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國學中的是與非,簡與易

2021-03-03 22:04:31 字數 4620 閱讀 5102

1樓:匿名使用者

此語出自《詮言訓》。用國學大師-李-冠-論的意思是說,不平易不能辦大事,不簡約不能聚眾人。這裡說的「簡」、「易」,並不是說要簡單化地來處理問題,而是說要以「道」的原則為指導,以「無為」的方式來處理事情。

只有依「道」而行,「無為」而為,我們才可以「無不為」,才可以「治大」、「合眾」。在這個意義上,「簡」、「易」是與「無為」同義,是「無為」的具體表現方式和實踐手段,也是「無為」的主要特徵。

《周易·繫辭上》說:「乾以易知,坤以簡能。」唐人孔穎達註疏道:

「『乾以易知』者,易謂易略,無所造為,以此為知,故曰『乾以易知』也。『坤以簡能』者,簡謂簡省凝靜,不須繁勞,以此為能,故曰『坤以簡能』也。」按照孔穎達的解釋,「易」指「易略」、「無所造為」,「簡」是指「簡省凝靜」、「不須繁勞」。

這裡的「簡」、「易」與《淮南子》所說的「簡」、「易」,在意思上有其相同之處,都蘊涵著「無為」的意思。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習慣於將自己的意志或臆見過多地強加於他人他物之上,尤其是統治者更樂於將自己無窮的私慾轉化成為繁苛的政令等,這些都忽略了「道」本身的自然而然的特性,都不利於事物的正常發展和社會的有序安定。因此,一方面,作為統治者需要「節欲」,克制自己過多的私慾,不讓自己的私慾干擾社會的正常發展,「簡」、「易」在這個意義上正體現於統治者對自己那些可能會干擾社會正常有序發展的私慾的克制上。

「簡」、「易」則表現為:「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另一方面,如果前面主要是就統治者的道德修養和政治品格而言的話,那麼「簡」、「易」還體現在具體的治國之道上。

「簡」、「易」是以遵循「道」的自然性、客觀性為前提,不以繁苛的政令、稅斂等擾民,以「無為」的方式來治國,將原則性與靈活性有機結合起來,讓百姓在相對寬鬆、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中安居樂業。

以往我們把道家的「無為而治」看得過於神秘或消極,其實不然。第一,道家講的「無為而治」是強調統治者自身採取「無為」或否定性方式,不以過多的有為的因素干擾事物,盡可能減少外界因素對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干擾,依託事物自身發展規律而非外界的誘因,實現事物「自然而然」地發展。這看似「無為」,其實仍是種「有為」,是「道」的層面的「有為」。

「無為」是強調對「道」的遵循和對個人意志的摒棄;而「有為」則表現為事物自身發展和人兩方面的共贏。這也就是說,「無為」是手段、方法,而「無不為」或「有為」則是目的、歸旨。第二,從「術」的角度來看,道家講的「無為而治」作為實現國治民安的途徑、方法,體現出以最小化成本或代價(「無為」)來獲得最大化、最優化利益或功效(「無不為」)的價值取向。

統治者對社會的治亂、國家的強弱等不必施加過多的個人意志,也不需要過多的干擾(如「法令滋彰」等),而只需要以「無為」的方式,依「道」而行,因時因地因勢,社會國家的管理成本等自然會降低,而相對地治理效果則會大大提高,這無疑是一種最優化的治國方略。誠如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所說,黃老道家的「無為而治」可收到「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效果。在這個意義上,「簡」、「易」體現了黃老道家「無為而治」的主要特點,同時也是「無為而治」的具體表現方式和實踐手段。

學習國學,要從**入手?

2樓:匿名使用者

國學博大精深,我們怎麼去學習國學呢?學習哪些內容呢?根據以往的經驗,建議從歷史入手,從國學經典入手,去感悟前人總結的人生的智慧型。

****於網路

為什麼學習國學要從歷史入手呢?因為歷史記錄了前人的成敗得失,我們可以從歷史事件中去感悟先賢聖哲的智慧型。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記錄了《孫權勸學》的故事就是說明了歷史對乙個人智慧型啟發的重要性。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作戰勇敢,深得孫權喜愛。但是呂蒙目不識丁,只能算是一介武夫,就連他的部下都瞧不起他。孫權就勸呂蒙說你的官職越當越大,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行啊。

呂蒙就找了個理由說軍中事務繁忙沒有時間讀書。孫權就說,你事務繁忙,難道比我還繁忙嗎?我都經常讀書,你怎麼沒有時間呢?

我讓你讀書不是讓你成為學者,而是讓你去學習歷史,多讀多看古人的經驗教訓。從此以後呂蒙就發奮讀書。成語「手不釋卷」就是說呂蒙後來讀書的事情。

呂蒙讀書讀到什麼程度呢?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乙個標準,就是大都督魯肅經過潯陽的時候,與呂蒙交談之後,對呂蒙的韜略大發感慨,稱讚呂蒙:"非復吳下阿蒙"。

並且和呂蒙結拜。呂蒙最後接替魯肅當了吳國的第三任大都督。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歷史是可以很好的啟發乙個人的智慧型的,因為歷史是國學經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讓我們能夠更加直觀的去感悟國學的智慧型。

****於網路

國學經典很多,那我們應該從哪一本經典開始學習呢?這個要因人而異,根據每乙個人的需求選擇不同的經典著作。經過多年的研究總結,我們的國學都源自《易經》的開物成務思想。

把易經思想用於研究自然界和人體機理,產生了道家思想和中醫;用易經思想研究社會秩序,產生了儒家思想;用易經思想研究人性,根據性本善之說孟子提出來義的學說。根據性本惡之說荀子的學生韓非提出了法家的學說。根據易經的陰陽思想還產生了兵家謀略和縱橫家的口才。

可以說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爭鳴,是各家對易經思想在不同領域的一種應用詮釋。諸子百家的思想體系經過兩千多年後人的不斷完善補充,就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國學經典。其中道學被稱為智慧型的源泉,儒學被稱為處世的綱領,佛學被稱為修心的法門。

如果你想獲得智慧型和謀略,或者養生健體,那就選擇道學;如果你想學習為人處世,那就選擇儒學;如果你想修心養性,那就去學習佛學。還有諸如口才,當官和經商的一些經典,我們會穿插在以後的課程中逐步幫大家解讀。

****於網路

我們學習國學經典,要怎麼去學呢?古時候的人讀書的時候都是誦讀,老師教學生最初不教文意,先帶領學生朗讀。鑑於這一點現代很多人都提倡大家先去反覆誦讀,去背誦。

美其名曰熟能生巧,留著以後慢慢感悟。是不太看好這種學習方法的。一是浪費時間,其次還有一種說法叫熟視無睹,就像我們有很多成語,我們說了一輩子都沒搞懂怎麼用,比如我們很熟悉的成語瞞天過海,隔岸觀火等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用嗎?

而在三十六計中,古人卻用的很好,這就說明硬性記憶下的知識並不一定能產生智慧型。智慧型不在於記,而在於悟。佛教自從傳入中國以來,有多少人在虔誠的學佛?

這個數字是非常龐大的,應該以億為單位,然而卻只有唐朝的南派禪宗六祖慧能法師的心得稱得上為經,叫《六祖壇經》,而別的人寫的心得只能稱為偈。六祖慧能法師就是提倡學佛在於悟而不在於誦經的人。很多人天天執迷於誦經,最終也沒有開悟,變成了執迷不悟。

中國人婦孺皆知的智慧型的化身諸葛亮,讀書的時候就是粗讀而不求甚解。當然在粗讀而不求甚解的背後,一定會有諸葛亮的反覆思考和巨集觀揣摩,才會促成諸葛亮出神入化的謀略智慧型。我們學習國學提高智慧型,需要的是要有乙個巨集觀的高度,從人性出發,用旁觀者的冷靜,去反覆揣摩,才能夠達到化國學智慧型為己有的效果。

學習國學經典的好處

3樓:imcpi國際漢語

國學經典是對數千年來中國人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的高度總結。許多老外也正是被國學經典獨特的魅力所吸引才產生了學習漢語的興趣。

以對外漢語這個行業來說,學習國學經典的好處便是可以滿足老外對國學文化的求知慾。因為對外漢語教師不僅教老外學中文,還承擔著傳播中國文化的職責。

4樓:柳絮迎風飄搖

國學其實是人類對大自然最簡單質樸的認知和總結。

學習國學可以慢慢從這些最質樸的認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難以解決的各種思想問題。從而獲得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獲得開明和啟示。舉例很多電視劇集裡人物都是在失敗後回歸最初的生活狀態而獲得最大啟迪,從而再次踏上征途戰勝敵人獲得勝利。

國學經典裡面諸如唐詩宋詞有好多很有意境和工整的詩詞,細細品讀,不僅提高文化涵養,還有讓自己放鬆在古人的世界裡,在這樣乙個松靜自然的氣場下,你的身心得到休整,思考得到釋放,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人生狀態。

鑑古而知今,***熟讀歷史,和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有巨大的作用。對我們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我們做人,做事,立業,持家都有積極的作用。

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有極大影響。對於傳承文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民族的復興都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國學中的思想,是中華民族共同的血脈和靈魂,是連線炎黃子孫的血脈之橋、心靈之橋。

5樓:謹而信

一,有句話叫做「大道為簡」,國學其實是人類對大自然最簡單質樸的認知和總結。學習國學可以慢慢從這些最質樸的認知中找到生活工作中難以解決的各種思想問題。從而獲得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獲得開明和啟示。

舉例很多電視劇集裡人物都是在失敗後回歸最初的生活狀態而獲得最大啟迪,從而再次踏上征途戰勝敵人獲得勝利。

二,國學經典裡面諸如唐詩宋詞有好多很有意境和工整的詩詞,細細品讀,不僅提高文化涵養,還有讓自己放鬆在古人的世界裡,在這樣乙個松靜自然的氣場下,你的身心得到休整,思考得到釋放,從而達到更高層次的人生狀態。

三,鑑古而知今,***熟讀歷史,和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有巨大的作用。對我們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都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對我們做人,做事,立業,持家都有積極的作用。

四,讀了古典國學等於有了左手,那麼右手是什麼呢,右手就是要對當今的格局、文化、科技和理念做一些必要的涉獵。古今都有了,人世間所有的東西都釋然了,都明了了。你就是很有才華的人了。

這些絕不是吹牛,水到渠成的道理啊。

6樓:匿名使用者

學習國外的經典,那就是要取長補短,用他們的長處來補我們的短處,我們才能提高。

7樓:博達國學

很多人問:「國學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博達國學以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與家長的交流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當然重要!堅持學習國學的孩子,其人文素養、閱讀能力、寫作水平都遠超同齡人,這一點已在我們十多年來國學教學實踐中一再證明,成為深入了解博達國學的眾多家長的共識。

如何理解設計與藝術的關係,如何理解設計與藝術的關係問題

你看下 設計概論 就知道了,說起來很麻煩。如何理解設計與藝術的關係?關係 設計和藝術雖然有許多相通之處,但他們又著根本的區別。設計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的變化反映著時代的物質生產和科學技術水平,也體現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的狀況,並與社會的政治經濟 文化 藝術等方面有密切的關係。藝術涵蓋了美術 建築 戲曲...

如何理解個性與創新,你是如何理解創新

既要有所創新 不斷創新,但又不能超前太多。不創新,就流於同質化,跌入競爭的殘酷紅海 超前太多,則又曲高和寡,培育市場難度太大。真正懂得創新的企業,一定是那些穩紮穩打 持續進步的企業。打造品牌的個性魅力好利來的羅紅,滿世界顛來顛去,背個像機到處旅遊拍照,攝影作品登上各類攝影雜誌和北京地鐵燈箱。正是這些...

在管理學中如何理解創新與維持的關係

在管理學中,維持和創新的關係 1 維持和創新是管理工作的基本內容,創新是整個工作的軸心,是全面建設發展的原動力,創新是一種求變求發展的思想和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行動,創新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維持,是發展了的維持。2 創新的前提就是調查研究和理性思考。3 維持是保持現狀,是求變創新發展的基本和載體。同時,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