶城,直徑達300公尺左右,內填黃土,中部隆起部位稱為寶頂...

明代十三陵是什麼樣的,明十三陵是什麼樣的?

在這裡,共有兩對漢白玉雕成的華表,位於長陵神功聖德碑亭的四角處。4根華表對稱而設,每根華表通高為10.81公尺,其頂部各有異獸一尊,面南者稱望君出,面北者稱望君歸。每座華表上共刻有41條龍。明十三陵是什麼樣的?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昌平區北部的天壽山,是當今世界上儲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這裡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