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日晷沙漏書鐘,還有哪些計時的方法

2021-03-04 01:58:36 字數 6308 閱讀 2058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歷史程序中,我們的祖先在不同的時期發明和

製造了各種適應當時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需求的計時器。其中主要有圭表、日晷、漏刻(見圖)、機械計時器等。

圭表 圭表是我國最古老的一種計時器,古代典籍《周禮》中就有關於使用土圭的記載,可見圭表的歷史相當久遠。圭表是利用太陽射影的長短來判斷時間的。它由兩部分組成,一是直立於平地上的測日影的標桿或石柱,叫做表;一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

既然日影可以用長度單位計量,那麼光陰之「陰」,及時間的長短,,用「分」、「寸」表達就順理成章了。

日晷 日晷也是通過觀測日影計時的儀器,主要是根據日影的位置以確定當時的時辰或刻數。從出土文物來看,漢以前已使用日晷,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日晷一直是通常使用的計時器。日晷的主要部件是由一根晷針和刻有刻線的晷面組成,隨著太陽在天空執行,晷針的投影像鐘錶的指標一樣在晷面上移動,就可以指示時辰。

漏刻 圭表和漏刻都是用太陽的影子計算時間的,然而遇到了陰雨天或黑夜便失去作用了,於是一種白天黑夜都能計時的水鐘便應運而生,這就是漏刻。漏,是指漏壺;刻,是指刻箭。箭,則是標有時間刻度的標尺。

漏刻是以壺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觀測壺中刻箭上顯示的資料來計算時間。作為計時器,漏刻的使用比日晷更為普遍。我國古代諸多文人騷客留下了許多有關漏刻的富有詩情畫意的章句。

如唐代詩人李賀:「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宋代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在機械鐘錶傳入中國之前,漏刻是我國使用最普遍的一種計時器。

機械計時器

單純利用水的流動來計時有許多不便,人們逐漸發明了利用水做動力,以驅動機械結構來計時。西元前117年,東漢的張衡製造了大型天文計時儀器——水運渾天儀,初步具備了機械性計時器的作用。隨後歷代都相繼製作了附設有計時裝置的儀器,其中宋代蘇頌製造的水運儀象臺,把機械計時裝置的發展推倒了乙個新的高峰,水運儀象臺的計時機械部分可以按時刻使木偶出來擊鼓報刻,搖鈴報時,示牌報告子、醜、寅、卯十二個時辰等。

這類計時器尚不能算是獨立的計時器,還是天文儀器與計時儀器的混合體,至十四世紀六十年代,我國的機械計時器已脫離了天文儀器而獨立,不但具有傳動系統-齒輪系,而且還有擒縱器,如果再進一步,就可能出現完全現代意義上的鐘錶。但遺憾的是,功虧一簣,中國沒能做到這一點,最終機械鐘錶還是從西方引進。

除上述幾種主要的計時器外,還有其他一些計時方法。如,香篆、沙鐘、油燈鐘、蠟燭鐘等。

考察古人的時間觀念,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觀查:一是古人對時間科學劃分後制定的計時制;二是古人把時間、計時儀器和國家法制、政權興衰相聯絡。

我國古代制定、沿用自成體系的計時法。百刻計時法最古老,使用的時間也最長。大約西周之前(西元前十一世紀),古人就把一晝夜均分為一百刻(一刻等於14.

4分)。漢代(前206-公元220)除使用百克制外,還應用以太陽方位計時的方法,到隋唐(公元581-907)時,太陽方位計時衍生為十二時辰計時,百克制與十二時辰計時法並用。直到明末清初(十七世紀),西方機械鐘錶傳入後,我國才改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計時法,但十二時辰仍沿用,每個時辰兩小時。

為和二十四小時計時法相一致,我國古老的百克制演變為九十六克制,乙個時辰內分為八刻、一小時內分為四刻,這樣一晝夜就為九十六刻,與世界通用的計時法相一致。

此外,我國古代還使用獨特的夜間計時方法,這就是「更」。「更」是計時單位,一夜分五更,每更時間長短依夜的長短而定。

除了生物鐘、書鐘、日晷還有什麼計時方法

2樓:匿名使用者

遠古時候日晷,發明抄人已經不祥

襲,日晷樣子就好像是陀螺bai那樣,上面du插一根鐵或者石頭,通過石zhi頭指示輪盤dao上的刻度從而知道時間。

然後是利用銅壺計時,最早的銅壺,聽說產生在周朝,青銅器時期,銅壺裡面裝有水,通過滴水,計時,銅壺上有一浮標作用的標尺,水位下降,木頭下降並指示出相應的時辰。

ps以下是計時工具的發展過程

從日晷到銫原子鐘

在古代,人們沒有計量時間的工具,只是以太陽公升降來判斷時間的早晚,因此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語。但是,中華民族是乙個充滿智慧型的民族,早在周漢時期,就有了計量時間的儀器。最早的計時器是一種水時計——漏壺,據《隋志》記載:

「漏刻之制,蓋始於黃帝。」足見其出現之早。

\漏壺 日晷

另一種計時器叫做日晷,它是在圓形的石板中間豎立一根鐵針,石板周圍刻著時辰標記,隨太陽的東昇西落,鐵針的影子就能指示出時間來。元代郭守敬在河南登封建立的觀星台,表高40尺,圭長128尺,重18噸,使日影長度讀數可准到0.1公釐。

至今,北京故宮博物院還存有日晷這一古老的優秀文化遺產。

除了日晷、蠟燭鐘、水鐘、沙漏外有什麼古代計時工具?

3樓:匿名使用者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

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

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乙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蘇頌水運儀象臺:

宋元佑年間(公元2023年),吏部尚書蘇頌觀察太史局與翰林兩天文台不同構造之天文觀測儀器後,兼採自漢唐以來諸家對於渾儀、渾象、激水運輸之說法,將此三者合而為一,儀象裝置分別置於一台中之上下隔,而樞機輪軸等隱藏於木臺中;司辰、擊鼓、搖鈴、執牌等的報時裝置連於輪軸之上且出沒於五層木閣內,以水力激輪的方式使儀象運作。製成中國唯一有說明的自動水運天文(渾)儀(渾)象及自動報時天文台,名為「水運儀象臺」。由此可知,水運儀象臺是由三部份所構成,最上面的渾儀、然後是渾象,接著是推動運作的水力輪軸裝置,並且在木閣內的輪軸上也連有報時的裝置,成為中國最重要的天文觀測與計時報時裝置,其構造之精巧細緻使得在修復水運儀象台時遭到不少困難,而其發明用來控制運轉穩定的「擒縱器」更比現代鐘錶內的「卡子」早一千年,實為中國天文方面的重大成就。

其他還有千章銅漏、延佑滴漏、龍舟香漏、火龍出水、赤道式日晷、赤道經緯儀、渾儀

4樓:匿名使用者

比如,古代的沙漏,製作的原理是通過沙子從一頭到另一頭的時間.這個的誤差非常大.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

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

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乙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我國古代,人們發明了很多計時的方法或工具。

圭(讀作guī)表是一種既簡單又重要的測天儀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組成。它利用了立竿見影的道理來測量日影長度。主要功能是測定冬至日所在,並進而確定回歸年長度。

此外,通過觀測表影的變化可確定方向和節氣。

日晷(讀作guǐ)又稱「日規」,是我國古代利用日影測得時刻的又一種計時儀器。通常由銅製的指標和石製的圓盤組成。銅製的指標叫做「晷針」, 石製的圓盤叫做「晷面」。

使用時,觀察日影投在盤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時間。日晷的計時精度能準確到刻(15分鐘)。

銅壺滴漏又名「漏刻」或「漏壺」。即用乙個在壺底或靠近底部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銅壺的水位變化來計算時間。 我國發明的銅壺滴漏比外國製作的滴水計時器要早的多,應用也普遍,成為歷代計時的重要工具。

除了以上的計時方法之外,我國古代人們還用「沙漏」、「火計時」、「燭光計時」等方法來計時。

鐘錶是一種計時工具,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有兩層含義,一是各類鐘和表的總稱,另乙個是專指體積較大的表,尤指機械結構的有鐘擺的表。

分類 鐘錶技術是計時技術的乙個重要發展階段,是現代機械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技術源頭之一。

有擺鐘錶

是由阿拉伯工匠最早設計出來的。其工作原理是等速運動原理。

機械鐘錶

機械鐘錶的動力系統是發條,計時單位是小時、分鐘、秒,分別採用了12進製和60進製。

水鐘是伽利略發明的,擺鐘是惠耿斯發明的,鬧鐘是湯若望發明的。

鐘錶發展史日晷是最早報「標準時」的儀器,它由晷盤和晷針組成。晷盤是乙個有刻度的盤,其**裝有一根與盤面垂直的晷針,針影隨太陽運轉而移動在盤上的位置。那時,有錢人家裡自己也裝有這種鐘錶。

埃及是第乙個漏壺鐘出口國。它由兩個互相疊置的圓筒組成。水從上面的圓筒穿過乙個小孔滴入下面的圓筒。

水滴完了,就是某個時辰過去了。大一點兒的漏壺灌一次水可報六個小時,然後再重新裝滿水。

古埃及法老王朝的鐘錶巧匠甚至製做了裝有指標和鳴擊裝置的鐘錶,每隔一小時,一定數量的圓球便滾落到金屬蓋上,發出大聲的鳴響。羅馬人是埃及漏壺鐘的主要買主。清晨,報時人大聲地報出鐘點,然後,每家每戶便往漏壺鐘裡裝滿水。

羅馬詩人普拉圖斯對這樣的計時方法很不滿意。他寫道:「但願上帝殺死發明鐘點的人,……因為鐘點把我的整天撕成了碎塊。

以前,我的肚子便是我的報時鐘,在所有的鐘錶中它是最好和最準確的。」

據說君士坦丁大帝曾經有乙隻奇妙的鐘,即使在今天看來它也是乙隻極不尋常的、複雜的計時器。它有一棵樹木的形狀,在枝椏上坐滿所有可能的動物,下面蹲著許多的獅子,時鐘一敲,獅子便張開大口,發出吼聲。

柏拉圖是第乙個借助埃及的漏壺製成鬧鐘的人。他把下面的圓筒掛起來,使它可以旋轉,過一定的時間,圓筒便翻倒,把水倒出,水又流往乙個哨管,水流的衝擊造成的氣流使哨管吱吱作響。每隔同樣的時間,柏拉圖的鬧鐘便準時地「吹響」,催促著這位偉大哲學家的學生去上課。

漏壺計時的方法持續了幾千年。查理大帝在位時還從訶倫哈里發那裡得到過乙隻裝有時針和鳴擊器的漏壺鐘,它用純金製成,做工精巧,富有藝術性。直到十二世紀,一名僧侶發明了沙時鐘,漏壺才逐漸被沙時鐘取代。

最後,彼得·亨蘭發明了平衡輪,克里斯蒂安·海根斯發明了擺錘,在此基礎上,才製成了類似於今天的鐘錶。

值得一提的是,沙時鐘原先只用於給說教台上的神父掌握說教時間的。

據考證,早在西元前2023年,中國就有了漏壺。一張西元前2023年的圖樣證明中國早有了類似於印度人和阿茲台克人所擁有的日晷。除此之外,中國人還用另外的方法製做了他們的計時器,例如,他們通過燃燒刻有時間標記的薰燭計算時間。

另外,據說中國的一位製做鐘錶的能工巧匠,用各種各樣的薰料製成了一種香味鐘,它每小時散發出一種不同的味道。

一二七o年前後在義大利北部和南德一帶出現的早期機械式時鐘,以秤錘作動力,每一小時鳴響附帶的鐘,自動報時。一三三六年,第一座公共時鐘被安裝於公尺蘭一教堂內,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裡,時鐘傳至歐洲各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的教堂紛紛建起鐘塔。

不久,發條技術發明了,時鐘的體積大為縮小。一五一o年,德國的鎖匠首次製出了懷錶。當年,鐘錶的製作似乎僅限於鎖匠的副業,直到後來,對鐘錶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鐘錶技藝也日益複雜,才出現了專業的鐘錶匠。

一八o六年,拿破崙之妻、皇后j.約琵芬為王妃特製的一塊手錶,是目前知道的關於手錶的最早記錄。這是一塊注重裝飾、被製成手鐲狀的手錶。

當時,男人世界裡風行的是作為身分、地位象徵的懷錶,手錶則被視作是女性的飾物。

一八八五年,德國海軍向瑞士的鐘錶商定制大量手錶,手錶的實用性獲得世人的肯定,逐漸普及開來。

本世紀初,rolex(勞力士)的前身——wilsdorf&davis公司推出銀製紳士表和淑女表,大獲成功,帶動了各家鐘錶廠商競相研製開發手錶。當年就以懷錶技藝聞名世界的瑞士,在手錶製作方面也一馬當先,rolex在一九二六年就開發出完全防水型的手錶「rolex oyster」,一九三一年又率先將自動上發條的手錶「oyster perpetual」推向市場。longines(浪琴)公司也不甘示弱,其研製的精密航空鐘與美國飛行家林德伯格一起飛渡大西洋,名聲大振。

一九二九年,推出帶秒錶功能的手錶「chronograph」,翌年又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飛行用精密手錶「chronometer」。

一九六九年,日本精工手錶公司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塊石英電子手錶,日誤差縮小到零點二秒以內。一九七二年,美國的漢密爾頓公司發明了數字顯示手錶,馬達和齒輪從手錶中消失了。

手錶製造新技術層出不窮,機械手錶卻並未壽終正寢,產量雖然大減,製造技藝卻得以儲存。特別是瑞士的鐘錶廠家,在石英手錶獨占鰲頭的今日,仍對機械手錶情有獨鍾,堅持生產高檔機械手錶,並源源不斷地輸往世界各地。

是誰最早發明的日晷和滴水計時和沙漏

是中國人。人類最早的計時工具是遠古時期的日晷,發明人已經不詳。而沙漏,據 隋志 記載 漏刻之制,蓋始於黃帝。足見其出現之早。至於滴水計時出現的時間,查不到相關資料 日晷是誰發明的?日晷的發明者無從考詳,日晷儀在史籍中卻少有記載,現在史料中最早的記載是 漢書 律曆志 制漢歷 一節 太史令司馬遷建議共議...

大自然除了岩石書還有哪些書,除了岩石書,還有什麼特別的書?

樹木的年輪也是書,能從中看出氣候的變化。土層書,能發現地殼運動的痕跡 除了岩石書,還有什麼特別的書?1 青銅書。由青銅包裹的書。重40斤,該書記載了慘遭法西斯 的兒童的姓名及位址。2 比針眼還小的書。該書只有0 9公釐 0 8公釐,共有155個字母。能穿過乙個微小的別針。3 稀世金書。有6頁,重23...

除了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什麼書獎,哪些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1.瑞典 諾貝爾文學獎 2.美國 普利茲 獎 3.法國 龔古爾文學獎 4.英國 布克獎 5.美國 美國國家圖書獎 6.日本 芥川獎 直木獎 7.以色列 耶路撒冷文學獎 8.法國 法蘭西學院文學大獎 9.德國 書業和平獎 畢希納文學獎 10.中國 茅盾文學獎 魯迅文學獎 國外的不清楚,國內的比較有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