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黃山記費伯雄表達作者什麼感情,《遊黃山記》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受?

2021-03-04 08:38:52 字數 1324 閱讀 5048

1樓:平凡人

這個的話,個人認為最好的方式就是你結合當時作者的時代背景以及生活經歷去更好的理解他寫這篇文章的感情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夠做到身臨其境的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會發現作者為什麼會有如此這般的感情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可以的話麻煩採納一下答案,謝謝

《遊黃山記》抒發了作者怎樣的人生感受?

2樓:小語文人

這是一篇遊記,記的是黃山的景色,然而卻在寫景中寄寓了濃厚的情意和人生哲理,表現出作者對祖國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和奮發向上的進擊精神,給讀者以極大的啟迪。作為一篇優秀散文,它的文筆優美,格調清新,語言生動,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細細讀來,無疑是一種美的享受。

有位古代文人所寫《遊黃山記》,被選入高中語文教材,請問有哪位知曉此篇的作者?

3樓:藍色殊俟

是徐霞客的遊黃山記吧,徐霞客是明末人

原文初四日。十五裡,至湯口。五里,至湯寺,浴於湯池。

扶杖望硃砂庵而登。十里,上黃泥岡。向時雲裡諸峰,漸 漸透出,亦漸漸落吾杖底。

轉入石門,越天都之脅而下,則天都、蓮花二頂,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東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趨直上,幾達天都側。復北上,行石 罅中。

石峰片片夾起;路宛轉石間,塞者鑿之,陡者級之,斷者架木通之,懸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陰森,楓松相間,五色紛坡,燦若圖繡。因念黃山當生平奇覽, 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茲遊快且愧矣!

  時夫僕俱阻險行後,餘亦停弗上;乃一路奇景,不覺引餘獨往。既登峰頭,一庵翼然,為文殊院,亦餘昔年欲登 未登者。左天都,右蓮花,背倚玉屏風,兩峰秀色,俱可手擥。

四顧奇峰錯列,眾壑縱橫,真黃山絕勝處!非再至,焉知其奇若此?遇遊僧澄源至,興甚勇。

時已過 午,奴輩適至。立庵前,指點兩峰。庵僧謂:

「天都雖近而無路,蓮花可登而路遙。祗宜近盼天都,明日登蓮頂。」餘不從,決意游天都。

  挾澄源、奴子仍下峽路。至天都側,從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牽棘,石塊叢起則歷塊,石崖側削則援崖。

每至手足 無可著處,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既如此,下何以堪!終亦不顧。

歷險數次,遂達峰頂。惟一石頂壁起猶數十丈,澄源尋視其側,得級,挾予以登。萬峰無不下 伏,獨蓮花與抗耳。

時濃霧半作半止,每一陣至,則對面不見。眺蓮花諸峰,多在霧中。獨上天都,予至其前,則霧徙於後;予越其右,則霧出於左。

其松猶有曲挺 縱橫者;柏雖大於如臂,無不平貼石上,如苔蘚然。山高風巨,霧氣去來無定。下盼諸峰,時出為碧嶠,時沒為銀海;再眺山下,則日光晶晶,別一区宇也。

日漸 暮,遂前其足,手向後據地,坐而下脫;至險絕處,澄源並肩手相接。度險,下至山坳,暝色已合。復從峽度棧以上,止文殊院。

誰有徐巨集祖遊黃山記的譯文,誰有徐巨集祖 遊黃山記 的原文

山以黃名,志舊跡也。昔者春申君嘗讀書於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產方竹。迤北為漁莊,板橋三尺,流水一灣,竹徑茅廬,鱗次櫛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寵燕啄花,嬌鶯坐柳,宛然如在畫圖中也。登高東望,大江接天,沙鳥風帆,出沒變現。隆冬雨雪,雲氣郁然,雪色江蘆,千里一白。一年之內,致各不同。於是訪耕夫,揖漁...

關於冬遊黃山,冬天遊黃山的路線

首先說,本人黃山人,去過黃山無數次。跟旅行社一般看不到什麼,都是走馬觀花。建議選擇淡季出遊,四季皆可,景致不一。旺季的時候,黃山山上每天接待人數40萬 基本是摩肩接踵。關於費用,如果自備糧食,帳篷,400元 人 230門票 160索道 10元礦泉水 否則,一碗盒飯60元,一晚普通住房500元。請樓主...

黃山自助遊交通問題,黃山自助遊路線

我是上週末剛去的黃山。黃山市火車站出來有中巴到湯口鎮 黃山風景區 的,統一收費20元。大概半小時到。湯口換乘中心每天有幾班車固定發巨集村,好像9點半有一班。建議直接住湯口的酒店,很方便乾淨也不貴,快捷經濟型到三星四星的都有,根據自己的選擇可提前網上訂好。我們住了個四星的,感覺非常好。湯口酒店的管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