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大學生如何在生活,學習中實踐孔子的仁愛之道

2021-03-04 04:37:54 字數 5293 閱讀 5239

1樓: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要有虛懷若谷的心態,見到做的好的人或事要學習,效仿,看到做的讓大家都覺得不好甚至感到厭惡的,自我反省 告誡自己不要那樣子去做

2樓:愛lovely女孩

關愛老人、孩子,尊敬師長,團結同學

如何理解孔子仁愛之道

3樓:糊塗的貝克街

仁愛是什麼?有時候,仁愛是一種身體力行、點點滴滴的行為,它不僅讓別人受益,也會讓自己有收穫。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第一是「恭」,恭則不侮。就是乙個人對世界、對他人保持畢恭畢敬的態度,那他就不會輕易招致侮辱。尊嚴這東西你越拿著它,越看著它,他越脆弱,但是你把它放在心裡,表達為一種從容謙和的態度,那麼它就存在。

第二是「寬」,寬則得眾。禪詩裡面有句話:「眼內有塵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乙個心寬的仁,看到的世界一定是寬闊的境界;而乙個小心眼的仁,看到的世界一定是狹窄的天地。

第三是「信」,信則人任焉。就是越有信用,就會得到更多的任用。也可以說,你的職業生涯越寬,老有人給你機會。

有些學生資質平平,但是為人篤誠守信,他到乙個地方就能守住信譽,給一件事就做好,扎扎實實,一步乙個腳印,機會就會越來越多。一路走下來,兩年三年,也許看不出來,但五年十年,你就會發現,他越乾越好。這說明,誠信人品比專業技術要重要得多。

第四是「敏」,敏則有功。誰敏銳、敏捷,誰就能夠建功立業。敏,還表現在乙個人對自己生命的自省,對環境的觀察上,能夠防微杜漸。對變故和風險能先有知覺。

第五是「惠」,惠則足以使人。用寬慧之心面對你所有的下屬,你才使喚得動別人。不但在精神價值上肯定下屬,還能在利益上與他們分享,你就能夠得忠臣死士。

什麼是寬惠之心?你從大局出發,不計較屬下的小過,你就會得到更多的擁護。有這樣一種心態,你就能夠得到乙個團隊真正的尊重。

從孔子到孟子,都告訴我們仁愛可以作為乙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孔子說:「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乙個人有了仁愛,並不是要去做好好先生,而是只有這樣,他才能夠分出來誰是真正的好人,誰是真正的惡人。

孔子還說:「鄉愿,德之賊也。」鄉愿是指那些沒有是非觀念的好好先生。

誰都不得罪,你覺得這種人好嗎?孔子說這才是「德之賊」,是道德敗壞的人。就是因為有這些經常和稀泥、沒有是非標準的人,才縱容了不好事情的發生。

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提倡寬容善良不是毫無節制。真正的仁愛一定是有原則的,一定是是非恩怨都分明的,所以能夠疾惡如仇的人才是心中有大仁愛的人。

仁愛怎麼來呢?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廣泛的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的發問,而且穩定問題別好高騖遠,多問一些跟身邊生活有關係的事,那麼仁德就在這中間了。

也就是說,乙個人學習的範圍要博大,情懷要寬廣,但是思考與行動一定要跟當前現實的問題有關,點點滴滴,朴朴實實。如果把學習、智取和現實問題結合在一起的話,仁就可以實現了。這是一種遠大志向跟樸素行為的結合。

所以,仁愛是可以通過學習而得到提公升的一種修養。仁愛是乙個人發自內心的力量,它能影響別人,也能影響自己。仁愛最終會給我們的生命帶來溫和、雍容、大氣的狀態。

論語有關仁愛的句子

4樓:zora奇奇

1、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別人。

2、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意思是古人不輕易把話說出口,是因為他們以說出來做不到。

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君子說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孔子認為,仁愛是做人的根本。孔子不僅是乙個仁愛的宣傳者,同時也是乙個仁愛的實踐者。孔子提出,人只要能做到恭、寬,信,敏、惠這五點,就可以稱之為志士仁人。

那麼,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應該如何理解仁愛?於丹教授又會給我們哪些建議呢?

今天我們來聊聊《論語》的仁愛之道。其實兩萬多字的《論語》翻下來,「仁」這乙個字被提到前後有109處,可以說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裡,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那究竟什麼是仁愛呢?說起來簡單,學生問什麼是仁?

老師只回答兩個字,愛人。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但就這兩個字,體會起來有很深很深的道理。

民間有個說法,叫做二人成仁。什麼意思呢?就是仁愛,它從來不是乙個單立人狀態下自我的狀態,孤獨的、自我的、封閉的這個環境下,是談不到仁愛的,仁愛一定是你旁邊還有乙個別人,倆人在一起的關係中,能看出來是否仁愛。

仁愛,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內容,同時這一思想,也貫穿於他的政治、教育、倫理、文化主張的諸多方面,尤其是在做人的問題上,在孔子看來,仁愛是做人的根本。那麼,什麼樣的人才可以稱得上是志士仁人?於丹教授認為,仁愛不僅是一種人格情懷,同時也是一種非常具體的行為方式。

這樣的一種大氣度、大智慧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

5樓:風間千月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這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子曰:「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子曰:「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

子曰:「以約失之者鮮矣。」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6樓:薏荄霧隱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樓:匿名使用者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關於仁愛的事例 孔子的「仁愛」 具體意思與事例

8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仁愛(rén ài),[charity] 寬人慈愛;愛護、同情的感情。

仁愛是一種上對下的一種愛,可以是母親對孩子,也可以是君王對臣子。

仁愛是《論語》的核心思想。儒家的仁愛包含了三個大的層次:以家庭為體系的愛、以社會為體系的愛和以宇宙為體系的愛。

這三個體系內的愛是相互聯絡的,並且有著共同的哲學基礎,即儒家「過猶不及」的中庸思想。

事例:1、貞觀二年,關中一帶乾旱,發生了大飢荒。太宗又對大臣們說:

「水旱不調,都就是國君的罪過。我德行不好,上天應該責罰我,百姓有什麼罪過,要遭受如此的艱難窘迫?聽說有人賣兒賣女,我很可憐他們。

」於就是派御史大夫杜淹前去巡查,還拿出皇家府庫的錢財贖回那些被賣的兒女,送還他們的父母。貞觀十九年,唐太宗征伐高麗,駐紮在定州。太宗駕臨城北門樓安撫慰勞將士。

有乙個士兵生病,不能進見,太宗下詔派人到他床前,詢問他的病痛,又敕令州縣為他**。因此將士都高興地願意隨從太宗出征。等大軍回師,駐紮在柳城時,太宗又詔令收集陣亡將士的骸骨,設定牛、羊、豬三牲為他們祭祀。

太宗親自駕臨,為死者哭泣盡哀,軍中將士無不灑淚哭泣。**祭祀的士兵回到家裡說起這件事,他們的父母說:「我們的兒子戰死,天子為他哭泣,死而無憾了。」

2、東漢末年的淳於恭就就是乙個仁愛之人。他的家有山田,也有果樹。當時鬧飢荒,經常有人去他家的田地偷摘果樹和偷割稻禾。對於這些偷盜之人,淳於恭反而採取寬容善待的態度。

當看到有人偷採果實時,他就去安慰、幫助他們採摘,並讓偷果實的人把果子帶走;當他看到有人偷偷到他家田裡割莊稼,擔心小偷遇見他會感到羞愧,就趴伏在草叢中,等到割莊稼的人從容離去再站起來。由於淳於恭的高尚行為,使村落裡的人深受感化,後來,偷盜的事情也就很少見了。

同時,在他的引導下,村民們也拋棄了在戰亂中,生命難保,不願意耕種的情緒。因為當時村民認為戰亂不止,什麼時候死都不知道,所以也就放棄了耕種。淳於恭對鄉人說:

「縱我不得,它人何傷!」意思就是:就就是到時自己死了,得不到,那留給別人享用,又有什麼關係呢!

淳於恭病逝後,朝廷在他的家鄉刻碑,以表彰他的作為。

3、三國時,有仁愛之名的吳國名醫董奉治病不收診費,只要求被**者在他住所周圍種植幾株杏樹。數年後杏樹蔚然成林,收穫之後,又將所得用以救治貧民或流亡路過者。後人便以「杏林」作為醫界或診所的代名詞,現在還常見以「杏林春暖」的匾額或錦旗來讚頌有成就的醫生。

4、晉朝**郗公(郗鑒)在永嘉喪亂時,避居鄉下,很窮困,甚至要挨餓。鄉人尊敬郗公的名望德行,就輪流給他做飯吃。郗公帶著侄子郗邁和外甥周翼一起去吃飯,鄉人告訴他,現在大家都很窮困,如果加上兩個孩子,恐怕就不能一同養活了。

此後,郗公就乙個人去吃飯,並把飯含在兩頰旁,回來後吐給倆孩子吃,兩個孩子因此活了下來。這就就是著名的「郗公含哺」。郗公去世時,周翼任剡縣令,他辭職回家,在郗公靈床前鋪了草墊,為郗公守喪三年。

5、 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在廣西柳州當政時,施行了仁政。

他首先禁止買賣奴婢,又帶領百姓挖井開荒,製造船隻,整修城牆街道,廣種林木;並親手在城郊種下黃柑二百株,在柳江邊栽植大量柳樹;還採取了其它一些安定民生,發展生產的措施。

經過三年努力,柳州終於出現了一番新氣象:「民業有經,公無負擔,流逋四歸,樂生興事……豬牛雞鴨,肥大蕃息。」

6、 宋朝大文豪蘇軾晚年居於常州,他花掉了最後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準備擇日遷入住,乙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

他問老婦痛哭原因,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了百年,剛剛被不肖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就是老婦所說的祖傳老屋。

於就是蘇軾當即告訴老婦,自己乃就是買房人。他還焚燒了房契,並讓老婦的兒子將母親迎回舊居居住,而且沒有將購房款要回。這年7月,蘇軾客死於租住的房子之內。

簡答 論述當代大學生如何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最簡單不過了,在現在社會科學迅速發展日新月異,沒有文化知識就是瞪眼瞎子什麼也不會,科學是非常重要的。論述當代大學生如何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確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1 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加強思想道德修養,提高精神境界 2 當代大學生應當確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信仰,樹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當代大學生如何與時俱進,當代大學生如何與時俱進

與時俱進 你是說什麼方面啊 重要的是看清楚形式的變化 以及現在的社會需要什麼 不能太迂腐了 書讀的多 也要有豐富的社會經驗 把握好自己未來 找個目標 做人要活泛一些 放能吃的開加油啊 作為當代大學生如何適應時代的發展 做到與時俱進 800字作文 速度呀 解放思想 e69da5e887aa626169...

如何在生活實踐中進行學習,青少年如何在實踐中學習

學 是從書本上 教師講授中獲取知識 習 則是從生活實踐中獲取知識。有人說過,人的一生中有70 的知識是從生活實踐中獲得的,這一資料雖未必準確,但也說明了在生活實踐中進行學習的重要性。蘇霍姆林斯基說 個體的知識背景越豐富,學習起來就越輕鬆,而且已經閱讀過的東西,有千萬個接觸點。跟你爾後要解決的問題是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