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手持終端是如何掃瞄電子標籤的?

2025-07-20 06:30:25 字數 4749 閱讀 8267

1樓:網友

射頻識別即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訊技術,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資料,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

目前rfid技術應用很廣,如:圖書館,門禁系統,食品安全。

如果是小公司使用就使用國產就行了。

2樓:禿頭

這樣的終端很多,你要注意的是軟體的支援!

手持終端如何採集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使用手持終端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用機器替代人工。傳統的人工記錄資料,耗時耗力還易出錯,而使用手持終端,比如東集的手持終端,可通過掃瞄一維/二維條碼或rfid讀取,即時準確的記錄資料資訊,傳輸到後臺,快速查詢和管理資料資訊。

4樓:匿名使用者

通常所說的資料採集器指的是帶條碼掃瞄功能的手持終端,但不是所有的帶條碼掃瞄功能的手持終端都被稱為資料採集器,資料採集器的作業系統通常是生產廠商自行開發的,如帶條碼掃瞄功能的pocket pc、palm等掌上電腦就不被稱為資料採集器。我們用的都是中淵科技提供的,**上都是公道的,售後服務也很不錯。中淵科技有相關配套硬體及嵌入式軟體:

工業觸控電腦一體機;pda條碼終端採集裝置;rfid卡及讀取裝置;rfid電子標籤;條碼槍;條形碼列印裝置及耗材;pda智慧型終端;led電子看板顯示屏;lcd超大顯示屏/一體機及相關產品;報警器、感測器及相關資料採集裝置。

什麼是rfid 手持終端?

5樓:網友

rfid手持終端具有rfid讀寫功能,可以對rfid電子標籤進行識讀,利用射頻識別技術來進行資料採集,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手持終端。rfid手持終端具有遠距離非接觸性識讀、快速群讀、儲存量大等特點,主要分為低頻(lf)、高頻(hf)和超高頻(uhf)。

6樓:謝軒

所謂的rifd手持終端,指的是利用(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無線射頻識別技術來進行資料採集。目前主要分為三種頻段,低頻(lf),高頻(hf)和超高頻(uhf)。低頻一般是指讀寫器和rfid標籤貼在一起,比如考勤卡,食堂飯卡等。

高頻一般頻段在指讀寫器和rfid標籤可以有幾個釐公尺的距離就可以讀取,比如銀行卡,身份證。超高頻(900m)全球有不同的頻段,一般是指讀寫器和rfid標籤之間隔著幾十釐公尺到幾公尺之間的距離都可以讀取,一般應用在固定資產和倉庫。讀取距離和很多因素有關係,比如天線,標籤浮著的材質等。

目前提供這三種頻段的rfid手持終端的廠家比較多,其中廣州致遠就是一家,可以提供三種型別的手持終端。如果有需求可以聯絡他們全國各地的分公司和辦事處。相信能解決您的問題。

我在深圳物聯網展會上看見過他們的hpc-6000e超高頻機器,如下圖:,看見過有些標籤能讀到6m以上;具體我當時測過抗金屬的也可以達到2-3公尺;他們配置如下:

7樓:匿名使用者

rfid手持終端具備rfid讀寫功能,可以對rfid標籤進行識讀,是有特定功能的pda(可攜式移動硬體)。睿豐愛德rfid手持終端,可以的,找她,180的號,中間三位2860,後面是9743。將rfid和pda結合起來應用,不僅保持了pda的原有功能。

rfid手持終端能讀寫的頻段包含有低頻,高頻,超高頻,有源等。

超高頻rfid手持終端的讀取距離為3~5公尺,這個距離是低頻和高頻rfid手持終端所達不到的,所以超高頻rfid手持終端一般應用在對距離要求高的地方。

rfid手持終端一般具有如下功能:

1. rfid不同頻段的讀寫。

2. wi-fi/gprs/藍芽 無線資料傳輸。

衛星定位。4. 攝像頭攝像。

5. 指紋識別。

rfid手持終端分類:

1.低頻rfid手持終端。低頻rfid手持終端支援125k~頻段的rfid讀寫。

2.高頻rfid手持終端。支援頻段為 ,yx9183a高頻手持終端標準卡可以讀到20cm.

3.超高頻rfid手持終端。

rfid手持終端機如何操作

8樓:網友

像yx9187和yxu9183都是一樣的 開電源鍵->進入系統 雙擊"我的裝置"->test->開啟相應的demo進行讀寫卡 ,這是出廠時候的 如果加了軟體 要看系統商怎麼設定的。

9樓:網友

您好,根據您的提問,不同生產廠家的rfid手持終端機在使用操作上會有所區別,rfid手持終端機從尺寸上分,現以研維的舉例,手持終端有4寸、寸、5寸、寸、6寸、7寸、8寸、10寸、寸、12寸;而功能包括有:超高頻rfid、一維/二維條碼(遠距離掃瞄)、高亮度顯示屏(強光下可視g全網通、大容量電池、gps+北斗功能、藍芽、nfc、三防功能(防塵、防水、防摔)、產品堅固耐用、寬溫工作、另外還有配件選擇等等。

因此,不同尺寸和不同功能的手持終端機在使用方法上是有差異的。具體的產品如何使用,樓主可以諮詢相關廠家瞭解。

rfid手持終端。

android帶掃碼槍的手持終端,怎樣截獲掃瞄內容,掃瞄內容是通過鍵值上報的?

10樓:網友

進入data wedge 應用掃瞄可以檢視,設定decode方式。

11樓:匿名使用者

找裝置廠商,要sdk(開發包),這個所有裝置廠商都提供的。裡面會告訴你軟體如何獲得掃瞄內容,有例子。

請問手持終端掃瞄完條碼後,怎樣把資料上傳到電腦的管理系統中呢?

12樓:網友

看你的手持終端是否支援wifi 如果有wifi的話 電腦端必須有個接收軟體 如果沒有wifi那就得用資料線傳輸,但是電腦也需要有個軟體接收一下!

1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份有限和無線,有限的連線後直接在系統中匯入資料庫即可,一般這個需要開發。

14樓:網友

這個 一般是有線傳輸和無線傳輸兩種。但是兩種方式都需要資料終端本身所自帶的軟體實現的,這個軟體一般是賣家提供。

15樓:隗琪

方法有好幾種,有線、無線都有!!

要看你的實際需要啦!!

16樓:網友

這個很簡單啊,一般手持終端都具有無線傳輸功能的,具體方法樓主可聯絡一些手持終端的技術人員幫忙解決一下問題,如南京研維等廠家是手持終端生產廠家,應該能幫到您。

條形碼手持終端怎麼使用

17樓:奔跑的蝸牛

使用方法:

1、初次使用:裝上電池,合上電池蓋,長按電源鍵開機。開機狀態下,短按電源鍵鍵,裝置會進入休眠狀態;在休眠狀態下,短按電源鍵鍵系統會喚醒且點亮螢幕。

2、開機:長按電源鍵,直到機器振動,螢幕亮起。

3、關機:當機器開啟後,非休眠狀態下,長按電源鍵2s,開啟選項選單,選擇關機,點選確認則正常關機。

4、重啟:當機器開啟後,非休眠狀態下,長按電源鍵2s,開啟選項選單,選擇重啟,點選確認,則正常關機重啟。

5、充電:由於電池在出廠時僅具備少量電力供測試使用,首次使用先充電後才能使用。裝入電池後,將機器直接連線介面卡進行充電。充電時led燈常亮紅色,充滿電時led燈常亮綠色。

6、nfc功能:開啟該功能,允許在接觸其他裝置時交換資料,只要將自己的裝置與另一臺支援nfc的裝置靠在一起,即可以將您裝置上的應用內容同步分享給對方。

7、掃瞄:條形碼手持終端與電腦連線,按住掃瞄槍的觸發鍵不放照明燈被啟用,出現紅色照明線及紅色瞄準線。

將紅色瞄準線對準條碼中心,移動掃瞄器並調準整他與條碼之間的距離,找到最佳識別距離。

聽到成功提示音響起(「滴」的一聲),同時紅色照明線熄滅,則讀碼成功。

18樓:上海沃極科技

您可以通過相關的公司提供的開發包,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來開發。也可以直接開啟相關公司提供的程式,開啟程式,按照說明操作就可以了。

19樓:網友

將手持終端的描頭對準條形碼,按手持終端側面掃瞄鍵就會發出掃瞄光,條碼資訊隨後自動顯示出來。

20樓:東集技術

掃瞄頭對準條形碼,按側面掃瞄件即可成功。

rfid和pda是一樣的嗎

21樓:網友

rfid和pda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但又有一定的關聯。

rfid是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縮寫,中文意思:射頻識別技術。是自動識別技術的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資料通訊,利用無線射頻方式對電子標籤或射頻卡進行讀寫,從而達到識別目標和資料交換的目的。

而pda是掃碼或者識別電子標籤的資料採集裝置。pda裝置中,也可定製rfid功能,用於讀寫電子標籤。

具有rfid功能的pda裝置。

22樓:上海燁煊資訊

pda只是rfid裡面手持閱讀器的一種!rfid是電子射頻識別技術,包括閱讀器喝標籤,天線!

23樓:陳孝你光哥

不一樣,pda在rfid行業指的是手持終端,其可以有rfid功能,也可以有條形碼掃瞄功能。是一組有特定功能的硬體;

而rfid指的是一種技術,即射頻識別技術,其實現可以有pda,也可以有固定式或托盤式等等。是一組實現特殊功能的協議、邏輯、演算法、機制。

希望能夠有用,謝謝!

24樓:網友

不是,乙個是裝置,乙個智慧型終端。

環球人和網無線終端如何進入管理員網頁?

這不是位址,ip位址格式,三個點,四個數字,數字只能是0 255之間。開啟機子後蓋,掃碼註冊,設定wifi登入帳號 密碼。開啟wifi,找到 環球人和網 開頭的wi fi,蘋果手機點選 信任 程式後,輸入剛才設定的帳號 密碼,就可以暢快上網了。個裝置跟其他的隨時wi fi裝置並無兩樣,都是貼牌的,裡...

什麼是軟體無線電哦!?什麼是軟體無線電技術?

軟體無線電技術 全部基帶訊號的處理都是在dsp中用軟體實現。另外,scdma系統還是第乙個使用國際最新標準 全質量話音編碼技術 的實用化無線通訊系統。軟體無線電是年美國首次提出的一種實現無線通訊的新的體系結構。它是一種用軟體來實現物理層連線的無線通訊設計,其基本概念是把硬體作為無線通訊的基本平臺,把...

電是如何產生的,電是怎麼產生的

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產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後來人們逐漸研究,終於能夠自己製造產生電。電由電磁感應發電機,利用磁鐵和線圈產生的,這個由法拉第研究發明地。現在所用的電,大致可以分為利用發電機發的電,以及將化學能變成的電 如電池 除此之外,還有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