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大暑的詩,寫大暑的著名古詩

2025-07-14 03:55:17 字數 4285 閱讀 2634

1樓:生活達人小敏睡不醒

古人寫大暑的詩如下:

1、大暑。澤國已炎暑,夏天仍永朝。炙床爐燄熾,薰野水波搖。飛鳥不敢度,鳴蟬應自焦。可憐花葉好,憔悴苦霜凋。

2、銷夏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3、大暑六月中。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絛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4、夏日閒放。

時暑不出門,亦無賓客至。靜室深下簾,小庭新掃地。褰裳復岸幘,閒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物中清,乘涼一覺睡。午餐何所有,魚肉一兩味。夏服亦無多,蕉紗三五事。

資身既給足,長物徒煩費。若比簞瓢人,吾今太富貴。

5、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衡螞做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6、和晁應之大暑書事。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忍咐衡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鱠意何如。

大暑的習俗如下:

1、喝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這種茶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有清涼祛暑的作用。古時候,村裡人會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喝,如今溫州地區還保留著這個習俗,涼亭裡有專人全天煮茶,保證**。

2、燒伏香。

大暑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的旱、澇、風災也最為頻繁,搶收搶種,抗旱排澇防颱和田間管理等任務很重;因此百姓燒香祈福,祈求風調雨順,百穀豐登。還有一種說法接近於中醫的灸,在伏天裡用藥香薰烤特定的穴位,可以**多種頑固的疾病。

3、曬伏姜。

伏姜源自中國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時人們會把生薑切片或者榨汁後,與紅糖攪拌在一起,裝入容器中蒙上紗布,於太陽下晾曬至充分融合後食用,對老寒胃,傷風咳嗽等有奇效,並有溫暖保健的功效。

2樓:生活助手韻兒

大暑是中國傳統節氣之一,通常出現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

以下是一首古人戚宴寫給大暑的詩:

酷暑臨大地,蔓草枯欲死。

蜀犬吠火雲,江鳥沒池泥。

炎炎烈日照,無處遁陽氣。

民間紛趕集,乞涼為共冀。

這首詩以生動的描寫方式表達了大暑時節的酷熱和人們尋求避暑的願望。

以上悉判就是我的,希望能夠幫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高陸銀天天開心!

寫大暑的詩

3樓:貓先生

寫大暑的詩介紹如下:

1.《夏詩》

南北朝:徐勉。

夏景厭房櫳,促席玩花叢。

荷陰斜合翠,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清樽獨未空。

2.《山亭夏日》

唐·高駢。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3.《夏日山中》

唐·李白。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4.《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杜甫。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5.《夏夜嘆》

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

昊腔亂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6.《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段圓高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絛紗渾捲上,經史待風吹。

7.《夏日》

韋應物。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

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

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境。

積俗易為侵,愁來複難整。

8.《登殊亭作》

唐·元結。時節方大暑,試來登殊亭。

憑軒未及息,忽若秋氣生。

主人既握尺多閒,有酒共我傾。

坐中不相異,豈恨醉與醒。

漫歌無人聽,浪語無人驚。

時復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誰能守纓佩,日與災患並。

請君誦此意,令彼惑者聽。

寫大暑的著名古詩

4樓:乾恩

寫大暑的著名古詩有。詠甘四氣詩·大暑六月中、水調歌頭·大退。

知識拓展: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二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乙個節氣。鬥指未,太陽黃經為120°,於公曆7月22日—24日交節。

暑」是炎熱的意思,大暑,指炎熱之極。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是一年中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溼熱交蒸」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氣候特徵:高溫酷熱、雷暴、颱風頻繁。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段。大暑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溼多雨,雖不免有溼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自古以來,民間有大暑三伏天飲涼茶(伏茶)的習俗;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飲的茶,這種由中草藥煮成的茶水有清涼祛暑的作用。此外,還有燒伏香、曬伏姜等習俗。「大暑」是一年中天氣最熱、溼氣最重的時節,此時節養生保健的重點是「防暑」和「祛溼」。

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是一森侍碧年中日照陽光最猛烈、最炎熱的節氣,「溼熱交蒸」也在此時到達頂點。大暑是雷陣雨最多的時節,雨量充沛,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

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的影響,中國多地高溫潮溼多雨。這個時節陽光猛烈、高溫潮溼多雨,雖不免有溼熱難熬之苦,卻十分有利於談餘農作物成長,農作物在此期間成長最快。

大暑節氣是華南地區全年中陽光最猛烈、氣溫最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最豐沛、雷暴最常見、高溫日數最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最頻繁的時期。

大暑這時節也是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一此舉年中最熱的時期,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區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經常還會出現40℃的高溫天氣,全國南北各地溫度相差不大。在北方內陸地區夏季乾燥酷熱。

關於大暑的詩

5樓:鮮活且善良丶桃花

關於大暑的詩,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後,熱死泥鰍」「小暑接大暑,熱得無處躲」等諺語,那麼關於大暑的'詩句你還了解多少呢?以下來由我來分享關於大暑的詩相關內容,一起來欣賞!

1、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宋代:楊萬里。

2、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楊萬里。

3、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觀啟歷大刈麥》唐代:白居易。

4、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夏日山中》唐代:李白。

5、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簷。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天淨沙·夏》元代:白樸。

6、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山亭夏日》唐代:高駢。

7、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8、別院深深夏席清,石榴開遍透簾明。樹陰滿地日當午,夢覺流鶯時一聲。——夏意》宋代:蘇舜欽。

9、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

10、永日不可暮悄豎,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颻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夏夜嘆》唐代:杜甫。

《毒熱寄簡崔評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運金氣,荊揚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無行舟。

《銷 夏》

唐白居易

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瓜果邀儒客,菰蒲長墨池。

絛紗渾捲上爛數,經史待風吹。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月下濯寒水,風前梳白頭。

如何夜半客,束帶謁公侯。

大暑節氣的古詩詞,大暑節氣古詩詞

大暑 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銷夏 白居易,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夏日 韋應物,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

描寫大暑期間的古詩詞,關於大暑的詩詞有哪些

關於大暑的詩詞有哪些 大暑 宋 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消談陰。上蒸下煮的日子裡,耳邊吹過的風都是熱乎乎的。大熱天裡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抱著涼涼的西瓜吃一肚子,翠綠的瓜皮,豔紅的瓜瓤,光是看上去,就讓人感到涼快。 銷夏 唐 白居易...

立秋最著名的詩,立秋的著名古詩

立秋最猜蔽磨著名的詩如下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壟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幸好清光裡,安仁謾起悲。立秋介紹 立秋,是 二十四節氣 之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起始。鬥指西南,太陽達黃經 於每年公曆月或日交節。立 是並迅開始之意 秋 意為禾穀成熟。整個自然界的變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