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古代官職變動的字的記憶口訣,古代變官職變動詞語集錦

2021-03-04 02:01:37 字數 6955 閱讀 5804

1樓:du知道君

表示從不做到做官的有(舉、闢、徵、起、拔);表示公升官的有(提、擢、遷);表示授官的有(拜、除、授);表示調動官職的有**、調 徙);表示降官的有(貶、謫、出);表示解除職務的有(罷、免、黜、廢、革);表示出京做官的有(出);表示主持、掌管一方政務的有(知);表示辭官的有(乞骸骨、致仕)

古代變官職變動詞語集錦

2樓:歲月不寒

表官職變化的

①、表授予官職的詞語。

徵: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如:公車特徵拜郎中。《張衡傳》

闢:由**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連闢公府不就。《張衡傳》

薦、舉:由地方官向**舉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如:舉其偏,不為黨。《左傳"襄公三年》

如:韓琦鎮長安,薦知涇陽縣。《宋史??侯可傳》

拜:授予官職。如:……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徵拜郎中。《張衡傳》

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元史??賈魯傳》:「延、至治間……選丞相東曹掾。」

除:任命,授職。如:尋蒙國恩,除臣冼馬。《陳情表》

授:授給、給予官職。《元史??賈魯傳》:「秦定初恩授東平路儒學教授。」

賞:指皇帝特意賜給官銜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譚嗣同》

封:指帝王將爵位或土地賜給臣子。如: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鴻門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職。如:魯居喪服闋,起為太醫都事。《元史??賈魯傳》

察:考察後予推薦,選舉。如:郡察孝廉,州舉茂才。《三國志??吳主傳》

仕:做官。如:學而優則仕。《論語??子張》

仕宦:做官,任官職。如:汝是大家子,仕官於台閣。《孔雀東南飛》

仕進:進身為官。如:邁少恬靜,不慕仕進。《晉書??許邁傳》

②、表罷免官職的詞語。

罷:免去,解除官職。如: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傳》

絀、黜:廢掉官職。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賞。《封建論》

免:罷免。如:免官削爵。〈漢書"貢禹傳〉

奪: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書博雞者事》

③、表提公升官職的詞語。

公升:公升官。如:公升(魯)臺都事。《元史??賈魯傳》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為後將軍。《漢書"趙充國傳》

拔:提公升本來沒有官職的人。如:山濤(人名)作冀州(長官),拔三十餘人。李白《與韓荊州書》

遷:一般指提公升。如: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賈誼傳》

陟:進用。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出師表》

晉、進:晉公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如:成語「加官進爵」

加:加封,即在原來的官銜上增加榮銜,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權。如:平劇盜賴文政有功,加秘閣修撰。《宋史??辛棄疾傳》

拜:按一定禮節授予(任命)官職,一般用於公升任**。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④、表降低官職的詞語。

謫:因罪被降職或流放。如: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岳陽樓記》

貶:①降職。如:貶連州刺史。《劉禹錫傳》②降職並外放。如:貶邵州刺史,不半道,貶永州司馬。《新唐書??柳宗元傳》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卜居》

左遷:降職貶官,特指貶官在外。如: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竄:放逐,貶官。如:暫為銜使,遂竄南夷。(韓俞《進學解》)

左除、左降、左**降職。如:帝怒,乃罷(陸)贄宰相,左除(張)滂等官(《新唐書??裝延齡傳》)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應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受其殃。(《後漢書??明帝紀》)

⑤、表調動官職的詞語。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提公升。《漢書??王尊傳》:「遷東郡太守。」

徙:一般的調動官職。如:徙王信為楚王。《淮陰侯列傳》

調:變換官職。如:調為隴西都尉。《漢書"袁盎傳》

轉、調、徙:調動官職。《張衡傳》:「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

補:補充空缺官職。如:太守察王尊廉,補遼西鹽官長。《漢書??王尊傳》

改:改任官職。如:改刑部詳覆官。《宋史??王濟傳》

出:京官外調。如: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張衡傳》

⑥、表兼代官職的詞語。

兼:兼任。如:餘除右丞相兼樞密使。《〈指南錄〉後序》

領:兼任(較為低階的官職)。如:桓溫鎮江口,復引(喬)為司馬,領廣陵相。《晉書??袁喬傳》

行:**官職。如:太祖行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署:**、暫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屬監獄。《漢書??王尊傳》

權:暫代官職。如:時韓愈吏部權京兆。《劉公嘉話》

判:高位兼低職。如:除鎮安武勝軍節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韓琦傳》

假:臨時的,**的。如:乃相與共立為假上將軍。(《史記??項羽本記》)

攝:暫代官職。如:俄檢校侍中,攝史部尚書。(《新唐書??杜如晦傳》)

守:**官職。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為主薄,守高密令。(《三國志??王修傳》)

⑦、表辭官

告老:**年老。如:時年已七十,遂隱上山,懸車告老。

解官:辭去官職。如: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

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如:祁溪請老,晉侯問嗣焉。

乞身:古代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如: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後漢書??李通傳》)

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如:龔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滿三月賜告。(《漢書??疏廣傳》)

致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以刑部尚書致辭仕。(《新唐書??白居易傳》)

這些詞,都有個明顯的特徵,即後面常帶表示官職或地點的專有名詞,這給我們的翻譯帶來了方便——可以不譯。更重要的是,官職的變動特別是主觀情緒明顯的降職和公升職,往往是我們推斷翻譯主人公行為、事件中生難字詞的重要依據。

古代官職公升降用語

3樓:慕斯

一、表示任職的:

1、任:擔當,擔任。

2、徵:由皇帝徵聘社會知名人士充任官職。

3、授:給予官職。

4、拜:授予官職,任命。

5、舉:推薦,推舉,也指由地方向**推薦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職。

6、起:重新啟用,任以官職。

7、簡:任命,選拔。

8、進:出來做官。

9、拔:提公升沒有官職的人。

10、闢(音b):徵召,由**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

11、賜:賞賜有功之臣以爵位。

12、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13、選:通過推薦或科舉選拔任以官職。

14、復:恢復原職務。

15、仕:做官。

二、表示公升職的:

1、公升:公升官。

2、陟:進用,公升職。

3、擢:由選拔而提公升。

4、遷:調動官職,一般是提公升呼叫。但左遷則是指降職、貶官。

5、徙:公升職。

6、超遷:越級破格提公升。

7、加:加封,即在原來官銜上增加某種榮銜,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

8、拔:提公升沒有官職的人。

9、提:提拔。

10、晉、進:晉公升官職,提高職位或級別。

三、表示降職、免職的:

1、貶:降職。

2、謫:被罰流放或降職。

3、出:離開京城外調,一般指貶官(與入相對,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為榮)。

4、左遷:降職(貶官)。

5、放:特指京官改任外官(地方官),也指貶官流放。

6、遷:流放,放逐。

7、奪:削除。

8、黜:**因過失而解除職務。

9、竄:放逐、貶官。

10、免:罷免官職。

四、表示兼職的:

1、領:本職之外兼較低它職。

2、假:暫時**。

3、行:**官職。

4、署:指**無本官的職務。

5、兼:同時掌管,兼任。

6、權:暫代官職。

7、判:高位兼低職。

8、攝:暫代官職。

五、表示職位調動的:

1、調:調動官職。

2、**轉任,平調。

3、徙:調動官職。

4、改:改任官職。

5、補:補任空缺官職。

6、遷:調動改派,調職。

7、累遷:表示多次調動。

8、出:京官外放,與放意思相近。

六、表示辭官、退休的:

1、告老:**年老辭職。

2、解官:辭去官職。

3、乞骸骨:古代官吏請求退職,意思是使骸骨歸葬故鄉。

4、請老:古代官吏請求退休養老。

5、乞身:古時認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軀體不再由自己支配,因此稱請求退職為乞身。

6、移病:上書稱病,為做官者請求退職的委婉語。

7、謝病:託病引退或謝絕賓客。

4樓:

一、關於提公升職務的有:

擢、公升、拔擢(用於由低階到高階的公升遷)——《漢書·趙充國傳》:「為後將軍。」(後將軍:

武官名。);李密《陳情表》:「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進(用於較高職務)——《史記·孫臏傳》:「於是忌孫子於威王。」

起復(恢復原職務)——《紅樓夢》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雨村道:「你說的何嘗不是。

但事關人命,蒙皇上隆恩起復委用,正竭力圖報之時,豈可因私枉法,是實不忍為的。」

超遷、超擢(越級破格提公升)—— 《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史記·賈誼傳》:「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二、關於調動職務的有:

轉、移、調、徙(一般的調動,調遷)——《漢書·袁盎傳》:「調為隴西都尉。」;《史記·淮陰侯列傳》:

齊王信為楚王。」;《宋史·理宗紀》:「程大元、李和以下將士六百一十三人補官資有差。

」遷(調動官職,一般指公升官)——《漢書·翟方進傳》:「方進轉為博士。數年,朔方刺

史。」;《後漢書·張衡傳》:「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為太史令。」

出(指出京受任)——《張衡傳》:「永和初,為河間相」(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陟(公升遷,指官吏的提公升和進用)——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罰臧否,不宜異同。」

補(補充缺職或由候補而正式任命)——《漢書·蕭望之傳》:「是時選博士諫大夫通政事者郡國守相,以望之為平原太守。」

三、關於降級免職的有:

罷、免、解、黜、奪(**因過失而解除職務)——《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竇太后大怒,乃逐趙綰、王臧等。」;《漢書·貢禹傳》:

「免官爵。」;《國語》:「公將太子申生而立奚齊。

」;韓愈《送李盤谷序》:「理亂不知,陟不聞。」;《書博雞者事》:

「使者遂逮守,脅服其官」。

放(「委任委派」的意思,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譚嗣同》:「即寧夏知府,旋公升為寧夏道。」

貶、謫(因過失而降級)——《舊唐書·劉禹錫傳》:「連州刺史。」;《岳陽樓記》:

「滕子京守巴陵郡。

革、褫(皆為「革除」的意思,指撤職查辦。褫,音chì)——謝莊《上搜才表》:「張勃進陳湯而坐以爵。」(張勃因推薦陳湯而被革除爵位)

左遷(降級使用,貶官)——《三國志·魏書·盧毓傳》:「心猶恨之,遂左遷毓。」

還有開缺(**因故去職或者死亡,職位一時空缺,另選他人充任)、致仕(帶職退休)等等。

擴充套件資料:

古代官職指的是古代的從政人員的官職。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

選官用人是國之大事,為了保證人才選拔,國家一方面大力發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斷探索和完善選官制度。

中國古代的人才制度主要有兩大類:世襲制和選拔制。

秦以前主要是世襲制度。西周時,天子以及諸侯分封天下。管理國家由天子、諸侯、卿、士分級負責;而各階層按倫常,依照血緣世襲。

到了東周,穩定的制度開始崩潰,於是有「客卿」、「食客」等制度以外的人材為各國的國君服務。

而選拔制主要有察舉、徵辟制、九品中正制和科舉制。

察舉制實行於漢代;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科舉制存在的時間最長,從隋朝一直延續到清末。

從明代起,科舉制的考試方法又產生巨大變革,改用八股方式衡文取士。歷代**以及人們對科舉制的詬病,大多不是針對科舉制本身,而是針對明清以後的八股文取士。

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春秋以前,官吏主要通過「世卿世祿」制度產生。戰國時,「世卿世祿」制逐漸廢除,官吏的選舉發生了根本變化。秦在統一之前,「仕進之途,唯闢田與勝敵而已」,而勝敵是其主要途徑。

秦統一後的官吏,也就多出於軍功。

到了漢代,朝廷為了適應**主義**集權封建國家統治的需要,在秦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一整套選舉統治人才的選官制度。這套制度包括察舉、皇帝徵召、公府與州郡闢除、大臣舉薦、考試、任子、納資及其他多種方式,不限於一途,而且還可以互動使用。

以後,我國古代官吏選用又分別出現了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及隋唐濫觴的科舉制。這些選官用人制度對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同時也表現出各種弊端。

「中興以人才為本」,自古有「得人者昌」,「失賢者亡」之說。因此認真總結中國古代選官用人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至今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班級管理原則口訣,班級管理的原則記憶口訣

班級管理原則口訣 1 尊重學生原則 在班級管理中一切要從學生出發,以有利於學生發展的目標開展管理,以學生人格的完善和學業的成長為指向。2 方向性原則 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堅持正確的方向,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學生。3 民主性原則 管理者充分發揚民主作風,教師與學生互相尊重,在和諧 融洽的氣氛中調動學生參與各種...

古代表示擔任的官職有哪些字或詞表示

一 表 授官 做官 的詞語 1.闢 由 官署徵聘,然後向上薦舉,任以官職.如1 晉書 謝安傳 初闢司徒府,除佐著作郎.2 宋史 辛棄疾傳 闢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留守葉衡雅重之.2.除 任命,授職 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如1李密 陳情表 尋蒙國恩,除臣冼馬.2文天祥 指南錄後序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3...

古代錦衣衛官職制度,錦衣衛的官職等級

因為六扇門是民間對於衙門的一種統稱,錦衣衛也是包括在六扇門之中的。因為白展堂作為盜聖,更害怕追捕他的六扇門,雖然錦衣衛更厲害,但他們不直接負責抓捕工作。錦衣衛在明朝前期還是有著很強的實力的,但是隨著明朝的更替,錦衣衛逐漸失去了實力。明朝錦衣衛官職列表.指揮使一人,正三品 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 指揮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