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材料說出澶淵之盟後北宋出現了怎樣的現象

2021-03-04 06:37:54 字數 3653 閱讀 8942

1樓:幻想小狂人

澶淵之盟後,宋遼之間實現了短期和平,北宋經濟獲得發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國力也得到了增強!

根據材料指出,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樓:康康侃球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各小題:(10分)

材料:2023年,遼宋議和,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史稱澶淵之盟。

(1)根據材料指出,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有哪些?(2分)(2)你認為應該怎樣評價澶淵之盟?(4分)(3)下列4幅兩宋與西夏、金並立的示意圖中,哪一幅是錯誤的?請說明理由

(1)遼朝撤兵,宋朝給遼歲幣(2分)

(2)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乙個屈辱的和約,「歲幣」成為北宋人民沉重的負擔。(2分)但是澶淵之盟的訂立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的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雙方頻繁的經濟文化交流,從長遠看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2分)

(3)c.(2分)理由:南宋在遼滅亡後才建立,南宋和遼不可能同時並立。(2分)

澶淵之盟對北宋有什麼影響?

3樓:出浩波仲澍

澶淵之盟以後,遼、宋長期保持友好往來,邊境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得到加強。

澶淵之盟是個有爭議的命題。如何正確、客觀地評價它,就必須對澶淵之盟宋遼雙方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實上,澶淵之盟是宋遼雙方均勢的體現,它對宋遼兩國都帶來了積極的影響。

無論從大歷史的角度,還是大民族的角度來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澶淵之盟在中國歷史上是乙個迭經爭論的命題。長期以來一直存在著兩種截然相對的觀點。

肯定者認為它雖是乙個屈辱性的條約,但簽訂後,北方地區出現了乙個比較安定的和平環境,它溝通了宋遼雙方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交往,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間的友好往來。否定者則認為澶淵之盟的簽訂,既承認遼政權的存在,又開「歲幣」之濫觴,以後兩宋之積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如何客觀、正確地評價澶淵之盟,就必須考察澶淵之盟簽訂前宋遼雙方的歷史狀況、發展態勢,以及簽訂後對宋遼兩國產生什麼影響。

4樓:匿名使用者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澶淵之盟對於北宋來說,有利也有弊,利大於弊。

積極意義:澶淵之盟後,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北宋用微不足道的歲幣換得幽燕地區的和平,可以將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內政建設和西北的戰事上(西夏)。

百姓生活安定,宋遼之間開始了和平相處的局面,中原與北部邊疆有了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都在邊境地區設定了互相交易的市場,**、文化往來十分頻繁,豐富了漢族和契丹族人民的文化生活和經濟生活。北宋經濟得到了更快的發展,至仁宗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巔峰。

消極影響:澶淵之盟後,宋朝統治集團「忘戰去兵」,「武備皆廢」,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內部鬥爭加劇,宋王室又重現一片歌舞昇平,不知居安思危。

5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0·宜昌)與北宋簽訂遭淵之盟的少數民族政權是遼。

6樓:匿名使用者

消積:內部衝突加劇,宋生室又重現了一

片歌舞昇平,不知居安思危

積極:結束了遼宋之間的戰爭,從此遼宋

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7樓:杜杍騰

算是北宋,文化經濟發展的乙個外部基礎!

北宋和遼和議在歷史上稱為什麼根據材料二並結合所學的知識講述和e的意義

8樓:大朗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積極影響

一、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四十餘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於戈」,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二、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非教科書所雲加重了人民的負擔,失去的錢宋又可以通過外貿賺回)。

三、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消極影響

王安石和富弼認為澶淵之盟之後,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戰去兵」,禁軍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只剩下陝西軍可用;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請採納

9樓:感性的轅門射戟

澶淵之盟

在五代十國的後晉時期,後晉皇帝石敬瑭曾把北方的幽雲十六州割與契丹族所建立的遼國。為了收復幽雲十六州,北宋與遼國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自宋太宗趙光義起,北宋曾多次與遼交戰,但一直未能收復失地。

宋真宗景德元年,宋戰勝了遼,反而訂立了「澶淵之盟」,宋真宗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約定宋遼為兄弟之邦[33] ,規定宋每年贈遼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34]

仁宗慶曆二年,又增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並改「贈」為「納」。北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雙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國北方才有了少許安寧,宋、遼的這次結盟被後世稱之為「澶淵之盟」。

這次結盟後,北宋因為邊疆戰事危機的解除,國內經濟發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後來神宗時又割河東地七百里。[35]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個平等的合約,微不足道的歲幣換得長時間的和平,可以將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內政建設和西北的戰事上。對於遼來說也是乙個很合適的條約,當時的遼內部暗流湧動,及時從南方宋政權的糾纏中脫身是明智之舉。

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也有利於中國各民族的發展和融合。

希望採納!謝謝!

10樓:匿名使用者

是澶淵之盟吧,使宋遼百餘年沒有發生戰爭

請說出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11樓:德採灌裝機

【盟約內容:】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

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涿、瀛、莫三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

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因澶州又名澶淵,遂史稱「澶淵之盟」。

影響意義

澶淵之盟,宋遼議和是在少數民族不斷進攻北宋政權,威脅北宋安全的情況下不得已而講「和」的。

蔣復璁曾說及宋遼澶淵之盟「影響了中國思想界及中國整個歷史」。黃仁宇說:「所以澶淵之盟是一種地緣政治的產物,表示這兩種帶競爭性的體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澶淵之盟盟約的簽訂有什麼影響,澶淵之盟有何影響 訂立此盟約的宋朝皇帝是誰

2010 宜昌 與北宋簽訂遭淵之盟的少數民族政權是遼。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真宗本來御駕親征的意圖也就此作罷。但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讓他下了決心,親臨戰陣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幣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億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

請說出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北宋,遼,西夏政權之間的交往

從中原王朝來看,燕雲十六的得失,關係一代江山的安危。這十六州的幽 薊 瀛 莫 涿 檀 順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東南,稱為 山前 其餘九州在山的西北,稱為 山後 今長城自居庸關以東向西南分出一支,綿亙於太行山脊,到朔州以西復與長城相合,這就是內長城。中原失 山後 猶有內長城的雁門關寨可守,失 山前 則河北...

宋遼之間的澶淵之盟的意義內容是什麼

1004年秋抄 宋真宗景德元年 bai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du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zhi大臣主張避敵南逃dao,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 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