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故都的秋》作者寫南國之秋,用了什麼手法

2021-03-04 00:40:06 字數 6003 閱讀 6870

1樓:善良的

對比,以南國秋天「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濃郁。以南國之秋的「色彩不濃,回味不永」來烘托北國之秋的色彩濃重(棗子紅透、牽牛花的藍白之色)、天之高遠(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使人處於其中,回味雋永。

《故都的秋》賞析

2樓:匿名使用者

《故都的秋》1-2段用對比手法寫出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國之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指出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3-12段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體分為秋晨靜觀,秋槐落蕊,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景,秋花—色;秋槐—形;秋蟬—聲;秋雨—味;秋果—實,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秋院:

破屋、碧空、鴿子、槐樹、和秋草「清」槐樹落蕊而知秋 「靜」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13,14段用對比的手法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2023年8月創作的散文。2023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2023年4月12日直至2023年國民黨敗退台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202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

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3樓:月風千殺舞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好散文。關於其中心,課文自讀提示和教參都作了明確的分析和界定,認為「文章將自然界的『客觀色彩』——故都的秋色,與作家內心的『主觀色彩』——個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緊扣『清』、『靜』、『悲涼』落筆,以情馭景,以景顯情,信手寫來,渾然一體」,「通過對北平秋色的描繪,讚美了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了嚮往、眷戀故都的秋的真情,流露了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並且,為了增進學生對此的理解,自讀提示和教參還注意聯絡了文章寫作的時代背景,指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作家移居杭州的個人生活背景。

其實,郁達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當時的背景有關,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運和性格情趣有關,還跟中國傳統文人的悲秋情結有關,當時的背景因素前已提及,本文即就後兩點作些補充性的聯想與闡釋。

一、身世命運和性格情趣

作家讚美自然風物,抒發情感 ,其格調無非是熱烈高亢、平和淡遠和憂鬱低沉三者之中各 有選擇側重而已。而郁達夫偏偏持最後一種心態來描繪故都秋色,這和他的身世命運以及性格情趣是分不開的。作為一篇以真實為核心的散文,《故都的秋》所反映的這種清靜悲涼心境和郁達夫一生的身世命運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情趣是緊密相連的。

首先,從身世命運來看。「郁達夫三歲喪父,家道衰貧」(《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文學》「郁達夫」條,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86版),後來又經兩度婚姻失敗(先與結髮妻孫荃,後與王映霞。作者注),再有兩次喪子之痛(見郁達夫散文《乙個人在途上》《記耀春之殤》),此外,郁達夫生活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先後目睹了晚清腐敗、軍閥割據的社會現實,親自經受了蔣介石**白色恐怖的威懾(2023年舉家由上海移居杭州,過上流連山水的隱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現消沉即由此而來。

作者注),最後親歷抗日烽火,在南洋為日本憲兵秘密殺害。這樣的一生,是悲涼的。

其次,從性格情趣來看,他的身世命運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憂傷壓抑的性格,從而影響著他在創作上的情趣傾向。他在親撰的系列自傳中說:「兒時的回憶,誰也在說,是最美的一章,但我的回憶,卻盡是些空洞。

第一,我所經驗到的最初的感覺,便是飢餓;對於飢餓的恐怖,到現在還在緊逼著我。」又說:「又因自小就習於孤獨,困於家庭的結果,怕羞的心,畏縮的性,更使我的膽量,變得異常的小。

」少年時代就沉浸在「水一樣的春愁」裡。(以上引自《郁達夫自傳》,江蘇文藝96版)日本十年留學生活,使郁達夫的性格繼續生長發育著,自傷之中又添了對國家民族的憂慮及由此而來的自卑感,這一點,在他這一時期的創作中有明顯流露,如**集《沉淪》和《蔦蘿集》,都充滿了感傷情緒乃至帶有頹廢色彩。他在2023年寫給新婚妻子孫荃的一首詩中說:

「生死中年兩不堪,生非容易死非甘。劇憐病骨如秋鶴,猶吐青絲學晚蠶。一樣傷心悲薄命,幾人憤世作清談。

何當放棹江湖去,蘆荻花間結淨庵。」其實,作者這時才24歲。回國後,他說:

「2023年,在日本的大學畢了業,回國來東奔西走,為飢寒所驅使,竟成了乙個販賣知識的商人……2023年的秋天,一般人對我的態度改變了,我的對於藝術的志趣,也大家明白了……就說我是乙個頹廢者,乙個專唱靡靡之音的秋蟲。」(《〈雞肋集〉題辭》)為了更明確地顯示郁達夫這種性格情趣,我們不妨來看在2023年寫的《還鄉後記》(《郁達夫散文全編》浙江文藝90版)中的一段文字:

「 ……只教天上有暗淡的愁雲蒙著,階前屋外有幾點雨滴的聲音,那麼圍繞在我周圍的空氣和自然的景物,總要比現在更帶有些陰慘的色彩,總要比現在和我的心境更加相符。若希望再奢一點,我此刻更想有一具黑漆棺木在我的旁邊。最好是秋風涼冷的九十月之交,葉落的林中,陰森的江上,不斷地篩著渺蒙的秋雨。

我在凋殘的蘆葦裡,僱了一葉扁舟,當日暮的時候,在送靈樞歸去。小船上除舟子而外,不要有第二個人,棺裡臥著的若不是我寢處追隨的乙個年**人,至少也須是乙個我的至親骨肉。我在灰暗微明的黃昏江上,雨聲淅瀝的蘆葦叢中,赤了足,張了油紙雨傘,提了一張燈籠,摸到船頭上去焚化紙帛。」

故都的秋為什麼開頭和結尾都寫到了南國之秋呢

4樓:佳人醉月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5樓:郭猛

全文既直接描寫故都的秋景,又通過寫南國之秋來間接寫故都之秋. 直接寫從故都的秋景的聲、色著手,抓住特點,突出了故都秋景的「清、靜、悲涼」,又間接寫江南的秋,通過二者的比較,襯托強調故都秋景的特點.

作者描寫的是故都的秋,可第二段和倒數第二段寫南國之秋有什麼表達效果

6樓:禩

第2段以江南bai

之秋「草木凋得du慢,空氣來zhi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並dao且又時常多雨內而少容

風」來襯托北國的秋「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

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能感受得到底」對

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這對照、烘托手法的運用是文章深化

主題的寫作技巧之一。

第13段作者使用了內容上的對比,比較南北方「秋」的區別。上下兩部分的表述整齊

地排比句式,尤其下半部分用了一連串的比喻來說南北方的秋的區別,以突出故都之秋味濃

烈、厚實、強烈、面廣。

這巧用排比句增強文章感染力,是文章寫作技巧之二。

作者這樣對比,意在表達對北國之秋的嚮往與眷戀。需要指出的是,作者認為北國之秋

勝過南國之秋只是他個人的主觀感受。實際上,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無所謂哪個勝過哪個,

各有其特點。這從「聯絡時代背景談談作者創作此文的目的」可得知。

有關《故都的秋》的問題

7樓:飛仙化羽

修辭吧回答

首先我認為這即不是對比或襯托,也不是比喻和排比.

1如果從《故都的秋》全文來看,的確有以南國秋色和北國秋色相對比而體現出北國秋天色彩濃烈、回味雋永,但是提問的人只問這一句的修辭手法,還沒提到北國呢,因此熟悉原文的朋友會認為是對比或襯托,顯然是不正確的.

2我不太能理解從**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修辭手法,本體是什麼,喻體是什麼,

顯然不能拿幾個景色的喻體去比南國之秋這個本體吧.

不能看到"比如"兩個字就當做比喻詞,這麼判斷就忽略了比喻中本體和喻體的相似性和可聯想性了,這裡的"比如"只是打比方舉例子的意思.

然後是排比,排比的確有三個結構相似內容相同的短語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格式要求,但排比著重強調的語勢,強調的是情感,這裡顯然不具有這種修辭性.

這一句中的"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

使用了列錦的修辭手法.

列錦由幾個名詞或定名結構組合在一起,構成一種特殊句式,這種特殊句式經過讀者對其語義的聯想,形成乙個獨特的畫面,是寫景時常用的修辭手法

這一句將代表南國之秋特異的地方的美麗景色列舉在一起,在讀者思想上構織成一幅南國之秋的全貌,使讀者了解到南國之秋的特異之處.

然後才評說,這些景色所組成的南國之秋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後文才將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進行對比,將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讀者的腦海中思念中進行強烈對比.

8樓:明楓居士

這句話運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

比喻的作用是用類似的景物來更加有力的說明南國之秋的色彩濃烈、回味雋永。

排比的作用是用幾個接近的景物來排列在一起,使讀者有更加直觀的認識。

9樓:·失

應該是寫作方法吧?

對比或襯托 用南國之秋的幾個列子 來襯托出北國之秋的大氣雋永

郁達夫 故都的秋分段賞析

10樓:韓琴

《故都的秋》1-2段用對比手法寫出作者對北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國之秋具有「清」、「靜」、「悲涼」的特點。指出南國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國之秋。直抒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3-12段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體分為秋晨靜觀,秋槐落蕊,秋蟬殘鳴,都市閒人,勝日秋景,秋花—色;秋槐—形;秋蟬—聲;秋雨—味;秋果—實,秋晨天空、秋之牽牛花。秋院:

破屋、碧空、鴿子、槐樹、和秋草「清」槐樹落蕊而知秋 「靜」 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13,14段用對比的手法再次總結寫出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的秋》是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於2023年8月創作的散文。2023年4月12日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2023年4月12日直至2023年國民黨敗退台灣為止的這段時間被稱為白色恐怖時期。

郁達夫為躲避國民黨的恐怖威脅,2023年4月,他由上海遷居到杭州。

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該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運用了42個秋字來潤色北國之秋的「清」 「靜」和「悲涼」,也處處滲透著郁達夫消極與積極情緒在糾結與鬥爭的痕跡。

擴充套件資料

創作背景:2023年6月,郁達夫之子龍兒在北京病逝,此外故都北平,在19世紀末捲起的歷史風雲中卻越來越顯得衰老頹敗,小家與大國,兩層感情的潮水浸過心靈的堤岸,留下的都是悲傷的印記。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2023年4月由上海遷居到杭州。

2023年7月,郁達夫從杭州經青島去北平(今北京)。《故都的秋》創作於1934 年8 月17 日。當時,郁達夫到達北京僅僅只有四天的時間。

郁達夫本身是浙江人,在達到北平之後,對於故鄉有著深深的眷戀。在作者的心理,對於秋天悲涼的感受實質上是對人生的感受。

2023年發生「九一八」事件,日本侵占了東北全境。2023年1月,日軍進攻哈爾濱特區,2月5日將哈爾濱攻占。2023年1月,日軍蓄意製造了手榴彈**事件,藉機攻陷了東北通往關內的咽喉要地——山海關。

2月23日,日軍調集關東軍第

六、第八師團等部及部分偽軍共10餘萬人,兵分三路向熱河進犯,不到10天的時間就攻陷了熱河省會承德。

935年1月18日,日軍誣稱駐守熱察邊區的宋哲元部第二十九軍有礙行政,要求將察哈爾省沽源以東、長城以北地區劃歸熱河省。隨後,不斷地向第二十九軍發動進攻,相繼製造了兩次「察東事件」。中華千年的文明古都——北平(今北京),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郁達夫雖蟄居遠離北平的杭州,一樣會感受到國事的危急。因而,當他到達北平,觸景傷情,寫了《故都的秋》,描繪的是「悲涼」景物,流露的是「悲涼」心緒,表達的是對故都的一往情深。這些,正是特定時代的社會風雲在作者心靈上投下的陰影,在心裡留下的隱痛。

「愛國」是《故都的秋》的主旋律。《故都的秋》蘊含深沉的故都之戀、故國之愛,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祖國的熱愛。中國現代著名**家、散文家、詩人、革命烈士郁達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將悲秋與頌秋結合起來,秋中有情的眷戀,情中有秋的落寞——這情是故鄉情、愛國情;這落寞之秋是作者當時心境的寫照,是對國運衰微的喟嘆。

故都的秋中,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有什麼差異

郁達夫在 故都的秋 裡,把故都秋的渾厚,沉著等特點與 南國秋的細膩溫柔相對比,運用一些 冷色調的 事物闡述出自己的 心境 主要 是 由於當時的社會環境 北國之秋的特點是 清 靜 悲涼 南國之秋的特點是 慢 潤 淡 故都的秋一文中,北國之秋和南國之秋相比,兩者各有什麼特點?郁達夫在 故都的秋 裡,把故...

故都的秋總結第一二自然段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給作者的感受

北國的秋 bai 特別地來得du 清,來得靜,來得zhi 悲涼 江南之秋 dao草木凋得慢回,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答,並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 作者以南國秋天 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 來烘托故都秋色的味道醇厚 濃郁。以南國之秋的 色彩不濃,回味不永 來烘托北國之秋的色彩濃重 棗子紅...

以《故都的秋》寫《天淨沙的詩,以《故都的秋》寫一篇《天淨沙。。》的詩

別人以故都的意象仿寫天淨沙而寫的 破屋濃茶小院 漏光鴿聲碧天 秋草藍朵殘垣 槐蕊鋪地 落寞人在故都 該文章 語文123資源網 用 故都的秋 仿寫一篇古詩 天淨沙 秋思 蘆花柳影蟲唱,濃茶夜月啼唱,槐樹秋蟬涼風,北國之秋,性命何足相比。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