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柳宗元「永州八記」選段,完成題目。15分

2021-03-04 08:49:43 字數 4226 閱讀 4064

1樓:溫柔

小題1:①覆蓋、纏繞、搖動、鏈結 ②輕快敏捷的樣子 ③憂傷的樣子 ④用籠子裝 ⑤買,購買

小題2:①潭以整塊石頭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彎曲的部分露出水面,成為坻、嶼、嵁、巖各種不同的形狀。②如今被拋棄在這荒僻的永州,連農民、漁夫走過也瞧不起它。

小題3:d

小題4:小石潭、小丘景色優美,象徵著作者身懷高才美德;都遭遺棄象徵著作者懷才不遇、屢遭貶謫的命運。

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注意分別解釋「蒙絡搖綴 」4個字的含義,「籠」名詞作動詞,用籠子裝。

小題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注意1句中的「以」「為」的意思。2句中「棄」「陋」的意思。

小題3:試題分析:間接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感情。

小題4:

試題分析:可以從象徵手法方面考慮,環境的美好象徵柳宗元的高才美德,都遭遺棄象徵著作者懷才不遇、屢遭貶謫的命運。

閱讀【甲】【乙】兩個文言語段,完成下列題目。(16分)【甲文】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

2樓:a74啊馴蕩

小題1:(1)以……為樂(2)像狗的牙齒 (3)使……淒涼     (4)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

小題1:(1)潭中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麼依託都沒有。

(2)月色灑滿庭院,如同積水自上而下充滿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錯雜,原來那是竹子、柏樹的影子。

小題1:甲文:第二段正面寫魚,側面寫水,表現水的清澈 乙文:

這三句話是寫月光的高度傳神之筆,「積水空明」四個字,來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橫」來比喻月下竹柏倒影的清麗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練的筆墨,點染出乙個空明澄澈、疏影搖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小題1:甲文:本文描繪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魚、樹木,著意渲染了寂寥無人、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氣氛,抒發了作者貶官失意後的孤悽之情。

乙文:對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繪,真實記錄了他當時生活的乙個片斷,透露出他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

小題1: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實重點詞語的能力,不能遺漏,同時要與上下文連貫,有時還要補出省略的主語,同時要抓住其中的關鍵字。

小題1:本題考查寫景的方法。結合甲乙兩文的第二段來分析即可。

小題1:本題考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結合文章的內容以及文章的寫作背景來體會思想感情即可。

閱讀下面兩個文言語段,完成後面問題。(17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

3樓:蛤3既

小題1:蓋世間之色/其為正也間也/吾知之/獨於碧不甚了然。

小題2:(1)成林的竹子(2)大約(3)才(4)比小題3:(1)潭中大約有一百來條魚,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麼依靠似的。

(2)青溪的水流激盪,水花像跳躍的珍珠,又像濺落的雪片,這和其它地方的泉水也沒有什麼不同的,唯獨水的顏色最為奇特。

小題4:正面描寫:「尤清冽」;側面描寫示例:

作者「下見小潭」時發現「全石以為底」,正因為潭底是「全石」的,泥沙極少,水才能如此清澈,才能一眼看到潭底;俯身再看,正因為「水尤靖冽」,才能看清「百許頭」的魚「空遊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當然也離不開水清。(說出兩點即可)

小題5:甲文作者柳宗元先樂後憂,乙文作者袁中道「樂」字貫串始終。

閱讀下文,完成後面小題。(共11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

4樓:手機使用者

小題1:①蛇 :像蛇爬行一樣  ②悽 :使……感到淒涼 ③悉 :全、都        ④悵然 :失意、惆悵的樣子 。

小題2:( b )

小題3:譯文: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盪。

小題4:水、石、樹、魚

小題5:【甲】【乙】兩段文字都為借景抒情。【甲】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激起作者「悽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情感。

作者那種無法擺脫的壓抑心情,較為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對冷酷現實的不滿。【乙】文中作者借右溪無人賞愛,作者為其刻石銘文,實則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感慨,明顯地流露出抑鬱不平之氣。

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含義的理解和識記,要求學生對重點詞語的解釋進行重點識記。還要求學生對文章熟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注意「蛇」的用法,名詞作狀語。

小題2:

試題分析:a項中的為可解釋為:就是;在c項中的而解釋為:但是,然而;d項中的以解釋為:因為,憑著。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和翻譯能力,要求學生多讀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點詞的翻譯。翻譯時要注意「蒙絡搖綴」四個字。

小題4:

試題分析:要求學生仔細閱讀甲文,注意找全所描寫的景物。

小題5:

試題分析:要求從寫作背景,寫作方法等方面,寫出其心情、抒發的感受。

閱讀【甲】【乙】兩文,完成小題。(共12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

5樓:疾風

小題1:(2分)(1) 可:大約 (2)名:說出 (3) 悽:使……淒涼 (4)以:因為。

小題1:(2分)a d

小題1:(2分)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莖蔓,覆蓋著,纏繞著,搖動著,連綴著,參差不齊,隨風飄盪。

小題1:(2分)②「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③「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小題1:(2分)不設標準答案。意思對即可。

參考:【甲】文寫水先正面寫水的清澈;再通過潭中魚「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側面來表現潭水的清澈。【乙】文是運用對仗手法直接來表現水流的湍急。

小題1:(2分)這樣寫並不矛盾。文中兩次寫樂,一次是聽到水聲心生愛意而「樂」,一次是看到游泳魚似在和遊人逗樂而樂。

但這種樂是轉瞬即逝的被貶的柳宗元內心是寂寞悲涼的,再美的山水風光也難以排遣他內心的悽愴,所以寂寥無人的小石潭只會讓他覺得不可久居。略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題目。(15分)(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

6樓:我是月亮

小題1:(3分)c

小題1:(4分,各1分) ①感到快樂 ②格外(特別) ③通「披」,覆蓋    ④ 最終

小題1:①兩岸的地勢像狗牙那樣參差不齊,不能知道它的源頭。

②看它雖很寧靜,但聽起來卻很遼遠。

小題1:(4分)水清、魚兒悠閒游動。(或填「潭清、多魚」)( 2分)  兩文通過對美好景物的描寫,都抒發了作者被貶官後內心產生的無法排遣的悽苦、憂傷的思想感情。(2分)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問題。(共13分)【甲】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

7樓:雲浮

小題1:(1)以……為樂(或:感到快樂)(2)像狗的牙齒那樣(3)及,等到(4)這

小題2:(1)青蔥的樹木,翠綠的藤蔓,遮掩纏繞,搖動下垂,參差不齊,隨風飄拂。

(2)樹林間月光明亮,甚至連頭髮都能數清。

小題3:惠因澗 龍井亭 朝音堂

小題4:示例1:都抓住景物的特點來寫景。如甲文抓住潭水清澈來寫,乙文抓住月夜寂靜來寫。

示例2:都運用襯托或側面描寫的手法。如甲文通過寫日光、魚影來烘托水清,乙文通過水聲來烘托月夜寂靜。

示例3:都運用動靜結合的寫法。如甲文中「影布石上」是靜,「往來翕忽」是動;乙文中「草木深鬱」是靜,「流水激激」是動。

小題1:

試題分析:此題中的課內重點字詞只要學習時掌握牢固即可做對,解釋課外文言詞語時,要以掌握的文言詞語的意思為依據,同時要結合文意和句意來理解。

小題2:

試題分析:句(1)翻譯時要注意把單音節詞翻譯成合適的雙音節詞,同時要注意翻譯出原句的音韻美;句(2)只要注意「毫髮」這一詞的解釋即可。對待課外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要結合課內所學的知識和翻譯句子的技巧。

小題3:

試題分析:此題由題幹中「作者的行蹤」可以明確做此題時的角度應為地點,所以在乙文中找出相關地點即可。

小題4:

試題分析:做此題時要注意「描寫景物」「共同特點」「任選乙個角度」等提示,結合兩文劃線句子進行具體分析,可供選擇的角度不少,可以選擇自己最擅長的角度來進行分析。

結合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對自己印象深刻的某處景物進行描寫

風柔雨穌霧纏峰,蝶漫蜂疾影入叢。玉碧珠瑩翠染枝,煙醇酒鬱醉九嶷。小石潭記,那條小溝溝 永州八記的名句 一 整體感知 柳宗元的山水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貶謫到永州以後寫的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潭記 鈷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這就...

永州八記是哪八記《永州八記》分別是哪幾篇?

永州八記 包含 始得西山宴遊記 鈷鉧潭記 鈷鉧潭西小丘記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部分教科書簡作 小石潭記 袁家渴記 石渠記 石澗記 小石城山記 擴充套件資料 永州八記 是柳宗元山水遊記的代表作,也是我國遊記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其藝術魅力歷久彌新。永州八記 對自然美的描繪,貴在精雕細刻出一種幽深之美。八記描...

小石潭記與永州八記的不同,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的第幾篇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 之一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之一 小石潭記是永州八記的第幾篇 小石潭記全名 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記敘了作者遊玩的整個過程,以優美的語言描寫了 小石潭 的景色,含蓄地抒發了作者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