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獎狀貼滿牆,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滿甚至自負 目中無人嗎?

2025-07-09 15:30:12 字數 2283 閱讀 4530

1樓:月半仙

大多數家長對學生都懷著美好的期待,希望他們成績優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獲得老師與同學的肯定。獲獎證書就是榮譽和認可的「別稱」。一到期終階段,老師都會給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同學頒發獎狀,如果學生因為某一門學科「拉跨」而沒能獲得讚美,還會懊悔兩三天呢。

雖然學校依然延續著期終階段發獎狀的傳統,可特點與「認同度」卻截然不同,甚至伴隨獲獎證書越堆大量,爸爸媽媽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淡,這是怎麼回事呢?梁燃圓。

小學生獎狀「集滿牆」,作為父母卻完全笑不出來為了讓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現如今家長都牟足了力氣,處心積慮想幫同學們獲得更優質的教學資源,各式各樣興趣班、培訓機構都是一點沒少上。儘管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能擁有優異的成績,憑實力得到老師們的毫無疑問,但有的時候會有事與願違的形勢。去朋友家中溫居時發現,他們家6班集體小孩子的獲獎證書「貼了整牆」,完全是一副「優秀生」的樣子,但是大家紛紛誇獎小朋友學習優異時,好朋友作為父母卻完全笑不出來,甚至直言這正是「一牆廢棄列印紙張」,這種獲獎證書還不如不要。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想不到,同事家小孩子雖然乖巧聽話,但這些獲獎證書卻並非是通過優異成績得來的,更的多是「文明之星」、「進步之星」、「禮儀之星」等在家長眼裡並沒有含金量的獲獎證書。而且這其中還有不少是輔導機構頒發的獲獎證書,放在一起並不像是一種榮譽,反好像用金錢堆積起來的一種鼓勵。

對於好朋友來講,這整牆的獲獎證書看起來「壯美」,但實際上毫無價值,與其這樣比不上將精力都放進提公升孩子學習成績上。

低認同度獲獎證書對學生而言利弊並存從父母的角度看,除了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等獲獎證書外,這類新式獲獎證書來的英文莫名其妙,與學生的成績也沒有明顯關係,認同度低得悲慘。能從同學們看來,這類獲獎證書無論大小,分量都是「沉甸甸的」,每一張都是自己經過不懈奮鬥得來的。即使是一些「禮儀之星」、「文明之星」的新型獲獎證書,都確認同學們身上的閃光點老師打手心發現並認可,對同學們具有鼓勵、稱讚的積極意橡塌義,也起到了正確的價值觀正確對段納待。

2樓:網友

看情況,若果爸媽對娃娃沒有別的教育咐迅了衡襲此,那娃娃便會變得甚自大,若果爸媽能甚耐心地教育他,做人要低調、謙卑1點,那娃娃就禪者不會自大。

如何看待家裡牆上貼滿獎狀的家庭?是炫耀嗎?

3樓:卡布奇諾

家裡貼滿獎狀,是炫耀也好,不是炫耀也罷,都無可非議。這種情況多是家有學生的家庭,自己孩子各方面優秀的表現拿回來的獎狀。

獎狀,是一種精神上的獎勵,誰家孩子拿回家,作為家長都是很開心的,有的收藏起來,有的裱貼到牆上,這兩種做法都沒必要被別人指責非議。

把獎狀貼到牆上,是對孩子的一種激勵,是對成績的一種重視,並非是向外人炫耀。那獎狀在自己家,天天看到最多的還是自家人。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褒獎激勵,能提公升他們的自信心,會讓他記住每次成績的優秀,以此為準,爭取努力不要落後,對於家長自身來說,也是精神上的安慰與滿足。

說別人是炫耀的人,大都是沒吃上葡萄而說葡萄酸。多數人在別人家看到貼滿的獎狀時,都是各種讚美和激勵,也羨慕。但也有些人,比如自家孩子較差的,會以為別人那是炫耀,這種人心理不太光明,因為他沒得可炫耀的。

記得我小時候,每次得了獎狀,爸媽都會第一時間給貼牆上,特別是寒假得了獎狀更開心,每到過年串門,自己得到鄰居街坊稱讚學習好的時都很開心,心裡就想,我會讓牆上的獎狀越貼越多的。

後來兒子在幼兒園或小學獲得獎狀的時候,我就更用心了,精心裱糊起來掛那兒。到現在新房裝修後不掛客廳了,但也都挪到了他的書房。

所以,家裡貼滿獎狀的家庭,當我們看到的時候,不要總以為人家那是炫耀,就算是炫耀那也是具備資本,作為看到別人家貼滿獎狀的牆,那就送上我們最真誠的祝福和讚賞吧。

4樓:半扇竹門

並不是炫耀,從我的切身經歷來看,獎狀貼在牆上是有必要的,既可以顯示出家長對孩子的重視,激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其有再接再厲的信心和決心,又可以讓家長從中獲得收穫的快樂,同時對其他孩子也能起到乙個激勵的作用。

5樓:小蘇七七七

我覺得家裡貼滿獎狀,他有炫耀的成分在裡面,是在說我的孩子成績好,優秀,同時也在鼓勵這個孩子,他非常的棒。

6樓:風吹過隙

不是炫耀,而是對孩子取得的好成績的一種鼓勵,能讓孩子奮發圖強,更上一層樓。

7樓:ok我是胖子王

不是炫耀。我覺得這樣的家庭很好,父母會把自己孩子的榮譽展示在牆上,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時有回報的。

8樓:翻譯好翻窗

這不是炫耀,很了不起,說明這個人很優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但是千萬別沉侵在過去,繼續保持才能走得更精彩。

經常吵架會讓孩子變得自卑麼?

一 夫妻吵架對孩子的不良影響。經常羨羨身處家庭爭吵之中的孩子,會受到各種不良的情緒困擾,對於父母之間有什麼樣的矛盾,他們可能並不理解,只會產生恐懼與自責的心理。孩子會認為是自己做得不好,所以父母才會吵架,心理負擔就會越來越重。夫妻在孩子面前吵架過多,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非常敏感,長期被不安的情緒所困擾...

哪些行為會讓孩子變得「習慣性愚蠢」?

心理學上有乙個理論叫做認知同溫層,就是說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習慣性地選擇與自己想法相似的教育方法,而忽略了一些可能確實有用但不符合自己想法的方法。這就導致了更無能的母親愛做 傻事 比如聰明的媽媽都知道不能整天嘮叨孩子,因為孩子特別反感,所以就適當地提醒一下,但是有些媽媽喜歡整天嘮叨孩子。喜歡拿不...

如何開到內向的孩子,如何讓內向的孩子變得活潑開朗

如果教育得當,內向只是一個階段,而且內向也有好處,他可以比外向的孩子更專注,和更多時間更深入的思考,當然一味的內向也會阻礙個人的發展。孩子之所以內向,是因為社交經驗不多,不能駕馭人情世故,不知所措,或者加上沒有長處,沒有自信心,所以開導之初,我覺得應該先要培養個人的素養,所謂 腹有詩書氣自華 尋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