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傣族的風俗習慣。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們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乙隻美麗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眾多的風俗習慣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飲食。
傣族以大公尺為主食,尤其喜歡吃糯公尺。以竹筒飯為代表。傣族把一節竹子一端挖通後裝公尺。
這些公尺要洗乾淨泡水後才能裝。再用竹葉把竹筒口塞緊,要使公尺掉不出 來,但同時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公尺更柔軟。裝好以後,放溫火上燒烤,待竹筒表面燒焦後飯也就熟了。
剖開後是香噴噴的竹筒飯。用酸菜、酸筍配上這帶有竹子香 味的公尺飯,百吃不厭,令人滿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飯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兒食品、水產和昆蟲菜也是別有風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愛,像什麼酸筍、酸菜、酸螞蟻……這些幾乎每家每戶都有。
而水產,如魚類、青苔、蛙類也是傣族人無法割捨的食品。
最特別的是昆蟲菜。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話:「只要是靜的都是菜,只要是動的都是肉。
無論是較小的田鱉、蜘蛛、螞蟻蛋,還是較大的竹蟲、蟬、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變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
傣族的食品還有苦瓜、苦筍,甜公尺酒,檳榔、酸肉、狗肉……而且個個美味無比。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那趕快去傣家的竹樓中好好過癮一番吧!
2樓:靜靜的天空飄著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乙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櫃裡琳琅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尊重傳統習俗作文提綱
3樓:網友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給你們講一講土家族過節的風俗習慣。
土家族是少數民族之一,主要分佈在貴州。然而我很榮幸的當上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土家族是跟著漢族一起過春節的,但是過年的風俗卻大不相同。比如說:⒈過年的時候要打餈粑,餈粑打好了,可以在新年當上家常便飯,而漢族卻是大魚大肉;⒉除夕之夜然大火。
每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在吃完團圓飯的前提下然大火。然大火的主要目的就是「祭祖」,希望祖先在陰間的新的一年裡開開心心,而漢族卻只是簡簡單單的守歲;⒊大年初一的早晨不能把洗臉水倒掉。因為洗臉水相當去金銀財寶,假如倒掉了它,子子孫孫在這一年就會大不幸,而漢族卻要在大年初一徹徹底底的打掃一次;⒋在新的一年之前,必須把欠的債還清。
俗話說得好嘛「新年有新氣象」。
土家族過年的風俗還有很多,在這裡我先賣個關子。如果想知道的話,就來到貴州,來到這個多民族的地方!
形容民族風俗習慣的詞語,描寫民族風俗習慣的詞語有哪些?
長袍短褂 刀耕火種 刀山火海 歃血會盟 能歌善舞 熱情好客 穿金戴銀鼓樂齊鳴 爆竹聲聲 神采飛揚 萬眾歡騰 歡呼雀躍 熱情洋溢 鑼鼓喧天喜上眉梢 眉開眼笑 盛況空前 穿花拂柳 流光溢彩 開懷暢飲 縱情歡唱喜形於色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入鄉隨俗,五里不同風,十里不同俗 聞雞起舞,淳樸,鄉風淳樸 描寫民...
如何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為什麼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
族風俗習慣,是指乙個民族在生產 居住 飲食 衣著 婚姻 喪葬 節日 慶典 禮儀等物質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喜好 習尚和禁忌。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是體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乙個重要方面。由於風俗習慣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數民族的心理感情,他們往往把其他民族對本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看作是對本民族的尊重,把對...
我們應當互相尊重,各民族的風俗習慣也不同,我們也應當什麼
首先應該了解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 推薦看一套叫做 走近中國少數民族叢書 的書 55個民族都有詳細的介紹歷史淵源 民族變遷 社會生活 文化藝術 風俗習慣 歷史人物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偉大實踐。我們應該如何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正確答案 我們要從點滴做起,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自覺做到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