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兩首詩,回答問題8分題烏江亭

2021-03-03 21:31:12 字數 4086 閱讀 9031

1樓:空降神經冰

小題1:七言絕句、詠史(懷古)

小題2:杜牧認為:男兒應當能屈能伸捲土重來。從「包羞忍恥」「捲土重來」分析入手。

王安石認為:軍民離心,敗勢難回。 根據「壯士衰」「勢難回」「肯與君王捲土來」等可知。(6分,各個觀點2分,結合原詩句分析各1分)

小題1:

試題分析:「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本詩屬於七言絕句,內容上與歷史人物項羽有關,所以是詠史詩。

小題2:

試題分析:杜牧《題烏江亭》這首詩針對項羽兵敗身亡的史實,批評他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不善於把握機遇,不善於聽取別人的建議,不善於得人、用人,惋惜他負氣自刎,使如日中天的英雄事業歸於覆滅,詩中暗寓諷刺之意。從「包羞忍恥」「捲土重來」分析入手,則不難看出杜牧認為:

男兒應當能屈能伸捲土重來。根據「壯士衰」「勢難回」「肯與君王捲土來」等可知,王安石認為項羽軍民離心,敗勢難回。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後面題目。(8分) 題烏江亭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

2樓:゛落花

小題1: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小題2:①杜詩好。杜詩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好男兒應包羞忍辱,永不言敗。憑著胸懷壯志的江東子弟,是完全可以東山再起的。全詩格調昂揚樂觀,積極向上。

②王詩好。王詩冷靜客觀理智的思考了當時的形勢,指出項羽的失敗已無法挽回,是歷史的必然,指出江東子弟是不會跟隨他捲土重來的。

③第一首好。作者批評項羽不能總結失敗的教訓,惋惜他的英雄事業歸於覆滅,同時暗寓諷刺之意,在批評、惋惜、諷刺之餘又表明"敗不餒"的道理,頗有積極意義。

④第二首好。第一首只寫了項羽應包羞忍辱捲土重來,只寫項羽個人的悲劇。而第二首則寫出了連年戰亂百姓疲弊,渴望安定的生活,在思想性上高於第一首。

試題分析:

小題1:杜牧的詩批評項羽胸襟不夠寬廣,如果項羽能夠再回江東重整旗鼓的話,說不定還可以捲土重來。王安石的詩開篇以史實扣題,指出項羽的失敗實在是歷史的必然。

認為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便是江東子弟還在,項羽也不可能再帶領江東子弟捲土重來,以為他們不一定再肯為戰爭賣命了。

小題2:本題屬於開放性試題,沒有統一答案。考生可以同意其中的任何一種觀點,可以根據自己對文字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一定要把自己的理由講清楚。

鑑賞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

點評:詩歌鑑賞方法指導:

一、看背景: 結合註釋告訴的背景來迅速把握詩歌主要內容。

二、看關鍵語言(標題、結尾詩句、詩眼) 古詩中的關鍵語言,例如標題、結尾詩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詩眼的詞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詩歌主題的資訊。

三、看體裁 如果是敘事詩,則可從分析人物形象入手,進而概括詩歌的主題,賞析詩歌語言的凝鍊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詩,概括主題時則應揭示詩中所蘊含的哲理,分析表現手法時則從「托物言志」角度出發。(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如果是抒情詩,則從寫的景物(具體名詞)中理解詩人抒發的感情,在回答諸如「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請欣賞這句詩」等問題時,就考慮是否應該答直抒胸臆或間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四、看技法。

五、看意象。

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問題。 題烏江亭 杜 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

3樓:放棄

1.杜詩:兵家勝敗是不能預期的,項羽雖然兵敗,但江東子弟還有不少人才,捲土重來,說不定還可以轉敗為勝。王詩:

項羽兵敗勢難挽回,雖然江東還有很多子弟,但也沒有人肯跟他再幹了。(意思對即可)

2.杜詩主張百折不撓、敗不氣餒的精神,這點值得肯定。王詩指出項羽兵敗在於失去民心,警世作用更為深刻。(言之有理即可)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後面的問題。(每小題2分,共4分)題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

4樓:海哭了道方

小題1:b

小題2:b

小題1:

試題分析:「包羞忍恥是男兒」,是說能「包羞忍恥」才「是男兒」,而項羽自刎,不能「包羞忍恥」,所以,「項羽遭挫折不灰心,是真正男兒」錯。

小題2:

試題分析:從詩歌的意思看詩人是說項羽如果不自刎,則可能「捲土重來」,所以對項羽的自刎是持否定態度的。此題命制得不好,答案必在a b中選,使得cd項成為無用題肢。

閱讀下面三首關於項羽的詩,完成詩後的問題。 題烏江亭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

5樓:魅影昭醇

第一首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第二首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第三首是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的,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意對即可)

下面這三首詩,詠的都是西楚霸王項羽,請認真閱讀,回答後面的問題。(6分)題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

6樓:赤果果

小題1:王安石的詩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李清照的詩是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的。(2分,每問各1分)

小題1: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李清照認為人要有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有英雄氣概。(4分,每問各2分)

小題1:寫作角度要從詩中的觀點句中總結。如杜詩肯與君王捲土來,乙個問句問民心,所以從民心方面來寫的。李詩則展現了項羽的英雄氣節。

小題1:可結合上一題來答。對於同樣的事件,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

閱讀,完成下列各題。 題烏江亭 (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

7樓:小傳君

(1)第一首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第二首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第三首是從節操(氣節)角度來評價的。

(2)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

下面這三首詩,詠的都是西楚霸王項羽,請認真閱讀,回答後面的問題。(6分)題烏江亭壯牧勝敗兵家事不期

8樓:巡音

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

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李清照:認為人要有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有英雄氣概。

本題考查對詩歌主旨的分析比較能力。三首詩歌都詠項羽,但情感態度並不一樣。

1、從「捲土重來未可知」可看出杜牧對項羽是肯定的,但對他的自刎持否定態度。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勝敗乃兵家常事,應力圖東山再起的見解。

2、從「肯與君王捲土來?」可知王安石對項羽持否定態度。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

3、李清照對項羽是肯定的。稱之為人傑鬼雄。李清照:認為人要有氣節,活著轟轟烈烈,死了也要有英雄氣概。

閱讀下面三首關於項羽的詩,完成(1)、(2)兩題。 題烏江亭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

9樓:蕭衍

(1)第一首是從兵家用兵的角度來評價的,第二首是從民心向背的角度來評價的,第三首是從節操(氣節)的角度來評價的。(意對即可)

(2)杜牧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勝敗得失、歷史興衰的看法,即勝敗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負重、重整旗鼓,定能東山再起。王安石認為民心和形勢決定了戰爭的勝負,歷史的規律不可違背。李清照認為人要講求氣節,活著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死了也要氣壯山河。

(意對即可)

比較閱讀下面的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古離別

思想感情 兩首詩都抒發了離情別緒。表現手法 韋詩 晴煙漠漠,楊柳毿毿,日麗風和,用優美動人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別緒 送行者馬鞭遙指南方這一細節描寫 動作描寫 生動傳神 想像 虛寫 行人要去的南方春色蔥蘢 風光明媚,愈發使人腸斷傷感。鄭詩 漂亮的船靜靜地停泊在碧綠的春水之上,又與岸邊楊柳相綰,宛如一幅優美...

閱讀下面詩歌並回答問題,閱讀下面兩首詩歌,然後回答問題。8分野步

1 詩中 河流 是乙個高度凝練的意象,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歷史的象徵。黝黑的河流 指黑人的歷史。2 前者是為了反覆強調黑人對 河流 歷史 的見證 兩次描寫河流的古老,是為了說明黑人是乙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種族。3 這節詩,是對黑人的歷史的回顧。詩人以誇張的手法對歷史的回顧,我 的身影掠過亞 非 美三大洲,...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孤蘭生幽園李

1 生長在幽僻的環境中,氣味芳香。2 都採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李詩借蘭花生於幽園,被荒草埋沒,無人欣賞的處境,表達了自己有才卻無人賞識的憂嘆。陸詩則借蘭花獨處幽谷,不願淪為世人玩物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權勢,潔身自好的情懷。意對即可 閱讀下面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古風 孤蘭生幽園李 白孤蘭生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