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中襯托大海的勃發生機的語句是

2021-03-04 08:49:53 字數 2971 閱讀 3772

1樓:

jhsdfhdsklfkl;adjklasjdk;l

觀滄海理解性默寫,也就是傳說中的原文填空……

2樓:冷琳∮雨飛飛

1.寫觀海的地點和bai目的(du

東臨碣石,以觀

zhi滄海。)

2.總寫大海,總

dao寫山島景回

象的句子(水何澹澹,山答島竦峙)

3.特寫山島之景,突出欣欣向榮景象的句子(樹木叢生,百草豐茂)4.特寫大海之景,突出驚濤拍岸景象的句子(秋風蕭瑟,洪波湧起)5.

遠大抱負,想象之景,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萬千景象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6.通過寫草木欣欣向榮景象把大海渲染的生機勃發的句子(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7.蒼茫動盪的氣勢暗含著作者驚訝、讚美之情的句子(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誒。這是那年的作業?你沒抄我的麼???

3樓:釁卓佟痴梅

你好!那題目呢?

如有疑問,請追問。

曹操<<觀滄海>>中描寫島上草木點燃大海生機勃發的詩句是哪一句?

4樓:淒涼秋葉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5樓:衡水遊龍

是這兩句: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

洪波湧起。

意思是: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寧靜的似在沉思。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捲,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原詩如下:

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譯文:向東進發登上碣石山,得以觀賞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濤激盪,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我站在山巔,心中的波濤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圍是蔥蘢的樹木,豐茂的花草,寧靜的似在沉思。蕭瑟的風聲傳來了,草木動搖,海上掀起巨浪,在翻捲,在呼嘯,似要將宇宙吞沒。

大海,多麼博大的胸懷啊,日月的公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銀河裡的燦爛群星,也像從大海的懷抱中湧現出來的。啊,慶幸得很,美好無比,讓我們盡情歌唱,暢抒心中的情懷。

賞析:曹操這首《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

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盪不安的性格。

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

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讚曹操的詩深沉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沉雄」,從這裡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

6樓:匿名使用者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草木點燃大海.. 聽起很彆扭。中學學科教育網,有註解翻譯!

7樓:楓塵遊俠

我剛好上好這首詩,老師說的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這兩句既表現了大海的生機勃勃,又表現出作者那份寬大的胸襟.努力哦^_^

8樓:逍遙天使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六年級

9樓:豬小翠

描寫島上草木點燃大海生機勃發的詩句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1樓回答得最直接。

2樓列舉得很詳細,但是沒告訴樓主答案

3樓同學很準確,學得真不錯吖

10樓:百度使用者

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觀滄海》

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盤踞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族及袁紹的殘餘勢力,統一了北方;九月,在歸途中經過碣石山,寫下了這首詩。

漢代樂府詩一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是合樂時加上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絡。詩的正文可分三層:

第一層(開頭兩句)交代觀海的地點,這是繼承《詩經》中直陳其事的寫法,顯得很質樸。

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湧起」)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蕩漾,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再寫草木,仍然是靜態,次及「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的驚人力量和巨集偉氣象。這一層全是寫實景。

第三層(最後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這寫的是虛景即詩人的主觀感受,是從兩個「若」字看出來的。

這首詩的基調是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11樓:改啦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觀滄海全文讀音,觀滄海全文注音及翻譯

gu n c ng h i.觀 滄 海 c o c o 曹 操 d ng l n ji sh y gu n c ng h i.東 臨 碣 石,以 觀 滄 海。shu h d n d n,sh n d o s ng ch 水 何 澹 澹,山 島 竦 峙。sh m c ng sh ng,b i c o ...

曹操的觀滄海,曹操的詩詞觀滄海的意思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臨 登上,有遊覽的意思。ji 碣石 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徵烏桓時經過與此。何 多麼 d n澹 澹 水波...

觀滄海的思想主題,《觀滄海》的中心思想

這首詩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 開闊的胸襟 巨集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原文 觀滄海 兩漢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