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老人不參與教育,我們的孩子會更好嗎

2025-07-09 00:15:09 字數 4715 閱讀 2518

1樓:容尚離

不一定吧,現代父母都很忙,是否隔代教養成了很多人面臨的選擇。

我們覺得很飢謹擔心,因為覺得老人跟不上時代的步伐、老人可能會太溺愛孩子、育兒觀念跟年青人的差異大等等。但是時代賣肢拆變遷帶給我們的就全是好的東西嗎?不全是的,每個人都會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我們自己也是一樣的,我相信孩子在老人的教育下也肯定會學一些東西,這些東西很可能是我們身上沒有的。

我小學就是跟著我外婆長大的,我印象中我的外婆很疼我,經常給我做好吃的,她教會我善良和做人的一些基本的禮節,我的外婆已經離開了,我還是會經常想她。

老人給後輩的愛往往是無條件的,老人比年輕人更知道珍惜和體諒身邊的人,這是我們這一代人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也很難中棗傳達給孩子。如果我們對老人懷有感恩之心,孩子就會看到更多正面的東西,我們和老人之間的相處方式也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物件,現在我們如何對待老人,孩子以後就可能怎樣對待我們。

當老人參與教育時,我們的積極配合很重要,我們要考慮到老人實際情況,提前溝通清楚,並儘量使用外界工具來幫助她們。比如老人的體力沒有那麼好,我們儘量提供一些可以室內玩的玩具,比如拼圖、積木,不用老人整天追著孩子跑的,運動量比較大的由我們自己來。

前期的溝通十分重要,讓老人知道你的教育理念,至少知道你的底線,這樣會避免後期的很多矛盾。

每個下午茶的時光,做點自我成長的事情。——by mama下午茶。

2樓:會飛的鴨子

老人的參與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積極的影響。如果老人能夠參與孫子或孫女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以下好處:

學校教育的補充:老人通常有豐富的人生經驗和知識儲備,他們可以為孩子提供額外的教育和知識補充,使孩肆兄鄭子的知識面更加廣泛。

情感交流的促進:老人與孫子或孫女之間有著獨特的情感紐帶,他們的相處可以促進情感交流,增強彼此的感情。

價值觀的傳承:老人通常有著傳統的價值觀念和文化背景,他們可以向孫子或孫女傳承這些價值觀念,幫塵悄助孩子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

生活技能的傳授:老人可以教孩子一些實用的生活技能,例如做飯裂頌、縫紉、種菜等等,這些技能對孩子的生活和未來都有幫助。

綜上所述,老人的參與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因此,我們應該鼓勵老人參與孫子或孫女的教育,讓他們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重要夥伴和指導者。

3樓:雨葉

不一定,還是要看家庭氛圍的,老人一起參與,可以讓孩子更懂得感恩。

4樓:獨角獸

和老人無關告核慶。

教育是家庭社會學校的共同力氏段量,缺一不可。孩子的教育不盡如人意,也不是單獨一方面的作用。

望採襪握納。

5樓:網友

教育孩子老人可以參與。但是。對的,可以接受,不對的也要改變方法才行。

6樓:網友

這種情況有個體差異。主要還是有部分老人帶小孩時過分溺愛。造成孩子性格上,習慣上不好。

7樓:esc_離開

有代表的教育總是不完美的。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家裡老人會給你們出什麼樣的難題?

8樓:曾經的付出和相遇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裡面的老人往往會給爸爸媽媽出很多的難題,比如說老人對於孩子經常會出現過度溺愛的現象。物派鬧老人和孩子之罩罩間是隔代親,因為老人平時的生活非常的空虛寂寞,因此在有了小孩子以後就會對小孩子非常的寵愛,因為老人在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想懲罰自己的小孫子或者是小孫女。所以說出於對於孩子的寵愛,無論小孩子有什麼樣的要求老人都會滿足,甚至在爸爸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老人還會插手,認為爸爸媽媽不應該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孩子。

久而久之小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找到了靠山,每當爸爸媽媽要生氣的時候,這些小孩子就會尋求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的幫助,也就是說小孩子喜歡借這些人的事來打壓自己的爸爸媽媽。久而久之爸爸媽媽的教育孩子的時候就會覺得非常的無力,因為就算自己知道該怎樣教育孩子,也會受到家人的阻撓,這些對於孩子的爸爸媽媽來講,都是非常不利的因素。

爸爸媽媽總是覺得家裡面的老人在給自己出難題,其實在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完全可以選擇和自己家裡面的老人好好地聊一聊,告訴家裡面的老人到底該如何教育孩子。如果說這些老人總是用一種溺愛的態度來對待這些小孩子的話,那麼這些小孩子今後肯定會成長為一些不好的性格。

爸爸媽媽要讓自己的孩子的爺爺奶奶認識到這些事情的嚴重性,讓孩子知道爺爺奶奶不可能永遠都做他們的保護傘,要告訴自己的孩子,無論爺爺奶奶怎麼說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該受到的懲罰羨跡還是要受。總而言之不要讓爺爺奶奶成為小孩子的保護傘,否則的話對於孩子而言沒有任何的教育意義。

9樓:阿斯達歲的說

老人棚閉會干預孩子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玩手機、過度溺愛孩子、孩子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渣派在孩子面前不給自己鏈梁裂留面子。

10樓:happy薛醜醜

家裡的老人會溺愛小孩子,這樣對孩子成長是非常不好的,會和我們的教育產生衝突,會讓孩子變得非常任性。

11樓:不爽的爽朗菌

家裡的老人會給我們出一些隔代教育的難題,會讓我覺得非常頭痛,也會讓我覺得難以解決。

12樓:晨曦大櫻桃

孩塌巨集哪子的教育問題絕啟上有的時候,團碼父母正在管孩子,叫孩子做事的時候,老人會認為父母太嚴厲了,一把拉過孩子。不讓父母去說孩子。這時候就會嚴重影響孩子跟父母的溝通,還有教育方式。

老一輩人對孩子的教育有很多弊端,要如何避免?

13樓:劉沛雯

老一輩在教育孩子時,如果過於溺愛,是不利於孩子成長的,不容易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勇敢、堅毅等品格。有時候的確沒辦法跟爺奶溝通,達成共識,這是現在年輕的父母最頭疼的事。但是不是完全沒有辦法。

以我自己教育孩子為例子:我的孩子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帶她上早教課,其實上這個課不僅僅教育孩子,也是在給家長灌輸理念。

我有意和婆婆一起帶孩子去上課,聽老師的講解,婆婆自己也有啟發,她在帶孩子的時候觀念也有所改變;還有就是,我會制定家庭教育計劃,孩子未入園時,每天她要玩什麼學什麼,都跟奶奶說好,讓奶奶按要求操作即可。這樣也就避免了爺爺奶奶帶孩子時放縱孩子瞎玩,沒有節制地看電視等現象。

我個人覺得老人有空,幫忙帶帶孩子還是可以的,但是學習方面,父母最好還是親力親為比較好。

首先老人帶孩子本身就存在「隔代親」的因素,老人看孩子總會比較寵溺、嬌慣,他們認為這就是對孩子的愛,殊不知一味的溺愛,會造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對孩子以後尤其學習方面很不利。

例如:當孩子因為作業多,或者貪玩兒沒寫完作業,老人可能因為心疼孩子而放棄讓他們完成作業,但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習慣,學習也可想而知的。

再有就是平時為人處事方面,老人可能覺得自己孩子絕不能受氣,無論家裡還是外面都是一副小霸王的架勢,想想時間久了,誰會願意跟你玩呢!

所以說老人不是說不管孩子,只是把教育和約束的尺度無限放大,弄得一點原則都不講。這樣對孩子很不好,父母還是自己管教孩子比較好,一定要堅持必要原則,一定要給孩子定規矩,這樣以後孩子學習方面也非常好管理。

14樓:肖艾斯的旅行日誌

儘量避免讓老人帶孩子、跟老人多溝通等。儘量避免讓老人帶孩子,隔代教育容易引發矛盾;跟老人多溝通,彼此達成一致。

15樓:撒的謊

如果有一些不好的地方,家長就應該監督該幫助孩子去改正這個毛病,老年人在寵愛孩子的同時,也不能過多的不干涉。

16樓:愛上我企鵝9啊

現在的年輕父母不應該讓老一輩的人看孩子,一定要自己帶孩子,在自己的有限時間內多陪伴孩子。

老一輩人對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哪些問題呢?

17樓:創作者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能夠出去賺錢就將自己的孩子給老一輩人撫養,但是老一輩人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存在著很多的弊端,如果說沒有克服這些弊端的話那麼自己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會被老人給寵壞。有乙個詞語叫作隔代親,講的就是姥姥姥爺或者是爺爺奶奶對於一些孩子多半都會非常的寵愛,因為這些老年人是非常期待著小孩子的到來的。所以說一旦有了小孩子這些老年人就會非常的寵愛,在這樣的情況下基本上就形成了一種小孩子想要老人就給的現象。

這就會導致小孩子被養成一種無端所求的現象,如果說小孩子只懂得索取爸爸媽媽一定要注重對於老人的託付,要讓老人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給小孩子養成一種不知天高地厚的性格,否則的話爸爸媽媽在接觸自己孩子的時候就會覺得孩子非常的陌生,並且也為自己的孩子所擔憂。

除此之外,如果長期的將自己的孩子交給老年人撫養的話,那麼爸爸媽媽就和孩子之間出現了一種脫軌的行為,這種脫軌的行為很有可能會直接導致小孩子產生一種自卑的心理。因為大多數的小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在爸爸媽媽的身邊長大,如果說發現身邊的人都有爸爸媽媽陪伴而自己沒有的話,就總覺得自己比其他的人低了一些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小孩子就會出現一種極度自卑的現象。

所以為了讓小孩子能夠好好的成長,希望爸爸媽媽儘可能的陪伴著小孩子一起長大,不要將小孩子單獨留給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照顧。如果長期這樣的話小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說希望大家都能夠正是這些問題,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疏忽就造成了今後非常後悔的地步。

18樓:小美生活小集錦

過於溺愛孩子,總是滿足孩子的請求,按照傳統思想教育孩子,用方言教育孩子,盲目的誇獎孩子,是老一輩教育孩子存在的問題。

19樓:番茄味雞腿堡

認為孩子聽話就可以了,認為孩子只要安全就可以了,沒有注重孩子的心理教育,沒有注重孩子的素質教育,沒有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20樓:乙個

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對孩子教育的時候沒有方法,會溺愛孩子,也會缺乏對孩子的管理,不讓孩子做決定,把孩子保護的太好。

不參與孩子教育的爸爸不是好爸爸嗎?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出色,但是覺得父母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如果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之中並沒有出現,那麼這樣的孩子就會變得特別沒有安全感,而且這個孩子也會很沒有自信。不參與孩子教育的爸爸就不是好爸爸嗎?覺得媽媽在生活之中是承受了很多壓力的,而且很多爸爸平時都忙於自己的工作,所以這個時候爸爸...

如果你有了孩子,你會怎樣教育?虎爸狼媽的模式嗎?

為了孩子,我教育他肯定不是虎爸老媽的模式,我可能會有溫柔的一點吧,因為現在的孩子沒有那麼好老攜來教侍吵伏育他,只有通過那種就是母愛來告碰肢訴他有些事情能做有些事情不該做。不過有了孩子我覺得其實就可以放養政策,我覺得像現在的人來說,就這樣比較好,孩子會自己學到很多東西。我有了孩子,我會採用外國式教育肯...

如何讓父親積極參與到孩子的早期教育中來

多與孩子親近,交流,分享,怎樣讓孩子父親參與到教育孩子中 在中國,較多的還是男主外 女主內,爸爸外出賺錢養家,應付日漸沉重的生存壓力,而照顧和教育孩子的重擔都不可避免地落到了媽媽的肩上。繁忙的工作往往讓爸爸的親子時光變得很少。然而,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可忽視的。專家認為,父親的陪伴,對孩...