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麼特點,秋夜曲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麼特點

2021-03-03 23:21:29 字數 5359 閱讀 5491

1樓:匿名使用者

原題:古詩秋夜曲(張仲素)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麼特點?

回答:(寫出了秋夜的漫長.)

詩中「漫漫輕雲露月光」表達了怎樣的心境,全詩寄託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回答:(淒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

秋夜曲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麼特點

2樓:墨子羽

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什麼特點?

(寫出了秋夜的漫長.)

詩中「漫漫輕雲露月光」表達了怎樣的心境,全詩寄託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淒清孤寂.寂寞悠思的心情.)

《秋夜詩》是唐代詩人張仲素創作的一首閨怨詩,此詩前三句描寫了漏壺滴水,天邊輕雲,秋蟲夜鳴的秋夜景象,此詩最後一句卻直接表露出閨閣女子對丈夫的思念和擔憂的真摯情感,借景抒情,細膩溫婉。

3樓:碗的世界

王維寫的《秋夜曲》是

七言絕句,描寫秋天寒冷的特點,但重點並不在所寫的秋天,而是寫**獨守空閨,沉浸於相思,不忍更衣;借彈箏自遣寂寞,又不忍回屋。

秋夜曲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賞析:此題屬樂府《雜曲歌辭》,是一首宛轉含蓄的閨怨詩,寫初秋月夜**的怨情。起句寫秋月從東方公升起,露水雖生,卻是淡薄微少,給人一種清涼之感,烘托出女主人公清冷孤寂的心情。

第二句寫女主人公在氣候轉涼的季節還穿著輕軟細薄的羅衣,沒有更換秋衣;暗示了因秋涼需要更衣而思念遠方的丈夫。第三句寫女主人公的彈箏行動,實際是以樂曲寄情。結句以巧妙的構思和奇特的表現方法,通過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展示了她獨守空房的哀怨。

詩的前兩句是寫景,秋夜微涼,景物淒清;後兩句是寫情,主人公寂寞難寢,所以殷勤弄箏。語極委婉,情極細膩,把兒女羞澀的情感掩蔽得嚴嚴實實。一經點破,怨情便展現在讀者眼前,表達了詩人對女子的惋惜之情。

張仲素寫的《秋夜曲》描寫的秋天寒冷的特點;和王維寫的《秋夜曲》所表達的感情是一樣的。

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長,

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

征衣未寄莫飛霜。

賞析:這首七絕詩寫閨中人一夜間的情思,開頭兩句中,分別連用了"丁丁"、"漫漫"兩個疊詞。前者形容漏水的聲音,後者形容輕雲的形狀變幻。

表面上描寫秋夜時間之長,實際上是為了暗襯閨中女子思念戍夫的時間之長。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遠行,離情縈懷。計時的漏壺在靜夜裡響起"丁丁"的滴水聲,一滴滴、一聲聲,彷彿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聽著,數著,心裡著急地在想:"夜怎麼這麼長啊!"她百無聊賴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無邊無際的輕雲在緩慢地移動,月亮時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

思婦在失眠時的所見所聞,無不引動並加重著她的淒清孤寂的感情,並且寫出了秋夜十分漫長、寂靜、清冷的特點。

隨著月光的露出,詩人又把筆轉到了對秋蟲的描寫。這第三句中的"逼"字下得極妙,它不僅透露了節氣正在變化,深秋即將來臨,對秋蟲帶來了威脅,冷得它們通宵哀鳴,同時也為末句的"莫飛霜"作了鋪墊。這裡的"暗蟲"雖然很難說是對戍夫的一種直接比喻,但它被冷得整夜哀號的聲音,卻的確使這位**感到天氣涼了,聯想到了遠在邊塞戍守的丈夫身上衣裳還很單薄,該趕快寄衣服給他了。

所以末句才發出了"征衣未寄莫飛霜"的乞求。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飛霜"是思婦內心的獨白。她既是在向老天爺求告,又是在徑直命令上天。

無論是求告還是命令,都可以從這天真的出語中窺見她對丈夫的無限深情。

這首詩採用了畫龍點睛的寫法。前三句雖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沒有末一句的點題,讀者既無法領會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詩主要抒寫什麼感情,詩中的主人公又是誰。最後一句響起思婦情濃意深的一片心聲,才揭開了全詩的主旨:

原來詩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彈奏的,不是別的,而是思婦心上的那根悠思綿綿的情弦。

秋夜曲詩的首句寫出了秋葉的什麼特點?

4樓:落雨中的寧靜

哪首詩哦?發一下唄。若是張仲素的那首沒寫秋葉,寫的是秋夜漫長,月朦朧幽靜的夜色

《秋夜曲》古詩理解

5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詩寫閨中人一夜間的情思,抒情細膩,結構工巧。篇中的女主人公因丈夫遠行,離情縈懷。計時的漏壺在靜夜裡響起「丁丁」的滴水聲,一滴滴、一聲聲,彷彿都敲打在她心坎上。

她聽著,數著,心裡著急地在想,夜怎麼這麼長啊!她百無聊賴地把目光投向天空,天幕上無邊無際的輕雲在緩慢地移動,月亮時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思婦在失眠時的所見所聞,無不引動並加重著她的淒清孤寂的感情。

在失眠的長夜裡,暗處的秋蟲通宵一直在鳴叫著。聽著聽著,她突然想到該是給丈夫準備寒衣的時候了。第三句中的「通夕」二字明是寫秋蟲的鳴叫的時間之長,實際是暗示思婦通宵達旦未能成眠。

「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秋蟲的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 第四句「征衣未寄莫飛霜」是思婦內心的獨白。她是在向老天爺求告呢,還是在徑直命令呢?

求告也罷,命令也罷,總之都可以從這天真的出語中窺見她對丈夫的無限深情。 這首詩採用了畫龍點睛的寫法。前三句雖然是以情取景,但若沒有末一句的點題,讀者既無法領會景中之情,也不可能知道全詩主要抒寫什麼感情,詩中的主人公又是誰。

最後一句響起思婦情濃意深的一片心聲,使人恍然大悟:原來詩人在《秋夜曲》中所要彈奏的,不是別的,而是思婦心上的那根悠思綿綿的情弦。

秋詞寫出了秋天怎樣的特點

6樓:滄海半杯

秋詞二首

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專。

山明水淨夜來霜,屬 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第一首寫秋天秋高氣爽,天空湛藍,萬里無雲,侯鳥遷徙。

第二首寫秋夜清冷涼爽,沁人心肺,樹葉或紅或黃,煞是美麗

秋夜曲 張仲素 閱讀答案

7樓:葑塵の記憶

(1)詩的首句寫出了秋夜的漫長。

(2)表達了淒清孤寂的心境。全詩寄託了是人寂寞悠思的心情。望採納

8樓:great梅菜_扣肉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1)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處?(3分)

(2)簡析這首詩藝術表現上的特色。(3分)

參***:

6.(6分)

(1)「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蟲的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3分,大意對即可)

(2)這首詩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畫龍點睛,讀者讀至未句頓時明白:原來是思婦在漫漫秋涼的夜晚,擔憂著遠征的愛人尚無禦寒的衣物。詩人在詩中所要彈奏的,正是思婦心上那根幽思綿綿的情弦。

(3分,言之有理即可。)

1.請描述詩歌前三句所描繪的景象。(3分)

2.「征衣未寄莫飛霜」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參***:中小學作文答案網整理

1.漏壺滴水,「丁丁」作響,秋夜何其漫長;無邊的輕雲緩慢移動,月光時隱時現。深秋時節,天氣寒冷,暗處的秋蟲通宵鳴響。

2.主人公對丈夫深深的思念和無限的關心之情。

10.(1)詩的最後一句是畫龍點睛之筆,透過它可以推知詩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個什麼人,有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回答。(4分)

答:(2)「秋逼暗蟲通夕響」一句在整首詩中起到哪些作用?(4分)

答:參***: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10.(1)詩中主人公是位丈夫遠行的思婦(或「……的婦女」,或「……的閨中女子」)。(2分)詩歌表現她丈夫遠行獨守閨中的淒清孤寂和關懷(關心)丈夫的無限深情。(2分)

(2)照應詩題(1分);表現秋蟲嗚叫時間之長(1分);暗示思婦(主人公)徹夜不眠(1分);襯托思婦(主人公)離情縈懷和難耐的寂寞(1分)。

9樓:鄧羽婷射手

張仲素①

丁丁漏水②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逼暗蟲通夕響,征衣未寄莫飛霜。

【注】①張仲素,中唐詩人。其詩多為樂府歌詞。②漏水:漏壺(古代計時工具)滴水。

1.請描述詩歌前三句所描繪的景象。(3分)

2.「征衣未寄莫飛霜」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2分)

3.第三句中,「逼」字妙在何處?

4.簡析這首詩藝術表現上的特色。

5.請描述詩歌前三句所描繪的景象。

6.「征衣未寄莫飛霜」表達了主人公怎樣的情感?

7.詩的最後一句是畫龍點睛之筆,透過它可以推知詩中主人公的身份及感情。主人公是個什麼人,有怎樣的思想感情,請作簡要回答。(4分)

8.「秋逼暗蟲通夕響」一句在整首詩中起到哪些作用?(4分)

9.詩歌的抒情主人公是個什麼身份的人?詩歌表現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10.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來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請簡要分析。(4分)

參***

1.①漏壺滴水,「丁丁」作響,秋野何其漫長;②無邊的輕雲緩慢移動,月光時隱時現;③深秋時節,天氣寒冷,暗處的秋蟲通宵鳴響。(3分,每點1分)

2.表達了主人公對丈夫深深的思念和無限的關心之情。(2分,「思念」「關心」各1分)

3.「逼」字用得神妙,既「逼」出了秋蟲的叫聲,襯出思婦難耐的寂寞,又「逼」得思婦轉而想到丈夫缺少寒衣,自然引出抒情的末一句。(3分,大意對即可)

4.這首詩前三句以情取景,末一句畫龍點睛,讀者讀至未句頓時明白:原來是思婦在漫漫秋涼的夜晚,擔憂著遠征的愛人尚無禦寒的衣物。

詩人在詩中所要彈奏的,正是思婦心上那根幽思綿綿的情弦。(3分,言之有理即可。)

5.漏壺滴水,「丁丁」作響,秋夜何其漫長;無邊的輕雲緩慢移動,月光時隱時現。深秋時節,天氣寒冷,暗處的秋蟲通宵鳴響。

6.主人公對丈夫深深的思念和無限的關心之情。

7.詩中主人公是位丈夫遠行的思婦(或「……的婦女」,或「……的閨中女子」)。(2分)詩歌表現她丈夫遠行獨守閨中的淒清孤寂和關懷(關心)丈夫的無限深情。(2分)

8.照應詩題(1分);表現秋蟲嗚叫時間之長(1分);暗示思婦(主人公)徹夜不眠(1分);襯托思婦(主人公)離情縈懷和難耐的寂寞(1分)。

9.詩中的主人公是位丈夫遠行的思婦(或「……的婦女」,或「……的閨中女子」)。(1分)詩歌表現她因丈夫遠行,獨守閨中的淒清孤寂和她對丈夫的關心、思念之情。(1分)

從「征衣莫寄」可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夜正長」、「通夕」表現了她一夜未眠,曲折的反映了夜的淒清,人的孤寂;而「莫飛霜」則表現她對「徵人」的關心和惦念。(2分)

10.借助動景,以動襯靜創造意境、表達情感。「丁丁漏水」,動中顯靜,突出了夜的淒清;「暗蟲通夕響」,不僅以動襯靜,而且曲折地表現了主人公內心的淒清孤寂。

(或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分析合理,亦可得分。)(4分)。

參考譯文

計時的漏壺在靜夜裡響起「丁丁」的滴水聲,

天幕上輕雲在緩慢地移動,月亮時而被遮住,時而又露了出來。

暗處的秋蟲通宵一直在鳴叫著。

突然想起還沒有給丈夫準備寒衣,此時千萬不要下霜。

王安石北陂杏花詩的首句寫出杏花怎樣的特點

首句通過乙個 繞 字,寫出了春水愛花 惜花 護花 戀花的情景,側面寫出了版 杏花的可愛.北陂權杏花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占春。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北陂杏花 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一二句寫出了北陂杏花的嬌媚之美,後兩句表現了杏花高潔的品性之美,作者寄情於物,體現...

文段寫出了小雨滴的什麼特點

清晨,幾陣隱隱的春雷過後,下起了人春以來的第一場雨。微明的天空中慢慢垂下了一條條雨絲。層層的雨雲遮住了東昇的太陽。不一會兒,遠近的景物都被迷濛的雨霧籠罩了。早飯過後,雨雖然沒有停,卻也沒有再下大,仍然淅淅瀝地滴著。我拿起傘,走出了家門。雨確實不大,滴滴答答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霧,眼前的世界被...

這首詩寫出了四明山的什麼特點,四明山山高幽靜的特點詩人是怎樣來表現這一特點的

採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寫出四明山的高 本詩第二句寫手攀松桂在浮雲中行走,側面表現了四明山山高幽靜的特點 用以聲襯靜的手法寫出四明山的幽靜 本詩 三 四句寫在 無人境 聽到不知何處傳來的一聲蕭鳴,反襯出山的幽靜.同諸隱者夜登四明山這首詩寫出了四明山得什麼特點 採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寫出四明山的高 本詩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