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在兩次事件後殖民擴張在經濟上的主要特點有何不同

2021-03-04 08:54:56 字數 5797 閱讀 6238

1樓:葉楓

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以後,西方國家憑藉軍事和經濟的優勢積極搶占世專界市場和原料產屬

地,並進行大量商品輸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雛形形成;19世紀末期,資本主義國家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經濟實力大增,不斷進行商品輸出的同時進行資本輸出,因而推動瓜分世界的狂潮,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結合材料一分析工業革命前後西方國家對外殖民擴張的方式有何不同

2樓:天涯路雙魚

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前是商業資本

主義時期(15世紀末至18世紀晚期),主要是資本原始積累時期,這一階段資本主義發展處於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對外擴張的主要目的是掠奪金銀財富,積累資本。擴張手段是「以最殘酷的暴力方式進行赤裸裸的劫掠」,具體包括搶劫財富、販賣黑奴、欺詐性**等。擴張的區域主要在美洲。

這一時期殖民侵略所造成的重要後果有:開闢和加強了新舊大陸之間、亞歐大陸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為後來世界市場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加速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但它加劇了殖民地的落後,造成了極其消極的影響;對中國的影響是16世紀葡萄牙竊取澳門的居住權,17世紀荷蘭殖民者侵占了台灣。

工業革命之後,資本主義殖民擴張進入了乙個新時期,殖民政策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對東西方國際關係也產生了更為深刻的影響。較早進行工業革命的英法美等國進行殖民侵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以適合本國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殖民擴張的手段為發動侵略戰爭和輸出廉價的商品。

侵略的主要區域為東方的亞洲。這一時期殖民擴張的重要影響包括:亞洲各國被捲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東方從屬於西方的國際關係形成;面對殖民災難亞洲各國作出了不同的反映(亞洲革命風暴和資產階級性質的民族運動);中國經歷兩次鴉片戰爭後開始了痛苦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

3樓:匿名使用者

1、工業革命前主要以掠奪財富、占領土地,如金銀;

2、工業革命後主要以掠奪原材料、傾銷商品為主。

中國近代經濟結構的特點

4樓:小雨手機使用者

中國近現代史上幾種經濟成分演變過程:

1、封建自然經濟特點:

(1) 表現為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自給自足。

(2) 具有分散性、封閉性和保守性、是和商品經濟相對立的經濟形態。

(3) 是晚清及北洋軍閥統治的經濟基礎。/2、演變過程:

(1) 開始解體:鴉片戰爭後,外國商品大量湧入,東南沿海紡織業受到很大衝擊,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開始解體。

(2) 進一步解體: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獲得更多的特權,商品輸出規模擴大,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自然經濟解體已由沿海擴充套件到內地,中國日益淪為西方原料產地及商品銷售市場。

5樓:匿名使用者

近代還是以農業經濟為主 工業 還是很少

6樓:匿名使用者

公有制經濟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北美殖民地經濟的分布有什麼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學史部落格**為您解答:

沿海分布,多位於溫帶,英國橫渡大西洋,首先到達美洲大陸的這裡,並且這裡臨海,海上交通便利,適宜發展工業,並且氣候宜人,適宜居住.北美最早的13個殖民地

德拉瓦: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乙個州.

賓夕法尼亞: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二個州.

紐澤西:由東、西澤西合併而來.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三個州

喬治亞:2023年建立殖民地,也是北美最後乙個殖民地.是聯邦第四個州.

康乃狄克: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五個州.

麻薩諸塞: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六個州.

馬里蘭: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七個州.

南卡羅來納:2023年建立殖民地,成為聯邦第八個州.

新罕布夏:2023年移民在此建立漁村,2023年被命名為新罕布夏,是聯邦第九個州.

維吉尼亞:2023年建立殖民地,也是北美第乙個殖民地.是聯邦第十個州.紐約: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十乙個州.

北卡羅來納: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十二個州.

羅得島基普羅維登斯種植地:2023年建立殖民地,是聯邦第十三州.

根據材料一,指出兩次工業革命後,列強對外經濟擴張形式有什麼不同

8樓:風吹即散的承諾

使資本主義開始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即帝國主義)階段過渡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的開闢有何區別

9樓:a啊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的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線開闢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①從背景看,西歐在 15世紀已處於資本主義的前夕,商品經濟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並得到快速發展;以人文主義為主要社會思潮的文藝復興運動成為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正在把人們從封建神學的束縛中解救出來;他們還重視技術的革新和改進。

而同期的中國仍實行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並用處處順從、事事以正統觀念為依據的儒學思想束縛人們,以維護和鞏固君主**。商品經濟雖有發展,但遠遠沒有發展到足以震憾封建統治的地步;人們不重視科技。②從目的看,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

宣揚國威,明成祖力圖廣加招徠,製造出「萬國衣冠拜冕旒」的景況,以示炫耀;加強與海外聯絡,滿足統治階級對異域珍寶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貢賜**。而西歐航海家的航海冒險,主要是出於經濟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奪財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是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性質。

③從影響和後果來看,鄭和下西洋增強了中國和亞非國家人民的友誼,促進了經濟文化交流,同時,還恢復了朝貢關係。賞賜式的**是違背經濟規律的,對中國新的經濟形態的產生未起到直接作用。這種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造成巨大負擔,後來因國力衰退而中止。

而西歐新航路的開闢,帶來了人類歷史的大轉折,引起了**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促進了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它還打破了世界各國相互隔絕狀態,為後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闢的比較

1、背景:(1)明朝時**集權制度強化,封建制度衰落。

(2)西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的興起。

2、目的:(1)政治目的:宣揚——加強——滿足

(2)經濟目的:海外殖民,掠奪財富,進行原始資本積累。

3、特點:(1)時間早:

(2)規模大

(3)次數多

(4)**性質:前者是封建國家朝貢性的**,後者是掠奪性的**

4、影響和後果:(1)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動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偉大 壯舉,極大地加強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係,促進了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其不計經濟效益的做法,違背了經濟規律,對中國新的經濟因素未產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經濟負擔,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2)西歐新航路的開闢,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聯絡,導致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開始了世界一體化的程序。

5、形成差異的原因:根源在於兩次航海的經濟基礎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經濟基礎上的航海;後者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興起的基礎之上。

6、鄭和下西洋廢止原因及其啟示:朝貢**不計經濟效益,違背經濟規律。耗費浩繁,國庫枯竭。明末的禁海令,實行閉關政策。

啟示:發展對外關係必須適應經濟發展規律,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

10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講就是根本的目的和性質還有背景不一樣。

1.鄭和下西洋從背景上講是奉皇帝的命令,是政治的需要。

1 宣揚明朝國威(政治目的);

2 擴充套件海外**(經濟目的);

3 為了維護朱棣的統治(因為他是叛亂篡位得來的皇位,命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戰亂中失蹤的建文帝或他的遺孤)。途中所謂各國的物品交換並不是追逐利益的,主要是為了補給和炫耀,最重要的是給各國下「通緝令」,並無什麼利益之說,順道宣揚了大明國威。性質上還是維護的是封建皇權。

4 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中國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援這項龐大的工程了,下西洋隨之停止。

2.新航路開闢是為了利益,為了本國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主要是「拜金主義」的盛行,為了尋找**)。具體如下:

1 十四世紀至十五世紀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萌芽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是新航路開闢的根本原因。

2 在新航路開闢以前,歐洲與亞洲的**一直是轉口**,在商品從亞洲傳到歐洲的過程中,經過義大利 阿拉伯 等商人的 轉手,**要**8至10倍左右,巨大的利潤使成為歐洲人開闢新航路的直接原因。

3 政治原因,歐洲各國為了強化皇權,不惜用武力進行擴張,葡萄牙和西班牙首先把目光投向了歐洲以外的地區。

4 宗教因素,為了天主教的傳播,歐洲人不惜用武力進行聖戰

5 思想因素,此時正值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提倡冒險進取精神

11樓:馮毅有才

一樓說錯了,二樓說的不全面

鄭和下西洋,一方面是為了宣揚國威,明成祖朱棣算是乙個比較開明的皇帝。同時也為了對外**,但七下西洋使得國庫虧空,得不償失。另一方面,明成祖朱棣是奪了朱允文的皇位,而朱允文下落不明,朱棣為了鞏固皇位,野史上記載,下西洋也是為了尋找朱允文(據說朱允文逃到了海外)。

新航路開闢,在人類史上算是乙個偉大的壯舉。當時奧斯曼土耳其阻斷了東西方的**通道(絲綢之路)。而歐洲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為了尋找通往遍地**的東方(中國和印度),歐洲資本主義較為壯大的幾個國家(主要是葡萄牙的西班牙)開始了新航路的開闢。

新航路開闢本身沒有什麼錯的,只是到了後來,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開始了殖民擴張,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地理大發現就是指的新航路的開闢。

12樓:匿名使用者

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的開闢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二者有共同之處,但也有明顯的不同。

第一,從時間上看,鄭和下西洋比歐洲的達·伽馬、麥哲倫和哥倫布的航海早半個世紀。在規模和航海次數方面,外國與中國是無法比較的。這說明中國人民有足夠的能力和膽略征服海洋。

第二,從目的上看,鄭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揚國威,內容是貢賜**,形式是以和平友好交往為主;西歐主要是出於經濟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進行資本原始積累。

第三,從影響和後果來看,鄭和下西洋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人民的友誼,促進了經濟文化的交流,賞賜式的**是違背經濟規律的,給明**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新航路的開闢,引起了**革命和商業革命,成為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成長和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同時,其規模、影響越來越大,為後來大規模的殖民擴張打下了基礎。

(1).線路

鄭和下西洋路經的主要地點: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滿剌加(今馬來西亞)、爪哇、榜葛剌(今孟加拉國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帶)、錫蘭(今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最遠到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

哥倫布航海從西班牙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巴哈馬群島、海地島等島嶼最終到達美洲。

(2).目的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有: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絡;滿足統治者對異域珍寶特產的需求。還有一種觀點是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哥倫布航海的主要目的一般都從經濟角度來解釋,認為他直接目的在於尋找**。另乙個重要原因是歐洲對東方**的需要。15世紀中葉,隨著奧斯曼帝國的崛起,土耳其人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傳統商路,使得運往歐洲的商品數量少而且**貴,在這種情況下,歐洲各國貴族、商人、新興資產階級迫切希望開闢一條新航路,直接通往印度和中國。

另外,也有人認為,掠奪土地是開闢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3).後果及影響

西洋人開闢了新航路,航海事業進一步發展起來,引起了「商業革命」和「**革命」,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是同時也給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

鄭和下西洋加強了明朝與海外諸國的聯絡和友好往來,但是,它所採取的不計經濟效益的政策,給明朝造成巨大負擔,最終導致航海壯舉悄然結束。

電腦藍屏重啟後出現事件記錄,已經發生兩次了!謝謝

這是因為微軟最新的補丁 kb2839229 kb2839727 微軟昨日向全球使用者推送了6月安全補丁 今天,不少國內使用者在各論壇反映,安裝kb2839229並重啟系統後,機器出現藍屏,無法訪問系統。目前反饋該問題的大都為xp和windows 7使用者。導致,進去安全模式,新增和刪除,安裝的更新那...

德國曾兩次統一,在什麼時期,德國近代兩次統一共同原因

應該是東西德在1990年統一 45年德國二次世界大戰失利,蘇聯和西方互相忌憚.把德國瓜分總體成為兩部分,冷戰開始 後來蘇聯占領區扶植起乙個社會主義 就是ddr民主德國 東德盟軍的占領區便出現了聯邦德國 西德.東德首都在柏林,西德名義首都是柏林,但是實際首都是波恩.所以柏林被柏林圍牆劃分為兩塊 隨著蘇...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經兩次合作 這兩次合作各自取得了什麼成果

在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經兩次合作.這兩次合作各自取得了什麼成果第一次 北伐戰爭勝利進軍 第二次 取得了八年抗戰的勝利 請採納 中國近代史上,國共兩黨曾經有兩次合作,分別取得了什麼成果 國共第一次合作,始於國民黨一大以後,最終取得北伐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合作自西安事變以後,最終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