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北道情的介紹,晉北晉中晉南的文化差異和人文特點。

2025-07-26 10:55:56 字數 3844 閱讀 8561

1樓:冥界煙花

晉北道情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道情藝術在中國漢族說唱藝術和戲曲藝術中均佔有重要地位。據南北20個省區的統計,各種俗曲道情仍不下90多種。

其中歌曲道情4種,皮影道情3種,說唱道情70種,戲曲道情13種。山西是個道情藝術比較盛行的地區,從曲種上說:有晉北說唱道情、晉南說唱道情、陽城說唱道情、長子說唱道情以及太原說唱道情等十幾種。

從劇種上說:有晉北道情、晉西道情(亦稱臨縣道情)、洪趙道情。2006年5月20日,晉北道情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西名勝古蹟簡介

2樓:心動

世界最大銅像關公銅像。

關公故里運城常平,有一座巨型關公銅像,成為關帝文化景區的一大亮點。這座關公銅像是世界最大的一塑,塑造共用銅料500餘噸、鋼材2000餘噸、混凝土萬餘噸,銅像總高61公尺,寓意關公享年61歲;底座高19公尺,寓意關公在家鄉生活了19年。

2.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坐落於山西省北部應縣縣城佛宮寺內的應縣木塔,又名釋迦塔,據傳由赫赫有名的遼國仁懿皇后倡建,目的是彰顯其一門三後、一家三王的累世功勳和祈禱親人。

3.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山西省吉縣西部南村坡下,總面積100平方千公尺。壺口瀑布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在水量大的夏季,壺口瀑布氣勢恢巨集;而到了冬季,整個水面全部冰凍,結出罕見的巨大冰瀑。

拓展資料: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曆史的文化名城。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古城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縣城之一。

雲岡石窟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雲岡石窟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餘軀,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九龍壁是影壁的一種,是漢族傳統建築中用於遮擋視線的牆壁。山西大同影壁位於大同市區東街路南,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3樓:網友

(1)平遙古城,是中國目前儲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今山西省平遙縣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面包磚。

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臺。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

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公尺,牆高約12公尺,把面積約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明信片的主圖再現了這一風采。

2) 懸空寺,位於恆山腳下,渾源縣城南五公里處的金龍峽內西巖峭壁上,距大同市65公里,為全國重點文物保持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自古以來,這裡一直就是北嶽恆山的第一奇觀。

懸空寺建立於北魏後期(大約為西元471至523年),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現存寺院建築是明、清兩代修建後的遺物,背山面東,好似嵌於恆山上的一座精美雕刻。

前人曾以「上載危巖,下臨深谷;鑿石為基,就巖起屋;結構驚險,造型奇特」的話語來概括懸空寺構建之精妙。此語果然言之甚對。懸空寺的樓閣殿宇危樓聳起,對峙而立,離地約有百尺,附於絕壁之上,著實令人驚歎。

目前,寺內共有殿宇40間,之間有棧道相連,曲折迂迴,參差有致,高低錯落之間凸顯寺院佈局之精密。

請幫我簡單介紹一下黃土高原

4樓:大騏驥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鴉金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海拔多在1000公尺以上 。

除少數石質山地外,高原上覆蓋深厚的黃土層,黃土厚度在50~80公尺之間,最厚達150~180公尺。黃土高原礦產豐富,煤礦、鐵礦、稀土礦儲量大。

晉北晉中晉南的文化差異和人文特點。

5樓:糞鬥

文化差異:

山西,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包括戲曲、民歌、說唱、器樂和宗教**等多種形式。山西地方劇種中的「大戲」即人稱「山西四大梆子」的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

蒲劇蒲劇又稱蒲州梆子,因起源於蒲州(今永濟)而得名,形成於明末,盛行於清代,是山西四大梆子戲中最古老的劇種,劇目多達1000餘個;

晉劇蒲州梆子傳到晉中,與當地的秧歌及說唱藝術融合,形成了中路梆子,清同治以後,隨著晉中地區經濟的繁榮,中路梆子名氣愈益響亮,以「晉劇」稱名於世;

北路梆子。明朝末年,二次大規模移民使大量晉南人遷居晉北,移民喜聞鄉音,使蒲劇在晉北漸漸傳播開來,受到蒲劇傳播的影響,晉北產生了聲腔激越的北路梆子;

上黨梆子。起源於古上黨郡澤、潞二州,由明清時期外地傳來的羅羅戲、卷戲和地方小戲俗曲,融匯從晉南、晉中流入的梆子戲而成。

人文特點:晉北人粗狂,接近塞外風格。 晉中人細膩,性情內斂。 晉南人厚直,沉穩。

6樓:敖峰張文靜

山西南北狹長,復一般的:制。

晉南指運城、臨汾兩市。

晉東南指長治、晉城兩市。

晉北指大同、朔州、忻州三市。

晉東晉西的說法是沒有的,山西有晉中市。

關於河北,有冀東、冀北等說法,但具體如果劃分不清楚。

關於山東,有魯西北的說法。

7樓:網友

山西特殊的地復理環境決定了山制西人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樣也決定了山西民歌的地域色彩。山西各地民歌呈現出不同的風格色彩,形成了晉中、晉北、晉東南和晉南四個不同的色彩區域。山西各地民歌之所以呈現不同色彩是因為不同的區域、不同的自然環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徵,晉北人粗狂,接近塞外風格。

晉中人細膩,性情內斂。 晉南人厚直,沉穩~

8樓:福林釋解

晉北人粗狂,接近塞外風格。

晉中人細膩,性情內斂。

晉南人厚直,沉穩。

戲曲的四大梆子

9樓:網友

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

1、蒲劇。蒲州梆子,山西省臨汾市、運城市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蒲州梆子,因發源於古蒲州而得名。晉中和晉北稱之為「南路梆子」或「南路戲」,上黨稱「西府戲」,河南稱「西戲」,在陝西省、甘肅省西北一帶稱「晉腔」、「蒲戲」、「山西梆子」、「梆子腔"。蒲州梆子音調高亢,擅長於表現慷慨悲壯的歷史題材故事。

**和表演藝術傳統深厚,尤以要帽翅、翎子、甩髮等特技見長。

2、晉劇。晉劇即為山西梆子,是中國北方的乙個重要戲劇劇種,也叫中路戲,中國傳統戲曲。因興起于山西中部的汾陽、孝義、祁縣、太谷及太原而得名。

晉劇特點是旋律婉轉、流暢,曲調優美、圓潤、親切,道白清晰,具有晉中地區濃郁的鄉土氣息和自己獨特風格。

3、北路梆子。

山西四大梆子之一。清代初期蒲州梆子北上,在忻州當地紮根後,逐漸形成北路梆子。其唱腔、曲調、唸白均同蒲州梆子相近,但普調更高亢。

後來又受了河北梆子一些影響, 特別注重唱功,創造了很多花腔。

4、上黨梆子。

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其音調高亢活潑,具有粗狂、健康的農民藝術特色。

10樓:匿名使用者

你想說的是山西的四大梆子吧?中國國內的梆子可不只四個呀!要知道從東部到西部以黃淮為界基本上都是梆子。

而且南方也是有一部分梆子的,例如川劇中的亂彈**部分。現在的梆子有秦腔、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蒲劇、河北梆子、老調梆子、評劇、豫劇、山東梆子、江蘇梆子等等許多的。所以,你要問的這四大梆子應該是山西省的四大梆子,就是晉劇、北路梆子、上黨梆子、蒲劇。

概括魏晉北魏時期的科技成就,魏晉南北朝的科技成就

1 數學 劉徽 祖沖之與圓周率。劉徽 魏晉 計算圓周率方法 割圓術 祖沖之 南朝 精確推算圓周率 著 綴術 領先近1000年 祖沖之取得數學成就的條件 江南經濟發展,前人研究成果,祖沖之個人才華 2 農學 賈思勰 齊民要術 系統總結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牧業生產經驗,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農書。...

介紹下 tank的出道情況

年最受矚目的 發電機 tank!創作 演唱 舞臺魅力兼備的華研唱片超猛重灌新人 tank,來自 game 世代 堪稱目前流行樂壇最年輕的創作型歌手!從電玩 愛情 生活的小細節激發出創作靈感,具有豐沛 天賦的 tank 歲發表第一首創作曲,今年歲,短短年多便創作出多首歌曲,創作爆發力令人驚豔!出道前在...

祭妹文 片段大意,祭妹文的介紹

記得兒時 我捉蟋蟀,你舉著手臂出現在那裡 天冷時蟋蟀凍僵了,我們一同到它的穴邊。今天我裝殮你安葬你,當日的情景便清楚地呈現在眼前。我九歲時,有一次 在書齋休息,你梳著成對的髮髻,披著細絹單衣來到,一起 溫讀 緇衣 一章,正好先生開門進來,聽到兩個童子書聲琅琅,不覺微微含笑,連連發出 噴嘖 的讚歎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