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時代特徵,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時期為範圍,選擇能反映時代特徵的音樂作品

2021-03-04 02:09:01 字數 4646 閱讀 4470

1樓:匿名使用者

近百年中國現

代化的探索是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化萌動的歷史動力。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人們吃驚於「**上國」敗於「蕞爾小國」的同時,也認識到中國不是敗於人力,而是敗於英國的「堅船利炮」。於是有了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以及由此引發的洋務運動。

但是甲午戰爭的失敗證明,單是軍事的現代化是不夠的,於是又出現了維新變法和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中國的現代化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方面都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由於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仍然根深蒂固,氣象初顯的現代化未能改變中國社會的面貌。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資本主義文明弊端開始暴露,**十月革命成功,社會主義文明興起,此時,走西方的道路已不是中國現代化的唯一選擇。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以後,馬克思主義和各種社會主義思潮開始在中國廣泛傳播。一場關於中國富強和現代化發展道路的思考和爭論開始了。

從孫中山的「以俄為師」,到***「走**人的路」,都表現出了學習物件的轉變和現代化意識的變化。但歷史證明了:「**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山窮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乙個變計。

」參見《***書信選集》,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第6頁。

20世紀30年代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成為當時現代化萌動的社會基礎。世界現代化的起始動力在於資本主義的發展,這在中國也是如此。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出現於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十九世紀末甲午戰爭後,清**為了償付賠款、擴大稅源而放寬民間辦廠的限制,外國資本大肆侵入在客觀上進一步破壞了自然經濟,在不同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

1912—2023年民族資本主義迎來了迅速發展的「短暫春天」,新成立的中華**臨時**頒布法令發展實業,湧現了「南張北周」(張謇、周學熙)、榮氏兄弟(榮宗敬、榮德生)等著名企業家,在此期間還出現了1912—2023年成立工商公司的經濟熱潮。  經濟的發展引起了社會階級和階層的分化:工商階層迅速增加,開始要求根據現代化進行政治民主和經濟文化上的變革;新興知識分子階層迅速增長,歸國留學生構成社會領導階層的重要部分,如魯迅、蔡元培、胡適、丁文江、詹天佑、陳省身、顏惠慶等人均成為學術界和社會活動領域的領軍人物;軍閥和士紳階層迅速變化,儘管這些人與舊制度的關係千絲萬縷,但為了生存、不被淘汰和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大多從本集團利益出發,或發展經濟、開明政治,或重視文化、提倡教育,都對現代化起到了不同程度的推動作用,農民的分化以及無產階級的壯大,都為20世紀30年代的現代化萌動提供了廣闊的社會基礎。

資本主義世界大危機、日本侵華和蘇聯的迅速發展成為其國際誘因。資本主義曾經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並在一段時期內代表了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但是它無法解決自身的痼疾和跳出經濟危機的怪圈。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經濟危機也更為嚴重,這在1929—2023年的大危機中得到證實。

大危機由美國爆發,迅速波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並導致了德國和日本法西斯的上台。日本為了轉嫁危機和建立世界霸權計畫,開始大舉侵華。中華民族危機的加深使長久以來人們「實業救國」、「救國圖強」的願望重新激盪。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帶著對西方文明的質疑,人們被蘇聯欣欣向榮的社會景象和巨大的建設成就所引導。資本主義「神話」的破滅以及蘇聯社會主義輝煌造成的巨大反差,使思考和探索中國現代化道路的先進人士們更具有務實性和傾向性。

以20世紀二三十年代、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個時期為範圍,選擇能反映時代特徵的**作品

2樓:匿名使用者

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的。

大刀進行曲

八路軍進行曲(解放軍進行曲)

新四軍軍歌

黃河大合唱

游擊隊之歌

還有很多想不起來了,反正都是抗日救亡和爭取獨立解放的戰鬥歌曲,不像今天的靡靡之音,要是今天還能聽到這樣的歌,祖國定會更加強大 .

20世紀二三十年代

我們非常熟悉的《送別》,還有一手,現在被台灣的中華**定為所謂『國歌』,就是黃埔軍校的校歌,名字叫《三民主義歌》。還有一首叫《工農兵團結起來》,也是學堂樂歌時期很有代表性的作品。至於民族**家的作品更多:

如任光所做《漁光曲》,賀綠汀所做《梅娘曲》等等。

歌簡介學堂樂歌是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清末民初,當時的政治改革家們主張廢除科舉等舊教育制度,效法歐美,建立新型學校,於是一批新型的學校逐漸建立了起來。當時把這類學校叫做「學堂」,把學校開設的**課叫做「樂歌」科。

所以「學堂樂歌」,一般就是指出現於清朝末年、**初年的學校歌曲(類似當今的校園歌曲)。學堂樂歌的倡導、推廣者以沈心工、李叔同等啟蒙**教育家為代表。今天的年青人可能很少人認識它們,但在我國近代**史上卻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早期的的學堂樂歌以舊曲填新詞為主,用中國民歌、小調的曲調或歐美歌曲的曲調填進創作的新詞。這可以說是它們的特點之一。具體概念

學堂樂歌指的是20世紀初期,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而興起的歌唱文化,一般指學堂開設的**課或為學堂唱歌而編創的歌曲。中國近代的新**以學堂樂歌為代表,步入了乙個新的階段。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新品種,學堂樂歌的出現不僅有著深刻的社會的內因,還有著鮮明的外力作用。

它「對於學校**教育的啟蒙,對於中國走向近代化社會的行程,起到了促進作用」。產生背景

19世紀末,在變法維新思潮影響下,「創辦新式學堂,引進西方先進教育體制,開展現代科學教育」的潮流開始興起。2023年,清廷頒布《奏定學堂章程》,2023年,廢除科舉。新式學堂紛紛建立,中國現代教育由此發軔,**作為美育的方式在那個時代先進人物的心目中佔有著重要的地位。

中國的知識分子們開始意識到,如若不想在被欺負,只有「學夷以制夷」。只有學習西方現代科學,才能了解我們的差距,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迎頭趕上,縮小差距。發軔之初

在新式學堂內開設的「樂歌」課,就是仿照西方學堂的教育體制所設立的。最初我們是學習的日本人的辦學方法。之所以學習日本,是因為它從2023年明治維新後,開始全面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科學技術和教育體制,在亞洲成為了乙個「西方化行為方式和封建主義思想混合體」的社會,在綜合國力方面全面超越中國。

所以,早期中國留學生大多選擇日本為留學地。這些早期的「海歸」們,認識到現代**教育之於國民素質的重要性,所以有的人開始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回國後成為了早期的**教師。

[編輯本段]創作手法

學堂樂歌的創作,處於中國近代**文化的起步階段,它是許多嚴肅的學者努力探索的結果,他深受維新運動和維新思想的影響。同其他方面向西方學習一樣,在**創作上也大膽吸取,只要認為有用,均可「拿來」。

這些歌曲絕大多數是根據現成的歌調填以新詞而編成,而由編寫者自作曲調的數量極少。這可能與我國過去對詩、詞、曲等可詠唱的作品的創作方式就是根據現成的歌調、曲牌填以新詞有關,同時也與當時從事學堂樂歌編寫的人懂得專業作曲技術的極少有關。

後來逐漸改為選取歐美的歌曲來進行填詞,沈心工曾對此點專門作了自述。例如,沈心工編的《勉學》是根據美國藝人歌曲《羅薩?李》的曲調進行填詞的;而他編寫的《拉縴行》是根據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伕曲》的曲調填詞的;沈心工作詞的《話別》,是根據原法國民歌《乙個半小時的遊戲》的曲調填詞,而且這首歌的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此外,象李叔同編寫的《送別》,是根據美國通俗歌曲作家奧德威的《夢見家和母親》的曲調填詞;李叔同編《大中華》,根據義大利作曲家貝里尼的歌劇《諾爾瑪》第一幕第三場中的樂隊進行曲曲調填詞;葉中冷編《跳舞會》,是根據當時英國國歌的曲調填詞的;馮梁作詞《尚武精神》,根據法國著名啟蒙思想家盧梭所作的喜歌劇《鄉村卜者》中一首舞曲曲調填詞的,等等。

以我國民族音調填詞的學堂樂歌數量不多,代表性的歌曲有:秋瑾作詞的《勉女權》(與華航琛作詞的《體操》同調);沈心工作詞的《纏足苦》(與沈心工作詞的《蒼蠅》同調);沈心工作詞的《採茶歌》;華航琛作詞的《女革命軍》;李雁行和李倬編的《女子從軍》;文君作詞的《桃花院》;以及前述李叔同作詞《祖國歌》等。

之所以產生這種情況,既存在客觀的原因,也存在思想認識上的原因。客觀原因是:一方面由於我國學堂樂歌的產生、最初就是參照日本早期學校歌曲的經驗發展起來的,而他們開始就是主要採取外國的現成歌調進行填詞的;另一方面,當時我國熱情從事學堂樂歌編寫的作者多數是留學國外的、或國內積極贊成維新的新派知識分子,他們中多數對我國的傳統**、特別是民族民間**不甚熟悉;同時,從本世紀初清廷轉而支援「廢科舉、辦學堂」的改良主張,為了滿足迅速發展起來的新學堂急需學校的教師,曾一度大量聘請日本的教師來我國擔任教學,其中包括一定數量的中小學**教師和「蒙養院的保姆」(即幼兒園的保育員),他們對我國的傳統民間**則更不熟悉。

主觀原因是:當時我國有關政治、經濟、文化的改革,主要就是引進歐美和日本的體制和經驗,而要改掉的主要就是與封建體制密切相連的傳統舊文化(包括傳統的「舊樂」),因而當時確實不少有改革要求的知識分子認為只有用西樂才能起到振奮人心、鼓舞士氣的效果。儘管當時這種思想認識是符合大多數積極擁護改革要求的進步主張,但今天看來應說是存在一定片面性的。

因為事實上象以我國的傳統音調進行填詞的《祖國歌》和《勉女權》都是當時比較受歡迎的學堂樂歌,它們也並不因此給人任何萎靡不振的影響。當然,在辛亥革命之後,這種現象也逐步有一定的改變。代表人物

在學堂樂歌的興起和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最早的一批**教育家。這些早期的**先驅們大多都有留學背景,而且在出國學習時,**也不是其主修專業。但是,出於對**的愛好和對祖國教育事業的責任,他們後來紛紛投身於「學堂樂歌」創作和傳播之中,為中國普通**教育的創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這時期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柯政和、辛漢等等。

歷史意義

1、為中國近現代**史貢獻了一批早期的優秀聲樂作品,開「新**」創作之先河;

2、使「集體歌唱」這一歌唱形式深入人心,為後來的群眾歌詠運動打下了基礎;

3、通過樂歌的傳唱和學校**教育,西方基本**理論和技能開始系統地、大範圍地在中國傳播;

4、培養了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批傳播和建立、發展學校**教育的人才,為後來中國近現代**的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服飾能看出哪些歷史資訊

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是全國最開放 最繁華的城市。此時的上海的社會百態 經濟活動都具有相當的中國社會對映力。1 新舊社會的交替 女性在這個時期是以旗袍為主,上流社會男士是以西裝為主,一般的為長袍和褂子。旗袍是從清朝的旗裝改造創新而來,創新主要是體現在對腰身的重視 可以露出手臂和脖子。表明人們思想由舊...

中國20世紀五十年代的歷史大事是什麼

土改鎮壓反革命 三反 五反 追殲國民黨殘餘勢力 抗美援朝 過度時期經濟建設 20世紀60年代中國都發生了什麼大事 1960年到1970可統稱20世紀60年代,中國發生的事情有 1 1959 1961三年自然災害。2 1966 1976 3 1962對印自衛反擊戰。4 1969珍寶島戰役。5 1964...

為什麼同樣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人,陸蠡寫的就很容易看懂,其他人寫的就很生澀拗口

這與文人的性格文風有很大的關係,那個艱難的年代成就了許許多多的大作家,愁苦 內的歲月會容使一些人變得深沉,也會有人依然堅韌,積極。不過你既然這樣問,看得出你很喜愛這位作家 若深究原因,可能他在你心中是獨一無二的吧!希望我有幫到你 祖國歷史 做為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的歷史文明源遠流長,華夏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