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死了人第一年不上墳,人死後一年忌曰有事不上墳行嗎

2021-03-04 00:50:04 字數 5018 閱讀 7705

1樓:匿名使用者

因地而異,有的地方在人死後的頭五周每週都要上墳,然後就是每年年祭,正月14和農曆7月14都要祭,這是山東濱州的風俗。不同的地方應該有不同的方式吧。

2樓:徐學亮

我們這不是,不過第一年不貼春聯,不,是三年不貼春聯

人死後一年忌曰有事不上墳行嗎

3樓:匿名使用者

按風俗新墳應在驚蟄之前上墳。逝者的新房子應該在雷雨季到來之前修好呀。你可以在驚蟄之前安排乙個時間上墳就可以了,不需等到忌日這一天。

不過現在講究移風易俗,只要有這對逝者的尊敬的心境,確因路途遙遠,有事難走開,也談不上行與不行。

人去世後為什麼三年不讓上墳

4樓:倚天睡月

各地習俗不同。我們這次年還必須請客來上。

人死後為什麼上墳

5樓:陽城幹部

土葬在野外,風吹雨打的每年須再添些土。叫上墳。久而久之也紀念一番。

6樓:非常維他哥

清明上墳,即祭掃墳墓。祭掃墳墓,對死者表示悼念。

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

「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

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流傳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一直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

《清通禮》雲:「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並相傳至今。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

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有的富戶要攜家眷乘車坐轎,親自到墳塋去祭掃。屆時要修整墳墓,或象徵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後人。祭罷,有的圍坐聚餐飲酒;有的則放起風箏,甚至互相比賽,進行娛樂活動。

婦女和小孩們還要就近折些楊柳枝,將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條穿起來。有的則把柳條編成籮圈狀,戴在頭上,謂「清明不戴柳,來生變黃狗」。此即是掃墓又是郊遊,興盡方歸。

歷史記載:

第乙個清明掃墓的:晉文公

第乙個清明被掃墓的:介子推

為何掃墓: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作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他打好行裝,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歷史淵源:

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與此觀念相適應的有關祭祀活動曾多得不勝列舉。隨著歷史的推移,這類活動現已大多式微,唯有清明時節的掃墓,傳承至今依舊不衰,因而被專家視為生命力量最為悠久的民俗事象之一。

一般觀點多認為清明掃墓的習俗是承襲寒食節的傳統,"唐朝以前掃墓,都在寒食節期間。將清明與寒食節相混淆,大約起自唐朝;將寒食掃墓混淆為清明掃墓,大約也只是從唐朝才開始"(陳久金、盧蓮蓉《中國節慶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那麼寒食掃墓的習俗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這又是乙個宋代以來就爭論不休的問題。

宋人歐陽修謂:"五代禮壞,寒食野祭而焚紙錢。"(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換句話講就是寒食掃墓的習俗是從五代才開始的,而且這是禮制廢弛的結果。

其後有人指出,寒食掃墓的習俗至少在中唐時已經流行,根據是憲宗元和七年(812)詔:"常參官寒食拜墓,在畿內者聽假日往還,他州府奏取進止。"再往後,又有人注意到《舊唐書·玄宗本紀》裡"寒食上墓,宜編入五禮,永為恆式"的記載,便以寒食掃墓始於盛唐玄宗時作為定論,如《湖廣志書》稱:

"墓祭,士庶不令廟祭,宜許上墓,自唐明皇始。"這一結論影響很大,不少介紹清明掃墓的著述都予沿襲。

有人從《唐會要》卷二十三《寒食拜埽》裡查出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2)"宜許上墓"詔令的原文:"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世相傳,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廟享,何以用展孝思?

宜許上墓......,仍編入禮典,永為常式。"由此可見,這道詔令只是運用法令的形式,對已在民間流行的寒食上墓風俗給予認可,而非該習俗的起源。

民間傳說中寒食掃墓的源頭,則有兩說。一說三國時諸葛亮治蜀,深得人心,但他去世後朝廷卻沒有為之蓋廟,於是百姓在寒食期間於田野道路上拜祭。其後朝廷自省措置不當,正式附祭諸葛亮於先祖(劉備)廟,但寒食野祭的風俗卻已經形成,並演變為各人祭掃先人的墳墓;另一說則稱寒食掃墓的習俗與寒食節同時形成於春秋時期,都因紀念隱士介子推而起。

還有人認為,寒食掃墓**上古先民在春分時祭祀高禖的習俗。高禖即高母,在人們只認其母,不認其父的原始社會,高母就是祖先。祀高禖就是祀祖先。

而寒食節的原本節期就在二月下半月,在時間上與古時祀高禖的時節是一致的,故唐玄宗立寒食為祀祖節。後世寒食節縮減成最後三天或兩天,或者直接與清明節結合在一起,所以寒食掃墓也就成為清明掃墓了。

更有人作「釜底抽薪」之論:不僅寒食掃墓不自唐玄宗始,連清明掃墓亦非從寒食節俗轉化而來。據《唐會要》卷二十一《緣陵禮物》載,永徽二年(651),有關部門向高宗奏呈:

先帝(唐太宗)在世時,逢"朔、望、冬至、夏至伏、臘、清明、社(日)"向獻陵(即唐高祖墓)"上食",先帝的喪期已結束,陛下也宜循行故例。高宗「從之」。可見李唐皇家清明墓祭的制度自唐太宗時就已確立。

再往前溯,又可發現這一禮制實際上在漢代就已形成,唐章懷太子在為《後漢書》作注時,便引用了應劭的《漢官儀》:「秦始皇起寢於墓側,漢因而不改,諸陵寢皆以晦、望、二十四氣、三伏、社、臘及四時上飯其親。」應劭所謂「二十四氣」,自當包括清明在內。

因為早在《淮南子》及緯書《易通卦驗》、《孝經援神契》這些漢代的著錄中,二十四氣就已經跟現今的二十四氣完全一致了。

那麼,漢代的清明墓祭又是因襲什麼傳統?「二十四氣」皆有墓祭又是如何改變成唐初的「惟朔、望、冬至、夏至伏、臘、清明、社上食」的呢?唐皇家的清明墓祭與已經流行於民間的寒食上墳是並行不悖各有所本,還是同源殊流而最終合一呢?

看來,不把這些問題一一辨析清楚,是無法徹底揭示清明掃墓之由來的謎底。

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清明是我國農曆24個節氣的第5個節氣。為什麼又是節日呢?

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節」。寒食節是每年冬至後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舊時民間每逢寒食節,家家戶戶不舉火煮飯,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們上墳燒紙,修墓添土,以表示對亡者的懷念。

這些風俗是春秋時流傳下來的。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獻公的兒子重耳為躲避後母驪姬的**,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國外,他們逃到衛國時吃不上飯,又貧病交加,在絕望之時,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謊說是野兔肉煮給重耳吃。後來有人告訴了實情,重耳才知道。19年後,重耳重又回國,做了晉國的國君即晉文公。

他**行賞,大封功臣,卻惟獨忘了對他忠貞不二的介子推。

待人提醒,重耳想起舊事,派人去請時,介子推避而不見。晉文公親自登門去請,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親躲進了綿山,於是派人上山搜尋也未找到。晉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順,要是縱火燒山,他準會揹著老母親跑下山來。

可是,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倆也沒出來,後來在一株枯柳旁發現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燒死了 ,介子推的脊梁堵著大柳樹樹洞,洞內藏著他留下的一塊衣襟,上面用鮮血寫著一首詩:「割肉奉君盡丹心, 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伴君做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亡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致清明復清明。」晉文公看後十分感動,放聲痛哭,將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綿山,改綿山為介山,並建廟紀念。

為了銘記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每年這一天嚴禁煙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節,晉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發現那株枯柳死而復活,便給那株柳樹賜名「清明柳」,規定從寒食到清明,人們都要祭奠介子推。

以後漸將寒食節與清明相混淆,將寒食掃墓混為清明掃墓,清明逐漸代替了寒食節。

更多掃墓資訊詳見:

7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表達遺程,我們死後也有人來給我們,,,,,,

8樓:困

對死者的尊重與悼念,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繼承。

第一年親人下葬後,清明節不能掃墓嗎?

9樓:go清涼薄荷

各地風俗不同.我們這裡的風俗是三年內每年都要在清明節前提前掃墓.提前的天數逐年遞減.如第一年在清明前三天,第二年在清明前二天,第三年在清明前一天.滿墳後正常.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你的母親墳還是新墳。新墳的頭三年要掛「社」,既掛「社」墳。「社日」是立春後的第使五個戊日,,如果按規矩,你就在這天去掃墓吧。

親人已去世一年了,第一年祭日上墳時填土不

第一年不用填土,第三年才可以填土,根據風俗習慣,死後第一年至第三年期間不能隆重地拜,甚至不拜,並且周圍的草不能鏟,也不能填土。要在第三年 開山或出山 不同地方不同 後才可以填土拜祭和鏟草拜祭。望採納!肯定要的,一般在清明的時候就要填土的,因為一年屬於新墳,這當中土會下沉導致墳墓變小的。所以應該及時的...

搬新家第一年奶奶死了,家裡能貼對聯嗎

沒有,是太君乙個丫鬟替她了,丫鬟給老太君喝了迷糊藥,關到了荀家密室裡,給她準備了足夠的吃的和喝的,後來荀家平反,老天君出來了。老公的奶奶過世了,今年我們搬新家第一年,能貼對聯嗎 各地風俗不同,按你當地的辦,一般都是不能,至少第一年要守孝,過年要低調,不能有貼對聯 掛燈籠這種喜慶氣氛。不能。有這個講究...

為什麼人死了身體會腐爛呢,為什麼人死後屍體會腐爛

心臟停止跳動,血液停止流動後,細胞慢慢全部死亡,細胞死亡後沒有自治和抗菌能力,最後滋長細菌 即你講的腐爛 當存在有利於細菌的發育和繁殖的因素時,屍體腐敗就快 否則減慢或停止。在溫度2 5 35攝氏度 濕度適當和空氣流通時,腐敗快。實驗證明 屍體在空氣中 水中和埋在地下腐敗程度相同所需時間的比例關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