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開始有一套老一輩的串門順序是什麼

2021-03-04 02:42:05 字數 5169 閱讀 9567

1樓:小熊維

春節開始有英語了,套老一輩的串門續續是什麼?應該先科最近的親戚創研後側創意班的親戚先可長輩,然後再闖平輩兒的親戚

2樓:匿名使用者

初中去爺爺奶奶家拜年,初二回娘家,初三去叔家,初四去姑家舅家,,初五去舅老爺姑奶奶家。

3樓:吳立炭

春節期間有有一套老輩的串門兒順序。這也是中國人的習俗吧?初一誰曉得輩分大就上誰家去。這是正常現象嗎?

4樓:小石頭方

春節開始有一套老一輩的專門設計。初一去。川家樓。初二回娘家。初三串親戚。

閱讀,回答問題1、春節串門有哪些講究?2、讀讀短文,想想新舊北京百年習俗的變化背後實質的含義是什麼?

5樓:凹凸蛋

1.春節串門要有次序,一般從家裡父母長輩開始,再走親訪友。

春節串門要帶禮物。

進門先向長輩拜年,離開時要給未成年(未工作)的孩子「紅包」。

傳統上「男尊女卑」雖然現在不大講究了,但春節期間要照顧「男主人」(男人)的面子。

祝新春快樂!閤家辛福!

2.新舊北京拜年習俗的變化,實質是時代在變,社會在變,生活在變;傳承拜年習俗,其實是在傳承民族文化,維繫民族根系

6樓:匿名使用者

大年初一相互拜年,討個吉祥,是中國人的老規矩。不過,拜年之前的序曲很重要,這就像是我們的傳統京戲,一陣熱烈的開場鑼鼓之後,主角兒才會踩著點兒出來亮相。首先,要把壓歲的餃子吃完,大年初一的餃子一般是要吃素餡的;還要在大門上貼上對聯、門神,換上桃符,再在窗戶上貼上窗花。

門神和桃符是可以請來的,但對聯一般是要自己寫,窗花是要自己剪的。過去民間還有植柏葉於門戶,插芝麻秸於簷楹,剪金紙作蝴蝶戴在孩子的頭上的傳統,圖的都是吉利。然後,再放一通鞭炮,落得紅紅的紙屑滿地,這才能夠踩著如紅花的它們出門,去給親朋好友拜年。

這一切,就像老太太絮新棉花被一樣,一層層地絮上絮厚,把拜年的氣氛一步步烘托得足足的。  到親朋好友家拜年,是不能空手去的,必須要備有禮物。過去老北京,別的可以少,但點心匣子和糙細雜拌兒,是分外講究,必不可少的。

點心匣子,有錢的人家,送蒲包裝的,上面鋪一層油紙和紅紙,透著喜慶,裡面裝的是大小八件,分兩包提著;沒錢的人家,送紙盒裝的,枕頭盒,裡面哪怕裝的只是槽子糕呢,外面那一層紅紙是必要點綴上的,就像過年蒸的饅頭上點的那個紅點兒。糙雜拌兒指的是花生瓜子核桃粘之類的堅果,外加上金糕條和金絲蜜棗;細雜拌兒指的是北京蜜餞,講究的要送蜜餞溫桲、蜜餞櫻桃和炒紅果,用綠釉陶罐裝,如今,炒紅果還能夠見著,前兩樣,久未謀面了。  如果說出門拜年或迎客拜年之前所有的一切準備如同戲台上烘托的氣氛,那麼,提上這些有講頭的禮品,則是唱戲必備的道具。

如此齊備了,拜年這齣大戲方才可以正式開始。  不過,有一條,舊俗大年初一拜年,僅限於男人,女人要等到正月初六才可以出門拜年的。如果前去給別人家拜年,見到開門迎客的是女人,也會不吉利的。

傳統社會裡的男尊女卑,總是體現在各種禮節之中,拜年自然也首當其衝。  舊俗中還有一條,到人家拜年,首先要衝著佛像、祖宗牌位和長輩三叩頭的。其他人,才是相互作揖拜年。

倒不僅僅是禮多人不怪,而是在漫長的農業時代裡我們的拜年這一儀式,最早可能出於對神的崇拜和祭祀,漸漸的形成了對世界與人生的一種祈求和寄託。在一年之首永珍更新之時,自然要先祭神祭祖。  因此,以為拜年只是大年初一見面道一聲過年好,顯然是把我們的拜年儀式簡化了,它的內涵在於我們對傳統民俗與文化擁有最後一點的把握。

所以,過去老北京人,大年初一那一天,在大街上走,即使遇見的人素不相識,無論富貴貧賤,也要笑嘻嘻的拱手道一聲拜年的吉利話。清朝時有詩云:未語遇人先半笑,新年惟道百般宜。

說的就是這樣的情景。那是過年的吉祥話,也是維繫著我們民族根系的願景。

串門去春節前十幾天走門上用貼對聯嗎?

7樓:不爬的

貼對聯不影響串門,有孝在身的人不能去串門.農村人對白事的忌諱十分看重,比如一些地方的習俗,守孝的人在三年之內不貼對聯,不放鞭炮等等,而在親人去世後未滿7天的話,更不能去別人家串門,而在戴孝期間去串門一般人家也不會讓進家門,如果不知道去別人家串門後不僅會被人家大罵,等你走之後也會放鞭炮和潑水來化解所謂的災病和霉運。 非直系親屬大年初一不能串門或拜年過春節是每個人開心且重要的活動,按照一些農村習俗大年初一迎回來財神,不是直系親屬是不能來串門的。

大部分都是從初二才開始拜年,而在一些農村也有不一樣的習俗,認為大年初一是「窮鬼日」,人們不喜歡去別人家,更不歡迎別人到自己家裡來。至今這些習俗大多數農村還保留著。

濟寧的春節 急! 急! 急! 快回答我啊?

8樓:手機使用者

每年的春節,我都要跟隨著爸爸媽媽回老家——濟寧過春節,那裡的春節和濟南截然不同。

除夕早晨,天濛濛亮,各家各戶便開始燒香,在門的側面貼個紅兜,以表示一年全家都會平平安安。吃過早飯,小孩子們便跟在大人後面幫著掛燈籠,貼春聯,那裡用的膠也很特別,不是用雙面膠,也不是用膠帶,而是用——漿糊。先是掛燈籠,把大紅燈籠掛在門的上方。

俗稱「高照」,意為「福星高照」的意思。然後,再貼上春聯。

小孩子們跟隨大人幹完活後,大人是要給小孩子買鞭炮的。無論男孩女孩兒,都喜歡放鞭炮。上街隨便找一戶商家,都有賣新年用品的。

那裡鞭炮賣得很快;禮花、掛炮、雷子、插炮都很受歡迎,尤其是禮花,往往都是大人買,到除夕晚上放。那裡糖果也很多,過年了,大人會給小孩買很多糖;什麼水晶糖。水果糖、棒棒糖,樣樣俱全,種類繁多。

下午,是小孩子放鞭炮的時候,年齡較小的孩子放插炮,則年齡較大的放「雷子」通常,放雷子時都在小樹林裡放「咚,當」聲音特別大,五里之內都聽的格外清楚。

晚上是最熱鬧非凡的了。晚上,人們吃著雞、鴨、魚、肉,一邊說話。小孩子們早就心不在焉了,盼著吃完飯趕緊放禮花、放鞭炮。

天色越來越黑,家家點著燈籠,鍋中放上兩個饅頭,以求全年都有飯吃;還有,不管你家裡有幾盞燈,只要是燈,就全都開啟,村里燈火通明,沒有一家不開燈的。「咚、咚、咚」仰頭望去,滿天的禮花,各式各樣,形態各一。月亮和星星也不見了蹤影,我才是看著人們熱熱鬧鬧、喜氣洋洋的放鞭炮呢吧!

晚上八點鐘,家家準時收看**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年輕人便包餃子、做排骨,羊湯,準備明天早上的團圓飯。

兩三點,人們就起床了,掛炮齊鳴,在老家,我都把鞭炮聲當做鬧鐘,鞭炮只要一響起,你就別想再睡下去了「噼里啪啦」起床後第一件是就是「磕頭」磕完頭後,老一輩的便給孩子們壓歲錢。全村同族男人到家祠常拜祖先,以表懷念,並請祖先在天之靈保佑家族人丁興旺,來年如意平安。4點多種,堂屋便成了人最多的地方,因為輩小得要給輩大的磕頭,以表尊重,也祝老人長命百歲。

5點多種,全家團圓,吃團圓飯,團圓飯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雞蛋;吃雞蛋寓意學生們成績更上一層樓,打人麼吃雞蛋表示全年都要團團圓圓。

從初三開始往後,親朋好友互相串門,走親訪友,老同學聚會。

過了 正月十五,人們該上班的上班,該學習的學習,又過了一年,又有了一年的收穫呢。

老一輩小時候怎麼過年

9樓:白雲臥松

過年還是農村好,進了臘月就開始忙活,臘八啊,小年啊,小年過後要蒸很多饅頭,小孩子買那種小的鞭炮拆開來放,貼對聯。

有的村里沒有看晚會到12點的習慣。基本上都是包完餃子,九點左右就睡了,當然堂屋裡是要擺上供品的。然後初一早上早起來下餃子,拜年。

現在在城裡,也感覺不出多大的年味,頂多超市裡添上新年的裝飾,路邊店面把各種商品擺在路邊叫賣。 除夕大家都在家裡包餃子看晚會,過12點放鞭炮吃餃子。

有些懷念小時候農村的年

小時候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模糊,但是小時候過年的喜悅卻還是那麼歷歷在目,彷彿就發生在昨天一樣,呵呵。

每年快要過年的時候我最開心的事就是可以捧著1-2張大紅的獎狀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因為小時候學習一直很好,每次期中期末考試都鐵定有名次,有時候還會有個三好學生的獎狀,所以快要過年的時候都是期中考試結束的時候,一般都是公布完成績,開個大會,發了獎品和獎狀就等於放年假了,每年拿著獎狀回到家,爸爸媽媽都非常的高興,總是小心翼翼的幫我貼在牆上,過年親戚朋友來家串門,總是會誇我,爸爸和媽媽的臉上總是非常的自豪,那個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

當然還有就是過年吃餃子,放鞭炮,貼春聯等一系列習俗

我們那沒有包餃子的習慣哦。每次過年,從小年24開始就很熱鬧了。在我們那喜歡把小年叫成小孩的年,所以那一天的小孩很開心的。

過年了,家裡會辦年貨,準備新衣服。等著春節去各家各戶拜年和走親戚。小孩都是哎熱鬧的。一聽到去外婆家,都很開心的。

臘八節,家裡的東西都洗好了。小孩也要洗過年澡了。

除夕晚上,先要拜神,然後吃晚飯。吃完飯再守歲。會準備乙個大的木樁,燒完才行啊。上面的臘魚臘肉烤的那油直掉。等著拿壓歲錢啊。

還有就是初一,是一年的開始。不能哭的。

接下來就是去親戚家了。初一去外婆家,初二姑姑們都回來了。一家人很熱鬧。

現在在外,都就等著過年一起聚聚。

小時候,過年到那心理很微妙,除夕晚上我們家一般下午3點多就準備了,到4點多就開動了,一般在我媽媽把大餐準備好之前,我和哥哥都是洗好澡穿上新衣服,那個美的呀

然後大伯二伯會給壓歲錢還有奶奶,雖然不多,但在那時對於我們是很多了,很開心,感覺那財產是自己的,要好好保護的那感覺

現在回想起來,除夕那天媽媽最累了,要準備大餐,要給我們換下的衣服洗了,因為第二天就是初一了,習俗是不能把衣服放到初一洗的。

小時候除夕晚上我們都是玩到很晚,大人賭博,小孩也會賭,家家都感覺喜樂融融

小時候過年,家裡的過年肉都是我先吃,整晚不睡覺就為等這一口。

現在呢?老爸說他去菜市場定了個豬頭,拿到熟食店料理好,直接裝盤……

小時候過年,纏著媽媽買新衣服,很普通衣服穿在身上也美滋滋地扭來扭去。

現在呢?照樣添置新衣,但是穿在身上,我再也不會扭……

小時候過年,攢點炮仗猶如攢自己的軍火庫,晚上睡前數一遍,早上醒來數一遍。

現在呢?家住在禁放區,看見街邊的小孩子放炮,下意識的想躲……

這是哥們幾個發的 希望能幫到你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老一輩時候城鄉過年差距極大,貧富不同的差距也極大。我是農村的,老一輩過年,都是家裡很窮,只有過年才可以吃一頓餃子,家裡面孩子(我們爸爸媽媽一輩)也很多,一家5.6個,每個孩子都盼著過年,因為可以分一點好吃的,比如說糖果,乙個人分幾塊,也捨不得吃,一直揣在兜裡,時不時拿出來看看,舔舔。

還有啊,過年要貼年畫的,那時候的年畫有童子、財神、和公社海報一類的,上面有很多的水果和小吃,大家都看得到,也知道但是沒有見過實物,看著眼饞。

至於過年的傳統習俗,農村也是按傳統來的,穿新衣服、接神、拜老祖宗、吃年夜飯、放爆竹(不過窮人家都只是象徵性的放一下,但都放,幾乎沒有不放的,那樣不吉利)

怎么關心老一輩的健康生活,怎麼關心老一輩的健康生活?

我覺得作為年老的一輩,他們的身體肯定大不如從前,什麼血糖血壓血脂,經常要測量,這自是不用說,也要關心他們精神方面的健康。作為一名醫學生,我可能要比普通人要更加注重老一輩人的身體保健方面,很多老年人到了七八十歲的時候,往往是不願意活動。他們更願意整天整晌的坐在那裡曬曬太陽,但其實這樣對他們的身體健康,...

臺灣的老一輩歌手有哪些,臺灣有哪些老歌手,很老的,60和70年代的?

一 鄧麗君 鄧麗君 1953年1月29日 1995年5月8日 出生於中國臺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臺灣歌唱家 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二 李宗盛 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國臺灣男歌手 詞曲創作人 製作人 制琴師。1980年,李宗盛進入樂壇,代表作有 夢醒時分...

家裡老一輩人留下的玉佩,值多少錢

家傳東西最好不要隨便出賣,有價玉無價,別看是一塊小小的玉,也許價值是很大的,發圖看看吧,正反兩面都拍一下。看看值錢與否還行,但是建議留下做紀念,更有意義。這個要看是什麼玉,是什麼年代流傳下來的 大家幫我看看這個玉是什麼玉,老一輩留下來的!大概值多少錢!我看伍拾代的人就知道這個是什麼玉現在九零後的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