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夫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2021-03-04 05:20:05 字數 6140 閱讀 6628

1樓:匿名使用者

(1) 用於句首,有提示作用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記·項羽本徑》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 秦。—— 宋· 蘇洵《六國論》夫戰,勇氣也

2樓:從燎歸思菱

1.發語詞,不翻譯

2.成年男子

3.丈夫

在這裡,做發語詞,不翻譯.「夫語『教子嬰孩』,不虛也!」翻譯為:俗話(說),「教育兒子從嬰兒小孩(的時候開始),不是虛假的啊.

文言文中的或什麼意思

3樓:drar_迪麗熱巴

1、 又如:或人(某人。不稱名而暗指的人。有些人)或曰:「以慰夫賢而辱於此者。」——唐·柳宗元《小石城山記》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 董其昌《節寰袁公行狀》

2、又如:或時(有時);或一,或種(某種);或日(某日,有一天)3、用作虛詞

君實或見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或異二者之為。——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或能免乎。——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4、表示假設。猶倘若,假使。如:

或若(假使,倘或)古文本中,「國」(繁體字為國)字從口從或,究竟是「口」還是「或「為原形,眾說紛紜。馬敘倫先生主張口為國之原字,......日本學者後藤朝太郎則主張「或」為國(國)之原字。

他認為加以口者,系秦漢以後之事。並於《國家學會》雜誌第二十七卷第六號上發表**,說之如下:「國(國)字作口,乃秦漢以來之事,周代春秋戰國時代,只有或字。

」按:或為戈與口之合體,後漢許慎於《說文解字》中亦曰,或者,邦也。

4樓:老馬克必須回來

(1)表示選擇或列舉.、

(2)在不同或不相似的事物、狀況或行動之間的乙個抉擇.

(3)近似、可疑或不肯定.如:在五天或六天之內(4)兩個詞或兩個短語同義、等義或替換的性質

5樓:匿名使用者

或:有時,有人,有的人,或許

6樓:迷你必死

1.有人

2.有的人

3.有的

4.或許

5.有時

7樓:我真的愛範

表示:有的。。。有的。。。有的。。。

8樓:犁堯岑瑛琭

「或」一般表示的意思可能有以下幾種

1、選擇關係:或者

2、也許:或許

3、物主代詞:有的,有些,比如:小動物們姿態各異,或抓耳撈腮,或安詳睡覺。

下面給出兩句,樓主可練習一下是什麼意思:

1、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代詞)2、殷其弗或亂正四方。――《書·微子》

希望能對樓主有所幫助,謝謝!

9樓:匿名使用者

「及」在文言文中的字義如下:

1、用作動詞,意思是:趕上;追上。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釋義:追到河邊,(孟明等人)已登舟離岸了。

2、用作動詞,意思是:至;到;到達。

出處:東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農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於西疇。」

釋義:農夫把春天到了的訊息告訴了我,將要去西邊的田地耕作。

3、用作動詞,意思是:遭遇;遇到。

出處:春秋·佚名《叔向賀貧》:「略則行志,假貨居賄,宜及於難。」

釋義:犯法胡為,放利聚財,該當遭到禍難。

4、用作動詞,意思是:推及;涉及。

出處:先秦·孟子《齊桓晉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釋義:敬愛自己的長輩,進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

5、用作動詞,意思是:來得及。

出處:漢·劉向 《荊軻刺秦王》:「方急時,不及召下兵。」

釋義:正在慌急之中,而且也來不及召來侍衛。

6、用作動詞,意思是:趕得上;比得上。

出處:先秦·佚名《鄒忌諷齊王納諫》:「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釋義:您美極了,徐公怎麼能比得上您呢?

7、用作介詞,意思是:等到;到了。

出處:魏晉·王羲之《蘭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釋義:等到對得到或喜愛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感慨隨之產生。

8、用作介詞,意思是:趁著。

出處:先秦·左丘明 《子魚論戰》:「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釋義:對方人多,我方人少,趁著他們沒有全部渡過泓水,請攻擊他們。

9、用作介詞,意思是:跟,與。

出處:先秦·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屈完及諸侯盟。」

釋義:後來,屈完代表楚國與諸侯國訂立了盟約。

10、用作連詞,意思是:和,與。

出處:魏晉·李密 《陳情表》:「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釋義:我的辛酸苦楚,並不僅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長官所能明白知曉的。

古文中夫是什麼意思

10樓:鄔元修尚嫻

夫(fū):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

農夫。萬夫不當之勇;舊時稱服勞役的人:伕役。

拉夫;夫子;丈夫;量詞,指一農夫所受之一百畝耕地;文言發語詞、文言助詞、指示代詞,相當於「這」或「那」;婦妻

11樓:枝寰溥蔓

1。發語詞,不翻譯

2。成年男子

3。丈夫

在這裡,做發語詞,不翻譯。「夫語『教子嬰孩』,不虛也!」翻譯為:俗話(說),「教育兒子從嬰兒小孩(的時候開始),不是虛假的啊。

12樓:呼珠星闕運

夫(fū)

2、成年男子的通稱。

夫,丈夫也。——《說文》。按,夫從一大,會意兼象形。周制以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

夫也不良。——《詩·陳風·墓門》

殘賊之人,謂之一夫。——《孟子》。注:「將必將為匹夫。」

二田為一夫。——《管子·乘馬》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列子·湯問》

一夫不耕,或受之飢。——漢·賈誼《論積貯疏》

3、女子的正式配偶。

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樂府詩集·陌上桑》

爾夫鴻冥遁跡,能偕隱以灌園。——明《袁可立晉秩兵部右侍郎誥》

4、舊稱從事某種體力勞動的人。如:農夫;人力車伕;馬伕;轎伕;夫頭(伕役的頭目)。

5、大丈夫。對男子的美稱。

西川劉禪本非夫,文燦貪庸亦豎奴。——柳亞子《諸將六首》

6、劍衣。

劍則啟櫝,蓋襲之,加夫襓與劍焉。——《禮記·少儀》

7、通「趺」。足背。

渠長丈六尺,夫長丈二尺,臂長六尺。——《墨子·備城門》

8、量詞。

為一農夫所受之一百畝耕地,用來作為城市規劃的基本單位。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周禮·考工記》

夫(fū)

【副】1、通「復」。再,又一次。

回志怯來從玄謀,獲我所求夫所思?——張衡《思玄賦》

2、另見fú。

夫(fú)

【代】1、「夫」假借為「彼」。他,她,它,他們——第三人稱代詞。如:使夫往而學焉。

2、那,那個,那些——表示遠指。

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宋·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3、這,這個,這些——表示近指。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論語·先進》

4、所有的,大家。相當於「凡」。

夫知保抱攜持厥婦子。——《書·召誥》

夫(fú)

【助】1、用於句首,有提示作用。

夫秦有虎狼之心。——《史記·項羽本徑》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宋·蘇洵《六國論》

夫戰,勇氣也

2、用於句中,舒緩語氣。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

3、用於句尾名,表示感嘆。

孟子曰:「術不可不慎。」信夫!——清·方苞《獄中雜記》

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宋·蘇洵《六國論》

13樓:20一生有你

1、舊時稱成年男子:漁夫.農夫.

萬夫不當之勇.   2、舊時稱服勞役的人:伕役.

拉夫.   3、(夫子)a、舊時對學者的稱呼;b、舊時稱老師;c、舊時妻稱夫;d、稱讀古書而思想陳腐的人.   4、與妻結成配偶者:

丈夫.夫婦.   5、婦妻.

  6、量詞,指一農夫所受之一百畝耕地.   夫(fú)   1、文言發語詞:夫天地者.

  2、文言助詞:逝者如斯夫.   3、文言指示代詞,相當於「這」或「那」:

夫貓至. 4、婦妻

14樓:光廷謙盈君

有作為丈夫講的,比如《**》裡的「夫起大呼」;也有作為虛詞的,關鍵要看語境來推斷。

15樓:匿名使用者

1、一般都是語氣詞,用在句首,有舒緩語氣和整理感情的作用。如李白在《夏日諸從弟登汝州龍興閣序》中第一句話就是「夫槿榮芳園,蟬嘯珍木,蓋紀乎南火之月也。」

2、指「丈夫」。如「望夫石」。

3、指「男子」,如「農夫猶餓死」。

文言文中「得志」是什麼意思

16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中「得志」是的意思有三個,分別是:

1、謂實現其志願。

2、指名利慾望得到滿足。多含貶義。

浩然 《艷陽天》第一○三章:「他帶著一臉小人得志的奸笑,拍著 馬子懷 的肩頭說:『爺們,那天在集上我怎麼跟你說的?』」

3、謂揣度而得其意旨。

擴充套件資料

近義詞一、得意 [ dé yì ]

1、領會旨趣。

2、猶得志。

劉紹棠 《鄉土與創作》:「後來少年得意,一帆風順。」

3、稱心,滿意。今亦指驕傲自滿,沾沾自喜。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十二:「﹝ 小芹 ﹞過門之後,小兩口都十分得意,鄰居們都說是村里第一對好夫妻。」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十三章:「 陸希榮 得意地笑了笑,說:『不瞞你說,我現在是西北潘記皮毛公司的副總經理。』」

4、指及第。

二、稱心 [ chèn xīn ]

遂心適意。

三、滿意 [ mǎn yì ]

1、決意,一心一意。

2、意願得到滿足。

蕭紅 《小城三月》:「 翠姨 梳頭梳得是很慢的,必定梳得一絲不亂;擦粉也要擦了洗掉,洗掉再擦,一直擦到認為滿意為止。」

3、滿以為;原先料想。

4、猶充盈。

17樓:匿名使用者

得志,意思是志願實現,多指滿足名利的慾望。

【拼音】dé zhì

【出處】

1、先秦·佚名《易·賁》:「『白賁無咎』,上得志也。」

素白無華的文飾、必無咎害,可以說是實現其志願了。

2、西漢·司馬遷《史記·伍子胥列傳》:「闔廬既立,得志,乃召伍員以為行人,而與謀國事。」

白話釋義:闔廬自立後,實現了願望,就把伍員召回,官拜為行人,同他一起策劃國事。

擴充套件資料

一、得志的近義詞

1、高興 [ gāo xìng ]

釋義:愉快而興奮。

出處:晉·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詩:「獨有清秋日,能使高興盡。」

白話釋義:只有清秋時節,才能使得高雅的興致盡情釋放。

2、得意 [ dé yì ]

釋義:稱心如意;感到非常滿意。

出處:戰國·莊子《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白話釋義:言語是用來傳告思想的,領會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語。

二、得志的反義詞

1、潦倒 [ liáo dǎo ]

釋義:指頹廢、失意的樣子;舉止散漫、不自檢束等。

出處:三國魏·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足下舊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白話釋義:您知道我從前潦倒頹廢、粗布疏遠,不切合實際。

2、失意 [ shī yì ]

釋義:指不如意、不得志;意見衝突,不和睦。

出處:東漢·班固《漢書·蓋寬饒傳》:「 寬饒自以行清能高,有益於國,而為凡庸所越,愈失意不快。」

白話釋義:寬饒自以為行為清廉,才能過人,有益於國家,卻被平庸之輩超越,更加失意不快。

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文言文中「當」字是什麼意思?

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1 動詞。抵押,用實物作抵押向當鋪借錢。例句 走筆還詩債,中由衣當藥錢。唐 白居易 自詠老身示家屬 翻譯 寫字還詩歌的欠債,拿衣服抵押借錢買藥。2 動詞。當作,算是。例句 安步以當車。戰國策 齊策四 翻譯 步行只要走得安穩,就當作是坐車。3 動詞。抵得上。例句 以一儀而當漢中...

文言文中的兵部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勒的所有意思

兵部為中國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當於今日的國防部。其長官 為兵部尚書。兵部又稱夏官 武部,兵部尚書又稱夏卿。兵部隋朝始置,六部之一,掌管選用武官及兵籍 軍械 軍令等。源於三國魏五兵制。兩漢尚書職務本不涉軍事。曹魏始置五兵 中 外 騎 別 都 尚書,另有有關軍事的駕部 車部 庫部等曹。各曹設郎。駕部...

文言文中的「之」是什麼意思,文言文中 要 字是什麼意思?

文言文中的 之 不止乙個意思 作為動詞有 到,往 的意思 作為代詞可做第三人稱代詞,譯為 他 他們 它 它們 也可做只是代詞,意識是 這 還可以做助詞 上 在文言文中的意義大多與現代漢語相同,不需要解釋。不同之處主要有 1 做名詞 代詞 專指皇帝。這在史書中最常見。結合前後的文字可一看就知。如 以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