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藝術》讀後摘抄,戰爭的藝術讀後感800字以上

2025-07-12 14:15:04 字數 1245 閱讀 7167

戰爭的藝術讀後感800字以上

1樓:完整版種子**

現在,我們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過,我們的幸福生活是怎麼來的 ?這可是戰士用自己滾燙滾燙的鮮血換來的。

這個代價太大了!今天,讓我們來用戰士們的鮮血,去讓祖國變的更強。

在抗日戰爭史文中。我看到了炮火連天,濃煙滾滾的戰場。乙個個滿身鮮血,汗流浹背,奮力拼搏的八路軍戰士們。

萬山從中,輕紗帳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遊擊健兒到處逞英豪:雁翎隊,敵後武工隊,鐵道游擊隊,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使驕狂一時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敵後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我還看到了19路軍組織的敢死隊出發前接受長官的指示。

接著,一,二八的戰火首先在閘北燃燒。乙個個19路 軍沉著應戰。我還看到抗戰1月27日午後,日軍準備**的訊息使住在北四川路移帶的上海居民紛紛湧向租界避難。

從1840年開始到抗日戰爭勝利的1050年之間幾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國主義國家都侵略過中國,而我們唯一贏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場勝利。那是近100年來積貧積弱的中國第一次在一場生死存亡的民族戰爭中取得勝利,這場勝利改變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喚醒了沉睡了幾個世紀的中國。

歷史學家陳寅格曾說;國可亡,史不可滅」因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之際,我瞭解這段悲壯而可歌可泣的歷史,作為一名中國學生,無疑是責無旁貸,卻有是一件難以承載的任務。

《戰爭藝術》一

2樓:會哭的禮物

戰爭的藝術》第一章,戰爭的目的,同樣也可以理解為戰爭的性質!

所有的戰爭都是有目的性的,這造就了不同的戰爭性質!

作者分析為了捍衛權利打動戰爭,政治主守、軍事主攻,戰爭的目的,有無盟國參戰的戰爭,干涉性戰爭,侵略性戰爭,信念戰爭,人民戰爭,國內戰爭和宗教戰爭,兩線作戰的危害等議題來論述戰爭。

而在我理解起來感覺比較分散和混亂,各章節之間沒有乙個很好的結構。

我學到了什麼呢?

1.論戰爭與政治的關係。

戰爭是有為了實現政治目的,而戰爭只是手段之一,還有其它比較緩和的手段。

2.戰爭的性質。

有直接與鋒則間接之分,間接採用的是干涉性手段。

對於在不同陣營的人,對同一場戰爭的性質是不一樣的。

孫子用「攻」與「守」的關係來分析戰爭的形式,我覺得更為合理。而本者分而論之,來闡述各種戰爭,似乎理解起來容易,但整體性不強,分類方法在邏輯上不亮基判是很嚴謹。

關心戰爭的性質,以分析其用兵的厲敬改害,雖不及孫子,但也容易理解!

關於遠離戰爭 擁抱和平的讀後感

史河遙遙,史程迢迢。九一八 八一五 這段歷史已雲散煙消。但我猶聞,風在吼,馬在叫,長江在呼嘯,黃河在咆哮。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處處大刀長矛。這段折磨記憶的歷史,是恥辱也是驕傲。悲慘而又壯烈呀,在鋼鐵裡喊叫,在烈火中燃燒,在血泊裡流淌,在淚河上浮漂。一曲 松花江 一曲 黃河謠 唱哭了四萬萬父老,唱醒了...

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的讀後感,戰爭與和平的讀後感

如果說當我手捧 戰爭與和平 這本書時,是懷著崇敬的心情的話,那麼,當我讀完 戰爭與和平 這本書時,我的心卻久久不能平靜。因為,在此之前,關於俄羅斯大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 戰爭與和平 我已經聽說不少,今天,當我完整地學習了 戰爭與和平 這部 後,對 及其作者有了更深的認識。俄羅斯作家列夫?托爾斯泰是世...

就文學價值和藝術高度而言,《戰爭與和平》和《紅樓夢》哪個更略勝一疇?

我們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自視甚高。用中國文學與全世界文學相比,本身就不公平。按照其文學成就與世界影響力來說,托爾斯泰的 戰爭與和平 明顯高於曹雪芹的 紅樓夢 這是不爭的事實。戰爭與和平 的劇照。戰爭與和平 的成書年代晚於 紅樓夢 不過,這兩部作品,都是世界級的文學鉅著。前者是托爾斯泰的成名之作,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