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的資料或作品,作家蕭紅的簡介 作品,歷史。。。。。。

2025-07-25 13:25:10 字數 5089 閱讀 8501

作家蕭紅的簡介(作品,歷史。。。。。。

1樓:匿名使用者

很高興為您作答:現代著名女作家蕭紅,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援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使用筆名蕭紅)。

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呼蘭河傳》。 有同名者。

蕭紅(1911-1942),原名張遒瑩,筆名蕭紅,悄吟,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乙個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30年,為了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家庭,困窘間向報社投稿,並因此結識蕭軍,兩人相愛,蕭紅也從此走上寫作之路,兩人一同完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與魯迅相識,同年完成長篇《生死場》,次年在魯迅幫助下作為「奴隸叢書」之一齣版。

蕭紅由此取得了在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生死場》是最早反映東北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統治下生活和鬥爭的作品之一,引起當時文壇的重視。魯迅為之作序,給予熱情鼓勵。

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日救亡運動。後應李公僕之邀到山西臨汾,在民族革命大學任教。1940年去香港。

蕭紅帶有左翼現實主義風格的**還有一部長篇《馬伯樂》,但質量不高。她更有成就的長篇是寫於香港的回憶性長篇**《呼蘭河傳》,以及一系列回憶故鄉的中短篇如《牛車上》、《小城三月》等。長篇**:

呼蘭河傳》 中篇**:《生死場》(原名《麥場》) 馬伯樂》 短篇**:《三個無聊人》 《王阿嫂的死》 《後花園、祖父和我》 《蕭紅代表作》 散文:

天空的點綴》 《失眠之夜》 《在東京》 《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士》 《餓》《回憶魯迅先生》 《橋》

蕭紅的主要作品

2樓:匿名使用者

[著作書目] 跋涉(**、散文集)與蕭軍合著,1933(自費出版)生死場(中篇**)1935,上海容光書局;1980,黑龍江人民商市街(散文集)1936,文生。

牛車上(**、散文集)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短篇**集)1940,上雜。

蕭紅雜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散文)1940,重慶婦女生活社馬伯樂(中篇**)1941,重慶大時代書局呼蘭河傳(長篇**)1941,上雜;1954,新文藝;1979,黑龍江人民。

手(**)1943,桂林遠方書店。

小城三月(**)1948,香港海洋書屋。

蕭紅選集(中、短篇**集)1958,人文。

蕭紅選集 1981,人文。

蕭紅書簡輯存註釋錄 蕭軍輯,1981,黑龍江人民蕭紅短篇**選 1982,黑龍江人民。

蕭紅散文選集 1982,百花。

蕭紅(中國現代作家選集)1984,人文。

蕭紅代表作(短篇**集)1987,人文。

研究資料書目]

蕭紅評傳(美國葛浩文著)1979,香港文藝書物論《呼蘭河傳》(周錦)1980,成文。

蕭紅傳(蕭鳳)1980,百花。

蕭紅小傳(駱賓基)1981,黑龍江人民。

蕭紅研究(哈爾濱師範大學《北方論叢》部編)1983,《北方論叢》第四輯。

蕭紅傳(日本尾坂德司)1983,日本燎原書店懷念蕭紅(王觀泉編)1984,黑龍江人民。

蕭紅作品欣賞(杜一白、毓茂)1985,廣西人民。

3樓:網友

長篇**。

呼蘭河傳》中篇**。

生死場》馬伯樂》

小城三月》牛車上》

短篇**。三個無聊人》

王阿嫂的死》

後花園、祖父和我》

散文作品。天空的點綴》

失眠之夜》在東京》

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士》

餓》《回憶魯迅先生》

橋》入編教材。

我和祖父的園子》(摘自《呼蘭河傳》,現為五年級語文下冊(蘇教版)第19課課文、(教科版)第12課課文)、(人教版)第7課課文(標題為祖父的院子)

小團圓媳婦之死》(選自《呼蘭河傳》,現為高中選修《中國**欣賞》(人教版)第11課)

祖父》(選自《呼蘭河傳》,現為七年級下冊(長春版)課文)

祖父和我》(選自《呼蘭河傳》,現為上海六年級(預初)上學期第一課)

跟祖父學詩》(現為語文鄂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課)

火燒雲》(現為五年級語文下冊(滬教版)第六課課文)

三月的原野》(選自《小城三月》,現為五年級語文下冊(語文a版)第三課)

火燒雲》(選自《呼蘭河傳》,現為四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四課)

回憶魯迅先生》(選自《回憶魯迅先生》,現為七年級下冊(北師大版)第八課)

4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作品 長篇**:《呼蘭河傳》 中篇**:《生死場》(原名《麥場》)、馬伯樂》 短篇**:

三個無聊人》、《王阿嫂的死》 散文:《天空的點綴》、《失眠之夜》、《在東京》、《火線外二章:窗邊、小生命和戰士》、《餓》

5樓:網友

蕭紅主要作品:《生死場》、《呼蘭河傳》、《小城三月》、蕭紅短遍**選》

關於蕭紅的資料

6樓:楊鵾夏侯芳藹

姓名:蕭紅性別:

女出生答年月:1911年籍貫:中國黑龍江呼蘭人蕭紅(1911.6.2—1942.1.22),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黑龍江呼蘭人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

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由於對封建家庭和包辦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幾經顛沛。1932年與蕭軍同居,兩人結識不少進步文人,參加過宣傳反滿抗日活動1933年與蕭軍自費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在魯迅的幫助和支援下,1935年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開始用筆名蕭紅),螢聲文壇1936年,為擺脫精神上的苦惱東渡日本,在東京寫下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l940年與端木效蕻良同抵香港,不久發表了中篇**《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呼蘭河傳》。1942年,歷盡坎坷之後在香港病故,時年31歲。[更多資料**於[更多資料**於著有中篇**《生死場》,長篇**《呼蘭河傳》,短篇**集《牛車上》等。

7樓:我的名字好hi長

《呼蘭河傳》以閉塞的呼蘭城為背景,展示了這裡的風土、民俗和居民的生存狀態、思想性格。這裡,有明亮的天空、美麗的後花園、慈祥可愛的老祖父和自由自在的童年,「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樹對面的土牆都會回答似的」;也有荒涼、貧窮、冷漠、愚昧和野蠻,人們順應自然、依附土地、信仰鬼神,不允許有任何個性、差別和改變,扼殺一切不馴與生機是全體居民共同的責任,而做這些又完全沒有惡意甚至是出於善意。十二歲的小團圓媳婦,僅僅因為「太大方了」,「不象個小團圓媳婦」,就被燒紅的烙鐵烙腳心,被吊在大梁上用皮鞭抽,打出毛病後又被視為有鬼怪附身,被當眾剝光衣服,放到熱水缸裡燙三遍又用冷水澆三遍——而這一家人在當地是出了名的善良,「為人謹慎,兄友弟恭,父慈子愛」。

這部長篇**發表於1940年,但其深刻、獨到、穿透人性的思想內涵,超越了時限和地域,令一代代讀者體驗到它對心靈的觀照價值,1999年被《亞洲週刊》評為20世紀中文**百強中的第九名。

觀蕭紅其人,讀蕭紅作品,令人想到《荊棘鳥》扉頁上的那段話:

有乙個傳說,說的是有那麼乙隻鳥兒……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願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後,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紙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雲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

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來換取……

8樓:手機使用者

中國現代女**家。原名張廼(naǐ)瑩,曾用筆名悄吟、田娣。生於地主家庭,幼年喪母,1928年在哈爾濱讀中學,接觸五四以來的進步思想和中外文學,尤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

因反抗包辦婚姻。1930年離家出走。1932年在哈爾濱與蕭軍相識,並開始為報刊寫稿。

1933年自費出版與蕭軍合著的**散文集《跋涉》。1934年與蕭軍一起到上海,與魯迅交往密切。魯迅為她的《生死場》校閱並寫序言,列入「奴隸叢書」出版。

1936年隻身東渡日本養病。這時期出版散文集《商市街》、《橋》,短篇**集《牛車上》等。1937年初歸國。

抗日戰爭爆發後,曾在山西臨汾民族革命大學任教,並隨同西北戰地服務團輾轉各地,寫有短篇**集《曠野的呼喚》,散文集《回憶魯迅先生》和《蕭紅散文》。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去香港,在貧病交迫中堅持創作,出版中篇**《馬伯樂》,長篇**《呼蘭河傳》。1941年12月日軍佔領香港,因病重無法回內地,次年病逝。

代表作為《生死場》和《呼蘭河傳》。她的作品多取材於家鄉,以其敏銳纖細的藝術感受力,樸實細膩的筆調,寫出當時東北鄉村小鎮的閉塞與荒涼,塑造的人物鮮活可愛,風格明麗悽婉,瀰漫著憂鬱和感傷氣息,為詩化**的精品。 在東北作家群中,最具藝術才情的作家是蕭紅。

蕭紅的中篇《生死場》,寫東北農村人民在沉滯閉塞生活中的掙扎,以及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東北後他們的苦難與走向鬥爭。 蕭紅的後期代表作《呼蘭河傳》於童年生活的回憶中描寫北方小城人民愚昧不幸的生活,畫出沉默的國民的靈魂。 蕭紅的作品處處透著悲涼的氣息。

9樓:網友

1911年6月1日,她copy生於黑龍江呼蘭縣,省內的乙個地主家庭,取名張偉瑩。1920年生物病故,繼母與他感情淡漠,父親思想保守,正治頑固,只有年邁的祖父能給他這缺少的愛的孩子以安慰。1927年他考進哈哈爾濱市立即英語中肚數,喜愛繪畫和文學。

1930年,父母親讓他退學,他不退,準備和未婚夫結婚,而19歲的他不想去和父親鬧矛盾了,鬧的鬧的他就走了。最後他找未婚夫聊了聊,說讓未婚夫別跟他一起來結婚了,因為他這樣子會不好的,因為他不想這樣子,對不對不起自己的祖父和自己的母親。嗯,所以他只能這樣做。

作者蕭紅的簡介

10樓:網友

蕭紅(1911~1942),黑龍江呼蘭(今哈爾濱市呼蘭區)人。1933年開始文學創作,1935年在魯迅的幫助下發表**《生死場》。

文學成就:20世紀30年代中國文壇知名的女作家,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主要作品:《呼蘭河傳》《馬伯樂》《小城三月》等。

蕭紅出生時,她的祖父已經五六十多歲,等到蕭紅還沒有二十歲時,祖父在八十歲時就去世了。在祖父在世上時,對蕭紅非常好,無論蕭紅怎麼調皮,祖父都很有耐心,唯獨只有她的爸爸媽媽對她不好。祖父死後,她落荒而逃,因在外得了疾病去世了,年僅31歲。

蕭紅的作品有什麼,蕭紅代表作有哪些

跋涉 散文集 與蕭軍合著,1933 自費出版 生死場 中篇 1935,上海容光書局 1980,黑龍江人民 淌薪幀?散文集 1936,文生 橋 散文集 1936,文生 牛車上 散文集 1937,文生 曠野的呼喊 短篇 集 1940,上雜 蕭紅散文 1940,重慶大時代書局 回憶魯迅先生 散文 1940...

蕭紅 呼蘭河傳的簡介,蕭紅《呼蘭河傳》主要內容

呼蘭河傳 是著名作家蕭紅創作的一部自傳體 1940年寫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共分7章,前有序後有尾聲,著名文學巨匠茅盾作序。本書描繪了東北邊陲小鎮呼蘭河的風土人情,展示了女作家獨特的藝術個性與特色。創作歷程 呼蘭河傳 長篇 1940年寫於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這部作...

如何評價蕭紅的童年?蕭紅為什麼把童年寫得如此美好?

蕭紅的童年還是很快樂的,因為有了她的祖父的疼愛,有後園帶來的快樂,有貯藏室帶瞎改來的新奇,緩睜祖父帶她唸詩,烤小豬和烤鴨給她吃,她是快樂的!在 呼蘭河傳 中,她寫著 使我覺得在這世界上,有了擾神歲祖父就夠了,還怕什麼呢?雖然父親的冷淡,母親的惡言惡色,和祖母的用針刺我手指的這些事,都覺得算不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