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主義以民為本辦實事好事的事例

2021-03-04 09:07:55 字數 5086 閱讀 7531

1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1月1日取消

農業稅。改變了中國農民幾千年來交皇糧的歷史。

取消農業稅,可以使廣大農民手頭得到真正的實惠,切實減輕農民負擔。但這遠遠不是這一重大政策改革的全部。

在漫長的中國農業社會歷史上,**收繳農業稅、農民交納農業稅從來都是天經地義的。歷朝歷代,只有過區域性減輕包括農業稅在內的稅賦的舉措,還從來沒有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的先例。農民一直是中國人口的大多數,又是收入增長最緩慢、生活最艱難的社會弱勢群體。

因此,取消農業稅,首先體現了黨和**執政為民,扶持社會弱勢群體的施政理念。

取消農業稅,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農民的一種解放。在我國,農業徵稅、繳稅成本太大,這種成本有時候甚至超過了稅收本身。以農業稅為載體,派生出從農民、農村、農業攝取剩餘的稅費的品種多得令人眼花繚亂。

農業稅的取消,使這種到處向農民伸手的體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變;更為重要的是,現行的農村稅制,是在城鄉二元結構下設立的。這種兩線並行的稅制結構,再加上城鄉發展水平的不平衡,對中國農民形成了極不公平的稅收負擔。我國由7%的主稅及其20%的附加合成的農業稅稅率達8.

4%。據了解,對特定人群進行稅收,這種情況只有在中國才存在。因此,取消農業稅政策的提出,更多的是一種制度性的變化,是**對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平衡政策做出的重大調整,是對農民在稅負上與城市居民平等地位的恢復。

取消農業稅,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一項巨大成果。四百億的農業稅雖然只佔國家稅收總額的百分之二點幾,但今後這筆稅收不但沒有了,國家還要從財政中拿出一筆錢來支付農村基層的財政開支,這在以前即使想做也是難以做到的。因此,農業稅的取消,一方面意味著我國經濟結構在公升級的過程中,農業的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國目前已完全具備了取消農業稅而不至於影響國家全域性發展的經濟能力。

取消農業稅,對小區域經濟中的財政稅收結構的影響是最大的,特別是縣域經濟。對於許多農業縣、農業區域來說,財政稅收中的農業稅仍然是很大的比重。農業稅的取消,使得這些地方的財政稅收結構面臨著重大的變革,並進而將影響到更大的區域甚至是國家財政稅收結構的變革。

因此,取消農業稅,實際上是對財政稅收結構、小區域經濟結構、社會結構、甚至是國家巨集觀經濟結構的深刻變革的開始,意味著我們的改革已開始走向最艱鉅的領域。

取消農業稅以及**政策向「三農」傾斜,並不損害城市的發展和市民的利益。相反,還將最終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乙個淺顯的道理:

全國13億人中的9億多農民增收了,消費水平提高了,必將促進城鄉市場的暢旺,拉動內需,城鎮的生產、銷售和消費等環節也將隨之步入良性迴圈,進而加快城市工業化的步伐。同時,城鄉差距的縮小,還會促使農村社會更加穩定,並有助於全社會的穩定。一句話,中國的改革,都是從解放農民開始的。

沒有富裕的農民,就沒有富裕的中國;沒有農村的穩定,就不可能有乙個穩定和諧的中國社會。

農業稅這項「千年古制」的最終廢除,是中國歷史上的乙個偉大壯舉,其意義是空前的,並將對中國社會的全面發展產生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取消農業稅,並不僅僅是中國農民的福音,更是13億中國人共同的福音。

2樓:紅色的小棗

太多了 不說抗震救災那樣的大事。身邊的例子也不少。

過去,城市裡工人有醫保,不用擔心失業,單位分房,孩子入學有單位的子弟學校(這條不普遍)。農村,不太好說了。

現在 免除農業稅,農村義務教育免費,在農村實行新醫保。加大高校獎學金助學金的覆蓋範圍。

國際上,關注海外華人華僑的利益。

現在社會上的陰暗面不是社會主義造成的,恰恰是社會主義不發展的結果。

3樓:文潤天涯

基本找不出來,所有當時宣傳好的案例在n年都被證明是倒退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可能只有**裡面有吧!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為官清廉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好官找一種相關故事讀一讀

5樓:火焰烈車

西門豹主人公西門豹

包拯,包拯為官清廉公正無私,自己的舅舅犯了法也要打板子

6樓:蘇道坤

包拯,包拯為官清廉公正無私,自己的舅舅犯了法也要打板子

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000字

7樓:箬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心得體會

我們說,乙個人為人處世,總要受一定價值觀的影響和支配,它就好象是行動的指南針,不可或缺。同樣,我們國家和社會,也需要有一種社會成員普遍認同的價值體系來維繫和支撐,在這個體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導作用的就是核心價值體系,它是維繫社會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推動社會全面發展的精神動力、指引社會前進方向的精神旗幟。

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社會的核心價值體系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它體現在社會成員的具體行為中,體現在現實生活裡,和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它概括起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基本內容,即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蘊涵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價值理念,是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緊密聯絡的,具有鮮明的實踐指向。

也可以說,「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現實價值目標。

通過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學習,我認為我們中**員必須從其四個基本層面加深理解,並結合實際工作加以踐行。

第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旗幟和靈魂,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才能有效引領和整合社會思潮,在尊重差異中擴大社會認同,在包容多樣中形成思想共識,團結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認識水平的人們共同進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集中地代表了我國各族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者、愛國者的共同利益和願望,是保證全體人民在政治上、道義上和精神上團結一致, 克服任何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通過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有利於增強我們黨員幹部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鑑別力,築牢思想防線,自覺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的界限,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同私有化同單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同西方資本主義民主的界限,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同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堅決抵制各種錯誤思想影響,始終保持正確立場、頭腦清醒。

目前,一些國際反動組織妄圖**我國,西方資本主義也試圖用和平演變等方式同化我國,在這種形勢下,我們黨員的價值觀取向,直接影響我們黨的執政之基,因此,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這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他是我們共產黨人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二,民族精神是一定社會的時代精神的基礎和淵源,一定社會的時代精神賦予愛國主義精神發展的活力和動力。民族精神蘊含著民族的理想和信念,體現著民族的思想道德觀念及其行為準則,是統一思想、規範行動、保持團結穩定的強大力量。在幾千年的歷史程序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

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這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徵,是維繫國家統

一、民族團結的精神紐帶,是中華民族歷經風雨曲折而始終堅如磐石的乙個重要原因。民族精神之所以能夠維繫民族的團結統一,核心因素是愛國主義。這種歷久彌新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緊緊地把所有中華兒女維繫在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從南宋的文天祥,清末的林則徐,近代的常州三傑之一的瞿秋白,他們在不同的時代,都在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奮鬥,這就是一種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當代共產黨人也需要一種精神,就是肩負起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新中國使中華民族擺脫了封建主義枷鎖和殖民主義的屈辱,如今,我們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使祖國重新以新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永遠是我們凝神聚力的精神支柱。

第三, 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改革創新同愛國主義精神在本質上是相統的。民族精神的發展進步,靠的就是不斷改革創新,任何乙個民族,如果閉關自守,孤立發展,就必然走向落後和衰亡。

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汲取一切先進科學的精神營養並充實到自己的民族精神寶庫之中,推動民族精神的發展,才能生生不息,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它包括與時俱進的意識和精神,開拓進取的意識和精神,求真務實的意識和精神,講求效益的意識和精神,奮勇爭先的意識和精神。中國人民就是依靠這種精神,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經受了各種嚴峻考驗,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開闢了中華民族近代以來發展最好最快的歷史新時代。

時代精神反映乙個時代基本特徵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同時也是社會成員普遍認同的思想觀念和精神狀態,影響著時代進步的方向和潮流。乙個國家依靠創新來發展,乙個單位同樣要依靠創新才能適應社會發展。我所大力發展2個省中心乙個國家中心,就是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乙個生動例子,這種發展順應了質檢機構的發展趨勢,從綜合性檢測機構到部分檢測專案實現專業化,這是對質檢事業的一種創新,是一種新的發展思維模式,是引導常州質檢大步邁進的巨集偉藍圖。

第四,必須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其他社會成員有著很強的示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黨員必須帶頭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身作則,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眾。

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指導主觀世界的改造,加強個人思想品德修養,帶頭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 生觀、價值觀。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要求我們黨員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道德問題是做人的首要的基本問題。古人說:

「百行以德為首」,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在道德問題上,黨員、幹部無疑應該比普通群眾有更高的標準和要求。許多腐敗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大多是從操守不嚴、品行不端、道德敗壞開始的。

因此,我覺得黨員、幹部必須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浩然正氣,用自己的模範行為和高尚人格影響群眾,在各自工作崗位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除了理論的學習,我認為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最好的方式,就是向周圍的先進人物學習,包括每個系統,每個單位的先進人物 ,要學習他們牢記宗旨、執政為民的公僕情懷。雖然先進典型身處不同崗位,從事不同職業,但他們有乙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善於把實踐黨的先進性要求與本職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竭盡全力為人民謀利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為黨旗增輝、為黨的形象添彩。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心維護群眾」的責任意識,是「心裡裝著群眾、真情服務群眾」的公僕情懷,是「不畏艱難困苦、執著造福群眾」的敬業精神,是「忠於人民事業、無私奉獻群眾」的高尚情操。

我們向先進人物學習,就要常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責,多辦利民之事,傾情奉獻,造福人民。我們要始終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

近代中國社會主義的性質,社會主要矛盾,革命的任務,革命的性質其邏輯關係

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國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近代中國社會的基本特點和基本國情,是經濟 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極端不平衡。這種不平衡給中國革命和建設帶來了巨大影響,制約著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發展道路。國情 被西方列強壓...

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夠成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領導核心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根本上說,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中國能夠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這個巨集偉目標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國共產黨。第一,堅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擺脫國家貧窮落後面貌,實現現代...

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有何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由於抄社會主義改造後期過於急促襲和粗糙,遺留bai許多問題,在蘇共二十大du 引發我們以蘇zhi為鑑的推動下,黨決心 dao在實踐中加以解決。在全黨共同努力的基礎上,1956年召開的黨的八大對此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並形成一條正確的八大路線。儘管探索還只是初步的,八大路線也沒有能夠在實踐中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