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被貶的原因是什麼,辛棄疾悲傷的原因,有哪些。麻煩具體一點

2021-03-04 05:32:20 字數 1346 閱讀 2798

1樓:迷糊源

辛棄疾的屢遭貶斥的生涯是從淳熙八年(2023年)冬開始的,這一年,他已經四十二歲。剛被調任浙西路提點刑獄公事,還沒有完全熟悉工作,就遭到了臺臣的**,**理由是:「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

」在許多呈送上來的證據面前,辛棄疾沒有辯解,被孝宗皇帝指責貪得無厭,挪用官錢,「憑陵上司,締結同類,憤形中外之士,怨積江湖之民」後,將他罷官。

被貶後,辛棄疾歸隱於江西信州(今上饒)帶湖,過起了躬耕隴畝、垂釣水濱的生活,並給自己取號為稼軒。意思是想要豐衣足食,就要自己動手。在這段時間裡,辛棄疾始終不能忘記的一件事仍舊是恢復中原。

直到十一年後的紹熙三年(2023年),五十三歲的辛棄疾才被起用為福建提點刑獄。

可是,兩年後,諫官黃艾又**他「殘酷貪饕,好贓狼藉」,而且朝廷下令不許他為自己辯解,卷行李走人。不過,朝廷也不是那麼霸道,不讓他辯解,當然會輕判,讓他去主管建寧府武夷山衝佑觀。就是這樣乙個小官,在一年後,也被御史中丞何澹**,**原因仍舊是「殘酷貪饕,奸贓狼藉」。

辛棄疾不做任何辯解,而是跑到江西鉛山縣期思市瓜山,住了八年。

接下來就是嘉泰三年(2023年)夏天,六十四歲的他才被起用為知紹興府兼浙江東路安撫使。不過一年後,他再次被貶,開禧元年(2023年)六月,他任隆興府(今江西南昌),剛到任乙個月,有人就誣陷他「好色貪財,淫刑聚斂」,被免職提舉衝佑觀。

辛棄疾悲傷的原因,有哪些。麻煩具體一點

2樓:長樂未央莫離

辛棄疾適逢山河破碎之際,再加上南宋統治者的昏庸無能,他的滿腔報國熱情無處釋放,只能通過詞來表達。因此,辛詞多了乙份沉鬱悲壯的色彩。他的代表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寫於淳熙十五年(1188)左右,即辛棄疾退居江西上饒之時。

此時的他壯志難酬,理想難以實現,心中的鬱悶悲傷之情油然而生。詞中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抒發了辛棄疾恢復山河的雄心壯志和功業難就的悲憤之情。辛棄疾的許多作品都是描寫南宋朝廷腐敗無能,而自己報國無門,年華虛度的複雜之情。因此沉鬱悲壯也是辛詞的藝術風格之一。

辛棄疾詞剛柔相濟的風格主要體現在那些抒發政治失意的悲傷和怨憤的作品裡。他寫的《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就是一篇巧用比興手法,借物詠人,抒情寄懷的好例,被近人梁啟超稱讚為:「迴腸盪氣,至於此極。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首詞表面上寫的是失寵女人的苦悶,實際上卻抒發了作者對國事的憂慮和屢遭排擠打擊的沉重心情。詞中表達了對南宋小朝廷昏庸腐朽,對投降派得意猖獗的強烈不滿。

表面上看,這首詞寫得「婉約」,實際上卻極哀怨,極沉痛,寫得沉鬱悲壯,曲折盡致。這首詞在風格上纏綿而悲壯,剛柔相濟。雖然在表達方式上屬於婉約詞一派,但就作品的思想內容來看卻充滿了豪放悲壯的色彩。

可見,辛棄疾的詞風格多變,剛柔並濟,意境深遠

蘇軾跟辛棄疾的豪放有什麼不同,辛棄疾的豪放與蘇軾的豪放有何不同

蘇軾是將佛 儒 道三家的思想融會貫通,辛棄疾則是以家國天下為本,是儒家思想 蘇軾創立了詞的豪放派,率先衝破了詞的題材侷限,加入了社會元素,詩詞裡融入了充沛 激昂甚至略帶悲涼的感情。作品大氣彭勃 豪邁奔騰,不過後期的作品則空靈雋永 樸質清淡。辛棄疾的作品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詞...

清平樂村居辛棄疾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釋義 草屋的茅簷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髮的老人是誰家的呀?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原文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

青玉案元夕是喜的還是悲的,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的賞析

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乙個孤高淡泊 超群拔俗 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詞從開頭起 東風夜放花千樹 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 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 燈火闌珊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