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是什麼意思,本體呢是什麼意思?

2021-03-04 04:50:24 字數 5902 閱讀 4809

1樓:七分齋

本體(名詞)的意思:1.德國哲學家康德唯心主義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指與現象對立的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

辯證唯物主義否認現象和本體之間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認為只有尚未認識的東西,沒有不可認識的東西。 2.機器、工程等的主要部分。

2樓:伊來福孛庚

如果是語文上的意思,一般是用於比喻句

例如:小紅的臉像花兒一樣

本體:小紅的臉

(本體就是被比喻的東西)

喻體:花

3樓:洪遠蓬覓荷

以上兩位說的都是修辭學比喻或語言學裡的本體如果說問的是哲學上的本體

那麼一般指的是事物的本原、本質或存在

與(事物的)現象、表象相對

也就是當你問事物源於什麼

或者事物本質上是什麼

或者是什麼把握著事物的存在時

回答就應該是

事物的本體

哲學上有本體論

(ontology),它是研究存在本質的哲學問題。

"本體呢"是什麼意思?

4樓:淺笑流雲

不是,本體就是真實形態的意思,比如銀魂裡著名的角色新八戴著一副眼鏡,被戲稱眼鏡就是本體,看見眼鏡就知道是他,摘下眼鏡別人就不認識了。可能那個人之所以這麼回覆和帖子內容有關。

本體是指什麼意思?

5樓:汲梨瑩

一 本體概念新說  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科學。世界是具有可感形態、具有元本體、元實體和元分體的具體事物組成的統一體。以上的哲學世界觀理論所說的元本體,就是指以往哲學本體論中的本體。

因為具體事物是世界的元初存在和表現形態,本體同具體事物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把具體事物稱為元體,把本體稱為元本體。

元本體的哲學定義:元本體是世界萬物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規律、一般效能、一般本質,是普遍存在於每個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

絕對抽象事物。

元實體的哲學定義:元實體是世界各種各類具體事物具有的一般規定、一般本質、一般效能和一般規律,是普遍存在於各種各類具體事物之中的不可被人感到但可被人知道的

相對抽象事物。

元本體是絕對抽象事物元實體是相對抽象事物。抽象事物是元本體和元實體共同具有的規定和本質,元本體和元實體是抽象事物的兩種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因此認識元本體和元實體必須認識抽象事物,掌握抽象事物的本質和特徵。

語文中本體是什麼意思?

6樓:o0無與倫比

是本體和喻體

比喻句中的兩個結構

其實比喻句就是把本體比喻成喻體組成的。什麼叫本體和喻體呢?就是把乙個物體或人比喻成另乙個物體。這樣就叫比喻。

如:天空中出現了一道彩虹,宛如一座彩橋懸在上空就是這樣,應該說清楚了吧~~~~

7樓:朋克蛙

還本體呢

本體是哲學的範疇

佛學(教)中本體是什麼意思

8樓:匿名使用者

【四相】指顯示諸法生滅變遷的生、住、異、滅等四相,此又作四有為、四有為相。《成唯識論》卷二等記載,唯識宗主張「四相假立,過未無體」。就剎那而言,有為法依因緣之力,由本無而今有,乃屬暫有還無者,為表示異於無為而假立四相。

以本無今有,故稱有位為「生」,暫停於生位即稱「住」,住位前後之變異即稱「異,以暫有還無,故稱滅時為「滅」。其中,生、住、異三者為「有」,同屬現在;滅為「無」,則屬過去。就一期分位而言,初有稱為生;後無稱為滅;已生而相似相續,稱為住;住之相續轉變,稱為異。

又無論剎那或一期,皆以前三相為現在,滅相為過去。【四見】四見有三種,單四見,復四見,具足四見也。

一、單四見。

一、執有。

二、執無。

三、亦有亦無。

四、非有非無。

二、復四見。

一、有有有無。

二、無有無無。

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

四、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

三、具足四見。

一、有有有無,有亦有亦無,有非有非無。

二、無有無無,無亦有亦無,無非有非無。

三、亦有亦無,有亦有亦無,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

四、非有非無,有非有非無,無非有非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非有非無。【十法界】[出佛祖統紀]法界者,諸佛眾生之本體也。然四聖六凡,感報界分不同,故有十法界焉。

(四聖者,佛、菩薩、緣覺、聲聞也。六凡者,天、人、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也。)〔

一、佛法界〕,佛,梵語具雲佛陀,華言覺。覺具三義:一者自覺,謂悟性真常,了惑虛妄;二者覺他,謂運無緣慈,度有情眾;三者覺行圓滿,謂萬行具足,為三界師,是名佛法界。

(三界者,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二、菩薩法界〕,菩薩,梵語具雲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自行成就,而能覺悟一切眾生,是名菩薩法界。〔

三、緣覺法界〕,緣覺者,謂稟佛教法,觀十二因緣,覺悟真空之理,是名緣覺法界。(十二因緣者,一無明、二行、三識、四名色、五六入、六觸、七受、八愛、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也。)〔

四、聲聞法界〕,聲聞者,謂聞佛聲教,依四諦法而修證真空,是名聲聞法界。(四諦者,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也。)〔

五、天法界〕,天者,天然自然,樂勝身勝,清淨光明,世間無比。三界共有二十八天。因修上品十善,兼修禪定,感報而生,是名天法界。

(二十八天者,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也。色界有十八天:

初禪有三天,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二禪有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三禪有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四禪有九天,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無色界有四天:空處天、識處天、無所有處天、非非想處天也。

十善者,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嗔、不邪見也。謂之上品者,以作善時,於欲作正作,作已三時之中,心俱不悔也。)〔

六、人法界〕,人者,忍也。於世違順之境,皆能安忍也。謂人生於四洲之中,能行仁義禮智信之五常,能持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之五戒,具修中品十善,感報而生,是名人法界。

(四洲者,東弗於逮、南閻浮提、西瞿耶尼、北鬱單越也。中品者,謂於作善已後,起少悔之心也。)〔

七、阿修羅法界〕,梵語阿修羅,華言非天。淨名疏雲:此神果報最勝,鄰次諸天,而非天也。

在因之時,懷猜忌心,雖行五常,欲勝他故,作下品十善,感報而生,是名阿修羅法界。(下品者,謂於作善之時,即生悔心也。)〔

八、鬼法界〕,謂此鬼類,遍於諸趣。有福德者作山林冢廟神,無福德者居不淨處,不得飲食,受苦無量。在因之時,諂誑心意,作下品五逆十惡,感報而生,是名鬼法界。

(下品者,謂作惡之時,即能悔也。五逆者,弒父、弒母、弒阿羅漢、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十惡者,一殺生、二偷盜、三邪淫、四妄語、五兩舌、六惡口、七綺語、八貪、九嗔、十邪見也。

)〔九、畜生法界〕,畜生者,亦雲旁生。此類遍在諸處,披毛戴角,鱗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無足,水陸空行,互相吞啖,受苦無窮。宿由愚痴貪慾,作中品五逆十惡,感報而生,是名畜生法界。

(旁生者,謂其身形橫生也。中品者,謂作惡已後,起少悔心也。)〔

十、地獄法界〕,地獄者,在地之下也。謂八寒、八熱等獄,其中眾生,受苦無窮,經劫無量。因作上品五逆十惡重罪,感報而生,是名地獄法界。

(八寒者,頞浮陀獄、泥賴浮陀獄、阿吒吒獄、阿波波獄、嘔喉獄、鬱波羅獄、波頭摩獄、芬陀利獄也。八熱者,想獄、黑繩獄、堆壓獄、叫喚獄、大叫喚獄、燒炙獄、大燒炙獄、無間獄也。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上品者,謂人作惡,於欲作、正作、作已,三時之中,俱不能悔也。)

本體是什麼意思?

9樓:多肉

本體 [ běn tǐ ] :德國哲學家康德唯心主義哲學中的重要概念,指與現象對立的不可認識的「自在之物」。辯證唯物主義否認現象和本體之間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認為只有尚未認識的東西,沒有不可認識的東西;機器、工程等的主要部分。

詳細釋義

1、事物的原樣或自身。

《後漢書·應劭傳》:「又集駁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其見《漢書》二十五,《漢記》四,皆刪敘潤色,以全本體。

」《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帝曰:『雖雕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 鄒魯 《中國同盟會》:「軍事用票發行之後,流通世面,與實銀同一使用。然其本體無真價,不過代表實銀。

」2、原來的體制、格局。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餘按 周處 此志……更為失志記之本體,差實錄之常經矣。」

3、主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然繁辭雖積,而本體易總,述道言治,枝條《五經》。」

4、引申為根本的。

李廣田 《論怎樣開啟一條生路》:「這段話真是簡單扼要,說出了今天的文學的本體問題。」

5、佛教稱諸法的根本自體或與應身相對的法身。

《大日經》卷七:「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惟二公暫入輪迴,旋歸本體,無故現此泡影,則不可以理推。」

擴充套件資料

造句:(1) 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爾。

(2) 我曾經看到有人描寫父愛「父愛如山」。以前的我根本體會不到父愛。其實父愛真是嚴肅的,他只是不會表達。

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我愛你,寶貝。」類似肉麻的話。

當我想要什麼時,他都會努力的滿足我。

(3) 在人類生活中,時間剎那而過,它的本體是處於乙個流動狀態中,知覺是昏鈍的,整個肉體的構成是易腐朽的,靈魂是乙個疾轉之物,運氣是很難預料的,名望是缺乏見識的東西。

(4) 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據,衡量是非的標準。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於我心。

(5) 但不是本體論存在的本質擴充套件。

10樓:柿子的丫頭

在電腦科學與資訊科學領域,理論上,本體是指一種"形式化的,對於共享概念體系的明確而又詳細的說明"。

本體提供的是一種共享詞表,也就是特定領域之中那些存在著的物件型別或概念及其屬性和相互關係;或者說,本體就是一種特殊型別的術語集,具有結構化的特點,且更加適合於在計算機系統之中使用;或者說,本體實際上就是對特定領域之中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間關係的形式化表達(formal representation)。

本體是人們以自己興趣領域的知識為素材,運用資訊科學的本體論原理而編寫出來的作品。本體一般可以用來針對該領域的屬性進行推理,亦可用於定義該領域(也就是對該領域進行建模)。此外,有時人們也會將"本體"稱為"本體論"。

作為一種關於現實世界或其中某個組成部分的知識表達形式,本體目前的應用領域包括(但不僅限於):人工智慧、語義網、軟體工程、 生物醫學資訊學、圖書館學以及資訊架構。

資料拓展

英文術語"ontology"一詞源於哲學領域,且一直以來存在著許多不同的用法。在電腦科學領域,其核心意思是指一種模型,用於描述由一套物件型別(概念或者說類)、屬性以及關係型別所構成的世界。儘管不同的本體對於這些構成成分的確切稱謂有所不同,但它們卻都是一部本體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

一般來說,人們所普遍期望的一點就是,本體之中模型的那些特徵應當非常類似於相應的現實世界。

就電腦科學與哲學來說,二者所說的本體之間的共同之處就在於,它們都是依據某種類別體系,來表達實體、概念、事件及其屬性和相互關係。

在這兩個領域當中,存在針對本體相對性(ontological relativity)的種種問題(比如,哲學領域的奎因和克里普克,電腦科學領域的索瓦和高利諾),人們已經和正在開展相當大量的工作;而且,人們也在討論關於規範化本體是否具有生命活力(比如,哲學領域之中針對基礎主義(foundationali**)的討論,人工智慧領域之中針對cyc專案的討論)。二者之間的那些差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側重點的問題。

與電腦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相比,哲學家們則較少關心建立固定不變的受控詞表。然而,計算機科學家們則較少參與有關首要原則的討論(比如,關於是否存在諸如不變本質(fixed essences)之類事物的討論,或者關於實體在本體論上必定比過程更為基本的討論)。

什麼是本體論,本體論是什麼意思

大體上說,馬克思以前的哲學所用的本體論有廣義和狹義之別。從廣義說,指一切實在的最終本性,這種本性需要通過認識論而得到認識,因而研究一切實在最終本性的為本體論,研究如何認識則為認識論,這是以本體論與認識論相對稱。從狹義說,則在廣義的本體論中又有宇宙的起源與結構的研究和宇宙本性的研究之分,前者為宇宙論,...

教育的本體功能是什麼,如何理解教育本體功能

教育的本體功能是促進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和個性化。其他的功能 1 教育的最基礎功能是影響社會人才體系的變化以及經濟發展。現代社會重教育的經濟功能主要包括 為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良好的背景 提高受教育者的潛在勞動能力 形成適應現代經濟生活的觀念態度和行為方式。2 教育的社會功能是為國家的發展培...

是什麼意思呢, 是什麼意思呢?

譯文 沒有那樣的事。應用 1 犯罪者 現金 持 逃 企 実行 犯罪分子攜款外逃的企圖沒有得逞。2 今年 多 被災 食糧価格 変動 今年很多地方受災,可是糧食 卻沒有波動。3 私 探 本 見 我到處都找了,也沒有找到那本書。4 大部分 描寫 無気力 読者 心 動 這一大段描寫蒼白無力,並沒有打動讀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