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戰敗北宋時期遼國戰敗和宋國簽訂了什麼盟約

2021-03-04 05:54:12 字數 3719 閱讀 2076

1樓:匿名使用者

澶(chán)淵之盟

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2023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2023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捐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1]

遼和北宋簽定的盟約是?內容?意義

2樓:輕舟淺渡

宋遼簽訂的盟約稱之為(澶淵之盟 )

內容:一、遼宋為兄弟之國,遼聖宗年幼,稱宋真宗為兄,後世仍以世以齒論.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 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榷場,開展互市**.

盟約締結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

意義:澶淵之盟對於宋遼來說都是有積極意義的,至此對於宋來說,遼停止南下,避免了更大規模的戰爭,經濟得到了更快的發展,至仁宗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巔峰.對於遼來說,歲幣緩解了遼經費緊張的麻煩,而雙方開商埠互市,更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

至澶淵之盟以後,宋遼100餘年不曾發生戰爭.

3樓:原創詩歌愛好者

澶淵之盟,歷史上第乙個條約。

4樓:匿名使用者

澶淵之盟:

2023年(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宋遼形勢圖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遷都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勸阻,才勉強至澶州督戰。宋軍士氣大振,大挫遼軍銳氣。

於是,雙方議和。最終議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雙方維持舊疆,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各守邊界;宋方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為歲幣。

史稱「澶淵之盟」。澶淵之盟是宋朝「守內虛外」政策的必然產物,宋朝的妥協使遼國得到很多好處。但是,「澶淵之盟」後宋遼邊境出現了平穩的局面。

宋與遼的和戰:

宋太宗統一中原和南方後,為了奪取幽雲十六州,親自率兵向遼進攻。宋軍包圍了幽州城,並在高粱河向遼的援軍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負傷中箭倉惶逃走。

雍熙三年(986年),宋軍趁著遼朝內部矛盾重重,宋太宗再度分兵三路進行北伐,東路軍以曹彬為統帥,中路軍以田重進為統帥;西路軍以潘美為統帥,。結果,出了中路軍全身而退外,其餘均被殲滅。從此宋朝放棄了收復幽雲十六州的計畫,開始採取消極防禦的措施。

2023年,契丹軍隊大舉南下,雙方在澶州議和,雙方維持舊疆,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各守邊界;宋方每年向遼提供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稱為歲幣。

澶淵之盟後,宋遼的對峙局面形成。在乙個世紀中,雙方基本維持了和平的局面。宋遼邊疆的安定,雙方**興旺,使者往來不斷,加強了漢族和契丹族的友好關係,促進了民族融合。

宋與西夏的和戰:

元昊稱帝都,與宋朝不斷交兵,雙方損失都很嚴重,於是元昊請和。2023年,雙方訂立和議:元昊取消帝號,北宋封元昊為夏國主,夏對宋稱臣;送每年給西夏歲幣;重開邊境**。

從此以後,宋夏之間基本上維持了和平的局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

盟約是指什麼簽訂條約的宋主是誰

5樓:繼潤

盟約是指澶淵之盟,簽訂條約的宋主是宋真宗。

澶淵之盟是北宋與遼經過多次戰爭後所締結的一次盟約。

2023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遼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張避敵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準的力勸,才至澶州督戰。宋軍堅守遼軍背後的城鎮,又在澶州城下射殺遼將蕭撻覽(一作凜)。

遼害怕腹背受敵,提出和議。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2023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規定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此後宋、遼之間百餘年間不再有大規模的戰事,禮尚往來,通使殷勤,雙方互使共達三百八十次之多,遼朝邊地發生飢荒,宋朝也會派人在邊境賑濟,宋真宗崩逝訊息傳來,遼聖宗「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

6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宋真宗。《澶淵之盟》

真宗自雍熙北伐慘敗後,對遼朝就一直心存

澶州之戰

畏懼,逐漸由主動進攻轉為被動防禦。相反,遼朝對宋朝卻是步步緊逼,不斷南下侵擾宋朝。自咸平二年(999年)開始,遼國陸續派兵在邊境挑釁,掠奪財物,**百姓,給邊境地區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

雖然宋軍在楊延朗(又名楊延昭,也就是人們熟知的楊六郎)、楊嗣等將領率領下,積極抵抗入侵,但遼朝騎兵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給宋朝邊防帶來的壓力愈益增大。

真宗朝名相寇準,對宋遼關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寇準是華州下邽人,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常被戲稱為「寇老西兒」。寇準19歲就考中進士,仕途比較順利,其人生性豪爽,不拘小節,是個很有個性的人。

太宗時,有一次在大殿奏事,寇準的話很不合乎太宗的心意,太宗憤而離去,寇準居然不顧君臣之禮,扯著太宗的衣服不讓他離開,太宗被他搞得極為尷尬。或許正是因為寇準的直率,使太宗比較信任他。

景德元年(2023年)秋,遼朝承天太后蕭綽、聖宗耶律隆緒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城下,威脅宋的都城東京(汴梁)。警報一夜五次傳到東京,趙恆問計於群臣。宰相王欽若、陳堯叟主張逃跑,任職才一月的宰相寇準則厲聲反對說:

「出這種主意的人應當斬首!」他說,如果放棄汴京南逃,勢必動搖人心,敵人會乘虛而入,國家就難以保全了;如果皇上親自出征,士氣必定大振,就一定能打退敵兵。趙恆同意御駕親征,由寇準隨同指揮。

到了韋城(今河南省滑縣東南),趙恆聽說遼兵勢大,又想退兵。寇準嚴肅地說:「如今敵軍逼近,情況危急,我們只能前進一尺,不能後退一寸。

河北我軍正日夜盼望陛下駕到,進軍將使我河北諸軍的士氣壯大百倍。後退則將使軍心渙散,百姓失望。敵人趁機進攻。

陛下恐怕連金陵也保不住了。」 趙恆才同意繼續進軍,渡河進入澶州城(在今河南濮陽),遠近各路宋軍見到皇上的黃龍大旗,都歡呼跳躍,高呼「萬歲」。真宗在寇準的要求下上城牆鼓舞士氣,使得宋軍士氣大振。

寇準指揮宋軍出擊,個個奮勇衝殺,消滅了遼軍數千,射死了遼軍主將蕭撻凜。蕭太后見遼軍陷入被動,要求議和。經過曹利用和遼使者的一再討價還價,兩國制定了如下條約:

一、遼、宋為兄弟之國,宋為兄,宋尊蕭太后為叔

澶淵之盟

母,後世仍以世侄論,使者定期互訪。

二、以白溝河為國界,雙方撤兵。(遼歸還宋遂城(今河北徐水)及瀛、莫二州)。此後凡有越界盜賊逃犯,彼此不得停匿。兩朝沿邊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創築隍城。

三、宋方每年向遼提供「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至雄州交割。

四、雙方於邊境設定於榷場,開展互市**。(在互市**中,北宋所賺的錢遠遠多於歲幣(每年宋朝收益為所供歲幣的2.5倍左右,且低價購買許多馬匹用於軍隊裝備,在經濟上拖垮了遼朝,以致其之後的幾十年未能發兵北宋。

)盟約的訂立,結束了宋、遼之間四十多年來的敵對狀態,同時也是宋朝向番方交納歲幣換取和平的開始。同時,兩國之間不再有大的戰事發生,北宋在邊境上的雄州(今河北雄縣)、霸州(今河北霸州)等地設定榷場,開放交易,為中原與北部邊疆經濟文化的交流創造了條件。

派曹利用去遼國簽訂澶淵之盟之際,告訴曹「迫不得已,雖百萬亦可!」。寇準知道後,指著曹怒道「超過30萬兩,提人頭來見」。

最後,經過曹利用再三討價還價,以**10萬兩,絹帛20萬,訂立澶淵之盟。

(望採納,謝謝)

凌源古代叫什麼,凌源是古代的遼國還是宋國

凌源屬於遼國 凌源所在的遼寧省,尚在所謂 燕雲十六州 以北,而北宋一直沒能完全收復燕雲 1 答案 凌源古代屬於遼國。2 凌源的歷史沿革中描述 遼,為榆州 領和眾 永和二縣 潭州龍山縣 喀左白塔子 地,隸中京道大定府。3 遼與北宋地圖上也顯示凌源屬於遼國。4 凌源市簡介 凌源市位於遼寧西部,由地級朝陽...

遼比北宋早建立幾年是不是,中國歷史上,遼國比北宋早建立幾年是不是。

遼 907年建國,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 一說947年 改國號為遼,983夏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宋 960年,趙匡胤 陳橋兵變 迫使周恭帝退位,在汴州 今河南開封 建立了宋王朝,史稱 北宋 故而遼比北宋從建國時間上講,早了50多年。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宋朝 陳橋兵變或黃袍...

澶淵之盟後,北宋每年賠給遼國10萬白銀,為何遼國不行

因為遼國的經濟不行了,澶淵之盟表面是遼國佔便宜,實際上是將遼國的經濟給掏空了,時間久了遼國自然就不行了。北宋和遼國的戰爭持續了20多年,每年北宋為了攻打遼國,需要支付高昂的軍費 物資 人力等等,讓整個北宋陷入了非常疲憊的狀態。10萬兩銀子和20萬匹絹。但是北宋自此就不用再支付高昂的軍費 人力 物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