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求數的幾倍是多少教學反思

2021-03-04 06:40:56 字數 3620 閱讀 5556

1樓:我是驢子

1、改變傳授式的教學,把教師與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放下教師高高在上的架子,成為學生活動和學習的夥伴,教師成了導演學生成了主角,教師的角色轉變了,呈現出新的課堂教學理念。

2、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也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在感興趣的事物面前,學生無不表現為興奮、投入、思維敏捷……

抓住這一心理特徵,讓學生愛學、樂學,變興趣為動力,讓課堂活起來。運用「自主**」教學模式,創設情景,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參與學習,學生積極性高。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教學過程顧及中下生與尖子生的的培養。能有針對性地把問題、練習投向不同的學生,讓其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變成「要我學——我要學——我愛學」。

4、反饋及時,教學中環節緊湊,第學完乙個知識點,都進行練習反饋,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5、存在問題:加強對學生算理的語言表達,為高年級打下基礎。

《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教學反思

2樓:匿名使用者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與學生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習情景,使學生身臨其境,提高主動參與的積極性,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首先我用擺一擺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倍」的知識。

在出示課題後,我引出課本主題圖,這樣就充分利用了本課的主題圖,做到了尊重教材。

「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數的認識」之後進行的乙個內容,我講完本節課後,感受頗多,現在反思如下:

成功方面:

學生學習的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數學

1、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有教師給主體圖,讓學生自己主動獲取資訊,並提出他們可以想到的問題。

2、在練習的設計上層次分明,從簡到難的層次感。

3、重於應用,讓學生實踐數學。

教學源於數學有服務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本課的教學中,師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幫助公尺奇請客的問題等。

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及時掌握所學知識,感悟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這些是我認為本節課中的成功之處。

不足之處:

1、在學生同桌合作提問題後,師只是讓乙個學生說出了問題,並沒有再問其他的學生,其實在師巡視時就有幾個學生說出了好多問題,那時候我完全可以列完算式後在讓學生提出問題,更深的拓展一下,可是我怕後面時間不夠用,所以沒給學生展示的機會。

2、在倍數關係上強調的少了些,反而隱藏在內的「幾個幾」的運用強調地多了些。

3、板書設計上只注重了問題的出示,條件的出示卻忽略了,給人的重點弱了很多。

3樓:渠穎速盼盼

本節課是教學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通過解答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的實際問題,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於倍的概念的理解,而且能為以後學習「求比乙個數的幾倍多或少幾」等問題打下基礎。在授課過程中,我首先出示了例圖,讓學生學會自主讀題尋找資訊和問題,培養其獨立學習的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發現大多數同學都能夠解決這一問題,都會用算式3×5去解決問題,但是大家對為什麼用這種方法計算還是一知半解。

重點要去引導學生對「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理解: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關鍵是要將這個「幾倍」轉換為「幾個幾」,即求幾個幾是多少的問題,要用乘法進行計算。在這裡要注意區別與「乙個數是另乙個數幾倍」的解題方法。

故在之後的練習過程中,要讓學生能夠分析出題目中的數量關係,加深他們對「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問題的理解。進一步明確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就是把「幾倍」轉換為「幾個幾」去計算。

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求乙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教學反思

4樓:

這部分內容是在直觀的層面上學習解決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是在學生學習了一些物體的幾分之幾和求乙個數的幾分之一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學習的。這不僅能讓學生學會解決生活裡類似的實際問題,更重要的還可以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由於解決求一些物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有一定的思考難度,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了以下幾點:

1、課的引進,對教材做了一定的變動。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中,我找準學生的「新知生長點」,利用舊知——求乙個數的幾分之一是多少,抓住新舊知識聯絡,喚起已有知識結構,更好地服務於新知的學習。

2、能把握教學重點,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理解幾分之幾。

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讓學生探索並理解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考慮到三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在「想想做做1」中,我用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說說求某些物體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意思,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3、充分利用比較法,通過共同點,抓住分化點,達到目的。

學生解決求12個蘑菇的3/4是多少後,我出示了一張**,讓學生比較求12個蘑菇的1/4是多少與求12個蘑菇的3/4是多少的異同,使他們理解求12個蘑菇的1/4是多少,就是把12個蘑菇平均分成4份,算出每份是3個;而求12個蘑菇的3/4是多少,就是把12個蘑菇平均分成4份,先算出每份是3個,再算出3份就是9個。這樣,從比較中發現,共同點中也有不同,不同點中也有相同點,進一步理解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4、整個訓練設計有梯度、有層次,能活用教材。

考慮到解決這類問題對於三年級學生的難度,整個練習注重讓操作和直觀作為學生思考的依託,並將操作與分數意義連線起來,有利於學生對這類問題的理解。練習設計由封閉到開放,拓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創新的火花。

5、課的結尾,讓學生用一句話來總結今天學習的內容。從某度程度上說,可以鍛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與概括能力。事實上,學生回答的的確不錯。

反思這節課,也有不少值得改進的地方:

1、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及時給予「反應」。

複習分數的過程中,一位學生回答——把一些星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2份,可以用2/4來表示。此時,我並沒有揪出說的不好的地方。應該指出,不要說「取」這個字,我們可以說「有這樣的2份」,因為學到假分數時,這樣的幾份是「取」不到的。

學生獨立列式解決「12個蘑菇的3/4是多少」,一位學生的方法是:12÷4=3(個)3×3=9(個),另一位學生的方法是:12÷4=3(個)12-3=9(個)。

當時,我只是肯定兩位學生的方法,並詳細詢問了第一種方法的意義。其實,還應該仔細問第二種學生的方法,他也是按照分數意義來解決問題的,先將每份算出來,再用總的12個蘑菇減去1份3個蘑菇,剩下的就是3份的蘑菇個數。教師應給予鼓勵,充分利用好課堂生成的資源。

2、課堂教學中,應努力將學生的多種感官協同起來。

解決「求12個蘑菇的3/4是多少個」時,學生只是用分小棒的方法知道了答案。在此過程中,應該讓學生將「做」與「說」同步結合起來,使他們在分小棒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並根據分數的意**決實際問題。

交流怎樣分蘑菇時,我讓學生說一說——把( )個蘑菇平均分成( )份,每份(

)個,給小灰兔們( )份,也就是(

)個,再出示這一段話,讓他們填一填。這樣就顯得課件演示與教師語言不協調,不同步了。反思,可以先出示這一段話,再讓學生根據分的過程,填一填。

課件也同時演示分小棒,並閃爍「4份小棒」,「每份3個」,如此一來,學生理解的效果也就不同了。這樣,學習時學生參與的感官越多,越能充分發揮大腦左右半球的協同功能,思維活動的效率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5樓:

→ → 你到底想問什麼

6樓:雪落い成殤

你說有啥問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題36644,小學二年級數學題

36 6 24 4 6 4 6 8 3 24 所以分別填 24 6 8 24 36 6 24 4 6 4 6 8 3 24 36 6 24 4 4 4 6 2 3 6 十分簡單 36 6 24 4 6 4 6 8 3 24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哦!因為每乙個計算中得數是6所以答案是24 1 4 2 答案...

小學二年級數學思維題求數字規律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思維題。難度也不大。你如果實在不行,就在網上搜尋。你這個家長也就會做這個題。下面兩個數的乘積等於中間一排左右兩個數之和。小學二年級數學找規律題 3與4之間相差1,4與7之間相差3,7與12之間相差5,12與19之間相差7。先想相差的,1 2 3,3 2 5,5 2 7,每兩個相差數都...

小學二年級數學數線段,二年級數學線段題

線段有兩個端點,而線段的長度是兩個端點之間的距離。我們只需要測量兩個端點之間的長度就可以知道線段的長度。線段的長度與邊上的兩個箭頭是無關的,這個箭頭只是解題的干擾。線段上有乙個點,可回答是幾個線段?二年級數學線段題 這裡可以 線段題的課件 聽我的 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用尺子 說清楚點兒 什麼題 別這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