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春節在習俗上有什麼特點,香港過年的時候有哪些習俗

2021-03-04 02:19:08 字數 5092 閱讀 6021

1樓:芊芊是神′夢

以為香港有舞獅表演,而大陸卻沒有,還有逛花市,不知道回答晚不 晚!還是告訴親吧! 補充: 不是以為是因為求採納

2樓:高利葉姓卿

行花市,拜年,看烟花,做團圓飯吃,初二做開年飯,買花,買全盒,給紅包,掛炮竹,舞獅

香港過年的時候有哪些習俗

3樓:匿名使用者

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裡裡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4樓:匿名使用者

和咱們這應該差不多吧

5樓:匿名使用者

跟中國的一樣 只是不能放煙火那些

香港的節日習俗有哪些?

6樓:男女內衣店

新曆新年(1月1日)

2. 農曆年初一的前一日

3. 農曆年初一

4. 農曆年初三

5. 清明節(

4月5日)

6. 勞動節(5月1日)

7. 端午節

8. 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紀念日(7月1日)

9. 中秋節翌日

10. 國慶日(10月1日)

11. 重陽節

12. 冬至(12月22日)或聖誕節(12月25日)(由雇主選擇)

任何雇員都可享有上述法定假日。如法定假日適逢雇員的休息日,應於翌日補假。該補假須並非法定假日、另定假日、代替假日或休息日的日子。

如雇員已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三個月,便可享有相等於雇員該日正常工資的假日薪酬

香港除了聖誕節、復活節、萬聖節、春節、中秋節、重陽節、元宵節、端午節等西洋或中國傳統節日之外,還有如太平清醮、譚公誕、車公誕等特色節慶活動。

同時香港**亦增加了很多盛事以及特別節日,最出名的就是「購物節」,其他還有「電腦節」等一類,而這類基本上都是針對購物的節日,因此在該類節日前去購物將會很有大幅度的優惠,甚至是讓人驚喜,因此要去香港血拼的朋友是必看的了。

香港特色傳統節日

太平清醮(每年農曆四月初八)

太平清醮,又稱包山節,這個節日是香港的乙個別具道地色彩的傳統節日,每年在長洲島上,居民都大肆慶祝。

在這傳統的節日上北帝廟前有三個用竹棚搭成、掛滿平安包的包山。

會景巡遊是節慶的高潮,飄色、醒獅及麒麟隊在島上巡遊,小孩裝扮成古今人物或傳說中的角色,站在支架上,穿梭大小街道。因為包山的緣故,故太平清醮又名包山節。太平清醮的慶典會長達一星期,當所有祭祀都完成後,最後乙個專案就是「搶包山」活動。

一聲號令後,參賽者就會爬上包山,盡他們的所能搶奪包子,而搶到的包子會分派給其他居民。

譚公誕(農曆四月初八)

譚公誕是香港本地的節日之一,這起節日起源於一人名「譚公」。譚公是另一位海上的守護神,為漁民帶來平安與喜樂。

譚公誕主要的慶祝活動都在筲箕灣和跑馬地舉行;筲箕灣位於香港島東面,昔日原為乙個漁港。從前,每逢譚公誕,許多市民善信都會參與巡遊、燒香膜拜,以紀念當年譚公為居民驅除瘟疫的事蹟,場面十分熱鬧。這項饒有特色的巡遊活動,曾因城市建設而停辦,如今再度捲土重來,令舞龍舞獅、飄色巡遊等節日盛況,沿大街上演,精彩可期!

車公誕(農曆年初三)

每年農曆年初三,位於沙田馬場附近的車公廟就會人頭湧湧、香火鼎盛,各男女善信上香朝拜後多會轉動壇前的銅風車,祈求新一年轉出好運新機。位於西頁蠔湧的車公廟則建於光緒年間(公元2023年),是香港最古老的廟宇之一。

據說明末崇禎年間,新界各地突然疫症流行,死亡者眾,尤以沙田為甚,後來有人翻查史書及縣志,發現宋朝有位車大元帥,平亂有功之外,更能遏止疫症,沙田的村民乃請人塑造車大元帥的造像,在沙田建立一間車公廟,廟成之日據說疫症即不流行,村民感激之餘,就定於每年車公誕拜祭車公了。

7樓:絕情

廿八 - 洗邋遢 是時候大掃除兼(洗白白)即(用柚子葉和黃皮葉洗澡)把之前一年不好的東西洗去,以煥然一新姿態迎接新一年。傳說春節前洗澡理髮,有消災去病之效,因此各家各戶認真地清掃,做到窗明几淨,不見灰塵.  年廿九  大年夜的前夕,是一年最繁忙的一天。首先,在大門門柱貼上揮春,接著是門扉、廳堂,年

香港的文化習俗

8樓:日天日地

香港民俗文化介紹:

香港飲茶習俗

在香港,飲茶一開始是叫做「上茶樓」或者「上酒樓」,後來就叫了「去飲茶」,慢慢「飲茶」就變成了上茶樓喝茶吃點心的代名詞。飲茶主要包括了喝茶和吃點心,而點心中數蝦餃和叉燒包在早期較為廣受歡迎,故此粵語內形容飲茶為「一盅兩件」(一盅茶+兩件點心),而且在某些語境下它還表示「最低消費」的意思。

太平清醮

太平清醮又名包山節(英文名稱 cheung chau bun festival ),是香港長洲海陸豐籍居民舉辦的乙個非常熱鬧的節日,也是香港旅遊發展局推介的乙個主要節目。舉行之日為農曆四月初六,會景巡遊為四月初八,同日也是佛祖誕。整個建醮期一連5天,有「迎神」、「走午朝」、「超幽」、「送神」等祭祀儀式。

其中飄色會景大巡遊、醒獅與祥麒表演、搶包山最為吸引民眾參與。

吃盆菜「吃盆菜」是香港的九龍、沙田、大埔、元水和深圳一帶最有民俗特色的傳統宴席。每逢喜慶及紅白喜事需要宴請賓客,主人家便請專業廚師製作盆菜供客人享用。每桌只有一大木盆,盆內按預先燒熟菜餚的貴賤依次層層疊放。

底菜一般是蘿蔔及其他蔬菜,接著是大塊豬肉、肉皮、雞、鵝、魚、蝦、蟹、蠔等。湊齊10人吃一盆,傳統是從高到低,一層層吃;象徵閤家團圓、滿堂吉慶,加上盆菜盤滿缽滿的形態,盡顯繁榮興旺之寓意。

燒黃紙又叫「斬雞頭」,是曾一度在香港流行的一種民間發毒誓的形式。儀式開始,雙方跪在神案前,面對神像,點燃香燭,頂禮膜拜。然後,雙方各執一張黃紙,高聲吟誦誓言,多為「清心直說,並無虛言」、「若有戲言,不得好死,斷子絕孫」之類。

接著,廟內執事取出早已準備好的菜刀、砧板和雄雞乙隻,一刀斬下雞頭,讓雞血灑在寫有毒誓的黃紙上,再將黃紙焚燒,方為了結。後來法庭處理一些無頭案時,利用民眾愚昧的民俗心理,也採取這種形式,土洋結合,「斬雞頭,斷疑案」。

搶包山香港長洲的習俗。據說18世紀的清朝,長洲發生了瘟疫,導致不少平民死亡。後來得到玄天上帝的指引,瘟疫得以制止。

居民為了酬謝神恩,便扮成神祇在大街上遊行驅趕瘟神,並且在長洲北帝廟前豎起三個包山,作為祭祀之用。每個包山高約13公尺,用竹棚搭成,每個包山掛上了約一萬六千個包子。包子名為「幽包」,是一種曾被供神的印有紅色「壽」字的蓮蓉包,又叫「平安包」。

摘得包子越多,福氣亦越多。但自從2023年發生包山倒塌意外事件後,相隔了26年,2023年才首次復辦這項傳統習俗。

打小**傳於香港地區民間的一種小型祭祀儀式。該習俗在香港地區分布頗廣,儀式都在三叉路口、橋底、路旁及山邊等地方進行。此外,部分廟宇內的廟祝也有替人「打小人」服務。

每年驚蟄是「打小人」盛行的日子,「專業打手們」手操舊鞋爛鞋,打殘打爛放在磚頭上的紙公仔,代客痛打「小人」。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夠通過這種儀式驅除小人,迎來貴人。港島寶雲道一段、鵝頸橋都是「打小人」的有名地點。

香港煲蠟

香港人所指的煲蠟專指中秋節期間,利用月餅鐵罐作器皿、焚燒報紙或使用蠟燭等雜物用作煲蠟的火源,大量蠟燭(正確地說應該是高溫液態的蠟)造成火團的玩火行為。蠟液燃燒得最猛烈之時,而向火團噴水、使之產生高大火焰。煲蠟極為容易引**災,滾燙的蠟液接觸到**可能造成第**燒傷。

這是南方的一種風俗習慣,比較危險,每年中秋都會有人給燙傷。「煲蠟」就是將兩支蠟燭點著,然後拿一支蠟燭在上面燒看燭淚往下滴。香港年輕人尤其流行於迎月、中秋節正日和追月三天在公眾場所煲蠟,一般伴隨玩燈籠和點蠟燭等中秋活動進行。

過去歷年於香港皆有人因煲蠟而受傷入院。

香港春節習俗

踏入新春佳節的第一刻,香港人多半會前往黃大仙廟,爭先恐後地要插上「頭炷香」,以祈求新的一年裡平安順利、財源廣進。所謂「頭炷香」,指的是每個人在新一年第一次供奉的香,但不一定要當日零時插,任何時候都是好時辰,最重要是心誠。

在香港的慶年活動中,一向重頭的戲是舞龍舞獅,而且都要裝飾得五顏六色,風采歡騰。舞獅也稱為「獅子舞」,在香港不僅是傳統的舞蹈專案,而且也是民間的體育及慶典活動。香港人舞獅大多是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不同於北方的舞獅——由兩人合舞乙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但有雌、雄之分,還分文獅、武獅、成獅、崽獅等。

香港人年前也都要清潔一下家中環境,取「除舊布新」之意。繼而是置辦年貨。除夕是團圓的日子,一家人要吃團圓飯。

香港人十分注重吃,連菜名都要起個好彩頭。團圓飯後,要去逛花市,買年花回家,增加家裡的過年氣氛。

當然,紅包壓歲錢是不能少的,但香港人一般不包 「大紅包」,身上所帶的以備不時之需的成迭紅包,多數都是裝著10~20港幣。大年初一人們會拜親訪友,正式拜年。許多人家都於桌上擺設年糕、油角、煎堆、蛋散等過年應景之食物。

香港樹中秋習俗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

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

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

9樓:寂滅五使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香

港長洲午夜舉辦的「搶包山」萬人空巷。

2.「飄色」巡遊是香港傳統習俗中的祈福儀式之一。相傳在清朝中葉,因瘟疫為患,居民為消除瘟疫而舉行「飄色」巡遊,後保留成為民間文化習俗。

3.每年各區都會舉辦傳統「盂蘭節」,「盂蘭盆會」加入了很多中國文化的元素,比如與儒家的孝道思想結合,強化道德教化的作用等。

4.農曆新年春節市民照例要派「利是」(紅包),迎財神,有的還出動中西財神迎春納福。

5.每年農曆8月14至16日,中秋節前後的晚上,香港大坑區都會在街頭「舞火龍」。這一習俗已在2023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民俗文化,又稱為傳統文化,是指民間民眾的風俗生活文化的統稱。也泛指乙個國家、民族、地區中集居的民眾所創造、共享、傳承的風俗生活習慣。是在普通人民群眾(相對於官方)的生產生活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質的東西,民俗及民眾的日常生活。

春節的習俗和特點。春節的風俗特點有哪些

春節習俗都有哪些呢。春節的風俗特點有哪些?春節的習俗特點為 主要以人熱鬧,增進親友感情為主而傳承下來的一套習俗 節日期間均以除舊布新 迎禧接福 拜神祭祖 祈求豐年為主要慶賀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而節日期間的活動也豐富多彩多姿,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春節習俗 春節,老百姓叫過年,要...

春節的習俗 簡短,春節習俗簡短是什麼

我國過年歷史悠久,在傳承發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如辦年貨 掃塵 貼年紅 年夜飯 守歲 拜歲 拜年 舞龍舞獅 拜神祭祖 祈福攘災 放鞭炮 放烟花 遊神 押舟 廟會 遊鑼鼓 游標旗 上燈酒 賞花燈等習俗。一 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 春貼 對聯 對子 桃符等,是寫在紙 布上或刻在...

春節的習俗都是什麼,春節的習俗是什麼?

春節將至,我國從古至今的春節習俗你都了解嗎?春節習俗完成版。春節的習俗 1 掃塵。年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給家裡做個大掃除,可能就是所謂的辭舊迎新吧,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傳統習慣。全家上下將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迎接新年。春節的大掃除是象徵著掃除霉運,因此在新年前都會這麼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