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網友
鴨翼確實可以增加公升力幫助艦載機更好的起飛,但並不是不可獲缺的,如果不用鴨翼就可以實現安全高效的起降那自然就不需要。看看f14 f18 f35c mig29這些艦載機裡有哪個是鴨翼佈局?它們不照樣飛的好好的嗎。
再說你怎麼確定鶻鷹一定可以作為艦載機服役?
殲20和殲31為何要帶乙個鴨翼.不是說鴨翼不適合隱身麼.莫非這兩個東西只是用來威懾美國用得
2樓:陽城幹部
殲20重型(鴨翼可提公升力),殲31輕型,作戰任務有不同。
3樓:網友
不是 你說的威懾美國 用的 乙個鴨翼就能威懾美國那多好 好像是起爬公升的作用的。
4樓:安安520安安
那是為了氣動佈局,長程的殲擊機加上鴨翼對飛機確實有很大的好處,至於影身那是隻要材料用的好就算再多出幾塊來也影響不了,隱身相對於雷達而言真正要攻克的是尾部發動機噴氣口。
5樓:網友
不是用來威懾美國的,當時我國正好學習歐洲各國戰鬥機設計思路,大量借鑑對方的經驗,所以使用鴨翼佈局,其實這個氣動佈局損失很多機動性,尤其是高速作戰,這種設計也是妥協的結果。
中國的殲31兩臺發動機不如f35一臺發動機??
6樓:網友
我十分不同意ft3498832、iori愛朋的觀點,一味的貶低中國自己的工業,的確我們的冶金工業還有差距,但是我們在發動機理論部分的研究卻是有著自己獨立的特點,我就是讀過航空發動機專業的碩士才發現的,你所說的f35上的發動機還採用了部分中國學者研究的理論成果。我們的冶金水平嚴重製約著我們發動機的製造,我要求渦輪葉片承受多少度的高溫,他才效率高,我要求壓氣機內空氣壓力達到多少值才能達到燃燒效率的最大化,問題是我的葉片能承受得了、涵道能承受這些壓力,為什麼會這樣?個人感覺中國人肯定能搞出來,但是需要大量頂尖人才不計個人得失的付出,需要大量基礎性工作,國內的頂尖人才,就像建國初期研製原子彈那樣,可是這些精英們現在都在幹嘛?
不是出國給洋鬼子當走狗,就是在國內拿著洋垃圾忽悠國人賺錢,只有我們這些二流甚至三流學生在做這些工作,怎麼能在短時期內突飛猛進,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環顧世界,我們中國的發動機工業已經有一席之地了,美、俄、英之外,除了我們,還有哪個國家能獨立造發動機?日本?印度?
以色列?都不行,只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瞧不起自己罷了。不要妄自菲薄,多做些有益於中國工業發展的工作吧。
不要一味的讓聰明孩子學計算機、學金融,讓他們學學機械吧、學學冶金吧。
7樓:樓上那個吊毛
鴨翼式能讓戰機更靈活,如果光靠後邊的機翼控制飛機的轉向,那麼飛機頭受到的壓力會很大,容易斷裂,加上這個鴨翼,兩處並用,能讓戰機輕易甩掉飛彈。你問殲-31不用鴨翼的原因,那是因為他是第五代重型戰機,靈活度超過殲-20了,那麼新增鴨翼只會佔用機身寶貴的空間和載彈量,自然就淘汰。殲-31用的是國產ws-13發動機,不久前軍方覺得不好,後來考慮用推力達18t的ws-15峨眉發動機提示一下,太行發動機推力沒有18t是13t
8樓:華英姬
這個問題一不小心被你發現了……f-35裝備的f-135發動機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航空戰鬥機發動機,比f-22裝備f-119推力還大。j-31目前還在實驗定型階段,只裝備了rd-93,推力相較之下很小,但成軍後會裝備ws-15,這是專為我國五代隱身戰機研發的發動機,能滿足4s效能。鴨翼雖對隱身效能不利,但對體積龐大的j-20來說卻很好,因為鴨翼提公升的機動性不是一點兩點的強。
歐洲的颱風、陣風、鷹獅戰機就使用了鴨翼,與f-16相比機動優勢明顯。
9樓:網友
以上答案都沒說出關鍵點,f35發動機實際就是f22發動機的物理尺寸加大版!f35配備發動機型號f135,是在f119(f22發動機)基礎上加大直徑的版本,加大了空氣流量,加大了油耗,推力上去了。缺點是直徑太大了,適配能力下降,而且紅外特徵更明顯。
f135大大的直徑,裝在f35嬌小機型上,明顯不協調,菊花太大了。f35使用一臺發動機,是為了節省成本,賣給盟友利潤多。
殲31是中型戰鬥機,要找兩臺中型發動機適配。中型,意味著尺寸小,殲31菊花比殲20小得多,殲20和f22同屬於重型發動機尺寸也差不多,所以殲31發動機尺寸比起f135要小兩個級別,推力當然小了,但是兩臺可靠性更高啊一臺壞了另一臺還能堅持飛回家。殲31其實是有很多優勢的,因為中型機體,非常適合上艦。
那些認為中國航空發動機是致命缺點的論調,明顯是複製十幾年前的結論。中國航空發動機最近二十年進步很快,畢竟起點低,所以要低調不會提前公開。現在世界上能自產大型發動機的就這幾家,別說什麼山寨,很多發達國家都不會山寨航空發動機,科學是沒有國界的,能搞出來就是本事。
航空發動機技術越來越進入瓶頸,只能靠增大直徑尺寸來獲取更大推力。以f135尺寸如果適配兩臺,那戰鬥機重量能到三十噸,三十噸的機體強度、氣動外形、機動性。。。太難做了,目前還不實用。
10樓:加妃貓
太複雜,不是乙個人搞定的,說到底都不懂咋能做好發動機,即便你有想法,也不會有人讓你去試驗,所以進展緩慢。都在等權威發言,而權威也不懂咋做發動機。這東西需要廣泛實驗。
有新想法只要可能有用就要去實驗。所以很費時費錢。
中國的殲20和殲31外觀有什麼區別?
11樓:網友
氣動外形:殲20是鴨式佈局(前面有一對小翅膀),殲31是常規佈局,從外版形看殲31就像縮小版f22。
體型權:殲20是重型戰機,體型龐大,殲31是中型,體型小得多。
垂直尾翼:殲20的垂直尾翼是向後傾斜的,而殲31的垂直尾翼沒有向後傾斜。
前起落架:殲20是單輪,殲31是雙輪。
殲二十和殲滅三十一
12樓:桉杉財經
鴨翼的確影響隱身效能,但是你也不看看鴨翼多大?
就像上面說的,任何飛機都不是絕對隱身的,只是說雷達反射面多大,如果夠小就能算作隱身戰鬥機!
因為鴨翼很小!所以不會影響太多整體隱身效能!
而且就如cnssw說的,這兩種效能是矛盾的。
所以在新增鴨翼的時候增加了機動性,便可以彌補隱身效能上的不足!..
等中國搞到蘇35的向量發動機~就牛x了。
j20設計優越~
如果等最終型號出來肯定是要超過美國f22的。
現在在研究階段,你拿正在研究的東西跟美國成熟的東西比~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13樓:
鴨翼影響隱身,有什麼理論根據。在網上看幾篇網文就當成寶典了?鴨翼要是影響隱身那比他大幾倍的機翼是不是更影響隱身。
影響隱身的是機體外表面的折角,還沒有任何文獻明確指出鴨翼會增加雷達反射截面。
14樓:網友
殲20強帶鴨翼我個人覺得。
f22又不是絕對隱身。你不覺得現在或者是在未來可以製造出反隱身的雷達麼。
或者說隱身只對3代及以下機有用。如果大家都不隱身,最後的空優戰機比的恐怕是敏捷性和機動性及飛控、人員素質。
所以打鴨翼是對空優戰機的j20是一種戰略性打算。犧牲1%的隱身效果。換來3%的機動性。。
15樓:網友
這些都要在實戰中檢驗的,神吹誰度會。
殲20和殲31哪個厲害?
16樓:鎧甲團
殲31是一款多用途隱身戰鬥機,與殲20不同的是它更傾向於功能型戰鬥機,而殲20是一款單純搶奪制空權的戰鬥機,不過真正說起誰更厲害些?
17樓:南北
未來的殲20和殲31執行的作戰任務應該不同。
未來的殲20和殲31執行的作戰任務應該不同。殲20是我國研製的雙發重型戰鬥機,擔負著我國未來國土防空和奪取制空權的最重要任務。
殲31從目前來看,極有可能成為艦載航空的制空戰鬥機,其採用雙發中型,體型也相對殲20較小,加強的起落架,其雙髮型的以後提公升潛力可能比目前臃腫的f35更大,從而取得未來中國航母作戰效能對美國的航母艦隊的超越。
殲20目前來看,設計的各項效能都是針對f22的,注重了其高速超音速效能,在未來中國大推力發動機和各項航電雷達**等到位後,會取得不亞於f22的綜合作戰效能。
現在全球已經服役或在研製的隱身戰鬥機,包括中國殲-20、殲-31、美國f-22、f-35、俄羅斯t-50、日本「心神」、南韓kf-x、土耳其tf-x等。
在未來中國大推力發動機和各項航電雷達**等到位後,會取得不亞於f22的綜合作戰效能。
18樓:人生啟示
殲31和殲20同屬五代戰機,在效能上有何差距?看專家怎麼說。
19樓:風唱能香巧
要是按外形看,j-20模仿的是f-22,j-31模仿的是f-35,他們同屬於5代機,但作戰用途不一樣,j-20應該是重型戰機,注重縱深打擊,j-31是輕型戰機,和j-20協同作戰,在空中纏鬥方面發揮作用,謝謝採納。
20樓:樓飇回驪娟
殲20厲害,fc31是沈飛自研的專案,騙經費或外貿的東西,j20是空軍採購的四代機,也就是中國空軍未來的主力四代機。
貨車大多用氣剎,為什麼不採用液壓油剎技術呢?
氣剎比較粗暴,產生的氣壓很高,可達八個大氣壓的力度能夠輸出超大的制動力。氣剎踩踏板主要是控制氣閥門的開啟,所以不用你大力踩踏板就能產生很大的制動力。液壓剎車所需要的油壓是靠剎車油來提供的,說到這裡估計很多人會反對 壓縮空氣的力量怎麼能和液壓力相比呢?此話不假,液壓機構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絕對是壓縮空氣...
移動端開發為什麼不採用session而是用token
其實來token和session不是同乙個領自域的概念。token是一bai個字串 而dusession是指乙個會話,zhi兩者既不衝突又不可dao互相替代。這裡所說的大概是指token和session id 通常存在cookie中 的區別。token本身由oauth系列引入後才大規模普及的。主要目...
水箱水為什麼不採用水而用冷卻液?
因為相對於清水而言,冷卻液具有防鏽 高沸點 如果用清水的話,度左右,就沸騰了 低凝點 若加的是清水,氣溫低於度時,水會結冰,會嚴重損壞水箱,副水箱,水管,發動機等 的特點。再者,在水質較差的地方,如硬水 礦物質較多 還會對冷卻系統產生水垢,影響冷卻效果。現在汽車發動機的冷卻液除了冷卻功能外,還必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