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速有可能超過30萬千公尺每秒嗎,真空中的光速有可能超過每秒30萬千公尺嗎

2021-03-04 09:01:12 字數 5219 閱讀 2735

1樓:科幻怪怪

如果是以自己的光源為參考點

如果是以其它為參考點,就回有可能超過30萬千答公尺/秒。比如汽車停止時燈光速度是30萬千公尺/秒。而汽車行駛,可以假想它任意快,所以光速有可能超過30萬千公尺/秒。

2樓:匿名使用者

光速被認為是個標準的距離計量單位 基本不可能超過 慢於這個值的就有 在波色態凝聚體速度只有2公尺/s

真空中的光速有可能超過每秒30萬千公尺嗎?

3樓:豆汁兔晨晨

光速是來

物體可達到的最快速度源。光速bai

是怎樣與質量聯絡起來的du呢?「沒有內稟質zhi量的物dao體執行的最大速度即光速」。據說有科學家利用等離子雲之類的東西使光速降到很低,所以真空狀態下的光速是最大的,即3x10的8次方/秒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會吧,光速大約是30萬千公尺每秒,但準確值不到30萬千公尺

5樓:駐足

不可能 真空中無介質 在其內最大傳播速度為3x10的8次方公尺每秒

6樓:匿名使用者

光在真空中最大速度大約是每秒30萬千公尺

光速為什麼無法超過30萬千公尺每秒?

7樓:200912春

^相對論質量--速度公式 m=m0/√(1-v^2/c^2)-->可見:當物體速度v趨近光速c時,

m-->∞,此時,據牛頓定律 加速度a=f/m=f/∞,也就是現實中有限的力f無論多大,

均是加速度 a=0-->物體無法再被加速了,而達不到光速。

8樓:毛小雨

真空中的光速等於299792458公尺/秒(約合每秒30萬公里),這個速度並不是乙個測量值,而是乙個定義。

9樓:匿名使用者

極限速度,可能有其他東西會超過這個速度。不都有說超光速嗎。以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來說,只能監測到這個水平

10樓:匿名使用者

在宇宙中我們已知最快的速度為光速,而這個最快的速度則是和時間掛鉤的,任何達到極限的物品都是逃離不出時間這個概念的,光速也是如此

11樓:琉璃蘿莎

因為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0萬千公尺/秒,而在宇宙中內任何地方沒有絕對的真空空間,所以光速不會超過30萬千公尺/秒。

什麼東西速度能達到30萬千公尺每秒?那你們是如何得知的?科學家說的就一定對嗎? 20

12樓:鵝子野心

光速能達到30萬千公尺每秒。

光速測量方法

2023年,丹麥天文學家o.c.羅默利用木星衛星的星蝕時間變化證實光是以有限速度傳播的。

2023年,英國天文學家j.布拉得雷利用恆星光行差現象估算出光速值為c=303000千公尺/秒。

羅默的衛星蝕法

光速的測量,首先在天文學上獲得成功,這是因為宇宙廣闊的空間提供了測量光速所需要的足夠大的距離.早在2023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默(1644—1710)首先測量了光速.由於任何週期性的變化過程都可當作時鐘,他成功地找到了離觀察者非常遙遠而相當準確的「時鐘」,羅默在觀察時所用的是木星每隔一定週期所出現的一次衛星蝕.他在觀察時注意到:連續兩次衛星蝕相隔的時間,當地球背離木星運動時,要比地球迎向木星運動時要長一些,他用光的傳播速度是有限的來解釋這個現象.光從木星發出(實際上是木星的衛星發出),當地球離開木星運動時,光必須追上地球,因而從地面上觀察木星的兩次衛星蝕相隔的時間,要比實際相隔的時間長一些;當地球迎向木星運動時,這個時間就短一些.因為衛星繞木星的週期不大(約為1.75天),所以上述時間差數,在最合適的時間不致超過15秒(地球的公轉軌道速度約為30千公尺/秒).因此,為了取得可靠的結果,當時的觀察曾在整年中連續地進行.羅默通過觀察從衛星蝕的時間變化和地球軌道直徑求出了光速.由於當時只知道地球軌道半徑的近似值,故求出的光速只有214300km/s.這個光速值儘管離光速的準確值相差甚遠,但它卻是測定光速歷史上的第乙個記錄.後來人們用照相方法測量木星衛星蝕的時間,並在地球軌道半徑測量準確度提高後,用羅默法求得的光速為299840±60km/s.

布萊德雷的光行差法

2023年,英國天文學家布萊德雷(1693—1762)採用恆星的光行差法,再一次得出光速是一有限的物理量.布萊德雷在地球上觀察恆星時,發現恆星的視位置在不斷地變化,在一年之內,所有恆星似乎都在天頂上繞著半長軸相等的橢圓執行了一週.他認為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恆星發出的光傳到地面時需要一定的時間,而在此時間內,地球已因公轉而發生了位置的變化.他由此測得光速為:c=299930千公尺/秒

這一數值與實際值比較接近.

以上僅是利用天文學的現象和觀察數值對光速的測定,而在實驗室內限於當時的條件,測定光速尚不能實現.

地面測量方法

光速的測定包含著對光所通過的距離和所需時間的量度,由於光速很大,所以必須測量乙個很長的距離和乙個很短的時間,大地測量法就是圍繞著如何準確測定距離和時間而設計的各種方法.

最早於2023年艾薩克·畢克曼(beeckman)提出一項試驗,一人將遵守閃光燈一炮反映過一面鏡子,約一英里。伽利略認為光速是有限的,2023年他請二個人提燈籠各爬上相距僅約一公里的山上,第一組人掀開燈籠,並開始計時,對面山上的人看見亮光後掀開燈籠,第一組看見亮光後,停止計時,這是史上著名的測量光速的掩燈方案,這種測量方法實際測到的主要只是實驗者的反應和人手的動作時間。

伽利略測定光速的方法

物理學發展史上,最早提出測量光速的是義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2023年在他的實驗中,讓相距甚遠的兩個觀察者,各執一盞能遮閉的燈,如圖所示:觀察者a開啟燈光,經過一定時間後,光到達觀察者b,b立即開啟自己的燈光,過了某一時間後,此訊號回到a,於是a可以記下從他自己開燈的一瞬間,到訊號從b返回到a的一瞬間所經過的時間間隔t.若兩觀察者的距離為s,則光的速度為

因為光速很大,加之觀察者還要有一定的反應時間,所以伽利略的嘗試沒有成功.如果用反射鏡來代替b,那麼情況有所改善,這樣就可以避免觀察者所引入的誤差.這種測量原理長遠地保留在後來的一切測定光速的實驗方法之中.甚至在現代測定光速的實驗中仍然採用.但在訊號接收上和時間測量上,要採用可靠的方法.使用這些方法甚至能在不太長的距離上測定光速,並達到足夠高的精確度.

旋轉齒輪法

用實驗方法測定光速首先是在2023年由斐索實驗.他用定期遮斷光線的方法(旋轉齒輪法)進行自動記錄.實驗示意圖如下.從光源s發出的光經會聚透鏡l1射到半鍍銀的鏡面a,由此反射後在齒輪w的齒a和a』之間的空隙內會聚,再經透鏡l2和l3而達到反射鏡m,然後再反射回來.又通過半鍍鏡a由l4集聚後射入觀察者的眼睛e.如使齒輪轉動,那麼在光達到m鏡後再反射回來時所經過的時間△t內,齒輪將轉過乙個角度.如果這時a與a』之間的空隙為齒a(或a』)所佔據,則反射回來的光將被遮斷,因而觀察者將看不到光.但如齒輪轉到這樣乙個角度,使由m鏡反射回來的光從另一齒間空隙通過,那麼觀察者會重新看到光,當齒輪轉動得更快,反射光又被另乙個齒遮斷時,光又消失.這樣,當齒輪轉速由零而逐漸加快時,在e處將看到閃光.由齒輪轉速v、齒數n與齒輪和m的間距l可推得光速c=4nvl.

在斐索所做的實驗中,當具有720齒的齒輪,一秒鐘內轉動12.67次時,光將首次被擋住而消失,空隙與輪齒交替所需時間為

在這一時間內,光所經過的光程為2×8633公尺,所以光速

在對訊號的發出和返回接收時刻能作自動記錄的遮斷法除旋轉齒輪法外,在現代還採用克爾盒法.2023年安德孫用克爾盒法測得:c=299776±6km/s,2023年貝格斯格蘭又用克爾盒法測得c=299793.1±0.

3km/s.

旋轉鏡法

旋轉鏡法的主要特點是能對訊號的傳播時間作精確測量.2023年傅科成功地運用此法測定了光速.旋轉鏡法的原理早在2023年2023年就已為惠更斯和阿拉果提出過,它主要用乙個高速均勻轉動的鏡面來代替齒輪裝置.由於光源較強,而且聚焦得較好.因此能極其精密地測量很短的時間間隔.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從光源s所發出的光通過半鍍銀的鏡面m1後,經過透鏡l射在繞o軸旋轉的平面反射鏡m2上o軸與圖面垂直.光從m2反射而會聚到凹面反射鏡m3上,m3的曲率中心恰在o軸上,所以光線由m3對稱地反射,並在s′點產生光源的像.當m2的轉速足夠快時,像s′的位置將改變到s〃,相對於可視m2為不轉時的位置移動了△s的距離可以推導出光速值。式中w為m2轉動的角速度.l0為m2到m3的間距,l為透鏡l到光源s的間距,△s為s的像移動的距離.因此直接測量w、l、l0、△s,便可求得光速。

在傅科的實驗中:l=4公尺,l0=20公尺,△s=0.0007公尺,w=800×2π弧度/秒,他求得光速值c=298000±500km/s.

美國的麥可遜把齒輪法和旋轉鏡法結合起來,創造了旋轉稜鏡法裝置.因為齒輪法之所以不夠準確,是由於不僅當齒的**將光遮斷時變暗,而且當齒的邊緣遮斷光時也是如此.因此不能精確地測定象消失的瞬時.旋轉鏡法也不夠精確,因為在該法中象的位移△s太小,只有0.7公釐,不易測準.邁克耳遜的旋轉鏡法克服了這些缺點.他用乙個正八面鋼質稜鏡代替了旋轉鏡法中的旋轉平面鏡,從而光路大大的增長,並利用精確地測定稜鏡的轉動速度代替測齒輪法中的齒輪轉速測出光走完整個路程所需的時間,從而減少了測量誤差.從2023年至2023年,邁克耳遜曾前後從事光速的測量工作近五十年,在這方面付出了極大的勞動.2023年他的最後乙個光速測定值為

c=299796km/s

這是當時最精確的測定值,很快成為當時光速的公認值。

實驗室方法

光速測定的天文學方法和大地測量方法,都是採用測定光訊號的傳播距離和傳播時間來確定光速的.這就要求要盡可能地增加光程,改進時間測量的準確性.這在實驗室裡一般是受時空限制的,而只能在大地野外進行,如斐索的旋輪齒輪法當時是在巴黎的蘇冷與達蒙瑪特勒相距8633公尺的兩地進行的.傅科的旋轉鏡法當時也是在野外,邁克耳遜當時是在相距35373.21公尺的兩個山峰上完成的.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們可以使用更小更精確地實驗儀器在實驗室中進行光速的測量.

微波諧振腔法

2023年埃森最先採用測定微波波長和頻率的方法來確定光速.在他的實驗中,將微波輸入到圓柱形的諧振腔中,當微波波長和諧振腔的幾何尺寸匹配時,諧振腔的圓周長πd和波長之比有如下的關係:πd=2404825λ,因此可以通過諧振腔直徑的測定來確定波長,而直徑則用干涉法測量;頻率用逐級差頻法測定.測量精度達

.在埃森的實驗中,所用微波的波長為10釐公尺,所得光速的結果為299792.5±1km/s.

雷射測速法

2023年美國國家標準局和美國國立物理實驗室最先運用雷射測定光速.這個方法的原理是同時測定雷射的波長和頻率來確定光速(c=vλ).由於雷射的頻率和波長的測量精確度已大大提高,所以用雷射測速法的測量精度可達

,比以前已有最精密的實驗方法提高精度約100倍.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種測量光速的方法外,還有許多十分精確的測定光速的方法.

根據2023年第十五屆國際計量大會的決議,現代真空中光速的準確值是:

c=299792.458km/s

光速有可能超過30萬千公尺每秒忙,光速為什麼無法超過30萬千公尺每秒?

光速是速度極限是愛因斯坦相對論的結果,從量子角度看就不一樣了。至於有可能還是沒有可能沒法給你準確的回答,因為現在沒人知道。喜歡這方面的問題建議多看點相對論和量子學說方面的書籍,看你能接受哪個的理論了。乙個是認為世界是物質組成,乙個是認為世界是能量組成的。沒可能,因這個速度已是在真空中的,現在的介質當...

為什麼說實際上不可能達到甚至超過光速

當你運動的速度接近光速的時候,你會看到什麼呢?我認為會看到兩個世界,你向運動的方向看,會看到乙個變快的世界 向運動的反方向看,會看到乙個變慢的世界 以下是我對我這個想法的論證。假設在宇宙中有兩個相距非常遠的星球a和b,之間的距離是s,你在a與b之間的連線上的一點,為了方便就設在中點吧。經過時間t,a...

有人花30元買了個玉佛,說是真玉,有可能嗎

可能是不識貨的人賣的 有可能,因為玉很複雜,就是真的玉,價錢可以有幾元錢,也有幾十,幾百萬,關鍵在於質地不同,顏色不同,相差非常大。一般外面賣的幾元錢,幾十元錢的玉,基本上都是緬甸玉的下腳料,以前都是不要的,現在工藝發達了,可加工成各種工藝品。可能是真的 次品 有的玉石 也可能一文不值 這個很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