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地球

2021-03-04 06:50:10 字數 1850 閱讀 1202

1樓:道長扯橢

(1)地球儀上,地軸是連線地心和南極、北極的假想軸,地球自轉的中心;經線連線南北兩極並與緯線垂直相交;緯線是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緯線的長度不相等,最長的是赤道,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點,南端為南極,北端為北極.

(2)地球是乙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地球的大小是地理基礎知識,在記憶中一定要記好三個數字:地球的平均半徑6371千公尺,赤道周長4萬千公尺,表面積5.1億平方千公尺;地球的赤道半徑為6378千公尺、極半徑為6357千公尺.

故答案為:(1)地軸;緯線;南極;經線;北極;(2)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6378;6371;6357;5.1.

地球儀是我們學習地理的工具,地球儀上有很多點和線,根據圖中的提示,寫出這些點和線的名稱. a______

2樓:喻曉翠

地球的自轉軸是地軸,緯線

是與地軸垂直並且環繞地球一週的圓圈,地軸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是南極,連線南北兩極並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是經線,地軸北端與地球表面的交點是北極.

故答案為:地軸;緯線;南極;經線;北極.

(2011?岳陽)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如圖為地球儀的一部分.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a、b兩點

3樓:百度使用者

(1)圖中半個球經度為180°a、b兩點經度相差30°,b、c兩點緯度相差30°;

(2)一年當中,太陽有兩次直射b點所在緯線即赤道,分別是秋分日和春分日;

(3)北回歸線所經過的板塊有亞歐板塊、非做板塊、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4)經過a點的經線和緯線不一樣長,原因是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經線的長度大約是赤道的一半.

故答案為:

(1)30;30;

(2)秋分;春分;

(3)亞歐板塊、非洲板塊;

(4)不一樣長;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經線的長度大約是赤道的一半.

(2014?永州)地球儀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a點的緯度是______;b點的經度

4樓:小黑哥哥

讀圖可知,(1)a點的緯度是:30°n;b點的經度是90°e;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因此位於南半球的是c點;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故位於高緯度地區的是d點;

(3)根據經緯網可知,a點位於b點的西北方;

(4)極圈以內有極晝極夜現象,故有極晝極夜現象的是d點.故答案為:(1)30°n;90°e;(2)c;d;(3)西北;(4)d.

讀圖,回答問題:(1)寫出地球儀上的點和線: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2)地球

5樓:手機使用者

(1)用手指撥動地球儀,它會繞著一根固定的軸轉動.這根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的軸,是地球的自轉軸,也就是地軸.地軸與地球表面有兩個交點,叫兩極.北極是地球的最北端,與其對應的南極是地球的最南端.在地球儀表面,連線南、北兩極並垂直於緯線的弧線,叫經線.據此讀圖可知:

a是地軸,b是緯線,c是南極,d是北極,e是經線.(2)地球儀上所有經線都交於南北極點,長度相等,並與緯線垂直,所有的緯線都互相平行,其長度不等.

故答案為:(1)地軸;緯線;南極;北極;經線;(2)相等;平行.

讀 地球儀示意圖,讀圖回答: (1)地球儀上有很多點和線,請寫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點或線的名稱:a

6樓:純潔曉風

(1)北;經;緯

(2)南溫;熱

(3)四季(季節)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A為島B是被譽為亞

1 結合圖示得知 a為日本最大的島嶼 本州島 被稱為亞歐大陸橋的俄羅斯鐵路是西伯利亞大鐵路 2 就自然資源而言,日本的礦產資源很貧乏 俄羅斯的礦產資源很豐富 3 日本的工業主要集中於太平洋沿岸,利用其優良的港口,發達的海運便於進口原料 燃料及出口工業製成品 俄羅斯的工業布局是建立在礦產資源的產地附近...

閱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人口稠密的地區是

1 圖中人口稠密的四個地區是 即亞洲東部 北美洲東部 歐洲西部和亞洲南部,這四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位於中緯度的沿海地帶,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氣候適宜,適合人類居住 2 讀圖可得,處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地區,處是北非地區,處是北冰洋沿岸地區,處是青藏高原地區 3 數碼 所在國家的居民為白色和黑...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所示區域是我國四大區域中的

1 由於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高 和 寒 成為本區最突出的區域地理特徵,是我國藏族居民的聚居地 2 青藏鐵路北起青海省西寧市,南至 自治區拉薩市,全長約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 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鐵路的修建克服了高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凍土層深厚種種困難,加強內地與 的聯絡,促進藏族與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