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的軼事典故,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2025-07-28 04:46:48 字數 4206 閱讀 2512

1樓:匿名使用者

管子即是管仲。

歷史典故之一: 買鹿制楚 管仲用計消滅了敵國楚國強大,是齊國的勁敵。管仲就讓齊王養鹿,從楚國大量**收購楚鹿,同時低價在楚國傾銷糧食。

在齊國的**哄抬下,鹿價飆公升,楚人紛紛進山獵鹿,捉乙隻鹿相當於種幾畝地的收入,於是楚國農民棄田捉鹿。看著時機成熟,管仲忽然禁止糧食出口,同時禁止養鹿,己有的鹿大量出口低價轉賣。這樣一來,鹿價大跌無人再要,糧價卻飆公升,楚國人無錢買糧,紛紛逃亡。

齊王出兵攻擊楚國,挨飢受餓的楚兵臨陣脫逃,楚王只好認輸講和了。這次戰爭,奠定了齊國的霸主之位。

歷史典故之二: 買縞滅魯 管仲用計消滅了敵國齊魯是鄰國,本來封地差不多大,乙個是周公的子孫,乙個是姜子牙的後代。魯國就成為管仲的第乙個戰勝目標。

魯國的紡織技術發達,織出的縞又薄又細,天下聞名。管仲就讓齊王穿魯縞做的衣服,同時鼓勵齊國人都穿魯縞,同時鼓勵商人大量進口魯縞。這樣魯國人看織縞有利可圖,慢慢發展成為支柱產業,田地種桑養蠶,大量的農人從事魯縞的生產,農業生產就荒廢起來。

管仲看著時機成熟,讓齊王一聲令下,齊國人禁止穿魯縞。這樣一來,魯國經濟大壞,出口拉動型經濟一落千丈,糧價大漲,魯國迫於經濟崩潰,不戰而屈於齊國。

歷史典故之三: 買房滅? 管仲用計消滅了敵國。

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2樓:網友

家鄉書場小畢哥,講述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3樓:網友

春秋時期,鮑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他們兩人曾經合夥做過生意,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

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而是他家裡窮呀。」管仲幾次幫鮑叔牙辦事都沒辦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職,別人都說管仲沒有才幹。

這時,鮑叔牙又出來替管仲說話:「這不是管仲沒有才幹,只是他沒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機會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當兵參加戰爭,而且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

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裡有老母親需要奉養啊!」後來,鮑叔牙當了齊國公子小白的謀士,管仲卻為齊國的公子糾效力。

兩位公子在回國繼承王位的爭奪戰中,管仲曾驅車攔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帶,小白彎腰裝死,騙過管仲,日夜驅車搶先趕回國內,繼承了王位,稱為齊桓公。公子糾失敗被殺,管仲也成了階下囚。齊桓公登位後,要拜鮑叔牙為相,並欲殺管仲報一箭之仇。

鮑叔牙堅決辭掉相國之位,並指出管仲之才遠勝於己,勸說齊桓公不計前嫌,用管仲為相國。齊桓公於是重用管仲。果然,如鮑叔牙所言,管仲的才華逐漸施展出來,終於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4樓:軍刀_問情

「管鮑」,是指西元前7世紀中國春秋時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鮑叔牙,他們倆是好朋友。管仲比較窮,鮑叔牙比較富有,但是他們之間彼此瞭解、相互信任。管仲和鮑叔牙之間深厚的友情,已成為中國代代流傳的佳話。

在中國,人們常常用「管鮑之交」,來形容自己與好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彼此信任的關係。

據說,周初分封了幾百個諸侯國,到春秋時期只剩下一百多個,其中比較大的只有齊,晉、楚、秦、魯、衛、燕、宋、陳、蔡、鄭、曹、吳、越等十幾個國家。這些諸侯國,都想自己當上霸主。因此,大國爭霸成為春秋時期的主要特點,先後出現了五個霸主,這就是歷史書上所說的春秋五霸。

一種說法是: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另一種說法是:

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廬、越王勾踐。齊桓公最先當上了霸主。

齊國在今天的山東省北部。齊國稱霸,與齊國的大政治家管仲分不開,齊桓公稱霸主要靠了他的幫助。但把管仲推薦給齊桓公的,是鮑叔牙。

管仲和鮑叔牙是好朋友。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

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他**是貪這幾個錢呢?

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反而把事情辦砸了,鮑叔牙也不生氣,還安慰管仲,說:「事情辦不成,不是因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為時機不好,你別介意。

管仲曾經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罷免,鮑叔牙認為不是管仲沒有才能,而是因為管仲沒有碰到賞識他的人。管仲曾經帶兵打仗,進攻的時候他躲在後面,退卻的時候他卻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願再跟他去打仗。

鮑叔牙卻說:「管仲家裡有老母親,他保護自己是為了侍奉母親,並不真是怕死。」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完全是為了愛惜管仲這個人才。

管仲聽到這些話,非常感動,嘆口氣說;「生我的是父母,瞭解我的是鮑叔牙啊!」管仲和鮑叔牙就這樣結成了生死之交。

春秋時 管仲和小白之間的故事?

5樓:生活常識愛分享

齊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齊國內亂,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急忙設法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魯莊公知道齊國無君後,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後來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出發回國。管仲於是決定自請先行,親率30乘兵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去截擊公子小白。

人馬過即墨30餘里,正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管仲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就操起箭來對準射去,一箭射中,公子小白應聲倒下。管仲見公子小白已射死,就率領人馬回去。

其實公子小白沒有死,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銅製衣帶勾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咬破舌尖裝死倒下。

經此一驚,公子小白與鮑叔牙更加警惕,飛速向齊國挺進。當他們來到臨淄時,由鮑叔牙先進城裡勸說,齊國正卿高氏和國氏都同意護立公子小白為國君,於是公子小白就進城,順利地登上君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齊桓公。

6樓:網友

春秋時 管仲和小白之間的故事 惠天有聲故事網非常多,你可以聽聽惠天有聲故事版的《先秦政變演義》主要講的就是哪個時期發生的故事,還有《中國歷史故事》、《中華上下五千年》、《中國歷史典故知多少》、《資治通鑑故事》……

《鮑叔牙和管仲的故事》

7樓:網友

家鄉書場小畢哥,講述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

8樓:木永

鮑叔牙自青年時即與管仲交,知管仲賢。鮑叔牙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射小白中鉤,及小白立,為桓公,鮑叔牙遂進管仲,相桓公九合諸侯,而成霸業管仲嘗說:「生我的是父母,真心待我的是鮑叔牙。

故後世言人之相知,必稱管鮑。管仲、鮑叔牙多年友善,叔牙深知管仲有非凡的治世才能,始終如一地禮讓、尊重、信任。歷史上流傳下來的成語「鮑子遺風」、「管鮑之交」,便是源於他們二人的友誼故事。

管仲與齊桓公之間有什麼成語典故

9樓:合夥人金林

老馬識途。釋義: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到引導作用。

典故:齊桓公正與管仲議事,有人來報告說北方的乙個叫做山戎的少數民族又侵犯了燕國,燕國派人來求救了。齊侯大軍到了燕國,才知山戎早就帶著搶到的人口和財物跑了。

終於打敗了山戎,到了凱旋時已是冬天,最後迷了路。 這時管仲說:「大王,狗、馬都有辨認道路的本領。我們挑幾匹老馬,讓它們在前邊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

齊桓公立刻讓人挑選了幾匹老馬,放開韁繩,讓它們在前隨意地走,軍隊跟在馬的後邊。沒有多久,在馬的帶領下,齊國的軍隊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路。

10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老馬識途。

lǎo mǎ shí tú

釋義] 識:認得;途:路。老馬能認識走過的道路。比喻年紀大的人;富有經驗。

語出] 宋·毛謗《寄曹使君》:「請同韶採公勿疑;老馬由來識途久。」

正音] 識;不能讀作「zhì」。

辨形] 途;不能寫作「塗」。

近義] 識途老馬 駕輕就熟 輕車熟路。

反義] 不知所以。

用法] 含褒義。多用在書面語裡。比喻那些富有工作經驗的年長者容易把工作做好。一般作主語、謂語。

結構] 主謂式。

成語故事]西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 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 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乙個山谷裡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 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走出山谷。

時 間一長,軍隊的給養髮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裡。管仲思索 了好久,有了乙個設想:

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 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 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 個方向行進。

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鮑叔牙 管仲的故事,管仲與鮑叔牙的故事

家鄉書場小畢哥,講述管仲和鮑叔牙的故事?1 鮑叔牙的故事 管鮑之交 起初,管仲和鮑叔牙合夥做買賣。管仲家裡窮,出的本錢沒有鮑叔牙多,可是到分紅的時候,他卻要多拿。鮑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興,罵管仲貪婪。鮑叔牙卻解釋說 他 是貪這幾個錢呢?他家生活困難,是我自願讓給他。有好幾次,管仲幫鮑叔牙出主意辦事,...

曹雪芹的軼事典故,趙恆的軼事典故

西山傳說 2011年6月,曹雪芹西山傳說 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 口碑資料數量眾多,故事和傳說涉及面很廣,包含有曹雪芹的個性 身世 經歷 親戚 朋友 曹雪芹如何寫作 紅樓夢 曹雪芹的居所 曹雪芹如何扶危濟困等。與此相印證的是,在正白旗村附近的四王府娘娘廟房簷下,還保留著繪有 紅樓夢...

管仲和鮑叔牙各有怎樣的品質拜託了各位謝謝

3管仲抄 和鮑牙叔有怎樣品質 襲 還是先說鮑叔牙吧,作為臣子他做到了 推賢諫君 作為朋友,他可謂是 高山流水 有君子風度。管仲呢?當然是才識過人。有丈夫之姿,正所謂 大丈夫能屈能伸。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個人有歷史的戲劇性,如果,沒有鮑子,公子糾失敗之後他也就被殺了,那時我們再讀春秋時,他也就平庸之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