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是如何抵抗嚴寒的,植物在寒冷的天氣裡是怎麼渡過的?

2021-03-04 08:49:19 字數 3159 閱讀 6068

1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當嚴寒到來,許多動物都加厚了它們的「皮袍子」,深居簡出,或者乾脆鑽到溫暖的地下深處去「睡覺」的時候,不少植物卻依舊精神抖擻地屹然不動,若無其事地伸出它那綠油油的葉子,好像並沒有「感覺」到嚴寒的來臨。

難道植物當真「麻木不仁」,對寒冷完全無動於衷嗎?不!過度的寒冷一樣可以將植物「凍死」。

比如,當植物細胞中的水分一旦結成冰晶後,植物的許多生理活動就會無法進行。更要命的是,冰晶會將細胞壁脹破,使植物遭致「殺身之禍」。經過霜凍的青菜、蘿蔔吃起來不是又甜又軟嗎?

甜是因為它們將一部分澱粉轉化成了糖,而軟就是細胞組織已被破壞的緣故。

不過要使植物體內的水分結凍,並不太容易。比如嬌嫩的白菜,要在-15℃才會結冰,蘿蔔等可以經受-20℃而不結冰,許多常綠樹木,甚至在-45℃還依然不會結冰,秘密何在呢?

如果說,粗大的樹木可以用寒氣不易侵入來解釋,那麼,細小的樹枝和樹葉、嬌嫩的蔬萊何以也不易結冰呢?白菜、蘿蔔、香薯等遇上寒冷時,會將貯存的部分澱粉轉化為糖分,植物體內的水中溶有糖後,水就不易結冰,這也確是事實。但如果我們仔細一算,就知道這並不是植物耐寒的主要理由。

要知道,1千克水中溶解180克葡萄糖後,水的結冰溫度才會下降1.86℃,即使這些糖溶液濃到像糖漿一樣,也只能使結冰溫度下降7℃~8℃。可見這其中一定另有緣故。

原來植物體內的水分有兩種,一種為普通水,還有一種叫「結合水」。所謂「結合水」,按它的化學組成而言,和普通水並無兩樣,只是普通水的分子排列比較凌亂,可以到處流動,而結合水的分子卻以十分整齊的「隊形」排列在植物組織周圍,和植物組織親密地「結合」在一起,不肯輕易分開,因此被叫做結合水。有趣的是,化學家發現結合水的「脾氣」和普通水大不相同,比如普通水在100℃沸騰,0℃結冰。

冬天,植物體內的普通水減少了,結合水所佔的比例就相對增加。由於結合水要在比0℃低得多的溫度才結冰,植物當然也就比較耐寒了。

在下列植物植物中,他們是怎樣抵禦嚴寒酷暑的?各舉一例說明

2樓:匿名使用者

蛇、大雁、水牛可不是植

物哦。蛇在冬天冬眠,酷暑高溫下會躲到洞穴裡或水中;

大雁冬天飛到溫暖的南方,冬天過後再飛回北方;

水牛只生活在較溫暖的南方地區,所以不存在抵禦嚴寒的問題,在高溫酷暑季節它們會泡在水裡降溫;

仙人掌科植物一般生長在沙漠地區,不會遇到嚴寒,它們的葉片退化成沒有氣孔木質化的刺以減少高溫季節的水分蒸發,有些品種的刺很密可以起到遮擋陽光的作用;

松樹的針葉表面積小,表面還有蠟質覆蓋,可以減少冬夏乾旱季節的水分蒸發。

3樓:天齊

蛇:冬眠;大雁:遷徙南方過冬;水牛:臥在水中避暑;仙人掌:葉子退化,塊莖膨大抵禦水分流失;松樹:改變葉子形狀,降低氣孔排水量。

4樓:匿名使用者

蛇 依靠冷血體溫

大雁 南方溫暖的氣候

植物在寒冷的天氣裡是怎麼渡過的?

5樓: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植物具有一定的耐寒本領,在某個範圍內,它們是能承受得住寒冷的。它們雖然不怕冷,但是冷到一定的溫度下還是不行。一般種子植物生長活動的最低溫度是0度。

每到冬天,有些地區千里冰封,大地上幾乎找不到紅花綠葉。但在此時,你也能找到一些不怕冷的「英雄好漢」。

在我國青藏高原上,就有一種叫雪蓮的植物。它生長在海拔5000公尺高處,能對著皚皚白雪開出紫紅色的鮮花。阿爾泰山的銀蓮花,能在零下10度的環境下,從很厚的雪縫中鑽出生長。

有些松柏類植物,能抵禦零下30度至零下40度的低溫。在西伯利亞有一種植物,能在零下46度的低溫下開花。

在自然條件下,它們算是不怕冷的「英雄」了。俄羅斯科學家用人工控制方法,把白樺樹放在逐步降溫的環境裡,它竟能耐得住零下195度的低溫。看來,世界上還真有凍不死的「好漢」。

為什麼有的植物能夠安穩地度過寒冬?它們又是怎樣戰勝寒冷的,要想找到問題的答案,就必須先了解植物的一些應變能力和它們對環境的適應性。

科學家們通過對春種小麥和秋種的高粱進行比較研究後發現,嚴寒幾乎能完全終止作物的生長,卻阻止不了作物的光合作用。

此時,植物生長出的不再是莖和穗,而是積累著成為低溫保護層的乾燥表皮,以及蛋白質和最重要的高耗能脂肪類等。

正是這些物質,才使得植物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對寒冷刺激的敏感。生活常識告訴我們,植物要想免受寒冷的侵害是不可能的。在寒冷的冬季,如果植物細胞內的水凍結了,植物就會很快死去。

在嚴寒條件下,植物能否成活主要取決於其細胞膜片結構能否儲存完整。對此,植物自有妙法。當氣溫降至1度時,其細胞內便發生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這種變化能促使細胞內流出水,並滲入到細胞間的空隙中,在那兒被凍結。

凍結的冰層覆蓋住細胞,這樣既可保護細胞,使其內部不至於凍結,又可激發脂肪的進一步積累,增強抗寒能力。一般常見的雪松,其耐寒能力較強,成年雪松可耐零下25度的短期低溫。

耐寒的植物品種都有適寒、抗寒的本領,其奧秘就在於配置在植物體內的各種結構要素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小知識大視野

地衣是地球上最耐寒的植物,能在高山帶、凍土帶和南、北極地區等其他植物不能生存的地方生存,而且能夠生長、發育、繁殖得很好,常常形成一望無際的廣袤地衣群落。即使在零下198度,南極地衣仍能自在生存。

植物能在寒冷的高山上生存是因為它們有極強的抗寒能力嗎?

6樓:易書科技

在我國,很多高山上常年是皚皚冰雪。這裡海拔高,風雪瀰漫,人跡罕至。然而,這裡卻生長著一些不畏風寒的植物,像我國**昌都和四川西北海拔4500~4800公尺的地帶,生長的細蒿草、龍膽、墊狀點地梅等。

雪蓮是最著名的高山植物,它生長在大約海拔5000多公尺高的崖縫裡,開著紫紅色的小花,迎風傲雪,品格不凡。

這些植物之所以能在冰雪高山上扎下根來,是因為它們有一套應付嚴寒環境的本領,它們抗乾旱的能力都較強。為了抵禦高山上強勁大風的摧殘,生長方向也不像其他地區植物那樣向高生長,而是橫向生長;有的高山植物還生長了禦寒的「衣服」,比如雪蓮,滿身披著白棉毛,這種白棉毛既保溫又保濕,還能對高山強烈的陽光輻射起反射作用;高山耐寒植物的花能「發熱」,這些花朵能向陽運動,並像孵卵器那樣聚集熱量,對結果和孕育種子十分有利,因此它們能很好地傳宗接代。

[我還想知道]

在氣候較寒冷地帶,針葉樹樹葉通常扁平而窄小,或呈針狀或呈鱗片狀,並帶有一層被稱作角質層的厚厚的蠟質外層。這層外衣能幫助常綠樹葉經受住極寒氣候並儲存水分。

在海拔為4000公尺的帕公尺爾高原上生長的各種植物,它們既能承受夏季35℃以上的酷暑,也能抵抗冬季-30℃的嚴寒。

植物是如何形成的,植物是怎麼生長的

植物是由細胞 形成的。你這樣就需要知道地球上生物的起源與進化了。在45.7億年前 地球出現了 到41.5億年原生代,地球上出現第乙個生物 細菌在39.5億年酒神代,古細菌出現 38.5億年早雨海代的地球上出現海洋和其他的水在古太古代在36億年,藍綠藻出現 到了新元古代6.3億年,地球出現多細胞生物在...

具有的葉子的植物適合生長在寒冷的地方

植物葉的功能 蒸騰作用 所以乾旱地區生長的植物葉的特點是 球狀 且寒冷地區生長的植物葉的特點是 針狀 具有 針狀 的葉子的植物適合生長在寒冷的地方!比如松樹 葉子大而薄的植物適合生活在寒冷乾燥的地方 沒聽說啊,生活在寒冷乾燥地方的植物一般是葉不太大,而且是蠟葉的 觀察生活在不同地方的陸生植物的葉子說...

既不怕炎熱又不怕寒冷的多肉植物有哪些

多肉植物因為水分多,都會怕冷,不怕熱的也有限度,哪怕是沙漠植物仙人掌科的遇極端熱天氣也會被曬傷,耐熱耐寒的相比來說也就龍舌蘭科的一些多肉植物 冬美人,白牡丹,白鳥,黃麗,乙女心都挺抗凍的,只要不是0度以下就好,不怕暴曬的大都是厚葉石蓮花,例如厚葉花月夜等,子持蓮華 冬美人也是暴曬無壓力。不怕寒冷的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