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辛文房的李白傳節選文言文閱讀

2021-03-04 04:44:07 字數 6483 閱讀 5339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白浮游四方,欲登華山,乘醉跨驢,經縣治,宰①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無禮?

」白供狀不書姓名,曰:「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天子門前,尚容走馬,華陰縣裡,不得騎驢?

」宰驚愧,拜謝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長笑而去。

祿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節度東南,白時臥廬山,闢②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還彭澤。璘敗,累系潯陽獄。

初,白遊幷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儀請官以贖,詔長流夜郎。

問題:1.從《古代漢語詞典》提供的部分義項中,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意思正確的一項。(4分)

(1)怒引至庭下曰( ) a.引導,誘導 b.拉,拽 c.引用

(2)拜謝曰( ) a.認錯,道歉 b.辭別,離開 c.感謝,酬謝

(3)白時臥廬山( ) a.睡覺 b.倒伏 c.隱居

(4)累系潯陽獄( ) a.連線,維繫 b.拘囚 c.留意,掛念

2.用「/」給文中畫線句斷句。(限斷3處)(3分)

曾令龍巾拭吐御手調羹貴妃捧硯力士脫靴。

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3分)

初,白遊幷州,見郭子儀,奇之,曾救其死罪。

4.下列句中的「望」字,與詩中「西望長安不見家」的「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項是( )(3分)

a.西北望,射天狼。(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b.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c.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d.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沁園春·雪》)

5.詩歌末句,詩人借想象之景,表現淒涼、感傷的心境。結合所選詩文,分析產生這種心境的原因。(4分)

新唐書 李白傳古文原文及翻譯

2樓:陸宵

原文:李白,字太白,興聖皇帝九世孫。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龍初,循還,客巴西。

白之生,母夢長庚星,因以命之。十歲通詩書,既長,隱岷山。州舉有道,不應,蘇頲為益州長史,見白異之,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可比相如。」然喜縱橫術,擊劍,為任俠,輕財重施,更客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徂來山,日沈飲,號「竹溪六逸」。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

」言於玄宗,召見金鑾殿,論當世事,奏頌一篇。帝賜食,親為調羹,有詔供奉翰林。白猶與飲徒醉於市。

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為樂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授筆成文,婉麗精切無留思。

帝愛其才,數宴見。白嘗侍帝,醉,使高力士脫靴,力士素貴,恥之,擿其詩以激楊貴妃,帝欲官白,妃輒沮止。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益驁放不自修,與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為「酒八仙人」。

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白浮游四方,嘗乘舟與崔宗之自採石至金陵,著宮錦袍坐舟中,旁若無人。

安祿山反,轉側宿松、匡廬間,永王璘闢為府僚佐,璘起兵,逃還彭澤;璘敗,當誅。初,白遊幷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

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會赦,還尋陽,坐事下獄。時宋若思將吳兵三千赴河南,道尋陽,釋囚闢為參謀,未幾辭職。

李陽冰為當塗令,白依之。

代宗位,以左拾遺召,而白已卒,年六十餘。 白晚好黃老,度牛渚磯至姑孰,悅謝家青山,欲終焉。及卒,葬東麓,元和末,宣歙觀察使範傳正祭其冢,禁樵採。

訪後裔,惟二孫女嫁為民妻,進止仍有風範,因泣曰:「先祖志在青山,頃葬東麓,非本意。」傳正為改葬,立二碑焉。

告二女,將改妻士族,辭以孤窮失身,命也,不願更嫁。傳正嘉嘆,復其夫徭役。

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為「三絕」。

譯文:李白,字太白,是興聖皇第九代孫。他的祖先於隋朝末年因為犯罪被流放到西域。神龍初年,他的祖輩從西域逃回來,客居於巴西(在今四川)。

李白出生的時候,他母親夢見太白星,因此給他取字叫太白。十歲時就通讀詩書,及至長大**,隱居於岷山。當時所在州郡憑有道科舉薦他,可是他沒有應舉。

蘇頲為益州(今四川成都)長史時,看見李白並認為是不同一般的人,說:「這個青年天才英特,如果再稍加努力學習,便可以同相如相比。」

然而李白愛好縱橫術數,學擊劍,想當個遊俠之士,輕視財產而樂於施捨。李白又客居任城(今山東濟寧),同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居於徂來山,整天沉醉於酣飲之中,當時號稱「竹溪六逸」。

李白還是和酒徒在街市中醉酒,玄宗皇帝坐在沉香亭,心中突然有些感慨,想要李白替他寫歌詞,於是召李白入宮,但是李白已經醉倒,左右侍從用水洗他的臉,酒醉稍醒,拿筆給他,下筆成文,詞章婉轉華麗,意精旨切,不留餘思。玄宗愛他的才華,好幾次設宴召見他。

李白曾陪玄宗皇帝飲酒,醉了,讓高力士替他脫鞋。高力士一向高貴,把替李白脫鞋當作恥辱的事,於是指摘李白詩中的毛病來激怒楊貴妃。玄宗皇帝想讓李白當官,楊貴妃就背後阻止。

李白自己知道不被玄宗的親近所容忍,愈加不自律放蕩不羈,和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被稱為「酒八仙人」。

李白懇切請求引退還居山林,玄宗皇帝也就賞賜金錦放他回去。李白浮游漂泊於四方,曾在夜色之間藉著月色,與崔宗之乘船從採古磯至金陵,身上穿著皇帝所賜宮錦袍,坐在船中,好像旁邊沒有人一樣。

安祿山起兵造反,李白輾轉於宿松和匡廬之間。永王李璘聘請他到幕下當僚佐,及至永王李璘起兵,他即逃回彭澤了;永王失敗了,李白按照罪行說來應當被處斬。當初,李白遊幷州,見過郭子儀,李白把郭子儀當作奇特的人。

當時郭子儀犯法,李白救了他,他才免受到處罰。

這個時候(李白當誅時)郭子儀願解除官職來為李白贖罪,於是朝廷下詔把李白長期流放夜郎。恰逢大赦,又回尋陽,又因為一件事獲罪而下獄。那時宋若思率領吳地之兵三千人將赴河南,路經尋陽,把李白釋放了,並且聘任他為行軍參謀,沒有過多久,又辭去參謀之職。

李陽冰任當塗縣令,李白去投奔。代宗即帝位以後,召李白任左拾遺之職,然而在這時候李白已然死了,終年六十多歲。

李白晚年愛好黃老之學,經牛渚磯來到姑孰,喜好離家遊玩青山,他也想在此地終老,等到他死了,先葬在青山東麓。元和末年,宣歙觀察使範傳正拜祭他的墓,並下令禁止在李白墳墓周圍砍柴和放牧。範傳正訪問李白的後裔,只有兩個孫女已嫁給平民做妻子,行為舉止仍然保持著大家的風範,她們就傷心地說:

「先祖是想埋在青山的呀,臨時葬在東麓,這不是他原來的想法啊。」

於是範傳正把他移葬在青山,並在那裡立了兩通石碑。他還告訴李白的兩位孫女,要將他們改嫁給士族作妻;二孫女說:孤獨窮苦而委身於平民,怕是命該注定的,不想再改嫁了。

範傳正嘉獎並讚嘆她們,並免除她們丈夫的徭役。

唐文宗時,下詔把李白的歌詩,斐旻的劍舞,張旭的草書,合稱為「三絕」。

3樓:0阿吥

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陽人,後來搬遷到河南鞏縣。曾祖父杜依藝,官位最終到鞏縣縣令。祖父杜審言,官位最終到膳部員外郎,另有傳記。

父親杜閒,官位最終到奉天縣縣令。 杜甫天寶初年應考進士沒有考中。天寶末年,獻上自己寫的《三大禮賦》。

玄宗認為這賦寫得很奇妙,就召喚他來考作文,並授給他京兆府兵曹參軍一職。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攻陷京師,肅宗在靈武徵兵。杜甫從京城趁夜逃奔到河西地區,在彭原郡拜見肅宗,被封為右拾遺。

房琯平民時和杜甫很友好,當時房琯擔任宰相,向肅宗請求親自帥領軍隊討伐叛賊,帝准許他。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軍隊在陳濤斜被打敗。第二年春,琯被罷去宰相一職。

杜甫上奏說房琯還是有才幹的,不應該被罷免。肅宗生氣,貶房琯當刺史,從京城趕出杜甫去擔任華州司功參軍。當時京城地區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只得自己背柴火採集橡慄,餓死的兒女有幾個人。

一段時間之後,被召回補任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守成都,奏明皇上讓杜甫擔任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並賜給他緋魚袋。嚴武與杜甫是世交,對杜甫的待遇十分豐厚。

但杜甫性格狹窄浮躁,沒什麼氣量,憑著恩情放縱不羈。曾經趁酒醉登上嚴武的坐榻,瞪著眼睛看著嚴武曰:「你父親嚴挺之居然有你這樣的兒子!

」嚴武雖然也是急躁暴戾,卻也不認為他忤逆。 杜甫在成都的浣花村種竹子,枕靠著長江建造房屋,盡情喝酒,長嘯詠唱,和一些田地裡的粗野傖夫一起親暱地遊逛,沒什麼拘束檢點。嚴武拜訪他,他有時也不戴好官帽,他就是這樣傲慢胡亂。

永泰元年夏,嚴武去世,杜甫就沒有依靠的人了。到了郭英乂代替嚴武鎮守成都,英乂是武夫,又很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見,就遊歷東蜀去依附高適。到了之後,適卻去世了。

這一年,崔寧殺死英乂,楊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很亂。杜甫就帶著他的家人到荊、楚地區躲避戰亂,乘著扁舟下三峽,但是還沒靠岸而江陵就動亂,於是泝流而上沿著湘江漂泊,遊歷衡山,寄居在耒陽。杜甫曾遊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

耒陽的聶令知道這個訊息,就親自劃著船去迎接杜甫回來。 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白酒,乙個晚上就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

4樓:我是我

**** you mother

一,現代文閱讀,《文學的趣味》二,文言文閱讀《李白傳》三,古代詩歌閱讀《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

5樓:博覽安定

一,現代文閱讀,《文學的趣味》

文藝欣賞的三種毛病 診治的辦法(每個空格2分)

2.(1)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  (2)趣味低劣,缺乏鑑賞力。

  (3)知得不全,趣味狹窄。(每個小題2分)  3.因為這些舊文學家都有幾分惰性,常先入為主,不能戰勝一種很頑強的抵抗力,所以不能欣賞。

(意思對即可)(3分)  4.(2分)  答案示例1:第1段引用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話,引出了文藝欣賞的不同見解。

  答案示例2:第5段引用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話,說明研究文學也像估計山的大小一樣,比較資料愈豐富,透視愈正確,鑑別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  答案示例3:

第6段引用華茲華斯「乙個詩人不僅要創造作品,還要能欣賞那種作品的趣味」的話,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讀者也須時常創造文學趣味,使趣味廣泛而鮮活。  (2分,答出名言得1分,說出具體作用得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文言文閱讀《李白傳》5.

c6.a7.d

8.①就指摘李白《清平調》中引用的趙飛燕的典故,用來激怒楊貴妃。(「摘」1分,「以」1分,句意通順1分)

②李白漫遊到幷州,見到郭子儀,感到此人非同尋常,曾解救過郭子儀的死罪。(「奇」1分,「其」1分,句意通順1分)

③我的孩子,很久沒有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麼整天默默地在這裡,像個姑娘一樣呢?(「若」1分,「竟日」1分,「類」1分,句意通順1分)

附參考譯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東人氏。母親夢見長庚星生下了他,於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歲時就通曉五經,他自己夢見筆頭長出花來,此後他天賦過人,才華橫溢。

李白喜歡縱橫之術,練習劍術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錢財,樂於施捨。又客居任城,與孔巢父、韓準、裴政、張叔明、陶沔住在徂徠山中,天天設酒痛飲,號稱「竹溪六逸」。

天寶初年,李白從蜀中來到京城長安,當時他的本領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詩歌獻給賀知章看,賀知章讀到《蜀道難》一詩時,感嘆地對李白說:「你啊,是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於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龜飾物來換酒,與李白整天為樂。

於是向玄宗推薦了李白。玄宗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與他談論時局國政。李白獻上頌文一篇,皇上很高興,賜給他飯食,並親手為他調勻肉湯,降旨任命李白為翰林供奉。

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詔書,讓高力士為他脫靴。高力士以此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調》中引用的趙飛燕的典故,用來激怒楊貴妃。皇帝每次想要給李白官做,貴妃總是阻止。

李白更加高傲放達,與賀知章、李適之、汝陽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並稱為「飲酒八仙人」。後來他懇求回鄉。玄宗賞賜給他**,下詔讓他回家。

李白雲遊四方,打算登華山,帶著醉意跨在驢身上,路過縣衙門,縣令不認識李白,十分生氣,派人把李白帶到公堂上問道:「你是什麼人,敢這樣無禮!」李白在供詞中不寫姓名,只寫:

「嘔吐後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飯時皇上親手為調勻肉湯,寫字時楊貴妃捧著硯台,高力士幫著脫靴。在天子殿門前尚許我縱馬賓士;華陰縣衙門口,卻不能騎驢而過?」縣令看了,又驚又愧,忙行禮道歉說:

「不知道是翰林學士來到此地。」李白大笑著揚長而去。李白曾與崔宗之一起坐船從採石磯到金陵,他身穿宮中特製的綢袍坐在船上,旁若無人。

安祿山叛亂時,玄宗避難蜀中,永王李璘統管東南地區。李白當時高臥隱居於廬山之上,被李璘招聘為軍中幕僚。後來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潛逃回到彭澤。

李璘失敗後,李白受牽連被關在潯陽的監獄中。當初,李白漫遊到幷州,見到郭子儀,感到此人非同尋常,曾解救過郭子儀的死罪。到這時,郭子儀向朝廷申請解除自己的官爵來贖免李白的死罪,於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歡黃帝、老子的道家學說,在牛渚磯泛舟,帶著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當初,李白喜歡謝家青山,如今他的墓還在那裡。

三,古代詩歌閱讀《卜運算元 黃州定慧院寓居》

13.上片開頭兩句寫出了寓居環境的           。(2分)

13.(2分)寂靜。(意思對即可)

14.下片採用什麼表現手法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答: 14.(6分)答案示例:下片採用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通過寫孤鴻驚恐不安,心懷幽恨,揀盡寒枝,不願棲息,寧願忍受寂寞和寒冷,表現了自己被貶後內心的幽憤寂苦之情。

(6分,表現手法2分,簡要分析4分。如從「虛實結合」「比喻」「象徵」「襯托」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也可給分。

元代的佛教石窟造像都有什麼,元代的佛教石窟雕像還有哪些?

元朝先後仿照漢族建築樣式,營建上都及大都兩個都城。兩都的各種宮殿壇廟建築組群都有石雕 木雕和琉璃製品。而分布各地的石窟造像 寺廟塑像等亦展示了元代雕塑藝術的概貌。屬於元代的佛教石窟造像,除甘肅敦煌莫高窟和西安萬佛峽以及民樂馬蹄寺等地,遺有極少數的元窟塑像以外,還有杭州西湖靈隱寺飛來峰以及山西太原附近...

元代後期的詩歌有什麼特點,元代後期的散文創作有哪些特色

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1 古體詩 包括古詩 唐以前的詩歌 楚辭 樂府詩。其主要特點是每首詩行數不固定 每行詩字數不固定 每首詩的用韻不固定 2 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 句數 平仄 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一種稱 絕句 每首四句,...

古代的文房四寶是哪,古代的文房四寶是哪四個?

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中的文書工具,即筆 墨 紙 硯。文房四寶之名,起源於南北朝時期。歷史上,文房四寶 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南唐時,文房四寶 特指宣城諸葛筆 徽州李廷圭墨 澄心堂紙,婺源 原屬安徽徽州府,現屬於江西 龍尾硯。自宋朝以來 文房四寶 則特指湖筆 浙江省湖州 徽墨 徽州,現安徽歙縣 宣紙 現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