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創作者
淬火熱處理時常見的缺陷有氧化、脫碳、變形、裂紋、過熱、過燒、硬度不足、軟點、軟斑等,其中氧化、脫碳、過熱、變形和開裂最為嚴重。
如何防止氧化、脫碳的產生呢?在箱式電爐及井式電爐中,有通入保護性氣體的,也有以滴入煤油、甲醇、或通入氨、氮等氣體加以保護的;更簡單的辦法是放些木柴,產生co等氣體來加以保護。目前,用塗料形式在零件表面塗以某種保護劑,同樣能有效地防止零件氧化、脫碳。
在鹽浴爐中一般用矽膠來脫氧也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常見的缺陷和預防措施
2樓:網友
你問的還真是籠統,首先正火,和退火的缺陷基本是差不多的,一般有:
一,細晶粒斷口,低塑性。
二,硬度過高。
三,粗晶粒斷口。
四,出現網狀碳化物。
五,出現魏氏體組織。
預防方法就是按照正規工藝操作,如果出現上述缺陷,那就在按照正規工藝操作一遍。
對於淬火一般來說就是硬度不足,或者變形開裂,等問題,解決方法還是按照正規工藝操作,對於已經產生的變形開裂如果能處理的就處理不能處理的就報廢,對於出現硬度不足,你可以首先檢驗材料是否正確,如果材料沒錯,那補救方法一般是在進行一次高溫回火,或者退火正火工藝後在從新按正規工藝再來一次。
對於回火一般是回完以後硬度不足。方法還是按照正規工藝操作。
同時才上述情況以為還要考慮是不是跑溫等情況,對裝置做溫度檢測。
太具體的就不談了,因為如果把那些情況及處理方法產生原因都說一遍估計我能寫一小本書了。
3樓:網友
先說共同的部分吧,脫碳和變形,脫碳主要發生在轉爐的過程或者燃氣爐氣氛差的情況,相應的控制方法就是縮短轉爐時間和監控爐內氣氛,變形的話就做好墊裝,大板材或者容器類該焊接就上不能省,正火退火我感覺要出現其他方面的缺陷很難,曲線跑好了,沒人看別的了吧。淬火下油下水的時間掌握好,確保達到理想硬度,另一方面防止冷速過快產生開裂,就想到這些。
4樓:網友
你查《工程材料》,這本書應該有。
金屬熱處理中加熱會出現哪些缺陷及如何控制缺陷產生?
5樓:狂修能
加熱缺陷及控制 一、過熱現象。
我們知道熱處理過程中加熱過熱最易導致奧氏體晶粒的粗大,使零件的機械效能下降。
1.一般過熱:加熱溫度過高或在高溫下保溫時間過長,引起奧氏體晶粒粗化稱為過熱。
粗大的奧氏體晶粒會導致鋼的強韌性降低,脆性轉變溫度公升高,增加淬火時的變形開裂傾向。而導致過熱的原因是爐溫儀表失控或混料(常為不懂工藝發生的)。過熱組織可經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溫回火後,在正常情況下重新奧氏化使晶粒細化。
2.斷口遺傳:有過熱組織的鋼材,重新加熱淬火後,雖能使奧氏體晶粒細化,但有時仍出現粗大顆粒狀斷口。
產生斷口遺傳的理論爭議較多,一般認為曾因加熱溫度過高而使mns之類的雜物溶入奧氏體並富集於晶介面,而冷卻時這些夾雜物又會沿晶介面析出,受衝擊時易沿粗大奧氏體晶界斷裂。
3.粗大組織的遺傳:有粗大馬氏體、貝氏體、魏氏體組織的鋼件重新奧氏化時,以慢速加熱到常規的淬火溫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奧氏體晶粒仍然是粗大的,這種現象稱為組織遺傳性。
要消除粗大組織的遺傳性,可採用中間退火或多次高溫回火處理。
二、過燒現象。
加熱溫度過高,不僅引起奧氏體晶粒粗大,而且晶界區域性出現氧化或熔化,導致晶界弱化,稱為過燒。鋼過燒後效能嚴重惡化,淬火時形成龜裂。過燒組織無法恢復,只能報廢。
因此在工作中要避免過燒的發生。
三、脫碳和氧化。
鋼在加熱時,表層的碳與介質(或氣氛)中的氧、氫、二氧化碳及水蒸氣等發生反應,降低了表層碳濃度稱為脫碳,脫碳鋼淬火後表面硬度、疲勞強度及耐磨性降低,而且表面形成殘餘拉應力易形成表面網狀裂紋。
加熱時,鋼表層的鐵及合金與元素與介質(或氣氛)中的氧、二氧化碳、水蒸氣等發生反應生成氧化物膜的現象稱為氧化。高溫(一般570度以上)工件氧化後尺寸精度和表面光亮度惡化,具有氧化膜的淬透性差的鋼件易出現淬火軟點。
為了防止氧化和減少脫碳的措施有:工件表面塗料,用不鏽鋼箔包裝密封加熱、採用鹽浴爐加熱、採用保護氣氛加熱(如淨化後的惰性氣體、控制爐內碳勢)、火焰燃燒爐(使爐氣呈還原性) 四、氫脆現象。
高強度鋼在富氫氣氛中加熱時出現塑性和韌性降低的現象稱為氫脆。出現氫脆的工件通過除氫處理(如回火、時效等)也能消除氫脆,採用真空、低氫氣氛或惰性氣氛加熱可避免氫脆。
熱處理彈簧時產生哪些缺陷及有何應對方法
6樓:很冷的家鄉
缺陷一:脫碳。
對彈簧效能影響:疲勞壽命低。
缺陷產生原因:
1、空氣爐加熱淬火未保護氣。
2、鹽浴脫氧不徹底。
防止措施:1、空氣爐加熱淬火應通保護氣或滴有機溶液保護鹽浴爐加熱時,鹽浴應脫氧,雜質bao質量分數小於2、加強對原材料表面質量檢查。
缺陷二:淬火後硬度不足。
對彈簧效能影響:產生殘餘變形,降低使用壽命缺陷產生原因:
1、非馬氏體組織多。
2、心部出現鐵素體。
3、淬火加熱溫度低。
4、淬火介質冷卻能力差。
防止措施:1、選用淬透性好的鋼材。
2、提高淬火介質的冷卻能力。
3、彈簧進入淬火介質的溫度應在ar3以上。
4、適當提高淬火加熱溫度。
5、加強淬火後作金相組織檢驗。
缺陷三:過熱。
對彈簧效能影響:晶粒粗大,脆性增加。
缺陷產生原因:
1、淬火加熱溫度過高。
2、熱成形溫度過高。
防止措施:1、按工藝試驗的正確溫度加熱淬火。
2、適當降低熱成形溫度。
3、加強對儀表的校對保證測溫準確。
缺陷四:開裂。
對彈簧效能影響:脆性增加,嚴重降低使用壽命缺陷產生原因:
1、加熱溫度高或淬火介質冷卻能力過大。
2、表面脫碳。
3、回火不及時。
防止措施:淬火加熱溫度。
1、嚴控。2、用等溫淬火或馬氏體分級淬火。
3、在淬火介質中冷到250~300oc取出空冷4、淬火後立即回火。
7樓:網友
為了獲得所需的效能,彈簧鋼必須具有較高的含碳量。碳素彈簧鋼的含碳量在之間,由於碳 素彈簧鋼的淬透性差,故只用於製造截面尺寸不超過10-15mm的彈簧。對於截面尺寸較大的彈簧,必須採用 合金彈簧鋼大型彈簧在熱狀態加工成型隨即淬火--回火,中型彈簧在冷狀態加工成型(原材料要求球化組織或大部分球化),再淬火--回火,小型彈簧用冷軋鋼帶、冷拉鋼絲等冷態加工成型後,低溫回火。
模具熱處理中存在的缺陷及預防
8樓:不知道不問無悔
1.模具表面有軟點。
模具熱處理後表面有軟點,將影響模具的耐磨性、減少模具的使用壽命。
1)產生原因。
1)模具在熱處理前表面有氧化皮、鏽斑及區域性脫碳。
2)模具淬火加熱後,冷卻淬火介質選擇不當,淬火介質中雜質過多或老化。
2)預防措施。
1)模具熱處理前應去除氧化皮、鏽斑,在淬火加熱時適當保護模具表面,應儘量採用真空電爐、鹽浴爐和保護氣氛爐中加熱。
2)模具淬火加熱後冷卻時,應選擇合適的冷卻介質,對長期使用的冷卻介質要經常進行過濾,或定期更換。
2.模具熱處理前組織不佳。
模具最終球化組織粗大不均、球化不完善,組織有網狀、帶狀和鏈狀碳化物,這將使模具在淬火後易產生裂紋,造成模具報廢。
1)產生原因。
1)模具鋼材料原始組織存在嚴重碳化物偏析。
2)鍛造工藝不佳,如鍛造加熱溫度過高、變形量小、停鍛溫度高、鍛後冷卻速度緩慢等,使鍛造組織粗大並有網狀、帶狀及鏈狀碳化物存在,使球化退火時難以消除。
3)球化退火工藝不佳,如退火溫度過高或過低,等溫退火時間短等,可造成球化退火組織不均或球化不良。
2)預防措施。
1)一般應根據模具的工作條件、生產批量及材料本身的強韌化效能,儘量選擇***的模具鋼材料。
2)改進鍛造工藝或採用正火預備熱處理,來消除原材料中網狀和鏈狀碳化物及碳化物的不均勻性。
3)對無法進行鍛造的碳化物偏析嚴重的高碳模具鋼可進行固溶細化熱處理。
4)對鍛造後的模坯制定正確的球化退火工藝規範,可採用調質熱處理和快速勻細球化退火工。
5)合理裝爐,保證爐內模坯溫度的均勻性。
9樓:網友
變形 強化預熱工藝執行。
開裂 強化預熱工藝執行;降低冷卻速度。
內部組織缺陷 處理前金相檢查。
什麼叫熱處理鋼筋的淬火和回火
理工學科是指理學和工學兩大學科。理工,是乙個廣大的領域包含物理 化學 生物 工程 天文 數學及前面六大類的各種運用與組合。理學理學是中國大學教育中重要的一支學科,是指研究自然物質運動基本規律的科學,大學理科畢業後通常即成為理學士。與文學 工學 教育學 歷史學等並列,組成了我國的高等教育學科體系。理學...
燃燒甲醇在淬火爐熱處理中的作用
燃燒消耗氧正禪氣,防止氧氣將所需物品氧化。常用的熱處理燃凳爐有箱式電阻爐 井式電阻爐 氣體。滲碳。爐和鹽浴爐等。通常使用連續式爐,工件從加料門連續裝入,通過爐膛,從出料門連續卸出。擴充套件資料 常用的熱處理爐有箱式電阻爐 井式電阻爐 氣體滲碳。爐和鹽浴爐等。 箱式電阻皮清旅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電流通過布...
什麼是金屬熱處理,金屬熱處理的作用?
金屬熱處理是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到適宜的溫度,並在此溫度中保持一定時間後,又以不同速度在不同的介質中冷卻,通過改變金屬材料表面或內部的顯微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效能的一種工藝。採用適當的方式金屬材料或工件進行加熱 保溫和冷卻以獲得預期的組織結構與效能的工藝 具體參考gb7232 1999 金屬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