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永磁體製造的能永久運動的機器能不能叫永動機

2021-03-04 08:49:53 字數 5076 閱讀 5904

1樓:匿名使用者

不能永動機在理論上是存在的卻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在現實中,無論用什麼技術都不能製造出永動機。  因為能量守恆、物質不滅,加之在現實中重力、空氣阻力、摩擦力等等均存在,不可能沒有能量損耗。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有大氣和重力條件的條件下不存在永恆的東西!更不會有永動的機器!

用永磁體可以製成永動機嗎?

4樓:舵老大

違反熱力學基本定律的不能實現的發動機。不消耗能量而能永遠對外作功的機器,它違反了熱力學第一定律,故稱為「第一類永動機」。在沒有溫度差的情況下,從自然界中的海水或空氣中不斷吸取熱量而使之連續地轉變為機械能的機器,它違反了熱力學第二定律,故稱為「第二類永動機」。

永動機的想法起源於印度,公元2023年前後,這種思想從印度傳到了伊斯蘭教世界,並從這裡傳到了西方。

在歐洲,早期最著名的乙個永動機設計方案是十三世紀時乙個叫亨內考的法國人提出來的。如圖所示:輪子**有乙個轉動軸,輪子邊緣安裝著12個可活動的短桿,每個短桿的一端裝有乙個鐵球。

方案的設計者認為,右邊的球比左邊的球離軸遠些,因此,右邊的球產生的轉動力矩要比左邊的球產生的轉動力矩大。這樣輪子就會永無休止地沿著箭頭所指的方向轉動下去,並且帶動機器轉動。這個設計被不少人以不同的形式複製出來,但從未實現不停息的轉動。

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生,雖然右邊每個球產生的力矩大,但是球的個數少,左邊每個球產生的力矩雖小,但是球的個數多。於是,輪子不會持續轉動下去而對外做功,只會擺動幾下,便停在右圖中所畫的位置上。

從哥特時代起,這類設計方案越來越多。17世紀和18世紀時期,人們又提出過各種永動機設計方案,有採用「螺旋汲水器」的,有利用輪子的慣性、水的浮力或毛細作用的,也有利用同性磁極之間排斥作用的。宮廷裡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企圖以這種虛幻的發明來掙錢的方案設計師。

有學識的和無學識的人都相信永動機是可能的。這一任務像海市蜃樓一樣吸引著研究者們,但是,所有這些方案都無一例外的以失敗告終。他們長年累月地在原地打轉,創造不出任何成果。

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嘗試,人們逐漸認識到:任何機器對外界做功,都要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機器是無法做功的。

這時的一些著名科學家斯台文、惠更斯等都開始認識到了用力學方法不可能製成永動機。

19世紀中葉,一系列科學工作者為正確認識熱功能轉化和其它物質運動形式相互轉化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不久後偉大的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被發現了。人們認識到:自然界的一切物質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種不同的形式,可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從乙個物體傳遞給另乙個物體,在轉化和傳遞的過程中能量的總和保持不變。

能量守恆的轉化定律為辯證唯物主義提供了更精確、更豐富的科學基礎。有力地打擊了那些認為物質運動可以隨意創造和消滅的唯心主義觀點,它使永動機幻夢被徹底的打破了。

在製造第一類永動機的一切嘗試失敗之後,一些人又夢想著製造另一種永動機,希望它不違反熱力學第一定律,而且既經濟又方便。比如,這種熱機可直接從海洋或大氣中吸取熱量使之完全變為機械功。由於海洋和大氣的能量是取之不盡的,因而這種熱機可永不停息地運轉做功,也是一種永動機。

如左圖所示:

然而,在大量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英國物理學家開爾文於2023年提出了一條新的普遍原理:物質不可能從單一的熱源吸取熱量,使之完全變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它影響。這樣,第二類永動機的想法也破產了。

永動機的想法在人類歷史上持續了幾百年,這個神話的被駁倒,不僅有利於人們正確的認識科學,也有利於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

能量既不能憑空產生 也不能憑空消失 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形式 或者從乙個物體轉移到另乙個物體 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 能量的總和不變 這就是能量守恆定律了 所以第一類永動機是不能做出來的

而能量的轉化和轉移是有方向的 就像熱量可以自發的由熱的物體轉移到冷的物體 但不能自發的由冷的物體轉移到熱的物體 而不引起其他的變化 所以第二類永動機也是不能做出來的 製造永動機夢想的破滅

永動機這個名詞不是很恰當。如飛輪之類,一旦開始運動,若無磨擦阻力作用,是可以永久繼續運動下去的,這在實際上雖然不易實現,但是在道理上說得通,可以看作一種實際的極限情況。所謂永動機並不是指這種情況,不是試圖去保持永恆的運動,而是期望在沒有外界能源供給,即不消耗任何燃料和動力的情況下,源源不斷地得到有用的功。

如果這種永動機真的能夠製成,那麼就可以不使用任何自然能源無中生有地得到無限多的動力。在人們還沒有掌握自然的基本規律時,這種想法曾經引誘許多有傑出創造才能的人,他們付出了大量的智慧型和勞動,追求這種夢想的實現。但是,沒有任何一部永動機被實際地製造出來,也沒有任何乙個永動機的設計方案能受住科學的審查。

早期著名的乙個永動機設計方案,是13世紀法國人亨內考提出的。亨內考設計的裝置當時並不叫作永動機,而是按它特別吸引人的性質,把它叫做"魔輪"。他在乙個輪子的邊緣上等距地安裝12根活動短桿,杆端分別套上乙個重球。

無論輪子轉到什麼位置,右邊的各個重球總比左邊的各個重球離軸心更遠一些。亨內考設想,右邊更大的作用特別是甩過去的重球作用在離軸較遠的距離上,就會壓使輪子按照箭頭所示的方向永不停息地旋轉下去,至少要轉到輪軸磨壞時為止。但是,實際上輪子轉動一兩圈後就停了下來。

後來,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的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也造了乙個類似的裝置,。他設計時認為,右邊的重球比左邊的重球離輪心更遠些,在兩邊不均衡的作用下會使輪子沿箭頭方向轉動不息,但實驗結果卻是否定的。達·芬奇敏銳地由此得出結論:

永動機是不可能實現的。

事實上,由槓桿平衡原理可知,上面兩個設計中,右邊每個重物施加於輪子的旋轉作用雖然較大,但是重物的個數卻較少。精確的計算可以證明,總會有乙個適當的位置,使左右兩側重物施加於輪子的相反方向的旋轉作用(力矩)恰好相等,互相抵消,使輪子達到平衡而靜止下來。

流水的落差可以推動水輪機對外提供動力,能否用流水來設計永動機呢?16世紀70年代,義大利的一位機械師斯特爾又提出了乙個永動機的設計方案。他在設計時認為,由上面水槽流出的水,衝擊水輪轉動,水輪在帶動水磨轉動的同時,通過一組齒輪帶動螺旋汲水器,把蓄水池裡的水重新提公升到上面的水槽中。

他想,整個裝置可以這樣不停地運轉下去,並有效地對外做功。實際上,流回水槽的水越來越少,很快水槽中的水就全部流進了下面的蓄水池,水輪機也就停止了轉動。

浮力也是設計永動機的乙個好幫手。是乙個著名的浮力永動機設計方案。一連串的球,繞在上下兩個輪子上,可以像鏈條那樣轉動。

右邊的一些球放在乙個盛滿水的容器裡。設計者認為,右邊如果沒有那個盛水的容器,左右兩邊的球數相等,鏈條是會平衡的。但是,現在右邊這些球浸在水裡,受到了水的浮力,就會被水推著向上移動,也就帶動整串球繞上下兩個輪子轉動。

上面有乙個球露出水面。下面就有乙個球穿過容器底,補充進來。

這樣的永動機也沒有製成,是不是因為要下面的球能夠通過容器底,而又不能讓水漏出來,製造起來技術上有困難呢?技術上的困難並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還是出在設計的原理上。當下面的球穿過容器底的時候,它和容器底一樣,要承受上面水的壓力,而且是因為在水的最下部,所以它受到的壓力很大。

這個向下的壓力,就會抵消上面幾個球所受的浮力,這個水動機也就無法永動了。

此外,人們還提出過利用輪子的慣性,細管子的毛細作用,電磁力等獲得有效動力的種種永動機設計方案,但都無一例外地失敗了。其實,在所有的永動機設計中,我們總可以找出乙個平衡位置來,在這個位置上,各個力恰好下互抵消掉,不再有任何推動力使它運動。所有永動機必然會在這個平衡位置上靜止下來,變成不動機。

層出不窮的永動機設計方案,都在科學的嚴格審查和實踐的無情檢驗下一一失敗了。1775的,法國科學院宣布"本科學院以後不再審查有關永動機的一切設計"。這說明在當時科學界,已經從長期所積累的經驗中,認識到製造永動機的企圖是沒有成功的希望的。

各種永動機設計方案的失敗,製造永動機美好夢想的破滅,對於每乙個尋找永動機的人是乙個不小的打擊。但是,反思這一失敗的探索過程,它從反面給人類以啟迪,一些科學家從這一否定的結論中開始思考,提出這樣乙個問題:永動機不可能製成,是不是說明自然界存在著一條法則,它使我們不可能無中生有地獲得能量?

也就是說自然界各種能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轉化關係。這方面的思考是能量轉化和守恆原理建立的線索之一。德國著名物理學家和生理學家亥姆霍茲(h.

helmholtz,1821-1894)就是從永動機不可能實現的這個事實入手研究發現能量轉化和守恆原理的。他在**中寫道:「鑑於前人試驗的失敗,人們……不再詢問『我如何能利用各種自然力之間已知和未知的關係來創造一種永恆的運動',而是問道『如果永恆的運動是不可能的,在各種自然力之間應該存在著什麼樣的關係?

'」19世紀中葉,能量轉化和守恆原理得到了科學界的普遍承認。這一原理指出:自然界的一切物質都具有能量,對應於不同的運動形式,能量也有不同的形式,如機械運動的動能和勢能,熱運動的內能,電磁運動的電磁能,化**動的化學能等,他們分別以各種運動形式特定的狀態參量來表示。

當運動形式發生變化或運動量發生轉移時,能量也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形式,從乙個系統傳遞給另乙個系統;在轉化和傳遞中總能量始終不變。

還有另外一種非常美妙的幻想,它並不違反能量轉化和守恆原理。假如能把空氣或海水裡的熱能,通過一種巧妙的機器,全部轉化成我們所需要的機械功,這可以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發明這種機器的想法,比起前面要憑空產生能量的想法聰明得多了。

如果這種機器真能發明的話,還有另一好處,一方面我們可以把一種東西裡面的熱能取出來做功,同時還會使這種東西的溫度降低。這樣,我們可以在海洋上設定一些巨大的工廠,利用海水裡的熱能,來進行各種不同的工作,比如利用它來發電,乙隻輪船可以利用海水中的熱量,不必燒煤或燒油,就能到世界各地去航行,這豈非美事!這可稱作第二種永動機,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它和熱力學第二定律相違背。

熱力學第二定律是由無數次實踐證明了的客觀規律。它可以表述為:「從單一熱源吸取熱量使之完全變為有用的功而不產生其他影響是不可能的。

」這也就是說,熱機不可能有100%的效率,它要在把從高溫熱源吸收的一部分熱量變為有用功的同時,把另一部分熱量放到低溫熱源。

追尋永動機的失敗經歷,可以給我們兩點啟示:首先,失敗的經歷也有積極的科學研究價值,永動機的種種設計方案的失敗,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啟發了能量轉化和守恆的思想,成為能量轉化和守恆原理建立的思考線索之一;其次,要依據科學規律辦事。歷史上追求永動機的人們,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一種良好的願望,也不是他們缺乏刻苦鑽研的精神,只是由於他們做的是違背客觀規律的工作。

在人們還沒有認識能量傳遞和轉化的規律之前,對那些尋求永動機的努力遭到的失敗,我們只能感到遺憾,但是,如果在今天還有人去設計永動機,那他就是愚蠢的,是違反科學規律的,也是永遠不會成功的。

參考資料永動機

永磁體的磁力會不會消失,所謂的永磁鐵,其磁性會不會消失?

永磁材料在高溫和劇烈震動的情況下其磁性也會逐漸減少。永動機是可以在不供給能量的情況下不斷向外做功的裝置,永磁與永動不是乙個概念。所謂永磁體,實際上是與電磁體相對應的。永磁體的磁性不依賴於外界條件,比如電。它的磁性在正常情況可以一直保持。因此叫永磁體。電磁體在通上電的時候有磁性,斷電的時候磁性就消失。...

與永磁體相比,電磁鐵具有很多優點,它的磁性有無可以由通斷電來

電磁鐵的原理就是利用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製成的,它的優點是 可以通過通斷電流來控制磁性,可以從電流的強弱控制磁性的強弱,還可以通過改變電流的方向來改變磁極的極性 故答案為 強弱 方向 與永磁體相比,電磁鐵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1 電磁鐵磁性的有無,可以由 來控制 1 通斷電 2 電流大小 3 電流的方向...

永磁體能改變磁極嗎,一個電磁鐵能否迅速改變磁極呢?

理論上可以的,實際上應該也可以,到高中會學到 磁鐵的磁性就是體內自由電子的定向圓周運動產生的,帶點的運動粒子再磁場中又會受到力的作用 只要在外加一個相反的強磁場就可以改變永磁體的磁極 前提是時間要很長 一個電磁鐵能否迅速改變磁極呢?50 電磁鐵極性是由電流決定的。電流方向改變電磁鐵極性就改變,這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